我要做首辅(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951

第315章
徐阶有请
  秦桧还有俩朋友,徐渭也不是老哥一个来的,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位英俊的青年,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一点,穿着墨绿的棉袍,稳重大方,另外一个瘦高个子,面容白皙,标准的江南书生,只是脸上有些尴尬之色,偷眼看看唐毅,又低下了头,徐渭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小跑着过来,把两个人请到了唐毅的船上。
  “行之,这位是诸大授,字端甫。”徐渭指着稍微大一点地说道:“人家可也有神童之名,日诵千言,才思敏捷。当年私塾老师出了一个对子:泾渭同流,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端甫应声对道:炎寒异态,夏则饮水,冬则饮汤。绍兴城无人不知,这一次乡试人家可是第二名,状元的有力竞争者,行之可要小心啊!”
  诸大授老脸通红,连忙摆手:“在下的那点本事哪敢比唐解元,早就听闻钱老大人和王老大人提起唐解元的大名,心中仰慕,恰巧遇到了青藤先生,就同路前来。一见之下,唐解元果然风采过人,在下钦佩之至。”
  一句钱老大人和王老大人,唐毅就明白了七七八八,感情都是心学门下,怪道能和徐渭凑在一起。
  唐毅连说不敢,自己读书日短,还要多多求教端甫兄,诸大授加唐毅一点架子都没有,十分谦逊随和,也心生好感。
  徐渭又拉过了另一位,挠挠头,笑道:“行之,你还认识他不?”
  听徐渭一说,唐毅也仔细打量起来,突然眼前一亮,惊呼道:“这不是和咱们对对子的陶大临了?”
  年轻士子羞愧地躬着身体,真诚地说道:“在下当初不知天高地厚,实在是班门弄斧,所幸有唐公子和文长兄指点,让大临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从上次文会以来,大临苦心读书,此次浙江乡试,侥幸得了第一名。”
  嚯,又是一个解元!
  嚯,浙江的一二三啊!
  小小的一艘船,竟然囊括了应天和浙江两省的精华,真是让人兴奋不已。
  唐毅也把曹子朝和王世懋叫了过来,大家都是年轻人,越聊越投机,很快就成为好朋友,索性搬到了一艘船上,一起北上。
  六个人都是才华过人,无论是谈诗论文,还是讲今比古,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一不精,尤其是徐渭更是个万花筒,有他插科打诨,船上笑语欢声,从来就没有断过。
  只是进入山东之后,他们就笑不起来了。
  原来数月前的地震中运河也受损了,河道衙门正在加紧抢修,只是朝廷的银子发不下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样子没有几个月是不行的。
  好在唐毅有本事,大家启舟登岸,上了马车,一路疾驰,离着京城就越来越近。
  马车上陶大临手舞足蹈,就说道:“我早就听说,成祖爷把京城修的是三头六臂哪吒城,外有九门,皇城四门,三街六市,热闹非凡。我还听说当年修城的时候,惊动了北海的龙公龙母,他们要把京城的水都给带走,大将高亮追出城去,掌中大枪戳破水娄,京城才重新有了水,两条作乱的逆龙一条压在了京城,一条压在了潭柘寺。这回进京啊,我可要好好看看,龙王爷到底压在了哪!还要看看,我大明的京城是何等雄伟庄严!”
  陶大临正说得高兴,突然马车一停,徐渭撩开了车帘,往外面一看,就说道:“虞臣,你出来吧,京城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是吗?我可要领略……”
  陶大临跳了出来,才看了一眼,嘴巴张得老大,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这是想象中的京城吗?
  怎么一点雄伟气象都没有,满眼都是残垣断壁,高大的城墙碎了一地,到处都是城墙砖,即便是面前立着的城墙也都充满了巨大的伤口,狰狞可怖。
  破败的城墙外面,还有无数的灾民扶老携幼,嗷嗷待哺,单薄的衣服不足以抵挡凛冽的寒风,他们瑟瑟发抖,饥寒交迫的母亲早就没了奶水,婴儿吮吸不到乳汁,咧着小嘴嚎哭,女人蒙着脸抽泣。
  唐毅突然觉得眼睛刺痛,不忍看下去。上一次和老爹进京,俺答入寇,百姓就是如此凄凉,这一次俺答没来,地震却来了,受苦的依旧是可怜的百姓。
  唐毅早就知道地震的事情,可是冰冷的文字哪有现实来的震撼!
  堂堂大明帝国,天子脚下,竟然是如此凄惨的景象,试问别的地方,又该如何?更何况这不是第一次,几乎年年都如此,只是今年更严重而已。六个人互相看了看,他们都攥紧了拳头,胸口仿佛被什么堵住了,沉重的压力,让他们说不出话来。
  马车默默走进城门,唐毅跳下了马车,捡起一块城墙砖,抱到了马车上面。陶大临不明所以,问道:“行之,你这是干什么,做砚台?”
  唐毅苦笑着摇摇头,他伸手按在了砖头上,稍微一用力,砖头哗哗的掉渣。看得陶大临瞪圆了眼珠子,“我天,行之,你还会硬气功?”
  旁边的诸大授看出了门道:“什么硬气功,是砖头不好吧!”他说着拍了一巴掌,这回好,砖头衔接的地方碎裂开,一大块砖头变成了两块。
  唐毅把其中的一大块拿起来,指着上面的泥浆说道:“端甫兄,虞臣兄,我朝天子守国门,直面鞑虏入侵,京城百万生灵,所仰仗的就是这一道城墙。故此修城墙是最为严谨不过,要用上好的青砖,必须能扛得住铁锤敲击,尺寸重量都有要求,不能差一丝一毫。用的泥也非比寻常,为了能增强粘合力,要用糯米汁也鸡蛋清调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百年不坏,才能抵御鞑子的攻击!”
  “我的乖乖,这么严格啊!”
  诸大授和陶大临都张大了嘴巴,他们把砖头拿过来,仔细看了又看,别说铁锤,就连手指都能捏碎,再看看泥,没有鸡蛋,也没有糯米,只是一些酥松的黄土,里面还有沙子。普通人家修房子还要用粘稠的河泥,堂堂的京城城墙竟然比不上寻常人家,真是匪夷所思!或者说修城墙的人胆大包天,天都装不下他的胆子!
  此次地震之中,震倒的只是刚刚修葺的外城,至于百多年前的内城,依旧屹立不摇。
  一面是坚固可靠,一面是不堪一击,强烈的对比让人更加郁闷。
  难怪成祖的时候,大明国力雄厚,南征北战,七下西洋,国威之声,无与伦比。到了如今,竟然被鞑子欺负到家门口,被一群倭寇搅得天翻地覆。
  两道城墙,把一切第二卷。。
  谁心里能没有一本账,只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看着严家父子和他们的党羽把大明江山,百万生灵的安危当成儿戏。
  大家伙进了城池,诸大授和陶大临不愿意再麻烦唐毅,告辞去了浙江会馆。徐渭倒是无所谓,他知道唐毅好享受,跟着他吃香的喝辣的。
  这次不用唐毅费事,朱氏早早就给哥哥朱希忠写了信,让他帮着安排。妹妹的命令朱希忠哪敢怠慢,特意在贡院对面,隔着一条街道,准备了一个五进的院子,宽敞安静,又特意安排了五名淮扬菜的大厨,负责唐毅等人的饮食,方方面面,都安排的无比妥帖。
  只是大家看到了外城破败的一幕,没有了什么心思,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回到各自房间读书去了。
  唐毅刚刚看了两篇文章,有家人来禀报,说是有人拜访,唐毅迎了出来,双方一见面,唐毅哈哈大笑,来了一个熊抱。
  “一呈兄,许久不见,你的鼻子是越来越大了”
  曹大章摸了摸夸张的鼻子头,笑道:“行之莫要玩笑。”
  “对了,一呈兄我带来了一些镇江的香醋和肴肉,快来尝尝。”
  曹大章眼前一亮,不过又摇头道:“行之,以后再吃吧,徐阁老让我请你过去,赶快走吧!”
第316章
复仇
  徐阁老相招,唐毅不敢怠慢,坐上了曹大章的马车,急匆匆向着徐府赶去。坐在车上,唐毅仔细打量曹大章,比起两年多前,这位胖了许多,肚子腆起来,脸上泛着油光,鼻子头又红又大,有了点酒糟鼻的趋势,整个人快速滑向大叔的方向。
  “一呈兄,人都说京城风沙大,日子苦,我怎么看你活得越来越滋润啊!”
  “我这叫滋润啊,醉生梦死差不多!”曹大章笑得别提多难看了,用手指了指心窝,探身说道:“内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啊,说句实话,我是真羡慕令尊,能外放当官,绝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唐毅一万个不相信,外放哪有当京官好,就拿老爹来说,要练兵,要打仗,一天疾驰百里那都是小菜一碟,十天半个月吃不上一顿热饭,洗不了一次澡,好好的白面书生晒成了包公,胡子拉碴的,和猛张飞有的一拼。
  而翰林院是天底下最清贵的衙门,不用坐班,不用点卯,有事叫一声,没事就喝喝茶,溜溜鸟,连游山玩水朝廷都给报销,而且最妙的是什么事情不用干,升官比谁都快。唐毅实在是想不出这么一个闲出屁的地方,有什么好抱怨的!
  准是曹大章这小子当了官,就学的滑头,跟自己无病呻吟。
  看着唐毅一脸鄙夷,曹大章别提多委屈了,“行之,我敢对天发誓,绝对没有撒谎,你可不知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现在两头都把吃奶的劲头拿出来,日日巴结陛下,严阁老使劲浑身解数讨陛下欢心就不用说了。李太宰也不例外,他不是兼着翰林院的学士吗?就逼着大家伙写青词,赶上清明中元重要的日子,一天甚至要写好几篇,那玩意空洞无物,通篇溜须拍马的废话,比起八股文还坑爹。而且送上去之后,陛下也未必能看,都扔到香炉里烧了,你说这是图什么啊?”
  曹大章不说唐毅都想不到,素有清名的李太宰也会干巴结皇帝的事情。
  嘉靖修醮炼丹,还要不时和神仙沟通,青词就是用来和神仙对话的专用文章,写的玄而又玄,玄到了狗屁不通的境地,基本上正常人是没法领悟的。
  可以想见曹大章的苦楚,十年寒窗,蟾宫折桂,好不容易成了官老爷,没等耍威风的呢又要钻研比起八股文还恐怖的青词,把心血都熬了出来,结果当嘉靖和神仙聊天的时候,就成了一缕可有可无的青烟。那酸爽简直就是从尿窝挪到了屎窝,换成自己,早都崩溃了。真难为曹大章还能撑住,他是个真正的猛士!
  唐毅突然一激灵,他骤然想起,过几个月自己极有可能进入翰林院,也要天天面对青词,假若真有这么一天,还不如像老爹一样,外放个地方官,潇洒自在算了。
  胡思乱想之时,马车到了徐阶的府门前。每当看到徐阁老简陋的住处,唐毅都感慨万千,在管家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客厅,徐阶一身便服,巍然端坐。曹大章连忙带着唐毅过来,见礼以毕。
  徐阶满脸和蔼的笑容,就仿佛邻家的老爷爷,对唐毅问道:“子诚可好?”
  问老爹了,唐毅忙说道:“家父一切都好,时常提起师相教诲,感激不尽。”
  徐阶老脸笑成了一朵花,“老夫的门生弟子不少,最成材的就是令尊。一年以来,东南的大捷都有乡勇参与,而且居功厥伟。就连陛下都对令尊赞许非常,老夫也是与有荣焉。”
  的确,有个好徒弟是很有面子的,唐慎和乡勇的确是徐阶手里很不错的一张牌,有他们撑住场面,别管严嵩和李默斗成什么样子,老徐在东南都始终拥有一席之地。庞大的家业才能安然无恙。
  徐阁老饶有兴趣,询问东南的状况,询问乡勇的发展,唐毅都对答如流,话不多,但是直指要害,聊了一会儿,徐阁老就觉得东南一下子清晰起来,唐毅这小子的确不简单。或许他真能帮着自己解决问题,徐阶暗暗想到。
  “行之,你前不久上书陛下,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唐毅慌忙站起,诚惶诚恐道:“阁老,都怪小子一时头脑发热,现在想起来还后悔呢!”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怎么想都有些得意,连徐阶都知道了,最起码自己上书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不是说争论就是价值吗!
  徐阶笑道:“老夫看你可不是一时兴起,数据之详实,内容是丰富,显然是准备了许久,花了不少功夫吧?”
  “回阁老,小子只是把自己看到的如实写出来而已,浅薄得很,不值一提。”唐毅谦逊道,他和这些大人物打交道久了,也总结出规律。这些人往往心里十句话,只说半句,谁知道他们打得什么算盘。
  他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徐阶,没办法,谁让这个不声不响的小个子,才是真正的boss,干掉了严嵩,耗死了嘉靖,一手提拔张居正。嘉靖、隆庆、万历,此老的影响力笼罩三朝,不由唐毅不小心谨慎,生怕让徐阁老带沟里去。
  其实他完全是多虑了,徐阶的心思阴沉不假,可也要分情况,唐毅在他面前就是个小字辈,而且唐慎又是徐阶的学生,徐阁老并不相信唐毅敢在他的面前耍什么花招。
  徐阶说道:“行之不必谦虚,老夫对你总结的物价十分感兴趣,正好有一份清单,你先看看吧。”
  果然,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唐毅就知道堂堂阁老不会没有缘由就把自己叫了过来,他小心翼翼接过了清单,从头到尾,扫了两遍,就放在了一边。
  “看明白了?”
  “回阁老,看明白了。”
  徐阶看似随意问道:“那你觉得上面的花费如何?是多了,还是少了,是不是有所隐瞒?”他的一双老眼紧紧盯着唐毅,这一动作出卖了徐阁老的内心,他显然不那么淡定。同样不淡定的还有唐毅,拍在清单第一项的是合抱粗的金丝楠木。
  如此粗细的金丝楠木,是用来做房梁和柱子的不二之选,寻常人家还用不得,只是宫里专用。
  联想到这一次的地震,不光把外城弄得稀里哗啦,嘉靖居住的玉熙宫也震坏了,皇帝陛下只能在狭小的万寿宫忍着,有道是君忧臣辱,孝顺的严阁老岂能让陛下受苦,不用问这些木材一定是给宫里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