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951

  “完了,完了!”李天宠两眼无神,呆坐在椅子上,浑身颤抖,想起昨天的情况,他依旧心有余悸,甚至会变成一生的阴影。
  不管你说什么,百姓只有一个声音:“粮食,粮食,给我们粮食!”
  何止是普通百姓,就连官府的衙役都加入了抢购的行列,大家统统失去了理智,变成了疯子,变成了狂人!
  “部堂大人,咱们输了。”李天宠喃喃的说道,陆有亨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面对官吏,面对大户,他们可以义正辞严,可以慷慨激昂,可是面对着无数的百姓,他们变得无比苍白无力。
  道理再好,当不了饭吃!
  “怎么会如此,怎么会如此啊?”陆有亨不停问着自己,他所坚信的清官无敌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相比手下的颓丧,张经却依旧坚定,老头子是领兵的统帅,再难的情况也遇到过,他才不会把这点小把戏看在眼睛里。
  “都抬起头来!”张经厉声吼道。
  李天宠和陆有亨神情一怔,忙挺直了胸膛,看着老大人。
  “传本督的命令,告诉瓦夫人,准备三千士兵,随着老夫打击囤积居奇的奸商!”
  “大人!”李天宠慌忙说道:“万万不可,会激起众怒啊!”
  张经冷哼了一声,“他们逼老夫的,给脸不要脸,老夫岂会客气!你们不用怕,出了什么事,老夫一肩扛起。”
  正在说话之间,外面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抬头看去,走进来一个六十左右的老妇人,她身材高大,比起一般男子还要高出半头,穿着明晃晃铠甲,背后背着两把长刀,威风凛凛,杀气过人。
  “老夫人,您有何事?”张经知道瓦夫人一向稳重,不会冒然跑来的。
  只见瓦夫人面色严峻,坐在了椅子上,拿起茶壶,咕嘟嘟,喝干了一壶茶水,才冲着张经抱拳。
  “老大人,老身只想请教一件事,还请老大人如实告知。”
  “请讲。”
  “大人爽快,老身听人说杭州城中,军粮都卖了出去,我们这些人又要饿肚子?”
  “胡说!”张经一拍桌子,怒道:“老夫人,不必听那些人煽风点火,你是老夫请来的,哪怕是砸锅卖铁,需要多少粮食,老夫都会供应,绝不会出差错。”
  面对信誓旦旦的保证,瓦夫人没有任何轻松,相反还叹道:“这么说,粮食还是不够,对吧?”
  张经一阵愕然,话都堵在了喉咙里,说不出来,额头上冒出一层细腻的汗珠。大厅之上,陷入了怪异的沉默之中,足足有几分钟时间,瓦夫人站起身,说道:“老身相信部堂大人,这就回营去安抚大家伙,不光是老夫的人马,彭家父子也不会添乱。”
  走到了门口,瓦夫人又停顿下来,补充道:“老身只能做到这些,还请部堂大人尽快调拨军粮才是。”
  ……
  瓦夫人走了足足一刻钟,张经攥得紧紧的拳头才松开,一滴暗红的血液骇然出现在掌心!
  老头子从来没有如此愤怒过,他真想把那些兴风作浪之人揪出来,挨个砍头,才能解他心中之气。可是张经也知道,他就是一只老虎,狼士兵就是他的爪牙,没有了狼士兵的支持,他谁也咬不动。
  莫非真的要认输吗,老夫不甘心啊!
  ……
  就在此时,又有卫兵前来送信,有人求见。
  不多时,两位老者联袂而来,正是钱德洪和王畿,作为浙中心学的两位掌舵人,他们在士绅当中的地位绝对是超然的,见到张经之后,非常客气行礼。
  张经只是微微欠欠身体,就算是还礼,一摆手,让李天宠和陆有亨下去,只剩下三个老头,面面相觑,坐在了一起。
  “老夫估摸着,你们也该来了!”张经率先开口:“真没有想到,你们心学一脉竟然也会滩浑水。”
  钱德洪清瘦矍铄,精神头充足,他两手按着大腿,微微摇头。
  “半洲公,东南百姓饱受倭寇之苦,您执掌东南,我等都是欢喜鼓舞,以为倭寇之患有望平灭。只是老大人一来,就大动干戈,抓捕众多,老夫不敢苟同。”
  张经一挑眼皮,冷笑道:“怎么,你还要教老夫怎么当官吗?”
  这话有劲,一下子把钱德洪噎住了。
  王畿忙笑道:“老大人误会了,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今浙江上下,舆情涛涛,民生物资价格飞涨,军队上下人心惶惶,衙门差役,战战兢兢,谁都无心做事。长此下去,只怕倭寇没来,我们自己就垮了。”
  “哼,不破不立,大破大立!老夫自问,没有什么不对的。”张经依旧固执说道。
  钱德洪叹口气,诚恳地说道:“半洲公,您看这样成不,查通倭,查赃官,整饬军队,我们都没有意见,也愿意鼎力相助。俗话说事缓则圆,您能不能稍微分开一些,让大家喘口气?”
  很显然钱德洪已经把态度放得很低,张经还在迟疑,突然有人跑进来,伏在耳边说了两句,老头子立刻神色大变。
第203章
疯狂的志向
  钱德洪和王畿都是旧历风霜的老人,毕生信奉阳明心学,追求知行合一的道路,近二十来年,大明国势衰微,天子怠惰,首辅昏聩,边患不断,天灾肆虐……
  种种征兆让士人集团忧心忡忡,寝食不安。
  焦虑的催生之下,心学从最初的学术组织,转变成政治组织,渐渐形成非常多鲜明的政治经济主张,诸如“重生是养口、体者也,成仁取义是养大体者也”,“百姓日用即道”,“人人君子,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
  从这些主张看得出来,心学包含着相当多的进步理念,对于理学独尊的地位是强烈的冲击,甚至直指封建社会的根基。不过就像任何组织一样,标榜的再高尚,也难免龌龊与妥协。
  就拿张经的举动来说,矛头所指还是严阁老,而除掉奸佞是所有心学门人都支持的。但是在除奸佞的时候,损害到了浙江士绅的利益,大家就要三思权衡,要出手阻拦。
  作为心学的领头人,钱德洪与王畿不得不站出来。
  两个老人互相看了一眼,心领神会。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张经一意孤行,真的要撕破脸皮,士绅集团太多手段,可以让张经身败名裂,万劫不复。无关对错,只看利益!而这些又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张半洲啊,悬崖勒马吧!”
  钱德洪搓着两手,忧心忡忡。
  突然,一声响亮的咳嗽,张经从外面走了进来。
  比起刚刚出去的时候,老头虽然努力挺直腰杆,但是眉宇之中,有着一股萧索意味,怎么也遮不住。
  ……
  就在刚刚,李默通过锦衣卫送来了密信,告诉张经不要牵连太广,要慎重从事云云。看到这个,老头一下子愣住了。
  他这段日子面对了多少的压力,除了李天宠和陆有亨之外,几乎是孤身同官僚士绅在作对,说是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也差不多。尤其是双方角力,战火甚至烧到了普通百姓,张经何其痛心疾首,每往前走一步,都会有无数的风刀霜剑,他已经遍体鳞伤。
  如今最大的靠山也犹豫了,霎时间张经甚至生出了退缩的念头,还不如连东南总督一起辞了算了,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当然这只是念头一闪,他不是轻易认输的人。
  思量许久,张经才重新到了大厅,他沉着脸,一丝笑容也没有。
  坐在了钱德洪和王畿的对面,沉吟许久,叹息道:“老夫可以适可而止……”
  此话一出,仿佛能听到噗通两声,钱德洪和王畿的心都回到了肚子里,对撞的火车在最后一刹那停止了,如释重负。
  “不过,也请你们告诉那些人,真要是让老夫抓到通倭的证据,定斩不饶!”
  钱德洪急忙拱手,说道:“半洲公放心,倭寇猖獗,是所有人的心腹大患,我们也是一样。”
  “但愿如此,老夫就不送了。”
  说完,张经端起了茶杯,那意思再明白了不过,钱德洪和王畿一脸苦笑,恐怕这是他们最尴尬的一次拜访了,他们一前一后,退出了府邸,急匆匆去通知所有人。
  警报解除了,杭州的市面也可以恢复正常了。
  首先来到杭州的就是从盐铁塘运来的三十船粮食,都是最好的粳米,售价只有三两银子一石,霎时间百姓们都聚集到了码头,争相购买。
  刚刚销售了一半,又有十艘大海船驶入了杭州湾,这一次价格只有二两八钱,人群又向着海港跑去。还没跑到海港,从大运河方向又来了五十船江西湖广的大米,价格只要二两。大家又向运河码头跑。
  人群蜂拥向前,也不知道哪位说了句:“别着急了,说不定明天更便宜。”
  唰,焦急的人群一下子冷静下来,大家摸摸鼻子,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恐慌来的容易,退去的也快。
  没有两天的时间,各种物资基本都恢复了原价,甚至比原来还低了一些。百姓们就像是经历一场噩梦,醒来之后,还不知所以。
  可是有一些见识卓绝的人物已经嗅到了经济战的强悍,就比如唐顺之,他这些天都在仔细观察,看着唐毅调动各方势力,砸下海量的银子,将一样样供应充足的货物抬升起来,炒成天价。
  唐顺之甚至觉得自己的徒弟就像是一条超级怪蟒,而张经就是猎物,怪蟒不停收缩身体,将空气从猎物的身体挤出去,一点点走向窒息死亡。
  一个是堂堂东南总督,封疆大吏中的第一位,一个只是小小的白丁,双方根本不成比例。可是战斗的结果却瞠目结舌,就算是唐顺之一般的智者,也实在是接受不了。
  照这个趋势下去,这小子会成长到何等程度?会不会……唐顺之急忙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汗水湿透了鬓角,一滴滴落在了地上。
  ……
  “师父,想什么这么入神,不会是要对你徒弟下手吧?”唐毅笑嘻嘻说道。
  唐顺之抬头看了唐毅一眼,淡淡说道:“我真想时间回到两年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