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5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1/581

  从此开始。商人可以自由经营,老百姓可以自由买卖,食盐不再是专卖的特殊商品,虽然还有一些准入限制,不过天下的百姓,甚至大多数的商人,全都拍手称快。
  在如今的大地上,恐怕只有运送食盐的官兵,才是老百姓唯一不怕,而且还真心拥戴的士兵。所过之处。有人送来茶水,有人送来鸡蛋,简直就像是凯旋之师的待遇。
  仅仅是食盐一项,就得到老百姓如此爱戴,可见他们对统治者的要求之低。
  各地的消息不断汇集到张恪手上,让他感到的不是得意,相反有些惶恐和汗颜。当知道有百姓主动保护运送食盐的车队,张恪甚至想到了另外一个场景。
  数以百计的独轮车推着干粮,猪肉。军服,炮弹,辗转几十里,上百里。将一个腐朽的王朝彻底驱逐。
  得民心者得天下!
  相比而言,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其实可以用更加强悍得力量去推动变革,而不是像小脚女儿。裹足不前。
  “传令乔福,继续抄查不法盐商,将所得田产全数平分没有田地的百姓。安置难民。”
  张羽珍自从担任了张恪的书办之后,一直帮着起草文书,整理奏报。小姑娘本就智慧过人,听到张恪的话,顿时小脸一白,竟不敢写下去了。
  “王爷,您是要向士绅宣战不成?”
  张恪真有这个想法,不过他还是知道时机并不成熟,摇头笑道:“只是暂时分配一些,盐商底蕴丰厚,积累的田产无可计数,根据乔福的统计,差不多能安置上百万的百姓。”
  “那接下来呢?”
  张羽珍咬了咬嘴唇,灵动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说道:“王爷,您这么干,肯定会让士绅忌惮,甚至联合起来反对您。”
  “你觉得本王不该分配?”
  “不,要分您就该彻底的分,区区一百万的百姓,江南有多少闲汉,中原又有多少流民。听说有田地,他们一定都涌进来,要是准备不充分,分田有什么意义?只会惹来一身的麻烦,不如不做。”
  面对质疑,张恪非但没有生气,还深以为然。
  “果然好见识,本王原本也打算一下子做绝,只是眼下还有别的选择,我还有回旋的余地。”
  张羽珍眨眨眼睛,傻愣愣问道:“王爷,您是能变出土地,还是变没了人丁啊?”小姑娘虽然聪明,可是对海外的情况却没有多少了解。
  最多知道张恪抢占了倭国的一个岛,可是据说那里也是穷山恶水,安置不了多少移民的,至于琉球,就更小的可怜了,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哪里能容纳几百万的移民。
  看着小丫头愁眉苦脸的样子,张恪则是胸有成竹意有所指道:
  “等着瞧吧,很快就有两个南直隶这么大的土地要落到本王的手里了。而且还告诉姑娘,这两块地方土地之肥沃,物产的丰饶,还在江南之上。”
  ……
  自从松江开海之后,围绕着市舶司所在地,迅速崛起了一座县城,那就是上海。这座城市从出现的第一刻起,就是一个奇迹!
  仿佛是吹气球一般,每一天都在扩张之中,不断有新的街区建立起来,不断有外来移民涌入,不光是国内各省,就连外国商人都聚集了上万人。街道之上,各色人种,摩肩接踵,都在这块土地上寻找着财富,实现着梦想。
  两年前,按照张恪的授意,邓文通组建了华夏度支行,也就是中枢银行,从那一刻开始,各种衙门军队的用银都要存入专门账户,每一笔动向都逃不过监督。
  并且度支行享有专门的发行银元和银票的权力,从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度支行彻底成了金融交易的中心,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终于有了统一的规则。
  商贸交易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金银,铜钱,银元,币值起伏不断,稍微失误,就可能由赚钱变成赔钱。
  外商不清楚状况,尤其如此,可是有了度支行之后,一切都不用担心,外来的金银送进度支行,由度支行开出票据,到了哪里,都能进行交易,童叟无欺。
  正因为如此,才有越来越多的外商入驻,而且金融稳定之后,还促使商人着眼长久的投资。
  光靠着四处贩运不光疲劳无比,而且还可能遇上没货的情况。
  干脆就自己建造作坊,按照外商的要求,生产他们喜欢的瓷器,丝绸,按照他们的口味生产茶叶。
  松江迅速从贸易中心,上升成了金融中心,生产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运出运进。从码头,到工厂作坊,大量的产业工人出现,作坊的产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又大力催生商船的需求。
  光是松江一府,就有十几处船厂,昼夜不停地进行着生产。
  大量的船只下饺子一般,充实到了海上商队中间。
  别看只是商船,可全都备有武装,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所谓的大航海时代,其实就是大海盗时代。每一条海上航行的船只都要经历抢与被抢的过程,丛林法则同样适用海上。
  江南船厂的船只普遍在一千吨以下,有四个桅杆,采用较低的舰首,修长的船身,便于在海浪之中穿行,有还不错的适航能力,还有装填更多货物。
  同时大型的商船都会配属三四十门火炮,遇到寻常的海盗,直接就被轰到了海底,根本不给靠近的机会。
  明汝新站在岸边,举目眺望,十几艘船只在一个月之内,都会下水,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下饺子。
  从抢夺了九州岛开始,就进行了海上暴兵的行动。
  旅顺船厂积累最雄厚,主要建造千吨以上的大型战舰。而天津船厂是张恪亲自督促,建造的是各型军舰,还有补给船只。
  至于江南,则是放开了商人资本进入,建造商船。当然只要需要,商船可以迅速转变成战船,甚至海商和水手也能摇身一变,成为海军。
  放眼望去,船只遮天蔽日,简直数之不尽。邓文通陪着明汝新一起巡视,他感叹地笑道:“这一年多永贞把从盐商家族查抄的银子八成都投到了水军。何止是这些船只,从闽浙招募了五万名水手和士兵,又在松江建立了火炮工厂,囤积的粮草军需更是数之不尽。”
  邓文通如数家珍地说着,明汝新额头渐渐冒出了汗水。如果把这些钱都用在陆军上面,扩充二三十万人,就像玩一样,如今都落在了海军身上,这是信任,也是压力!
  “邓大人,请你转告王爷,卑职此去,不灭红毛夷,不拿下吕宋岛,决不收兵!”明汝新掷地有声地说道。
第591章
接战
  崇祯六年的四月,安东王张恪,琉球总督崔呈秀共同下令,抽调各型战船五百艘,水手两万人,步兵一万五千人,外加运送粮草辎重的商船若干,浩浩荡荡,向着台湾进发。
  自从郑和下西洋之后,东方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庞大的舰队,当海军在崇明和舟山等地集结,白帆遮蔽了海面的时候。经过的海外船只,甲板上都站满了人员,他们伸长了脖子,翘首巴望,连眨一下眼睛都舍不得,瞪得眼睛发酸流泪。
  每当看到一艘庞然大物的时候,就会传来一声声不可思议的赞叹,好大的船啊!简直就是海上的城堡,明人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不只是会织丝绸,会烧瓷器,怎么一夜之间就会造船了,而且还建造的这么巨大!
  讨论的越来越多,尘封的记忆渐渐打开,他们总算是想了起来,就在他们还没有做征服世界的时候,这个庞大帝国就曾经派出成百上千艘的船只,载着精美的特产,航行的足迹遍及世界,数不清的使节搭载着船只,来到了天朝上国的土地。
  前所未有的繁荣,如同天上一般的国度,傲视天下,领袖世间!
  一度很多西洋人都以为那是一个传说,如果明人真有那样的壮举,为什么如今连一艘像样的战船都没有,一定是在吹牛,一定的!
  当舰队集结的一刹那,他们终于明白了,那不是传说,这个帝国只是暂时休息,眼下就是他们重新清醒的时候,庞大的东方国度也要加入到海洋争霸的序列。
  他们是会向以往那样,只是友好的交流,还是会学着西方人高高举起屠刀。谁都没有把握,只是希望明军的目标不是自己!
  但是他们也清楚,当一头庞然大物开始奔跑的时候,那些小动物都要小心了,光是带起来的风,就能把他们送上天,摔成肉饼。
  很不幸,中国就有这种力量!
  作为这一次的统帅,明汝新可没有太多的念头,他只想打赢这一仗!去年的时候。老船主李旦还说要和他一起远征,打下广袤的疆土,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的土地。
  可是刚刚入冬,李旦就病倒了,包括吴有性在内,所有名医都参与了诊治,无奈李旦在海上漂泊征战时间太长,身体早就积累了无数暗伤,一旦发作起来。就是病如泰山,根本没法抢救。
  勉强熬过了年三十,李旦就一命呜呼。
  作为曾经的海盗头子,如今水师的总兵。李旦参与了剿灭建奴的战斗,他的舰队杀入了倭国,抢下了九州岛!
  光是这一个举动,他的名字就足以和历代的名将放在一起。供后人永远敬仰!
  明汝新记得,老船主死的时候,是那样的安详从容。没有一丝的恐惧。不过曾经如何,此时此刻,老夫不愧苍天!
  明汝新清楚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他不能丢人,不能让老船主失望。
  “弟兄们,我们不论在国内打了多少仗,杀来杀去,死的都是大明的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唯有对外大战,和那些西洋人拼杀,从肮脏的土著手里抢来土地,那才是大英雄,才是真汉子!”
  明汝新攥紧了拳头,必胜的口号响彻云霄,水兵们的吼声压过了海浪,震撼着天与海。
  经过一个月的航行,虽然遇到了几次风浪,一切都还算顺利,明军的前锋进入了鸡笼港水域,离着老远,放眼望去,海岸边上一排排的民房,一眼望不到头,港口停靠着不少渔船,一派繁荣的景象,和大家想象中的蛮荒之地完全不同。
  漫长的海上航行让大家疲惫不堪,迫切想要休息,明汝新踩着齐腰深的海水,向岸边走来,在岸上早有人等待迎接。
  毛承禄快步走了过来,冲着明汝新拱手抱拳。
  “是明大人吧?下官等候多时了,岸上都准备了营地,让弟兄们快去休息吧。”
  明汝新高兴地点点头,踏上了海岸,放眼看去,岸边肥沃的土地一望无际,全都开辟成了水田,稻花飘香,长势喜人。
  “哈哈哈,毛兄,看样子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毛承禄笑道:“明大人所言差异,此地可没有丰收不丰收的区别,每一年都是如此啊!”
  毛承禄的眼中露出了浓浓的喜色,他本是毛文龙的儿子,在收复辽东之战,毛文龙也立功不小,朝廷给加了太保之职,可是距离毛文龙希望的封爵还有差距。后来毛文龙走了魏忠贤的门路,希望九千岁能提携他,谁知九千岁竟然倒台了,毛文龙因为建生祠,差点被当成阉党给办了。
  好在张恪从中帮忙,才让他安然过关。
  从此之后,毛文龙也看清楚了,朝廷对武将猜忌太重,只有靠着张恪才能安安稳稳。他把儿子毛承禄送到了张恪的手下,由于毛承禄有镇守海岛的经验。
  打下九州岛之后,大量的倭寇被迁移到了台湾,毛承禄就被任命为副将。去年的时候,西班牙人派遣船队从吕宋岛袭击鸡笼,试图抢占地盘。
  当时明军水师还比不上西班牙人,被打得大败,毛承禄率领着五百士兵,加上民壮在滩头拼死狙杀,一战杀死二百多名西班牙人,保住了鸡笼。
  战后论功行赏,毛承禄升为了总兵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1/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