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581

  张恪微笑着摆摆手,好整以暇坐在太师椅上,笑道:“本爵不是要收小弟,也不需要你们追随。本爵只是想构建一套全新的秩序,一套你我大家都能接受的秩序!”
  “不管国公爷想干什么,小人绝对服从!”叶永鑫猛地磕头。
  高贵方迟疑一下,随即也磕头说道:“没错,小人也愿意服从!”
  其他各家都知道情况不妙,若是张恪不出手救他们。衙门外面的那些债主就能把他们撕碎了。众人只能砰砰磕头,向张恪讨饶。
  “事情很简单,本爵到江南,就是想收取商税,你们只要答应交税,一切好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拿不到主意。
  “怎么,到了如今。还善财难舍吗?”张恪的眉头瞬间立起。
  “小人们不敢!”叶永鑫解释道:“国公爷,小人和您说实话,别看我们名义上不交税,可是实际上上下打点的花销一点不少!下至微末小吏,上至巡抚部堂,甚至是宫里,层层分润,我们能吃到的只是小头儿。”
  “没错!”最后的徐中良也说道:“国公爷,倘若增加商税。朝廷要收一两银子,到了我们身上,就可能变成五两,十两。这个口子一开,小的们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保证倾家荡产,万无幸理!”
  张恪没有说话。其他人似乎得到了鼓励,纷纷诉苦水,把朝廷的官吏从上到下。骂了一个遍儿!
  在大明这个人治的等级社会当中,有很多你想象不到的成本。比如你经商发财,就要乡里修桥补路,这叫做造福桑梓,就要给家族建学堂,资助读书人,这叫做重视教育。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神灵,你也要出钱。每逢地方遭遇灾难,更要大出血,不然就是为富不仁。
  如此一来,虽然看似没有税赋压力,但是层层盘剥,人人贪墨,消耗的成本是非常惊人的。再加上致富之后,又普遍购买土地,囤积田产,这些大户并没有多余的银子去投资兴业,更遑论走入资本时代!
  张恪当然清楚时代的大势,他之所以在江南花费这么多功夫,绝不是贪图一点钱粮人才,而是有更大的图谋。
  “嗯,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也都是屁话!”张恪骂道:“你们就是制度的受益者,每年几百万两银子流入手中,江山虽然姓朱,但是你们就是江南呼风唤雨的土皇帝,看谁不顺眼,就能弄掉谁,当然——本爵除外!”
  高贵方,叶永鑫等人被说的战战兢兢,不敢反驳一句。
  “诸位,从这场风波当中,你们该吸取教训,过去的那一套,根本行不通!”
  “敢问国公爷,是哪一套?”
  “就是官商勾结,就是依附在士绅集团身上!耕读传家,以末敛财,以本守家,几乎所有大明士绅都是这个想法。经营工商赚钱了,然后让自己的后辈读书,甚至去资助其他读书人,一旦这些读书人考中科举,得到朝廷的特权,他们再反过头庇护你们的产业。然后有了官吏撑腰,放开胆子去兼并土地,变成超大型地主。不同家族发迹的顺序可能不同,但是到最后,就是两条根基,一个大脑,左腿工商,右腿田产,上面顶着高官。你们这些姓氏,几乎都有部堂一级的人物庇护,本爵说的没错吧!”
  张恪几句话,把士绅集团的情况解构的一清二楚。在场众人更是心里明白,只是他们想不明白,千百年来都是如此,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维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特权!士大夫的特权!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官员会不断洗牌,一代人倒下去,一代新人就上来。随着官员不断变换,家族也就不管起起落落,不过无论怎么变化,都是一锅肉,不过在不停重分而已,你们见过哪个家族能长盛不衰呢?再有,权力总归有大小,就拿本爵来说吧!”
  张恪玩味地一笑:“本爵现在就可以把你们都砍了头,家产都充公,保证江南的百姓会给本爵送万民伞,你们信不信?”
  信!能不信吗!
  粮价飞涨的一个月,已经不知道得罪了多少百姓,有多少人想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
  “国公爷,您说得太对了,每一句都说到心坎儿上了,可是几千年来,都是如此,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不是!”叶永鑫哭诉道。
  “也对,也不对!”张恪微微一笑:“如果放在开国之初,你们能动用上千万两的银子吗?”
  高贵方摇摇头:“不能,国初金银极少,官员贪污六十两就要扒皮萱草。最近几十年,西洋商人越发多了,他们带着整船整船的金银前来,换取茶叶丝绸,我们手上的银子就多了起来。”
  “嗯,还没糊涂死!”
  被一个比儿子还小的家伙教训得像是孙子,高贵方实在是欲哭无泪,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张恪没搭理他,而是叹道:“如今的时代的确不同了,西洋人开启大航海时代,他们把世界连成一体,商贸空前繁荣,数以亿计的金银流入。作为商人,你们手上拥有空前巨额的财富,能够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可是与此同时,你们的政治地位卑下,不得不寄希望于官僚士大夫保护,千万身家,靠着别人升迁荣辱,会安全吗?”
  在场众人都是聪明绝顶的家伙,他们从张恪的话里渐渐品味出不同寻常的意味。
  经济巨人,政治侏儒,就是真实的写照。
  试想,若是张恪不打经济战,而是直接抄家灭门,虽然不见得把大家都一网打尽,可是谁又有对抗的本钱呢!
  想到这里,大家伙似乎不那么怨恨张恪了。
  “你们眼下的处境就像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却手上握着足以杀人的利刃,不出问题才怪呢!”
  叶永鑫猛地打了个冷颤,急忙磕头:“国公爷,您说的都是金玉良言,小人受益匪浅。想必您一定有了解决办法,我等洗耳恭听。”
  “是啊,是啊,国公爷,我们都服气了,您就开恩告诉我们吧!”
  “粮食危机闹到了一半,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收手,骑虎难下啊。”
  ……
  “很简单,还是两个字:交税!”张恪仿佛拿着棒棒糖,引诱小朋友的坏叔叔一般,笑着说道:“你们只要缴纳税赋,官员的俸禄是你们出的,军队的粮饷是你们出的,正所谓吃着谁的向着谁,这些力量自然会保护你们。比起你们指望着一两个官员,要好得太多,安稳的太多。”
  “这……国公爷,您这话有道理,可是万一官员不守规矩,拿了钱不干事呢?”
  “那就要找一个守规矩的官员,帮你们把制度建起来,运行下去,言尽于此,你们决定吧。”张恪说完之后,负手而立,仰望着即将坠落的日头。
  一片耀眼的红霞,半个天空都染了血!
  十几位大户代表,互相交换眼神。情况再明白不过了,张恪说得对,要是向以往那样依附权力,他们的代言人已经倒下去了。又出了如此大的纰漏,对他们来说,就是死路一条。
  唯有指望着张恪,倘若真能建立起他所说的秩序。
  只凭着正常交税,就能得到保护,绝对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大家点点头,一起跪倒,郑重磕头,请国公爷收下我们的膝盖,额不,是忠诚!
  “呵呵,都起来吧!”张恪笑得比晚霞都灿烂,总算是把这些狡猾如狐,胆大包天的家伙收服了,大动作这才开始!
  “从前我们是对手,如今是同盟!本爵心里高兴啊!”张恪一摆手,笑道:“来人,准备酒席。当初我在天妃宫宴请诸位,你们都舍不得来,如今可要不醉不归啊!”
  高贵方等人羞得满脸通红,他们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国公爷,从今往后,您的话就是圣旨,小人们绝对服从!”
第444章
买下江南(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恪放下了手里的酒杯。
  见到国公爷放下杯子,其他人都吓得急忙停下来,唯有坐在最后的徐中良嘴里塞个丸子,不上不下,憋得脸都红了。
  周围几个人暗暗鄙视,心说好歹是大族出身,什么没吃过,至于这么丢人吗!徐中良眼泪都快出来了,这几天他一直被关在大牢里,每天两个饼子一碗刷锅水,都快淡出鸟了。要是你们也在大牢里待过,保证更加不堪。
  好在张恪化解了他的尴尬,笑道:“大家随意,不用拘谨。”
  徐中良如蒙大赦,急忙三口两口把丸子吞了,长长出口气。
  “诸位,你们答应了收税的事情,不过眼前的麻烦还没有解决。苏州,乃至江南经此大劫,必定民生凋敝,市场崩毁,总要重新恢复秩序,天堂一般的地方要是凋敝下去,本爵也心有不安。再有,你们这段时间,借了不少银子,也欠了一堆债,怕是有些人不会放过,继续穷追不舍,大家商议一下,拿出个解决的办法吧!”
  此话一出,在场不少人脸上都热辣辣的。
  没错,这一个多月的剧烈变化,不光是十一大家族元气大伤,更要命的是大量的中小商人,他们脑袋一热,就加入其中,结果弄得倾家荡产,投河上吊的人不在少数。
  数之不尽的商铺破产,百姓兜里的银子也被榨干了。保守估计,江南的商业至少倒退五年。
  更加要命的是原本朝廷对商业没有什么管理,全靠着商人自觉形成的行业规范,因此信誉就是商人的生命。粮食大战闹腾到现在,商人的信誉已经破产,百姓对他们怨恨无比。
  张恪说把他们都砍了老百姓只会拍手称快,这话一点都不假!
  如何能起死回生。摆脱眼前的危局,让在座的众人全都愁白了头,饶是经商多年,一时也想不到好主意。
  酒桌上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大家唉声叹气,拿不出主意。
  张恪嘴角含笑,微微招手,方崇文从回廊迈步走了过来。到了酒席前,给张恪见礼,对这些大家族的人他根本不假辞色。
  “眼下是百姓穷困。商铺倒闭,作坊停业,百业萧条,要想恢复过来,就必须重拾信心。有人花钱,有人生产,让社会重新运转起来。”
  方崇文说完,在座众人不由得点点头,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究竟什么才是突破口啊!
  张恪微笑道:“诸位,本爵刚刚上奏朝廷,请求在松江开辟市舶司。准许对外贸易。”
  市舶司!
  三个字不由得让人倒吸一口冷气,所谓市舶司,就是对外出口的管理机构。大明从朱元璋施行海禁,到朱棣七下西洋。其后海禁是断断续续,时而严厉,时而松懈。
  一直到万历的老爹隆庆即位。高拱张居正等务实能干的官员在朝,确定开海,地址就选在福建月港。
  其实从地理位置来看,月港并非最佳选择,偏远,闭塞,港口条件差,不过这也体现了明朝矛盾的心里,对开放犹犹豫豫,拿捏不定。
  张恪早就清楚,最佳的开放地点就是位于长江口的松江,也就是后世的上海!南北向,这里是海岸线的中点,东西向,是长江的入海口,占据着江海的便利。
  而且周围的府县物产丰饶,丝绸、棉布、瓷器、茶叶,数量惊人,若是在松江设立市舶司,准许物资出海,规模必定是月港的十倍,百倍!
  张恪笑着说道:“只要市舶司设立,你们手上的纺织作坊,瓷器茶叶必定大量外销,价格飞速上涨,身家大为不同。那些追讨债务的大户士绅也会有求于你们,债务的事情就好解决。作坊运作起来,工人就有了收入,他们就会购买商品物资,去酒馆茶肆消费。另外海外的商人也会进来,商业自然繁荣起来。要不了多久,粮食危机的打击就会快速过去,而且,凭着江南的富庶,本爵相信很快会有更大的繁荣!”
  一番话热情洋溢,鼓动的大家心潮澎湃,脸涨得通红。
  高贵方此时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早知道张恪如此开明,竟然要开海,给大家伙这么大的好处。当初就该去天妃宫赴宴,和这位国公爷好好商量一番。何至于弄出什么粮食危机,惹出了一屁股麻烦!
  他带头起身,跪在张恪面前,恭恭敬敬磕头说道:“国公爷,神机妙算,天下无双,以德报怨,救我等与水火之中,小人们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