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581

  “你没事吧?”
  张恪略带疲惫。笑了一声:“世伯放心,崔部堂放心,我好得很啊!正好我还要找你们呢,咱们城下谈。”
  张恪在中间,王化贞和崔呈秀左右陪伴,三个人都绷着脸,满腹心事,一句话不说,到了城下,进入一间临时征用的库房。
  屋子足有三四间,非常宽敞,中间放着巨大的沙盘,复原了广宁城的攻防情况。城外是一片蓝色的海洋,全都是建奴的士兵。象征着明军的红色小旗紧紧蜷缩在城中,仿佛大海之中的孤岛,看起来就让人揪心!
  他们到了紧挨着的一间密室,坐了下来。张恪端起茶杯,想要喝一口,可是茶杯却空了。
  “世伯,弟兄们都忙坏了,失礼之处还请海涵。”
  “永贞,咱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要见外了。”
  崔呈秀也急忙说道:“永贞兄,老哥心里都着了火,你就给我交个底儿吧,到底有什么打算,有没有把握赢皇太极?”
  单刀直入,够直接,够明白!
  崔呈秀盯着张恪,王化贞的装作目光看着外面,可是也不停瞟张恪,就等他的答复。
  “哎,说起来也是我失算了,没想到林丹汗竟然会出兵,草原上能有今天的局面,是几千弟兄用命换来的。我已经给大哥送了信,让他一切以草原为重,不必急着过来。”
  听着张恪的话,崔呈秀的脸色越发凄苦。
  “永贞兄,草原不好调兵,难道义州、锦州,还有闾阳驿的孙得功也不行吗!好歹能凑出上万精兵,总好过我们在这里苦守吧?”
  崔呈秀的确是怕了,语气之中甚至带着哀求的味道,可是张恪还是毫不犹豫摇摇头。
  “崔部堂,这些地方的确有兵,可是却没有大将。贸然行动,没等到他们集结,就已经被鞑子偷袭了。更何况这些人调出来,大凌河防线不攻自破,我们的损失只会更大。”
  “不能这样,又不能那样!”崔呈秀的心里头像是开锅了一样,怒气呼呼向上蹿,脑袋都憋红了。
  他猛地站起,突然膝盖一软,跪在了张恪的面前,一把搂住他的大腿。
  “永贞兄啊,想想办法啊,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他这一哭,王化贞急忙起身,拉住了他。
  “部堂,别让外面人听到啊!”
  崔呈秀猛然惊醒,张恪当初可是说过不准扰乱军心的,不然军法从事,他急忙爬起来。
  “永贞兄,我,我……”
  “呵呵,部堂不用担心,也怪我没说清楚,你刚刚有句话说的不错,叫坐以待毙,只是不是咱们等死,而是建奴等死。”
  真有底牌啊!
  崔呈秀和王化贞却都露出了惊喜交加的神色,压低了声音,崔呈秀问道:“永贞兄,计将安出?”
  “部堂,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好大的水啊,城里都积了水。”
  没头没脑的一句,把崔呈秀差点气死。老子关心的是脑袋能不能保住,不是下雨!
  王化贞脸色不善,咳嗽一声,说道:“永贞。别打哑谜了,下雨对咱们的火器更不利,要想指着雨水把皇太极赶走,恐怕是不行。”
  张恪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世伯说的没错,大雨冲不走建奴,可是却能请来海龙王!”
  说话间,张恪站起身,拉开墙上的布帘,露出了一张巨大的辽东地图。详细到了村庄乡镇,甚至哪有水井都写得清清楚楚,光是为了这张图,张恪就废了无数功夫,砸了无数银子,才绘制成功。
  他站在地图前面,手指遥遥指向三岔河口方向。
  “世伯,崔部堂,你们请看!”
  两人凑了上来。仔细盯着。
  “三岔河,也就是辽河,一年之中,水量变化很大。冬天甚至会结冰,不足以充当天险,也没法阻挡建奴南下。”
  崔呈秀点点头,他不像那些清流废物。看到三岔河,就想当然地要沿河建立防线,可是他也看不透三岔河。下雨,还有和建奴有什么关系。
  “崔部堂,你知道登莱水师吧?”
  一语点醒梦中人崔呈秀眼前一亮,继而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他迅速想到了一种可能。
  “永贞兄,你是要从水路调兵,用登莱水师,带着义州兵精锐,从三岔河口登陆,切断建奴后援。形成包抄之势,把皇太极一举歼灭在广宁城下!”
  什么叫大手笔,什么叫大韬略!
  张恪出手,果然不凡。
  只是这个方案有个最大危险,那就是用广宁做诱饵,换句话就是用自己当诱饵,崔呈秀可不愿意冒险。
  “永贞兄,效忠大明之心,天日可表,可是你也不用太,太……”
  “太什么?”
  “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啊!”崔呈秀埋怨道:“你若是调集一两万精锐,运到锦州,野地浪战,还怕了建奴不成?”
  什么什么啊!
  张恪晃晃头,还是别和崔呈秀打哑谜了,这位太能胡思乱想了。
  “金州和复州等地光复不久,大军岂能轻易调动,我这次只调了三千精锐。”
  听着这个数字,崔呈秀的心又提了起来,求求张大爷了,别再玩心跳了好不!
  张恪没让他担心,直接掀开了面纱,笑道:“这三千人,乘坐金州水师的大船,沿着河,逆流而上,直接攻取娘娘宫,切断建奴后勤线。粮草断绝,建奴自然不战自败,广宁之围也就解了。”
  张恪说完,并没有得到两个人的欢呼,他们反倒是有些傻愣愣。
  “怎么,有问题?”
  “有大问题!”王化贞脸色惨白惨白的,他一把揪住张恪的衣襟,埋怨道:“永贞,你怎么能犯这种错啊?”
  “世伯?什么错?”
  “还用我说嘛,娘娘宫一带距离河口有五十里,皇太极留了阿敏的两蓝旗守卫粮道。你只派区区三千人,深入内陆,就想切断粮道,简直,简直……”
  “痴人说梦!”崔呈秀不客气地说道:“永贞兄,你不会以为部下都是天兵天将,无所不能吧!这三千人被鞑子围歼事小,广宁安危事大,你,你,你太不负责了!”
  这俩人吓得变颜变色,张恪反倒很轻松,笑道:“世伯,崔部堂,你们不用担心,这三千人和天兵天将还真的差不多,建奴敢招惹他们,那是找死!”
  张恪说这话当然有底气,秘诀全在船队上面,自从招降李旦之后,张恪对海上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今南洋一带海盗横行,而且错综复杂,总体上说西洋人船只巨大,航海技术先进,可是人数太少,又不清楚大明的状况。而明朝的地头蛇人数众多,把持了海上的贸易。每年上千万两银子的货物漂洋过海,运到西方,海上的暴利,肥的流油。
  可是作为贸易中心的大明朝,只能收到少得可怜的税收。
  其中大头儿都被官僚大户吃走了,甚至李旦、颜思齐等海盗都吃了不少。
  弄清楚海洋的贸易链之后,张恪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方案,他以采购军粮物资为名,直接派遣登莱水师南下,驻扎在长江口一带。
  正好包士卿在东南实力不小,让他采购茶叶、丝绸、瓷器等西洋人垂涎的东西,然后由登莱水师运送到西夷的手里,当然他们也可以自己来取货。
  如此一来。等于是绕开了东南的大户官僚,也绕开了明朝的海禁政策。采购成本急剧下降,对西洋商人是天大的福音。
  至于那些海盗,他们敢对登莱水师下手吗!就算他们吃了雄心豹子胆,登莱水师也可以联合西洋人,组建八国联军,一起把海盗们干掉。
  大明的上层对海上了解太有限,海上折腾的天翻地覆,他们都没有什么感觉。可是那些西洋人都疯了,真真正正高兴疯了!
  从张恪手里拿货。避开了官府盘剥,避开了贪婪的大户,便宜,安全。最要紧的是东西真好!
  实际上西洋人买到的多半都是寻常货色,要知道明朝是有严格等级的。最好的东西是孝敬皇帝和勋贵的,然后是士大夫,至于西洋人,他们能买的多数是商民百姓能享用的。可就是如此,依旧宝贝得不得了。
  张恪实在是没啥等级观念。包士卿在长生岛练出了天大胆子,就没有他不敢干的。
  西洋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什么都敢买!
  想不想让你们的国王。和大明的天子穿一样的衣服,用一样的饭碗,甚至一样的夜壶……
  唯利是图的西洋人突然变得毫不吝啬金银,他们弄来整船的财宝。换取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只要把这些东西献给国王,献给教皇,他们立刻就会跃身贵族。得到册封,那些上流社会的人都会拜倒在他们脚下,只为了获取天朝的宝贝儿……
  西洋商人也不是傻瓜,他们想要弄清楚天朝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很快,有传教士告诉他们,在帝国的北方,崛起一位强大的将军。他慷慨大方、战无不胜、所向睥睨、欣赏西方,是真正的骑士!
  当然最后一句是他们自己想的。
  这位将军和大明的传统人物不一样,他主张扩大贸易,甚至支持传播主的福音,当然有个小小的要求,若是能给他提供一些战船,就会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中国人常说钱通神路,对西洋人来说,只要开价足够,他们能卖了爹妈,至于上帝,一边玩去……
  经过一番交涉,李旦从荷兰买了五艘四级战舰,葡萄牙人则是提供了一艘三级战舰和两艘四级战舰。
  至于最大方的要数英国人,他们是远东的后来者,和明廷又没有明显的冲突。因此英国提供了一艘装备火炮一百门的二级战舰!还有三艘三级战舰,以及大批熟练水手。
  当雄伟的战舰开到金州湾的时候,明军彻底沸腾了,尤其是水师营,他们围着战舰,大喊大叫,兴奋的像是孩子,甚至有人直接抱起了行李卷,要在舰船上睡觉才踏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