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581

  王在晋笑着说道:“永贞,本官初来乍到,蒙古的情况不太了解,不知道你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二?”
  虽然是疑问,可是根本不允许拒绝,别看王在晋说的客气,可是他的话中都透露出一个意思,那就是老夫是经略。军务归我管。别管老子多客气,最后拿主意的还是我,一个武将不能越俎代庖。
  不愧是做过封疆大吏的人物,就是有城府,也更难对付!
  张恪思索之时,已经到了书房,正面墙上挂着硕大的军用地图,辽东乃至整个东蒙都在画面上。
  很明白画面分成了三个部分,东边黑色的代表建奴。南边黄色的是大明,至于西边白色则是蒙古林丹汗。
  三方鼎足而立,建奴风头盛,蒙古势力大。大明底子厚。三方各有优势,相互牵制。
  王在晋在京里还没有看过这么详细的军用地图,不由得来了精神,仔细地辨认。不时点点头。
  “天下三分,鼎足而立。永贞,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对付曹贼的方略是什么?”
  “部堂大人。自然是联吴抗曹,只是孙刘都见识短浅,一个贪图荆州尺寸之地,破坏同盟。一个赌上倾国兵力,功败垂成。”
  王在晋满意点点头,笑道:“永贞所言不假,老夫就想请教,既然建奴势头旺盛,为何不和蒙古联手,共同对抗老奴?实不相瞒,老夫在京城看到屯田草原的策略就十分不解,此时有必要得罪蒙古人吗?”
  经略大人直接向战略开炮,张恪不得不提高了十二分警惕。王在晋可是把孙师傅问得哑口无言,成了笑柄。
  绝对不能重蹈覆辙,张恪略微沉吟一下,然后笑道:“经略大人所言极是,可是你若是仔细看看白色的一片,就可以看到,那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零碎的无数部落!”
  “没错,从我朝开国以来,蒙古草原就四分五裂,各自为战,征杀不休。也亏得草原如此混乱,我大明才能有安生日子。”
  “部堂明察!”张恪笑着拿起了竹竿,指着地图,侃侃而谈!
  “一代枭雄俺答汗去世之后,蒙古陷入了彻底的四分五裂之中,连一个能拿得出手的都没有,林丹汗,也就是虎墩兔虽然号称蒙古大汗,实则能控制的仅是插汉部而已,而插汉部又是蒙古六个万户之一,换言之,林丹汗只有蒙古六分之一的力量。在他的东边,是嫩科尔沁部,此部背靠建奴,双方勾勾搭搭,联姻密切,和林丹汗离心离德,甚至刀兵相向。
  而在林丹汗的南面,辽河以西,则是以炒花部为首的内喀尔喀五部,他们结成联盟,虽然和林丹汗一起对抗建奴,但是若即若离,大有分庭抗礼之势。
  向长城,张家口一带,是喀喇沁部和兀良哈部,他们把持着朝贡贸易的通道,经常截杀林丹汗的使者,双方冲突不断,其余俺答汗留下的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漠西蒙古,还有瓦剌部,离着辽东还远,暂且不提。”
  张恪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讲解各部的情况。王在晋虽然身在中枢,自以为对军情了若指掌,可是一听之下,也是暗暗伸出大拇指。
  放眼大明,不管是文臣武将,能把蒙古的情况说的头头是道的,绝无仅有。
  难怪张恪能平步青云,这小子真有不凡之处。
  消化了所有内容,王在晋长长呼吸一口,活动了一下酸痛僵直的脖子,笑道:“永贞,你这么了解蒙古,想必是有方略了,讲出来听听。”
  “部堂,您说联合蒙古,此计虽然不错,可是蒙古四分五裂,根本是烂泥扶不上墙。别看林丹汗号称四十万控弦之士,可是实际手上的就是插汉八大营,兵力十万出头而已。论精锐程度,远远不是建奴的对手,一战必败!”
  “哦!”
  王在晋眉头紧锁,他心里苦笑,如果蒙古真如张恪说的这么复杂,他的抚蒙大计显然就泡汤了。光是蒙古人的内耗,就足以让他们疲弱无力。就算是出兵,也是给老奴送菜而已!
  “永贞。看来老夫对草原还是不够了解,惹了笑话,真是惭愧啊!”
  “部堂,您的方略没有错,蒙古人还是要联合,只是不能被动求他们,而是要主动争取!就拿炒花部来说,我们打赢了广宁大捷,炒花部实力大损,不得不依附大明。若是继续征讨。把喀喇沁部,兀良哈部都争取过来。几部蒙古合起来,就有十几万人。我们以此为谈判资本,逼着林丹汗配合大明作战,如此一来,不愁林丹汗不上钩!”
  林丹汗作为身负黄金家族血统的天之骄子,从接掌汗位的那一天开始,就立志统一蒙古,恢复祖上的荣光。
  理想是伟大的。现实是骨干的,林丹汗根本没有这个力量,不过若是大明能帮他,那就容易太多了!
  王在晋皱着眉头。苦苦思索,他觉得张恪办法不错,可是总有些想不通的地方。
  “永贞,想控制十几万蒙古人谈何容易。需要耗费多少兵马钱粮,辽东可能承受得住?而且蒙古人反复无常,若是他们不听指挥。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哈哈哈,部堂请放心,蒙古人跑不了!”
  张恪当然有这个信心,原因很简单,他掌握了蒙古人的命根子!
  从入冬以来,草原上连降了好几场暴雪,可怕的白灾提前到来,牧民的牲畜被冻死,他们只能躲在帐篷里,和亲人互相依偎着,盼着糟糕的天气快点过去。
  相比于其他各部等着长生天发善心,炒花部可不一样。他们早早的把羊毛卖出去,多余的牲畜都制成了肉干,卖给了明朝。
  换来了足够的衣服和粮食,铁炉,煤炭,帐篷之中,他们对着吱吱冒油的烤全羊,大快朵颐,纵情高歌。
  有了牢固的经济纽带,张恪根本不担心蒙古人会背叛他,历史上已经无数次证明了,银弹是比铅弹更有效的武器。当然没有铅弹做后盾,银弹只会成为别人的战利品。
  “部堂,末将立刻领兵去草原,一定给蒙古人沉重一击,让他们知道厉害。”
  “永贞,你需要多少人马?”
  “五千人马足矣。”
  “不,我给你八千!”王在晋突然厉声说道:“建奴凶悍狡诈,若是他们从草原取道,攻击长城一线,九边重地极有可能被突破。收复这些蒙古部落,就等于多了一道防线,有他们充当眼睛,必然能轻松不少!”
  老王竟然有这个先见之明,不到十年,满清的确就是这么干的。一条耗费几千万两银子,被吹上天的关宁防线就成了摆设,令人可发一笑。
  “请部堂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张恪当即请令离开,调集人马,连夜向草原而去。
  ……
  嗖!
  一支箭射在了小腿上,女人摔倒在地上,她疼得浑身哆嗦,一条腿失去了知觉,咬紧牙关,用手肘撑地,拼命向前爬。
  看见了,看见了,家就在前面!
  “哈哈哈,臭娘们,过来吧!”
  从身后疾驰而来的蒙古兵抛出了套锁,女人立刻被套住。
  几个蒙古人毫不客气,撕碎了女人的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肌肤,简直和白茫茫的雪野一个颜色。
  狂性大发的蒙古人纷纷撕开了衣服,狞笑着扑向了女人。
  “救救我啊……”
  女人凄厉的嚎叫,传到了寨子之中,一帮青壮紧握着武器,一个个呼吸粗重,脸涨得通红。有些人更是羞惭地转过头,不忍多看一眼。
  “二丫头!哥哥来救你了!”
  突然有一个汉子从寨墙跳出去,向着鞑子飞奔而去。
  “别找死啊!”
  任凭里长怎么呼唤,年轻人一点都没听见。
第290章
复仇之诺
  依山傍水,蒙古包一眼望不到尽头,在所有蒙古包的中间,有一座鹤立鸡群,最为耀眼。顶部是奢华的土豪金色,四周的外罩镶着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全都用金线刺绣,镶嵌着各色珠宝,穷尽靡费之能事。
  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发出绚烂的色彩,比起彩虹还要夺目。能配得上如此富丽住所的正是蒙古内喀尔喀部首领卓里克图洪巴图鲁,明人称之为“炒花”。
  炒花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在草原上是不折不扣的长寿星,岁月在这位曾经的枭雄身上留下了可怕的痕迹,他的手臂和脸颊都布满了老年斑,枯瘦的大手就好像粗糙的老树皮,身边必须有四个侍女,无时无刻照顾着他。
  老人吃过了午饭,正准备休息,有两个人跑了进来。
  伯要儿和黄把都儿,都是炒花的儿子。
  “父汗,儿臣拜见父汗!”
  “呵呵,都起来吧!”炒花笑容满面,说道:“刚刚满达日娃那个丫头送来几件西洋玩意,有座钟,还,还有什么玻璃杯,你们要是喜欢,就去拿几件。”
  伯要儿一听,顿时看了看兄弟,两个人眼里都流露出浓重的嫉妒。
  炒花众多的儿子当中,卜答赤原本是最差劲,最文弱的一个,懦夫在草原上从来没有发言的权力。可是卜答赤竟然交了好运,也不是他,而是他的讨宝贝儿女儿,竟然勾搭上了明朝的大官。
  一年的时间,光是卖羊毛,就给炒花部带来了三十万两白银的收入,平均每个部民能得到三两银子!
  炒花部正是靠着这笔银子,才在广宁战败之后,避免了被吞并的厄运,而且大有咸鱼翻身的气势。
  草原上零散的牧民不少。只要有钱,有粮食,招兵买马并不难。
  事实上卜答赤就是这么干的,他从最弱的一个,转眼拥有了炒花部一半的兵力,成为公认的下一任汗王。
  原本强势的奥巴代青,歹安儿全都成了过眼烟云。
  明年汉人采购羊毛的数量还要翻几番,到时候赚的钱只会更多,卜答赤的地位就再也无法撼动了。
  野心勃勃的伯要儿绝对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他必须奋力一搏!
  “父汗。您征战多年,也该好好颐养天年,让儿子们孙子们好好孝顺孝顺您。”
  “怎么?”炒花翻了翻老眼,笑道:“你是觉得我该退位了是吗?”
  “不不不!儿臣岂敢如此大逆不道,儿臣盼着您能长命百岁呢!”
  黄把都儿也急忙帮着说道:“父汗,我们是想给您建造一座城池,让您舒舒服服过日子,不必东奔西跑,劳神伤身。这是儿子们的一片孝心,还请父汗明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