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581

  王多闻说着眼里火焰在熊熊燃烧,他巴不得张恪一拍桌子,立刻下令抓人杀人。就像是对付周雄,对付建奴一样。
  不过王多闻注定要失望了,张恪像是老僧入定一般,根本没有什么激动。
  “张大人,亏王某人还以为你是一位大英雄,没想到也是无胆之辈!”
  “呵呵呵,激将法除了能显示你黔驴技穷之外,没有别的作用。”张恪笑道:“案子我要办,吏治我也要整顿,可是我不能毫无准备,一上台就把一切弄乱了。你先告诉我,义州有多少家底儿,是不是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
  “不是边缘,而是已经崩溃了!仓库里什么都没有,一帮要债的商人,还有随时可能闹饷的官兵!”王多闻毫不客气地说:“大人,知道为什么他们都跑了吗,根本不敢来迎接您?因为他们怕了,刚刚辽东经略袁应泰下来命令,要义州出三千苦役,帮着向辽阳运输粮食军械。三千人啊,义州在籍的青壮怕是都没有三千人了。民夫征集起来的时候,就是义州百姓起事之时。王青这些人是想把罪责都推到大人的身上,您打仗厉害,可是论起勾心斗角,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张恪总算是情况弄明白了,义州的烂摊子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好不容易当上了参将,捡到的只有烂账,只有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还有一帮等着看自己笑话的名义下属!
  “王吏目,你有什么解决眼前麻烦的办法吗?”
  王多闻想了想,说道:“大人,当务之急是请求经略大人收回成命,义州没粮没人,万万不能承担繁重徭役!至于别的也好办,只要大人向朝廷讨来银子粮食,一切都迎刃而解。”
  张恪听完了,顿时苦笑一声,从王多闻的角度来看,或许办法不错。可是张恪深知东林党人的作风,袁应泰憋着劲要干大事,自己去扯后腿泼冷水,保不齐就被人家当成了敌人。
  至于向朝廷要钱,看起来顺理成章,但是张恪却知道自己怎么起家的,要是他也要去烦万历,只怕圣眷就衰了,自掘坟墓的事情绝对不能干!
  “王吏目,账算得很明白,我想问你义州真的缺人吗,真的缺钱吗?”
  王多闻一愣神,随即说道:“不缺,只是朝廷在册的军户民户少了,这些人变成了官吏和士绅的佃农,至于钱粮也都掌握在了这些人的手里。”
  张恪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就把人和钱都拿回来!”
  ……
  张恪到了义州的第三天,他给所有把总以上的军官都送了一封信,信上张恪对他们的失礼只字未提,反而对他们说有一批粮饷要运来,希望能在校军场点验人马,依照实有兵力发放粮饷,请务必前来云云。
  没挨打,反而有了好处,这些人全都将信将疑,有几个人悄悄聚在了王青的家里,商量对策。
  “诸位弟兄,知己知彼,张恪这个人啊,打仗是好手,搂钱的本事也不差。不过他有个弱点,对待手下一味任恩!屯田百姓田赋要的少,做工还给工钱,过年发银子发肉,这是当官吗,简直比开粥厂的都大方!”
  听了王青的话,顿时千总卫学通就笑道:“给东西好啊,我们都是他的部下了,正好该让他出血了!”
  这帮人得意地大笑,转过天,正是张恪说的发放粮饷的时候,义州卫的各路人马全数到了大校场集合,三三两两,不停地议论纷纷。哪里的姑娘漂亮,哪里的酒菜好吃,想要赌多大……
  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突然校场外面一阵战鼓作响,四百名骑兵突然从四面冲进来,摆了一个口袋阵,把所有人包围起来。
  这帮人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整齐的脚步声传来,数百穿着明亮铠甲,拿着黑黝黝火铳的士兵跑进来,他们排成整齐的队伍,把枪口都对准了所有人。
  众人还迷迷糊糊的时候,张恪迈步走上了三尺高台。
  “大家都听着,义州卫士兵空饷严重,今日本官要彻底清查,谁的部下有问题,严惩不贷!”
第160章
鸿门宴
  别的事情可以不来,但是发粮饷的好事谁也不能错过,以王青为首,义州卫的指挥同知、还有分管屯田、验军、营操、巡捕、漕运、备御、出哨、入卫、戍守、军器等事务的佥事、镇抚、千总、把总等官员一个不少。就连赋闲在家的孙有光也来了,他可不像别人那样欢天喜地。
  虽然和张恪共事不久,但是孙有光深知张恪胆大包天,而且背后靠山实力雄厚,手下的士兵更是豺狼虎豹,说是发军饷,恐怕就是鸿门宴!
  果然老孙猜测的不错,等着骑兵挺着长枪,火铳手端着黑乎乎的武器把校场围起来,在场的众人就是一阵大乱,这是发军饷吗,怎么看着像把大家伙一勺烩了啊!
  站在孙有光后面的备御李谦悄悄拉了下他的衣襟。
  “老哥,怎么风有些不对啊?”
  孙有光压低了声音,说道:“老李,听我的,把脑袋缩到脖子里,千万别出头!”
  “哎,我懂!”
  李谦点头,他和孙有光全都往后退了几步,到了人群的最后边。张恪这时候已经转身下了高台。
  刚刚还杀气腾腾的一张脸,转眼又喜笑颜开。
  “诸位大人能来捧场,张恪感激不尽,说起来我是大家的上官,可是我当官时间短,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要请各位指点。”
  王青一看张恪客客气气,他的脸色也缓和了一下,或许自己误会了,张恪这小子不一定要斩尽杀绝!
  “张大人,您太客气了,辅佐大人是我们应尽职责。想当初铲除逆贼周雄的时候,我们都念着张大人的好处。”
  张恪笑着摆摆手:“都是自家兄弟,不要客气了。想必大家也会有些疑虑。为何我要点验人马,不是我不信任大家伙,只是上命难为,不得不如此!”
  一句话把责任轻飘飘推给了上命,在场的众人一头雾水,拿捏不准是真是假。
  王青道:“大人,您的难处大家伙都知道,上下之间互相体谅,相忍为国吗!”
  “说得太好了!”张恪笑道:“各位放心,我张恪对待手下人从来都是宽厚的。钱粮肯定缺不了大家伙的。这次点验人马,我就不去了,让杜经历和王吏目负责吧。咱们好好喝几杯酒,聊聊心里话。”
  杜擎和王多闻走了出来,并排立在面前。
  王青他们一看杜擎都吓了一跳,这家伙块头惊人,满脸的络腮胡子,更像是屠夫,他能数清楚多少人马吗?
  相比之下王多闻显得可靠多了。不少人都认识他,是个十足的胆小鬼,媳妇被糟蹋了,连屁都不敢放。
  想到这里。就连王青都松了一口气,看来真是要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了!
  “多谢大人的酒水,我们也正想给大人接风洗尘。”
  张恪笑着对杜擎和王多闻说道:“听到没有。我和诸位大人喝酒,等着酒喝完。你们要清查完。”
  “请大人放心!”王多闻毕恭毕敬地说道:“卑职一定从速解决!”
  张恪笑着转身,和众人一起去校场边上的大厅喝酒。
  “杜兄。张大人下了命令,咱们手脚可要麻利一点!”
  杜擎大笑道:“王兄,你是地头蛇,该怎么办,我全都听你的!”
  “好!咱们就先点验人数。”
  王多闻只觉得胸膛里面好像有火焰在燃烧,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强忍着激动,上了高台,一摆手,点数的士兵就拿着名册,冲进队伍之中,开始行动。
  在场的士兵还不知道大难临头,队伍站得松松垮垮,不停的聊天说笑。
  队伍明显分成了三类,最前面的都是各个将领的家丁,他们基本上都有一件破烂铠甲,手里的刀枪齐全,不过一个个吊儿郎当,歪戴着帽子,眼睛里面凶光毕露,活脱像是一个个土匪。
  相比贺世贤那种一线战将的家丁,义州卫这些家丁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相反祸害老百姓是一等一的。就是兵痞,常说兵匪一家,就是说的这些人。
  在队伍的中间是一帮破衣烂衫的士兵,有五六十岁的老翁,还有十二三岁的娃娃,手里的兵器破烂不堪,身上的鸳鸯战袄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早就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他们面黄肌瘦,满脸的菜色,不停地打哈欠。
  最后面的人就更有趣了,他们身上的衣服五花八门,手里连武器都没有,就拿了一把镰刀充数。这些人左顾右盼,或是蹲在地上,或是大声喧哗,或是四处看着,简直像到了市场,丝毫没有军人的觉悟。
  王多闻和杜擎正在看着,底下人跑了过来。
  “回禀大人,已经清点完毕,在册三千七百六十人,实到三千一百七十三人,缺额不到六百人。”
  杜擎顿时皱起了眉头,忍不住说道:“才差六百人,有没有搞错,要真是只缺六百人,他们都能成卫所官吏的表率了!”
  “哈哈哈哈,杜兄不用着急,我现在就让他们露出原形!”
  王多闻站在台上,威严地扫视全场,厉声说道:“所有人听着,举刀!”
  这帮士兵相互看了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看在粮饷的面子上,他们勉强把刀举了起来。
  “大人,可快点啊,举久了手酸!”几个老兵痞忍不住抱怨。
  杜擎顿时把眼眉立起来,神马玩意!大清堡练兵的时候,一举就是半个时辰,一动不动,这算什么!
  “王兄,就冲他们的德行,一个都不配叫军人!”
  “哈哈哈,杜兄说的太对了,不过咱们别忙先一点点来。”
  王多闻和杜擎走到了士兵当中,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这些士兵看到他们全都不免心惊肉跳。
  一直走到了最后,王多闻突然一摆手,跑过来两个长枪兵。
  “把他拖出去!”
  士兵不由分说,冲向了一个年轻人。一把按住了肩头。
  “哎!为什么抓俺,俺咋了?”
  “咋了?”杜擎忍不住冷笑道:“你举刀的时候,刀刃对着自己,刀柄对着外面。就你这个德行,还敢装当兵的,到了战场上,不用别人,自己就把脑袋砍了!”
  年轻人被说的满脸通红,无地自容。
  杜擎厉声说道:“所有人听着,把那些没有武器的。还有连武器都不会用的冒牌士兵都给我带走!”
  一声令下如山倒,士兵们冲进来,抓起这些冒牌的士兵,就往外面拖。转眼之间,在场的队伍就少了三分之一还多。
  剩下的两千来人也终于感到了不妙,这不是走过场!等他们想明白已经晚了,领头的都和张恪推杯换盏,他们完全成了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你给我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