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581

  邓文通急忙晃晃头,把离经叛道的念头甩出去。
  办法商量妥当了,算算离着播种的时间不到一个月了,育秧就要二十天,全部种水稻是不可能了,张恪决定先种一万亩实验一番。
  乔铁山带着老农们即刻整理暖房,制作苗床,另外还有人挑选稻种,进行催芽。与此同时,重新编户齐民也在进行,当大家伙听说大人有妙策增加产量之后,全都欣然的接受了土地。
  大清堡周围,几乎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张恪把大方向确定下来,反倒轻松了不少。这一天他早早的回家,想要陪着老娘和小雪说说话。
  刚走进家门,迎面正好走来一个人,和他撞了满怀。
  “啊!恪哥,你没事吧?”小雪惊慌失措的问道。
  “我当然没事!倒是你,慌慌张张的,到底出了什么事?”
  小雪看了一眼张恪,又偷偷的瞧瞧四周,突然贴到了他的胸前,把小手伸进了怀里!
  张恪眼睛瞪得老大,心说小妮子什么时候这么主动了?
  “恪哥,你看看这个!”小雪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塞到了张恪的手里。
  张恪疑惑的打开,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是怎么得到的?”
  小雪羞愤地说道:“娘今天早上在后院捡到的!”
  “啊?娘没事吧?”
  “娘看了这东西就气得躺在炕上,说是头疼,我担心是受了惊吓,想找你去,可是娘不让,不想拿小事麻烦你,我,我想着,还是要告诉你!”
  张恪点点头:“嗯,做得好,走,陪我看看娘去!”
  一转身,张恪的拳头攥得紧紧的,青筋曝露,在他手里面捏着一张血淋淋的纸!往家里扔恶心的血书,竟然吓到了老娘,简直欺人太甚!
第123章
张恪的手段
  龙有逆鳞,张恪最大的逆鳞就是家人!
  两世为人,没有任何人比张恪更珍惜这个家!当他看到了鲜红的血字,听到老娘受了惊吓之后,张恪顿时就爆发了,浑身笼罩着一层杀气,拳头攥得咯咯响。
  乖巧的小雪走在前面,她不时偷偷看张恪,只见他的脸色黑的吓人,小妮子的心也悬了起来。
  两个人快步走到了沈氏的房间前面,张恪勉强平复了一下心情,昂首阔步走了进来。
  沈氏正躺在坑上,额头还敷着毛巾,脸色有些惨白。看到了张恪进来,她急忙扯上了头上的毛巾,挣扎着坐了起来。
  “恪儿,事情忙完了吗?”
  张恪急忙笑道:“娘,育秧的事情交给了铁山叔,别的事情有唐毕,还有姐夫他们盯着,孩儿反而成了最闲的了。”
  沈氏点点头,突然说道:“恪儿,娘有句话,也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按理孩子大了,娘也不该管,可是娘总觉得不吐不快!”
  “娘,有什么话就说吧,孩儿有什么做的不对的,您只管说。”
  沈氏叹了口气,突然盯着张恪说道:“恪儿,你是不是得罪人了?”
  张恪微微一笑,并没有吱声,算是默认下来。
  “哎,恪儿,娘别的不懂,就盼着咱们家能平平安安的,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你做事也该多想想,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
  沈氏的话怕是大多数母亲都说过,甚至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有人听着是唠叨,张恪听着却是浓浓的关心。
  老娘受了惊吓,可是满心都想着自己。张恪既是甜蜜,又是无奈。看来有必要让老娘知道一些情况了。
  “娘,孩儿也不想得罪人,也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是眼下却是不能!孩儿做了这个官,就是注定要得罪人的,一路走来,死在我手上的人不少了,有官,有匪,还有鞑子。以后说不定会更多!明刀暗箭,都会袭来!”
  “啊!”
  沈氏顿时脸色惨白,儿子当官,她只当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皇上更是给她赏赐了诰命,达到了女人荣耀的顶点,沈氏深深以儿子为荣!
  可是真正听张恪吐露心声,她又担心了。
  “恪儿,娘哪知道当官还这么险恶啊!我真是糊涂。寻常百姓之家,借了钱还要还的。皇帝老子又是送飞鱼服,又是赏诰命,敢情就是让我儿子给他卖命!恪儿。这个官咱们不当了!你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
  沈氏情急之下,拉着张恪的手,眼中尽是祈求之色。看得张恪心中隐隐作痛!
  “娘,咱们当老百姓就能平安吗,你忘了万百川吗?”
  沈氏脸色越发惨白。泪水从眼角落下。
  “恪儿,世上就不能让人人都相安无事,好好过日子吗?非要勾心斗角,非要倾轧暗算!”
  老娘还是不懂人心险恶啊!
  张恪苦笑了一声:“娘,世道如此,光靠着当老好人,光想着不得罪别人,已经没法活下去了!您看看,河湾村的那些百姓,他们何其无辜,千里迢迢逃回了大明,险些被杀良冒功。大清堡也遭了多少次兵灾!您还记得当初到咱们家又哭又闹的花大姐吧?她和她的女儿都被糟蹋死了!”
  “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就有人下得去手啊?”沈氏只觉得胸口像是压了大石头一样,沉闷,愤怒!
  “娘,孩儿不想做怀人,可是孩儿要一个狠人,一个能欺负坏人的恶人!您请看!”
  张恪说着把写着血字的纸扑在了沈氏的面前,一股浓重的腥臭直刺鼻孔,沈氏顿时就是一哆嗦!
  不过有儿子在场,沈氏平静了不少,她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
  “夺我祖业,抢我田产。生死之仇,不共戴天!”
  每一个字都有碗口大小,血液凝成了暗黑色,触目惊心。
  “恪儿,这到底是谁写的,他怎么说抢了田产啊?你可不能做违法的事情,要是朝廷追究下来,娘怕你……”
  “娘,不用怕,儿子上面通着天,在辽东这块土地上,敢动我的绝对不多!这上面说田产的事情,多半就是孩儿最近在重新划分土地。有人不高兴了,就往家里扔血书,恶心咱们。”
  张恪冷笑道:“娘,您或许也清楚,按照朝廷的规矩,每个军户能得到四五十亩田地,可是这些年下来,军户的土地都被兼并,他们不是逃跑,就成了军官士绅的佃户,忙活一年,一家人都填不饱肚子。您说这样的兵,还能卖命打仗吗?因此孩儿就要重新分田,可是这帮人不甘心,就跳了出来。”
  沈氏听完了张恪的介绍,终于点点头,欣慰的拍了拍儿子。
  “恪儿,你做得对,是正事!都怪娘什么也不懂,给你添乱了!”
  “哪有!”张恪急忙笑道:“娘,儿子好歹也是上过战场的人,这么点小把戏还能吓住儿子吗!我原本还想着好说好商量,可是他们主动撞上来,就别怪孩儿不客气了!娘,你也别担心,我这就去安排人手,查清楚是谁干的,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张恪站起身,正要往外面走,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不好了,邓大人被打了!”
  张恪顿时急忙跑出来,迎面有两个士兵扶着邓文通,疾步匆匆的跑了过来。只见邓文通的额头上有一个鸡蛋大小的青紫,流着血水,人也昏昏沉沉的,神志不清。
  “姐夫,你这是怎么了?”
  张恪吓了一大跳,把邓文通抱到了屋里,急忙派人去请周郎中。不多一会儿,周郎中赶来。
  “这是谁啊,下这么重的手!”
  周郎中急忙清洗伤口,上了金疮药,又给邓文通服下了一丸药。足足过了半个时辰,邓文通才痛苦的低吼一声。眼睛张开了。
  “这是哪啊?”
  张恪急忙到了邓文通的身边,说道:“姐夫,这是家里,你快和我说说,到底是谁打的你?”
  “哎!”邓文通长长出了口浊气,终于回忆起来。
  “二弟,是这么回事,我今天和唐大人去了镇夷堡,要给百姓们分配土地,刚开始都挺好的。可是分到了一半,有一伙人拿着锹镐就过来了,他们说分田是另有图谋,是个骗局,想要多收大家伙的租子。他们一搅和,百姓人心惶惶,我就过去劝解,结果没说几句,突然有人喊不要听狗官的。然后就拿石头砸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哦!”
  张恪咬了咬牙,问身边的人道:“你们知道是谁动的手吗?”
  谢超急忙说道:“启禀大人,砸邓大人的是一帮闲汉。领头的姓钟,唐大人已经下令把他们抓了起来。”
  “闲汉?他们和分田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背后有人指使他?”
  “大人明鉴,唐大人怀疑他们背后是钟老爷干的。”
  “钟老爷又是什么人?”
  谢超道:“卑职已经询问过了,钟老爷早年考上过秀才。家中巨富,听说他的女儿又嫁给了大官,势力很庞大。从镇夷堡。到瓦子谷,甚至一直到广宁,都有他的田地。”
  张恪一听,暗中点点头,有人给家里扔血书,有人袭击姐夫,看来这帮士绅想要反扑了!
  “姐夫,你的打不会白挨,我这就给去帮你算账!”
  “慢!”邓文通声音颤抖着拦住了张恪。
  “二弟,我,我,我觉得分田的事情能不能缓缓?”
  张恪顿时瞪圆了眼睛,“姐夫,为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