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校对)第9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2/1242

  湖水干了,神就死了,神秘侧也就末法了。
  总量从成神的那一刻就被定死了,唯一能改变的,就是绝对特性。
  所以想永远活下去,至少得有无限能量。
  而除此之外,古神还有一个逃离计划,也需要无限能量。
  “其实这里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出去,有个向外界传达信息的方法,是该收容物自己提供的。那就是利用盘古斧能看到外面的这个特性。”科龙说道。
  “什么!你们在里面可以看到地球?”墨穷惊道。
  科龙说道:“仅限于,看到同‘时域’的东西。也就是时间流速跟这里差不多的地方。”
  墨穷皱眉不解道:“这里是外界的三十亿倍时间流速,哪有时间流速跟它一样的地方?”
  科龙说道:“有的,宇宙中时域处处都不同,越是大质量、超高速的物体所在的时空,时间就越慢。”
  “地表的时间,就比太空中慢。而地球引力范围的时间,又比太阳表面快。太阳上的时间,又比天狼星等超大质量天体快得多。银河系时间最慢的地方,就是银心黑洞。”
  “如果银心黑洞上诞生出生命,那么对其而言,宇宙的年龄不是137亿年,而是74亿年。”
  墨穷懵了,但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越接近光速,时间越慢,并且越接近大质量物体,时间也会越慢。
  这一点,是有无数实验证明的现象。
  所以地表的时间,就是比外大气层的时间要慢,根据原子钟测量,误差大约是千分之一秒。
  而银心黑洞处的时空,虽然没有测量过,但是科龙直接告诉他,与太阳系一天文单位内的时间相比,平均慢了1.85135倍。
  也就是说,银心表面过去1秒,地球过去1.85秒。
  看似好像不大,但时间过长就明显了。
  银心过去1亿年,地球过去1.85亿年。银心过去74亿年,地球过去137亿年。
  广袤宇宙中,一些特大黑洞附近,宇宙仿佛‘刚刚才诞生’。
  而一些特殊地带,物质的年龄可能已经达到数百上千亿年。
  武仙-北冕座长城。它尺度跨越一百多亿光年,是宇宙可观测范围内最巨大的结构。
  然而问题来了,它距离地球也有一百亿光年,这意味着它在一百多亿年前就这么大了。
  也就是大爆炸后三十七亿年形成,这根本不可能。
  宇宙演化模型并不允许这样的结构在宇宙诞生后仅三十亿年内形成,因为这样的结构太庞大和太复杂,不应该在早期宇宙中形成。
  为此,科学界一度要推翻大爆炸理论,认为已有的宇宙大爆炸演化模型是错的。
  当然,它并不是错的,只是不完备。一个简单的宇宙模型,不足以描述复杂的宇宙,宇宙的含义,就是所有的空间与所有的‘时间’。
  时域,是填补宇宙演化模型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速度、引力、质量等参数的变化,时间快慢也在变化。
  一小片区域,可能就有亿亿万万种时域差别,它随时随地在变。只是身处在同一片环境中,彼此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质量比太阳大数倍的恒星系里,几乎不可能诞生出比地球更发达的文明?”墨穷说道。
  科龙说道:“这是事实,反之,宇宙最最发达的文明,其实不在行星上……而在量子中。”
  “量子?”
  科龙说道:“少数量子领域的时间流速,接近这里。而拥有足够长的时间,即便是量子层面的微观物质上,也可以如同行星般诞生生命。只是概率奇低,只有极少数会诞生生命,而其中更少数诞生文明。当然,都不是我们能理解的生命和文明。”
  “不过,再发达,量子文明也几乎影响不到宏观生物,病毒就是它们的终极武器,少量中微子辐射,就是它们最后的绽放。”
  “另外它们文明延续的寿命太短,短则几毫秒,长则几秒,文明就从辉煌走向尽头。人类眨眼的功夫,量子文明就如泡沫般完成了起源到末路。”
  创界山的时域太快,所以从里面,只能观察到外面的量子领域。
  也就是说,在创界山里握着盘古斧,就几乎等于拥有微观视野。
  当然,只是部分量子,部分速度很低的量子。
  量子文明的诞生条件非常苛刻,光速运动的光量子是绝不可能诞生生命的,因为是光速,所以时间很慢。
  唯有一些特殊苛刻的环境下,出现的质量又微观,速度也不快的量子,才有可能凑巧出现生命。
  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时间超快,经历足够的演化。
  所以能让创界山里的人看到的量子,其实也不多,首先真空中不可能有,其次靠近大质量天体也不可能有。
  可谓是极为苛刻的条件。
  地球范畴内几年能出一个就不错了。
  墨穷皱眉道:“古神想通过盘古斧,观察到量子文明,然后利用目光把自己的信息发射进去,使得量子塑造成古神?继而逃脱创界山?”
  科龙说道:“这是做不到的。创界山里,是不允许向外传递任何信息的,目光也不行。古神看到量子,乃是量子把自身讯息传给了盘古斧。”
  “不过,古神利用的是另一个现象,球状闪电,间接向外传递了信息。”
  “球状闪电?”墨穷一惊,突然想起来,他曾经从墨家那里,得知雷卵的情报。
  球状闪电,自古有之,子墨子却说它是收容物。一开始墨穷还信,但是自从去过异界后,他就不信了,因为异界也有球状闪电。
  科龙说道:“那些好不容易出现的慢速量子,一旦被古神观察到,就会突然蜕变成宏观形态。其表现形式,就是球状闪电。”
  “什么?”墨穷骇然。
  科龙说道:“这是由测不准原理决定的,微观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能被同时观测。”
  “但如果强行同时观测到了呢?”
  墨穷猛然意识到,人类描述一切微观物质都是一团概率,只有观察的那一刻才坍塌为一个确切的位置,不观察的时候,它的位置是不确定的。
  这不像星系,可以直接从这一刻的位置与动量,计算出若干年以后该星球的位置。
  微观粒子,是不可能这么测算的。
  但是盘古斧就能同时观察到世界上某个量子的位置与动量。
  微观粒子既被确定了位置,又被确定了动量,就意味着它的运行轨迹可以预见,这是宏观运动的特征。
  于是在观测的同时,微观粒子当场飞升成了宏观形态。
  在盘古斧的特性下,这是宇宙在保护自己的自然规律而做出的适应。
  任何微观粒子,只要被打破了测不准原理,它就是球状闪电。
  利用这一点,古神明明什么也没向外传递,只是接收了外界的一个位置与一个动量,就偏偏间接影响了外界。
  从古至今,不是没有信息传出恐怖谷,有的,球状闪电,就透露着古神的信息。
  ……
第七百九十七章
魔胎
  球状闪电本身不是收容物,理论上,如果有一种技术,能做到同时测定量子的动量和位置,那么它也会突变成宏观物质。
  但是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正常出现。
  古神无法向恐怖谷外发出任何东西,但是观察这个行为本身,就造成了影响。
  再加上微观的量子文明,借此古神就可以观察地球了。
  很简单,因为时间关系,地球在量子文明眼中,几乎是静止的。
  球状闪电出现的短短时间里,他们其实有充足的时间通过光来收集信息,推演了解那些宏观的东西。
  量子文明,与人类共享一个宇宙,它们二维式地存在于电子或者光子上,可在无数亚原子之间传播,质子就相当于它们的超大天体,原子就是一个星系,分子更是几乎就相当于可观测宇宙那般宏伟。
  一个发达的量子文明,往往拥有很多原子星系,甚至可以创造出分子。当然,这个很多对人类而言几乎没意义,因为合起来都不一定看得到。
  但是从量子文明的角度来看,它们就相当于人类文明执掌亿万星云,利用‘星辰’之间的脉冲、电磁波、能级跃迁等反应,形成一种计算序列,来计算宏观世界的状态。
  如同人类发现微观物质颠覆了经典理论,需要构建一个量子力学来解释一样。
  量子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意识到宏观领域的存在,于是专门为此构建了一套描述分子性质与运动的‘超力学’。
  也就是说,牛顿的力学,就是它们的终极物理学大厦。
  通过观察量子文明的星河计算机,也就是一大群原子构成的计算机,古神解读出了它们所观察到的外界的状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2/12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