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校对)第1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242

  所以这个传说,一直不受重视,只是作为一个成仙的例子。
  古之先民,凡有事迹传颂至今,必有德行!
  就算是反派,也得有个正派被其衬托啊。
  ‘恒我窃药奔月’,作为一个单独的传说,流传到了周朝,终于被人利用上了。
  开始将他与另一个,与不死药有牵扯的英雄,也即是大羿,进行了融合互动。
  而以此为目的,作为反派,就把他性转成了女人。
  到了后来,老套路,你们结婚吧。
  于是,一个全新的恒我传说出现了,不,应该是大羿的传说,又添一笔。恒我融入其中,成了配角。
  华人的价值观,一直在逐步变化,每到一个朝代,神话就会偏向当时的价值观。
  所以反复丰富,变化,融合后。
  一名传奇逆天飞升者,就这样莫名其妙,性转成女人,嫁给了大羿,搞成了‘英雄美人爱情家庭伦理剧’,还被猪八戒给调戏了!
  到了这里,你们大概认为,结束了吧?一万三千字了……
  然而并没有,因为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你们不应该忽略。
  ‘有黄’!
  我前面说,流传这件事,是大羿请西王母发药,继而得知,并流传出来的。
  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该传说可能是别的渠道流传出来的。
  因为《淮南子》以前,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大羿找西王母求过不死药。
  正如我所说,大羿是被后人强行拉进来,弥补‘恒我窃药’这个特别没有德行的故事的。借‘恒我窃药’的故事灵感,再强化了一波大羿罢了。
  所以故事本没有大羿,从头到尾都没有大羿!
  《归藏》中的记载,已经明摆着显示出,除了‘恒我’自己以外,‘有黄’是唯一的知情者!
  还记得吗?我前面点出一句:嫦娥找了一名不怕西王母,地位甚至不亚于西王母的人。
  我为何这么说,因为‘恒我’敢把这件事告诉他,并且向他请教:我这么做后,此行奔月会如何?
  这本身就已经说明,‘有黄’这个人很牛逼了。
  ‘有黄’也非常给力,他告诉‘恒我’:“孩子,尽管去吧!你会遇到黑暗,但不要惊不要怕,最终是无限的光明!”
  ‘恒我’很高兴,走了。
  只有心里不虚西王母的人,‘恒我’才能相信他啊。
  当然,也可能‘恒我’,就是‘有黄’的孩子。
  但是这件事,能流传下来,记载在《归藏》,足见‘有黄’的底气了。
  哪怕‘恒我’是个化名,‘有黄’也可能是个假名,但只要没证据,就没事。
  并且很可能,就是‘有黄’教‘恒我’这么做的!
  他告诉了‘恒我’,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去偷不死药,不死药是什么样的,拿到后立刻吃掉,然后从什么渠道奔月……
  这一系列,可能就是‘有黄’以某种身份知道后,偷偷告诉自己孩子的。
  本来世间没有流传这种方法,因为是机密,所以西王母没有防备,继而让‘恒我’侥幸成功了。
  拥有这种底气、这种消息来源,后代又是凡人的人,山海经里不超过五个,甚至更少。
  那么‘有黄’到底是谁呢?
  我猜,就是黄帝。
  首先,‘恒我’事件,肯定是个很早期的事件。太晚的话,不死药人人都知道了,反而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其次,我说过‘有黄’这个名字,就不是谁都能用的。
  ‘有’是词缀,一般是加在名字的前面。
  而‘黄’,在殷商甲骨文中多次出现,被历代商王,以非常高的规格祭祀,是一个地位很高的祖先。
  殷商《归藏》里的‘有黄’,基本就是黄帝没跑了。
  而黄帝确实也不虚西王母,这在山海经里有所体现。
  黄帝将这事记了下来,大约自己死后,才有人发现了这件事,并陆续传开。
  这是古往今来,所有原始传说中,独此一例,明确记载,吃了不死药升天的成功案例。
  除此之外,山海经里记载的全部都是失败案例。
  传言,黄帝功德圆满后,御龙升天,乘龙离去。
  会不会也在最后,成为人首蛇身了?
  这没有任何证据,我还是当黄帝最后是死了吧。
  但是黄帝虽死,可他却成功,让自己的一名后人,奔向了黑暗无垠的太空。
  没有比月亮、太空中,更‘天色晦芒’了。
  可是漫漫黑暗之路的彼岸,是无限的光明。
  坚持下去、忍耐下去,一只脚也能行走,一只眼也能视物!
  黑夜一定会过去,光明一定会到来。
  这既是唯一逆天飞升者,与他父亲的故事。
  后世称为:“嫦娥奔月!”
  《山海经·沧月伪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持枚,人首,龙身,名曰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月。将往,占于黄。黄占之曰吉。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山海经·大荒西经》:“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肇山。有人名曰柏子高,柏子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山海经·海内北经》:“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终于有时间,可以梳理一下山海经。
  千头万绪,还是先介绍五帝。
  一般所认为的五帝之一,是没有大禹的。
  禹的尊号为‘大’,意为伟大。
  最官方的五帝,自然是司马迁排得,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但这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应该是秦朝时吕氏春秋排得: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其中秦朝排得这个,是最正统的五方上帝,太昊为青帝,少昊为白帝,颛顼为黑帝,再加炎帝和黄帝,分别象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
  司马迁把尧舜加进去,还有帝喾,这明显是偏向炎黄系,直接把太昊、少昊这俩东夷排除了。
  五帝并不是指就这五个人,而是指功绩最大的五位上古帝王。
  而无论哪一个版本,都没有禹,就特么离谱!
  因此我个人心目中的三皇为女娲、神农、伏羲。五帝乃是黄帝、炎帝、颛顼、帝俊、大禹。
  尧、舜,以功绩而论,根本排不上号。就是个帝而已,但不入五帝之一。
  尧舜,完全是被儒家抬进五帝之列的,传扬禅让之美德。
  在讲我心里的五帝之前,先要把被我排出去的尧舜讲了,且先要让你们了解他们,所以这是番外的番外……
  首先,史记排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其中,黄帝姓姬,颛顼姓姬,帝喾姓姬,唐尧姓姬,皆是一脉正统……唯有虞舜姓妫(gui)。
  但是虞舜本身,也是颛顼的后裔,只不过是旁支,他祖上穷蝉乃是颛顼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2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