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罚恶令(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1137

  “十四个背祖弃义的王八羔子。昨晚上发生的那件案子,十四个,全都被陆大人拿下了。现在被我送进刑部大牢,三天后开刀问斩。”
  “这么快?”段飞诧异问道。
  “这还快啊?换了我,这些混蛋东西就该就地正法。关三天,就是浪费三天粮食。”
  “陆笙的本事,本侯是见识过的,段飞也知道,希望你们以后默契配合。你们各自的属下,会在三日内到位,现在咱们商讨一下,如何能完成朝廷对玄天府的期许。
  玄天府的即是代天子坐镇一方,上查贪官污吏,下查民间不平,远定江湖动乱,近平民心民怨。权限可谓极大,但有不可过大。
  以稳定一方,让百姓安居乐业为首要目的。大家各自说说看法?”
  沈凌话音落地,没想到第一个发言的竟然是话最少的林羽,“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事说来复杂,但却也简单。百姓其实很听话,只要能让他们有一口饭吃,他们就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我认为,能让百姓不安分的因素无非有三,苛捐杂税,食不果腹,还有山贼流寇。就江南道而言,对百姓的赋税虽然很重但江南道富足,这些赋税也能承受。
  而食不果腹这一点,江南道尚有一些闲置的荒地,我们可以让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屯田。有了土地,他们心底就踏实了。
  最后是流寇,这才是我们现在的首要。江南道全境十四个府,每个府周边皆有流寇。他们相互穿插,相互吞并。时常骚扰村庄让百姓苦不堪言。
  属下建议,我们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剿匪。一个府一个府的剿,剿到他们在江南道无法立足!”
  “剿匪?剿匪虽然是必然的,但玄天府才刚刚设立,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刚一上来就剿匪,怕是耗不起吧?”段飞迟疑的问道。
  “而且,这些流寇对于怎么对付我们早已烂熟于胸。我们一有动作,他们就缩进群山密林之中。别的地方不说,光中山岭之中藏匿了至少十五伙山贼,我们却无可奈何。”梁永仁也是叹息地说道。
  “陆笙,你来说说,我们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
  沈凌点名了,陆笙也不能再一言不发了。缓缓的抬起头,“方才林将军说,第一是苛捐杂税。朝廷摊派给百姓的苛捐杂税是很少,但各位有没有调查过百姓人均收入和人均支出?是否有结余?
  别的不说,就在苏州城,寻常小贩进城做买卖,除了交进城税之外,还需给当地的黑帮势力交保护费,而且还需打点城中盘踞的地痞流氓。
  他们一天如果能挣一百文,进出城十文,交与黑帮二十文,打点地痞流氓十文,成本五十文。
  在我们看来,那天他净利润是四十文,但实际上,他只有十文的收入。这些灰色,我们看不到的支出,是不是在金陵和其他府也存在?”
第一百五十章
灯火阑珊
  陆笙的话顿时让梁永仁等一众人脸色一变。从他们的表情便知道,他们其实也知道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之所有方才没说,并非他们要隐瞒什么。而是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这些。
  虽然他们不是那种不思民间疾苦的人,但他们所处的高度,很难注意到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现象。换了陆笙要真是生长在这个时代的话,他也不一定会知道。
  而这个现象,也并非是特例出现。可以说已经和百姓息息相关甚至已经融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之中。
  当初发现这个问题之后,陆笙找疤虎谈了一次。在给疤虎一些承诺之后,在苏州城谋生的所有百姓再也没有支付过和朝廷无关的税收。
  就这一点,陆笙就被苏州百姓念了很多好。这也是为何苏州城百姓这么多去城外相送的原因。
  “要想社会稳定,首先就是百姓稳定。百姓有的吃有的穿,自然不会想到生乱。而朝廷要想完全的掌控百姓,就必须抓住他们的命脉。
  说起来你们也许不愿相信,但这却是事实。百姓不在乎谁做皇帝,也不在乎谁的天下。他们不懂圣贤之道,也不明白忠君爱国。他们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在乎口袋里有多少钱。
  但是,朝廷的税收,国库的钱粮,皆是出自百姓之手。我请问在座的诸位,百姓在乎的衣食住行,有几样掌控在我们的手中?”
  “陆大人这是何意?百姓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不在朝廷的管制之内?”梁永仁有些疑惑的问道。
  “我虽初来金陵,所以我所见所闻,只能以苏州城为参考。如有不符之处,还望勿怪。
  在苏州,百姓的出行多为步行。但要走远路,或者路途不平的话,他们会选择坐车。而在苏州城,有三家车行,但他们不以车行自称,而是自诩为江湖帮派。
  在我接管苏州治安之前,他们彼此为拉客经常大打出手,而所定的价格也是随心所欲。这帮人,是属江湖武林还是属朝廷管辖?
  我老师曾经和我说过,江湖其实并没有那么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我们口中所述的江湖,就是那些开辟山门,广招门徒。或者是那些仗剑天下,除暴安良的侠客?
  非也,那些人,对百姓对朝廷的威胁微乎其微。但是,这么多武林门派,他们收了这么多弟子,要做什么?那些学成下山的弟子去了哪里?他们所学到的这些武功,用来做什么?
  他们曾经踏入江湖,而后又回归到普通百姓中。或是给人看家护院,或是开设武官,或者自己经商远走天涯。形形色色的人,将江湖和平民百姓交融到了一起。
  无论是车行,还是武馆,或者是饭庄,米铺,布庄,这些林林种种的行业背后,其实都有江湖武林的背影。
  有时候,我们官府说的一句话,还不如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偷偷的在暗中发一个指令那么管用。为何?我们的命令,威胁不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但他们可以。”
  被陆笙这么一说,别说是梁永仁等人,就是坐在上手的沈凌也是满头大汗。
  “陆笙,你说的这些是不是真的?太吓人了吧?”
  “你问问梁捕头就知道了,是不是吓人?”
  梁永仁深深的看了陆笙一眼,恭敬的站起身对着陆笙深深一拜,“陆大人真知灼见,在下佩服。虽然陆大人所述的那些,我这么多年来皆有耳闻。
  但是我却始终无法将这些理清理顺,总感觉,这个天下太复杂,这个江湖太纠缠,治下的百姓太难约束。可经陆大人提点,竟然突然间豁然开朗。
  归根究底,还是衣食住行。暗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无非是为了一口饭一些钱财。正如大人说,不仅仅是金陵城,就是整个江南道,各行各业的背后其实都有一张网,一片江湖。”
  “所以啊,我建议,剿匪什么的先别弄,如有匪患,就出面剿一下,如果他们安分,那就暂时不动。
  从金陵城开始,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都梳理一下。将这些东西,全部掌控在我们的手中。
  他们要向往江湖自由的,那就滚去江湖不得插手,要是还想在我们治下混的,那么规矩得我们定,他们只需遵守就可以了。
  在江南道,南陵王府的话应该还是能一言九鼎的吧?”
  “看来,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得有事做了。”
  陆笙原本答应阿狸要带她去吃烤鸭的,但可惜并未实现。但沈凌晚上却在明月楼包了一桌大吃了一顿。好在明月楼的烤鸭也是不错,至少陆狸吃的很开心。
  玄天府各大部门皆有各自嫡系人手,而陆笙却只有一个卢剑。就算加上金陵提刑司,人手也不过二三百人。好在这些人对陆笙还很是信服,所以陆笙倒也没有感觉到身边空落落的感觉。
  约谈各个地下势力的事交给梁永仁,身为金陵总捕,他知道怎么找人怎么说话。能谈的就谈,谈不拢的就吓,吓不退的就打,打不动的……那就只好上黄鹤升烟令了。
  平时不关心也罢,这么一查一顺藤摸瓜,却是把梁永仁吓了一大跳。用他的话来说,金陵城的地下规矩甚至已经超越了朝廷的法令。
  好在有飞凌卫在上面照着,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地下势力没一个敢冒头的。从梁永仁的报告中可见,金陵城有八大王,十二虎,七少,三爷。
  而每一个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江南道鼎鼎大名的武林门派。
  这时候,就是天泉山庄出面的时候了。江南大侠霍天的大名,走到江南道每一个角落都好使。
  这些人是不是你们罩的?不是?那好,梁永仁,全收拾了。
  这些人是不是你们罩的?是?那好,你看看,这些年他们干了啥?什么?你们不知道?那好,你们自己清理门户。
  对于一个挂着金字招牌的名门正派,清誉甚至比他们的武功还要重要。虽然心底很腻歪,但脸上却一定要做出我与罪恶不共戴天的姿态。
  灰色地带行走的人,哪个屁股下面干净?
  而那些抱成一团的商行,车行,还有林林种种,那就需要沈凌出面了。以前物价几何,份额怎样分是他们说了算,但从今往后,规矩改改了。
  时光冉冉,匆匆一个月过去了。
  金陵城的整顿工作已然完成。这些天,陆笙的罚恶令跟抽风了似的,没事就送奖励,没事就震一下。搞得陆笙有时候都来不及看。
  虽然这一次整顿不是陆笙执行的,但这个建议是他提的,甚至具体的计划都是他做出来的。那些屁股不干净的,进了牢狱或者直接被砍了脑袋,功劳自然算在陆笙头上。
  而那些虽然不是恶人,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甚至有些可以说是好人。但因为抗拒执法而被打击的,也算不到陆笙身上。
  国有国法,大禹没有法外之地自然也没有法外之人。
  一个月后,金陵城还是那个金陵城,甚至金陵城的百姓并没有感觉到这一个月来的风波。但他们却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似乎在发生着某种变化。
  生活似乎变得轻松了,周围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有规律有规则起来。
  至少,买卖的必需品价格变得一致了,出行的速度变得快了,也很久没有泼皮流氓来找他们要保护费,车行马行的服务态度变好了,街上也不再是随处可见的惹不起的人。
  百姓的感受,沈凌他们没有什么体会,他们也不会傻得跑到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问你幸福么?对沈凌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彻底控制整个金陵城的同时,还有大把的钱进账。
  那些不透明的产业变得透明之后,最直接的改变就是税收的增加。
  整顿告一段落,沈凌大手一挥请骨干手下去明月楼。
  其实,沈凌最开始想请大家去二十四桥的青楼的。但在陆狸杀人般的眼神下,沈凌到了嘴边的名字改成了明月楼。
  明月楼位于金陵河畔,居高远望,二十四桥的美景尽收眼底。
  如果说白天的二十四桥是诗情画意的话,那么晚上的二十四桥就是天涯明月。
  而沈凌就是身在天涯望着远处的明月。
  金陵河畔开着一家又一家青楼,那里的姑娘莺莺燕燕是整个金陵质量最好的。
  沈凌那眼中的向往,怀念,让陆笙恨不得一脚把这个发情货直接踹到河里去。
  “陆笙,你上次做的那首诗叫什么来着?什么灯火阑珊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11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