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神捕(校对)第5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627

  “臣不敢保证,但臣会竭尽全力。轩辕古皇已经被我爹封印了一半灵魂,纵然卷土重来臣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朕是指排除你和暮雪剑仙,单凭我大周皇朝的国力!”莫无痕满脸严肃的说到。
  “这……”宁月顿时有些懵逼了,不知道莫无痕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单凭大周皇朝的实力?开玩笑呢这是?别说轩辕古皇来了,就是来个中枢,只要他不怕天罚也能灭了大周皇朝。
  虽然这七年来,大周皇朝的国力翻了倍,但也并没有质量话的提升。当年一个祁连王,就差点颠覆了大周皇朝,问道之境尚且打不过,何来所对付天道之境?宁月甚至怀疑,莫无痕是不是病的糊涂了哪里来的自信。
  看着宁月的表情,莫无痕也是淡淡的轻笑了一声,就算宁月不说,他心底也已经心知肚明。凭大周皇朝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而得到了这么一个答案,莫无痕心底仿佛有了决断一般。
  缓缓的坐起身,也不顾周围内侍的惊恐。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将内侍全部屏退。看着莫无痕的表情,曾维谷等一众内阁顿时也打起了精神,显然莫无痕将有重要的事要宣布。
  “宁月,你应该也知道,曾经,朕将江湖武林视为内患暗疾,所以自朕登基一来,虽然一直隐忍但也一直为此在做准备。
  朕曾经雄心壮志,要荡平宵小,震慑宇内,要北击胡虏南征百列,朕将自己的尊号定位武皇,非朕有绝世武功,而是朕要立绝世武功。
  但是,时不待朕,朕登基至今,才区区十三年但心疾难消再加上大周皇朝天灾人祸不断。就算朕想尽办法,也不能在有生之年达成夙愿了。
  也许,这就是天命,朕的天命。也许这些功绩,本不该由朕去完成,也许这些功绩,在天道看来并非是功绩。否则为何,每次朕要动手之际,却是赶巧撞上天灾人祸?
  现在朕是看明白了,也看清了。这天下,凶人那么多,昨天冒出了中枢朱雀等一众仙宫妖邪,今天就冒出了血神教乱我中原,现在又有轩辕古皇死而复生,仙帝在暗中虎视眈眈。
  将来,谁知道还会冒出什么凶恶之徒乱我朝堂断我江山。江山代有才人出,到了现在我才算是想明白了当初天际老人的批言。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朕的眼光太过于狭隘,原本朕以为,一代天子一代臣,每朝每代都会出现绝世英才辅佐大周皇朝。
  可现在我却明白,所谓江山,非我大周之江山,而是天下之天下。一劫生,一劫灭,纵然天地应劫,天地必诞下英才而来渡劫。
  五十年前,祁连王,荣仁帝还有你的父亲宁缺,没有他们,大周皇朝早已经飞灰湮灭。五十年后,朕等到了你宁月。但是,岁月有穷时,一代复一代,上一代的绝世天骄,如今安在?
  如今有你,有暮雪剑仙,但是下一劫呢?上次听了你的话,朕特地再次重翻了史书,果然如你所说,人族三千年文明,便是一直在与天地挣命。
  上古洪荒,人族与荒古巨兽争夺天地,太古皇朝之后,人族与天命争夺生存的空间。这是宿命,也是法则。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行健,人族自强不息。
  这些天朕一直在想,如果将来,人族侥幸胜了,胜了仙帝,胜了天地之劫,那将来是不是还有更加艰难的劫难在等着人族?
  我为了大周皇朝长治久安而灭武林,灭武道是不是真的顺应了天命?如果江湖武林被朕所灭,如果天下武功被朕所废,等到将来,人族再次遇到了劫难,人族该如何自救?
  朕灭武,是不是为了大周一时之安,断送了人族的未来。那么,朕到时候是有功绩呢,还是有罪过?很多事,朕想不明白。宁月,朕知道你向来多智,奇思妙想非凡人所能领悟,你告诉朕,朕该怎么办?”
  听着莫无痕的话,宁月沉默了,心中思绪万千,却无从说起。过了许久,宁月缓缓的抬头,“如果这个世界是有迹可循,那么臣以为皇上所作所为本无大错。如果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平等之内没有超脱世俗,那么灭不灭武,其实都相差不大。但是,这个世界本就玄妙,也异常悬殊。武功,是这个世界最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因为武功,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使原本应该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人,却突然间获得了远超常人十倍,百倍,万倍的力量!”
  “哦?第一次从你的口中听到武功不应该存在,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也支持朕灭武呢?”莫无痕脸上突然升起了笑容,眼神中也迸射出惊喜的光芒。
  “但是……”宁月的语气却突然间峰回路转,“武功却已经客观的存在,已经存在了再去质疑她是否合理还有什么意义?就算我大周皇朝全民禁武又能如何?天下总有我大周皇朝管不到的地方,就算将日月照耀之地,都作为我大周皇朝的国土,但终究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阴暗角落。已经客观存在的,就算我们再不认同也无可奈何。就好像现在,之前所有人都以为,武道之境乃是武道之路的巅峰,但是祁连王的出现,却打碎了所有判断。祁连王一人,便可断定大周皇朝的生死,人力,已经达到了改变天地的地步,我们还能怎么办?只能适应啊!问道之境之后,还有天道之境。但天道之境,却还不是最终的终点,后面还有仙!”
  “仙?”莫无痕的眼神顿时迸射出绚丽的色彩,原本他已经对仙对长生彻底的失望了,在他看来,仙不过是一个骗局。但突然间,这个字眼又从宁月的口中说出。
  “世上真的有仙?”曾维谷更是懵逼的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迷茫。
  “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但以后一定有。”宁月非常确信地说道。
  “何以见得?”莫无痕再次急切的问道。
  “因为无量天碑!”宁月也没必要隐瞒这些隐秘,公之于众也好大家都一起想办法,“天地形成之初,天地间便有一件神物无量天碑,无量天碑孕育无穷岁月,终于在三千年前出世。皇上,您一心想要超越的轩辕古皇,便是这无量天碑的第一任主人。轩辕古皇凭借无量天碑,开创了文明更是创立了武功。所以轩辕古皇的丰功伟绩,并非是他自己多么的旷古绝今,要是没有无量天碑相助,他在历代帝皇之中未必能排的上号。三千年前,无量天碑出世给了世界文明的种子。一千五百年前,无量天碑再一次出世,而那一次,他的第二任主人便是仙帝。仙帝凭借无量天碑,创立了长生之术。这就是为何,仙宫之人都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寿元。一劫生,一劫灭,无论是轩辕古皇还是仙帝,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山无非是因为无量天碑,到了第三次出世的时间了。”
  “难道这一次无量天碑出世是因为……”顿时,莫无痕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大久久的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湖何去何从
  “仙!”宁月的眼神默默的收起,眼底深处闪过了浓浓的忌惮,“为了出现世间第一个仙人,连仙都要出现了,那武功,真的有消灭的必要么?大周皇朝,九五之尊,在仙的眼中,又是什么?一念生,一念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宁月的话,让一众人都陷入了长长的沉默之中。世上要是真的有仙了,那么他们这样的皇朝还有什么意义?帝皇还有什么意义?
  过了许久,莫无痕脸上才露出了一丝苦笑,“宁月,那你说朕该怎么办,世上可有真的两全其美的办法?江湖武林仗着武功处处与朝廷作对。他们眼中没有法度,没有规矩,在江湖武林人士心中,天大地大老子最大。行为处事,向来讲究随心所欲。如果自恃名门正派的还好,他们至少还有清规戒律,而那些没有门派束缚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而那些名门正派,却也放任不作为,若不是激起民愤,他们也是袖手旁观。等到他们想到除暴安良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黎民百姓遭了殃。宁月,并非朕看江湖武林不顺眼,实在是他们的存在本就是大周皇朝治理之下的疮痍!”
  看着一众大臣愁眉苦脸,宁月心底也是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江湖武林的问题,何止是困扰了莫无痕,历朝历代,都有这方面的隐患,而尤其是到了大周皇朝立国之后,这隐患才变得尤为明显起来。
  大周皇朝以武立国,开国太祖更是名满武林的大侠。因为这一层关系,江湖武林门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正因如此到了立国五百年后,中原习武人士就得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
  宁月心底不断的沉思,最终还是缓缓的踏出一步,“皇上,江湖武林这个事,也并非不能解决。其实以前朝廷将江湖武林分级分类的做法已经是一个办法,只不过因为朝廷没有威信力,所以江湖武林从未将他当回事。
  以前天幕府对江湖武林的政策向来是高压,威逼为主却没有利诱,长久以往,自然矛盾越积越深越来越难以掌控。之前臣已经试验过,这五年来,江湖武林风平浪静,他们忙着挣钱忙着跑商,渐渐的也不再寻事滋事。
  但是现在想来,这利诱的力度,却是有些大了。皇上突然间对江湖武林动手,也不算全是坏事。至少也让江湖武林收起了骄纵之心,各门各派也对朝廷产生了畏惧之心。
  如今我们不妨两项结合,威逼利诱为道,让江湖武林既不敢脱离于朝廷与朝廷为敌,也不能惯着他们以为我们拿他们无可奈何。
  江湖宗门不是要朝廷给予行商资格么?不是要从朝廷的指缝之中露出点利益养家糊口么?给他们就是,但是必须以宗门等级评定为优先。
  宗门等级评定越高,得到的份额越大,而等级越小,份额就越小。这样一来,那些闲散的宗门,就会进行吞并,进行合并以壮大自己。
  这样一来,那些游离的个体或者弱小的宗门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就会渐渐的灭亡。而大型的宗门,因为得到了朝廷分分的利益而得以壮大生存,这样一来,等于遏制了江湖武林的咽喉,让他们不得动弹。”
  “那,那些因为没有得到利益的小宗门或者游离个体武林人士滋事如何?毕竟江湖武林众多,而名门正派的人数,才不到其中的一半,多数人,都是小门小派或者无门无派!”曾维谷在宁月话语落地之时顿时脱口而出,这样的办法曾维谷早已经有了预见。所以在宁月话音落地,就急切的反问到。
  “我们分给江湖武林的利益,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利益,还有的是责任。比如说武夷派,他乃我大周鼎鼎大名的九星宗门,自然能拿到最大最好的利益份额,但是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他必须保证荒州的稳定。那些胆敢在大周国土上搅风搅雨的邪魔外道,他们必须负责摆平,搞不定,利益逐年递减。有需要支援,可以向朝廷申请。原本江湖武林对朝廷无欲无求,我们勒令江湖武林剿灭某些黑道实力,绿林山贼,他们表面上一口答应,实际上一转头就抛在脑后为何?因为他们不需要求我们,他们在朝廷身上没好处。而以前的江湖武林生存,无非靠两样东西,名声,武功,有了这两样,商人们会请他们保驾护航,名声会让他们很多事不需要出力就能轻易办到。甚至武林门派侵占田产,名为武林门派,实际是一方地主。但是如果将他们全都转换成商人,那么他们就没必要拥有那么多的田产来保证门派的消耗。朝廷分出的份额,不能多,不能少,只要让他们感觉到,跟着朝廷走,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就行。”
  曾维谷听完,眼神中精芒闪动似乎在思考此事的可行度,而莫无痕的脸上,却是露出了了然的笑容,“如此一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但实际上,江湖武林人士却并未减少,投奔各大宗门的武林人士,想来也会越发的多吧?如果因此,让各大宗门做大,那么他们将来反制朝廷该怎么办?”莫无痕的一句话,顿时让所有人的目光有射向了宁月。正如莫无痕担心的,抑制武林,最初的担心还是怕他们会阴谋造反而已。
  宁月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这就是限制九星宗门的人数,还有从提供的份额进行遏制,再说了,一旦一个宗门的收入来源全靠朝廷的给予,那么他们就像是被牵着铁链的畜生一般永远逃脱不掉。而且,一个州,不可能只有一个顶尖宗门。其他的宗门,定然对彼此的那一份利益虎视眈眈。江湖中厮杀争夺才是他们成长的养料,我们又怎么能让这群老虎关押在笼子里只等着张嘴呢?朝廷,可以作为一个垂钓者,时刻注意把控平衡就好。”
  “设想倒是不错,但是……真的能做到么?朕怎么总觉得这么一件事有些异想天开啊?江湖武林的各大宗门又不是傻子,他们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跟着朝廷的设想行走?再说了,如果他们阳奉阴违,我们也无可奈何啊。”过了许久,莫无痕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到。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不过这一切的设想前提条件,都需要一个标准,就是无论我们朝廷上下包括天子,还有江湖武林各门各派都要遵守的规定。这个规定,必须高逾一切,就像我们和江湖武林签订的协议一样,谁擅自撕毁协议,谁就受到处罚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让江湖武林听从,也能让他们放心。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我们是不能灭武了,消灭武林,即是自取灭亡,而放任武林,却也不是长治久安的良策。此间得失,还需要皇上和诸位阁老斟酌!”
  宁月话音落地,莫天涯和诸位阁老都陷入了长久的思索之中。而莫无痕,却是洒脱的挥了挥手,“这事,已经不是朕所能操心的了,天涯,今天交谈的内容,你需牢牢的记在心底。将来如何将江湖武林控制住,就靠你了……”
  “儿臣经验尚欠,思虑不周,这么关乎到大周皇朝江山稳固的决策,还需要父皇替儿臣把关才行,儿臣惶恐……”
  “混账!”莫无痕突然勃然大怒,莫天涯更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你今晚上就要登上大宝成为新皇了,到了现在你竟然还和朕说不行?你当了皇上,这天下的重担就已经落在了你的肩膀上,什么行什么不行?没有不行!不行,也得行!咳咳咳……”突然,莫无痕发出了剧烈的咳嗽,而外面随时待命的太医,火急火燎的冲进来。
  陈宫替莫无痕把着脉,脸色更是阴沉如水。缓缓的,将莫无痕轻轻扶着躺下,对着宁月一行人躬身抱拳,“皇上精力不济,需要好好休息,今日到此为止吧,还请诸位大人移驾。”
  莫无痕咳嗽期间,默默的挥了挥手。一众阁老宗主,顿时如遭大赦一般慌忙逃离寝宫。而几个老人走路的样子,更是摇摇欲坠仿佛病入膏肓一般。
  毕竟这么热的天,还守在火炉旁,一刻没停的在不断的流汗。别说几位阁老年事已高,就是年轻的壮小伙来了,也经受不住。
  没有中暑昏厥,已经算是万幸。离开莫无痕寝宫之后,太子连忙被一行人驾着连拉带拖的向一边急急忙忙的行去。
  宁月眼中顿时露出了疑惑之色,转过头看着曾相国。曾维谷脸上挤出了一个艰难的笑容,轻轻的放下水瓢长长的吐出一口寒气,“王爷方才不是听到皇上说的么?今晚上,太子就要登基成为新皇了。”
  “现在?”宁月瞪着眼睛,看着漆黑的天色,“连夜登基?这么着急?”
  “非是连夜登基,而是今夜子时乃是这一个月来唯一的吉时。皇上能在这个时候清醒过来,也算是上天保佑。离子时登基还有两个时辰,太子需要前往沐浴更衣。我们也去准备准备吧,朝拜新皇的文武大臣,这时候也差不得都已经进宫了。等到我们参拜王新君,这皇权交替算是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莫无痕的坚持
  宁月的眉头轻轻皱起,今夜莫天涯登基,宁月竟然事先不知道。但转念一想却又可以理解,莫无痕禅位与天涯的诏书早就发布天下,大周皇朝上至朝堂下至百姓都已经知道。
  因为之前在草原与血神厮杀,而后又在太古禁地发生了一场惊天的大战。虽然回到京城已经三四天了,但是自己一直宅在家中没有去打探。
  而新皇登基这样的事,按理说宁月应该知道。所以也没有任何人前来通知,想到这里,宁月的眉头渐渐的舒展开来,和曾维谷有一句每一句的聊了起来。
  “定国亲王殿下——”还没走出几步,不远处宫殿旁的角落中传来了一个女声呼唤。宁月侧脸望去,却见一个面容姣好的宫女在不远处向自己望来。
  宁月脸上浮现一丝淡淡的微笑,缓缓的向宫女走去。看到宁月的笑容,宫女的脸色骤然间变得一红,两朵红晕悄悄的爬山了她的脸颊。
  宁月的风采,原本就超出常人太多,而现在更是随着修为的提高,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出尘的味道。如此绝世风采,自然能迷倒万千少女。
  而蓝田郡王宁月的英雄事迹,早已经被传唱天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眼前的宫女,也不过是豆蔻年华,哪里经受得住宁月那温和的笑容,仅仅一瞬间,她便痴了。
  “你在叫我?”宁月来到宫女面前,温和的声音响起,瞬间叫醒了陷入花痴状态的宫女,宫女脸上闪过一丝惊慌,连忙低下头,闪躲的眼睛看着自己的绣花脚背。
  “公主……公主请殿下前去一叙……”
  “公主?长乐小姨?”宁月眼珠一转,心底便已了然,默默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阳光般的微笑,“劳烦带路!”
  宁月和长乐公主的接触一直是在玄州,虽然皇宫也来过很多次,但宁月对长乐公主的宫殿却是不太熟。而且深更半夜,要是没有一个宫女带路,宁月也实在不好在后宫之中行走。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不行。
  后宫的道路,以曲折多变出了名的。虽然可以有效防止刺客潜入宫廷,但也容易造成迷路。要不是有宫女带路,宁月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走错。
  长乐公主的宫殿名为天乐宫,也是一个异常偏僻的地方。这到不是长乐公主不被莫无痕喜爱,而是长乐公主的性子,的确也喜静。而且自从长乐公主接掌了凤凰军之后,她已经很少回皇宫居住,所以这个宫殿对长乐来说最是合适。
  宫门之外,一身宫装的长乐公主早已经在此等候,而在长乐的身边,一个精致的小男孩安静的站在公主的身边。
  看到这个小男孩,宁月的心底就不由的长长叹了一口气。自己家的女儿,和眼前的小蜜蜂相比,根本就是天上地下。不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好,而是真的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
  按年龄来算,小蜜蜂要比小雪还要小上三个月,但是小蜜蜂从小到大就是文静,听话,不调皮,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吵不闹的。大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疯玩。
  如果说调皮的孩子比文静的孩子聪明,那宁月绝对会否认这一点。当初在峨眉,见到叶寻花的儿子之后就惊叹叶寻花孩子的聪慧,三岁已经可以自由阅读,五岁就已经熟读经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6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