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神级捕快(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693

  当然,天地灵机在恢复,元淮一当年所言也成了事实,而且预料中的时间比起他的估测还要早了不少年头。
  七年前这道人能超出先天,说明至少这七年时间通往先天之上武道的大门是敞开的,这七年间,又有多少苦苦压抑,等待良久的先天突破了呢?
  项央压下心底的不安,也许是他想的太多,先天褪凡,并非一句虚言,更上层武道可称为传奇,先天之人百人也难有一个能有所成。
  此方世界巅峰之时也不曾有过先天遍地走,证道不如狗的盛况,现在属于回暖期,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不过龙王水无痕应该也走过那一条界限了,比起一些先天他虽然是晚辈,但后来居上,一路勇猛精进,如果雍州有谁能踏入传奇,一定是他。”
  项央不是龙王吹,按照表现,水准来看,龙王的表现当之无愧的传奇之人,这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认知。
  没有上前,项央探爪而出,一股吸力澎湃而出,一圈圈肉眼可辨的白色灵气朝着玉雕之后的一块残料罩去。
  然而就在灵气冲击到玉雕身前时,一道翠光闪过,灵气被击碎,连带着项央也被一股强绝的劲道震退一步。
  “若是真人在此,我也许要退避三舍,但不过是个死物玉雕,真当我拿你没办法了?”
  这玉雕当中残留当年那道人进窥天人,入道得成的一缕元神之力,因此神异至极,宛如玉人复活,自行激发神力护体。
  然而死物终究是死物,纵然项央一时半刻打不破玉雕的防护,磨也能把它给磨碎,何况他还有神兵在手,战力随时飙升。
  不过项央转念一想,这玉雕是当年那人入道时所留,意义非凡,若是贸然打破,可能会结下一个强敌,实在没有必要惹这个麻烦。
  再有他本身就是来取玉的,有求于人还这么霸道,自己也觉得有些过分。
  眼睛余光扫到年轻村长,项央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嘴角翘起,露出一丝微笑,一把将还倒在地上的村长给提了起来。
  “吴村长,咱们走了这么长的路,我还不知到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没说吗?倒是忘了自我介绍,在下原名吴二狗,后来那道人给我取了个名字叫吴一夕,听起来的确顺耳许多。”
  吴二狗脸色有些晕红,显然也知道自己的名字有多土,有些不好意思。
  乡下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孩童多早夭,长不大,有习俗说起贱命好养活,他便得了个二狗的名字,这已经算不错了,还有些狗蛋,二蛋,大根之类的更是难登大雅之堂,狗屎都不是没有。
  “吴一夕,吴一夕,一夕,好名字,运气于胸,贮存膻中,跟我来。”
  吴二狗还在纠结膻中是个什么地方,就被项央拿捏到胸口一个位置,耳边传来项央轻柔的声音。
  “这就是膻中,由膻中散于四骸,转走天灵,今天就送你一场造化。”
  项央大拇指按在吴二狗的胸口气海位置,三两步提着他走到玉雕之前,足下蹬蹬发力,将吴二狗踹的双膝着地,前倾作跪拜状。
  “道人,你窥得天人,入道有成,元神残留,想必有感。这人是当年你收下的孩子,心地质朴,良才美玉,而且与你有缘,现在已经将你传授的武学练到极限,今天三叩九拜,入你门下,希望你能收容。”
  吴二狗正疑惑间,项央的声音像是直接传到他心里一般,“吴一夕,还不拜师?”
  这一句话,让吴二狗心内惊起一道霹雳,恍然间过往种种浮上心头,这三叩九拜,迟了整整七年时间。
  真气聚于天灵,又散于四骸,充盈全身,对着玉雕三叩九拜,大礼一成,玉雕中闪过一道翠光,射入吴一夕的眉心中央。
  这也就是吴一夕,换成另外之人,就算把脑袋磕破了也休想得到玉雕一丝一毫的反馈。
  而翠光消失,此时玉雕与之前活灵活现又大不一样,死气沉沉,尤其是双目,空洞之间没有灵魂,也再没了先前如威如狱的强横压力。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这道人当年传吴二狗练气之法,实则就是有了师徒之实,可惜二狗蒙昧,未曾开窍,今天方才有始有终。”
  项央笑着点点头,这也是此人心思质朴,外加福源过人,亲身带着他来找石中玉。
  而他项央也不是鬼魅小人,不但没有从中作梗,还助力吴一夕,不然终其一生,怕也悟不透这一点,止于后天,再难寸进。
  这次项央再伸手探去,玉雕后的残料直接被摄来,无任何阻碍,估摸了一番,所需分量绰绰有余。
  清江水底玄冰沉木,琼山之巅石中美玉,两者齐聚,下一步,该是寻一个靠谱的工匠为他铸造镇魔刀匣了。
第六百五十三章
消息
  石头村内,一间石屋中,吴二狗因为元神灌顶的原因还在昏迷,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项央放下背着的木匣,将裹着玉的外包石衣放到木匣中。
  微微以精神探知,凶煞无比的却邪此时仿佛一个沉睡的魔兽,虽然不改凶残本性,但至少已经不再外放气息,会对常人造成危险。
  “玄冰沉木是镇魔的主材,石中玉起了一个温和调理的作用,如此使得镇魔手段没有那么爆裂,不然长久以玄冰沉木镇魔,早晚会伤到却邪的灵性。”
  项央摸摸下巴,开始思索起下一步的行动,镇魔刀匣不仅仅是天书发布的任务,对于他和却邪而言,也是有利无害,宜早不宜迟。
  当今天下且不说,雍州地界有两大铸造圣地,天宝阁以及汤山剑庐,内中都有炼器大师存在,足以帮他完美的打造一个镇魔刀匣。
  汤山剑庐一脉的铸造大师,主业还是对剑器以及剑器相关的物件,专攻专精,铸剑手段犹在天宝阁一脉之上,而且这一脉的人大多也都是极端厉害的剑客,只怕先天往上的剑客都不止一尊,对现在的他而言,危险性很大。
  这不是项央无端臆测,而是汤山剑庐的确是一个危险的地方,一帮剑疯子的聚集之地,也只欢迎剑客前往,若是他以现在身份以及魔刀却邪相告,很大可能被人拿下。
  天宝阁比起汤山剑庐更显宗匠之风,海纳百川,样样兵器都能打造,而且比起极端的汤山剑庐,更像是一个炼器的交流会,每年有很多匠师加入,又有很多匠师离开。
  不过天宝阁对于项央而言也不是好去处,萧宝玉可是雍州神捕门的一个特聘名捕,大致等同于校园里的荣誉教授,挂个名,但也是一家人不是?
  “这两个地方不能去,得找个小作坊,手艺还得好,也许该找一下暗地里的势力打探一下,哪里有这样的人。”
  项央在思索,土炕上的吴一夕捂着脑袋缓缓睁眼,一个激灵跳了起来,看到项央有些迷糊,随即想起了之前的事情。
  “小师傅,之前有一道光射进我的眉心里,你看到没有?怎么会这样?我的眉心没事吧?”
  吴一夕紧张的摸着眉心,猛然间脸上的表情凝滞,嘴大张大,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项央也从思绪中回转,仔细打量着吴一夕,说实话,内力灌顶他看见过,就是南乡时闵霸先与庄巍共同传功给闵恒沙那一次。
  元神灌顶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当然,也或许不是第一次,在高黎山中神刀门遗迹时,附身刀鞘的那个老魔头乔臻以及那个倒霉鬼桑柘,应该也曾经历过元神灌顶。
  这是元神之力的一种妙用,精神层面的传功,大致等同于项央脑海中的天书在任务完成后给他奖励。
  “怎么样,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你应该还记得自己三叩九拜,认了那玉雕道人为师吧?”
  项央看到吴一夕脸色由震惊慢慢到狂喜,再到恢复平静,开口询问,这小子的心境着实有些厉害,难怪被那等高人看在眼里。
  “我记得,脑海中仿佛多了许多东西,明明我从没接触过,却能一眼就看懂,而且我的内功似乎有了些变化。”
  吴一夕张手之间,一道猛烈的劲风发出,气劲飞扬,流转圆如,意如飞瀑,在项央眼中也算的上一门强大的掌击武学。
  “果然是脱胎换骨,妈的连我这种修为进境都忍不住爆粗口了,我是主角你是主角,这么猛,该不会是作者给你开了小灶吧?”
  项央心里吐槽,表面还是一副淡然的模样,造化是人家的,反正再厉害也没他厉害。
  想了想,就将自己要造刀匣的事情跟吴一夕说了,看看他知不知道什么消息,有关铸造大师的那一种。
  原本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吴一夕仔细思索后,放下对自己身体变化的疑虑,还真的点了头。
  “我也是听来村里拉石头的帮派人说的,琼山不远的两界山上有一个隐居的铸造大师,他能将一块普通的黑铁练成削铁如泥的宝刀,很是厉害。他们帮主曾经千辛万苦才求那人出手,方才练成了一件利器,实力大增。”
  项央心里一动,其实他不是要打造一个神兵,仅仅是铸造一个刀匣罢了。
  只要铸造之人的水平能稍微厉害一点,完美的将玄冰沉木以及石中玉融合一体就成,他也不是挑剔的人。
  而那铸造大师听起来就很不错,让他有些心动。
  雍城内外的帮派之主,那就没一个简单人物,毕竟是一州的中心,他能如此看重铸造师,必定有其道理。
  “哦?你仔细说说,将有关那人的消息都说给我听。”
  项央来了兴趣,如果靠谱,他就直接去找那位大师,反正琼山和两界山离得近。
  说到这些奇人异事,吴一夕也显得很是兴奋,他也是男人,也向往梦幻般的江湖生涯,将自己从旁人处得知的消息慢慢道来。
  按他所言,那位铸造师傅在两界山隐居应该不到三年,具体名字不知,只是听人称呼为荀大师,之前在雍城之内应该有不小名声。
  他这个人很怪,有点喜怒无常的感觉,脾气很暴躁,一言不合可能就赶人走,当初那个帮派之主就是言语之间有些怠慢,就被赶走三次,费劲口舌才挽回这位荀大师的心,最后得偿所愿,求得一柄称心如意的兵刃。
  而且这位铸造大师要价很贵,要真金白银的那一种,说到这里,吴一夕甚至满是羡慕,手艺人就是吃香,手艺高超的更是难得,那钱就跟大风刮来的一样。
  项央有些担忧,他口袋里的银子可不是很足了,毕竟一路吃喝,他可是没怎么节省,家里倒是有不少存底,但远在清江府,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这时候还真希望有个什么山贼水匪之类的给我剿一剿,那些不义之财正好拿来当酬金。”
  随即哑然失笑,都先天了居然还离不开钱财二字,看来还是俗人一个,没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倒也不用着急,可以先去看看,再怎么说我现在也是先天高手了,拿到一州来说也是顶呱呱的存在,这荀大师怎么的也能给几分面子吧。”
  项央心里琢磨着,当即和吴一夕告辞,背起又沉了不少的木匣子回返之前走过的两界山。
第六百五十四章
荀大师
  来琼山时,项央走过两界山,不过是根据他人手绘的粗糙地图按图赶路,并中途从千鹤峰转道下山,对两界山的形貌并不如何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6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