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8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1946

  谢迁叹了口气道:“这小子,为了巴结陛下,也算是下了真本钱哪,听说,西山那儿,到处都在紧急调钱呢,这白花花的银子,一箱箱的往城外送。招募来的数万人,吃喝拉撒,都是银子,还有四处搜罗奇珍,看这阵势,他是真要建一座不亚于紫禁城的别宫了。”
  李东阳笑起来:“他爹若知道,怕已气死了。”
  无论如何,虽然对于方继藩和太子抱走了皇孙的事,令他们烦恼,可至少,还有一桩事,令他们心里舒服一些,比如这家伙……听说快要破产了。
  一座如此巨大规模的宫殿,所费的银子,可是天量,想不家徒四壁都不成啊。
  刘健咳嗽一声:“好了,好了,不要看人笑话,我等又不是市井的好事之徒,别人过的惨,倒了霉,我等堂堂宰辅,为陛下所倚重,怎么好笑话人家……咳咳……不要笑,不要笑,方都尉倒霉,我们就该笑吗?他除了有时犯浑,其他时候,不也很好?”
  说着,刘健憋着脸,一口气想要喷出来,他拼命忍住。
  李东阳和谢迁二人,也都是忍俊不禁。
  终于,刘健捂着自己的心口,突然大笑,一面上气不接下气:“诶呀,教你们不要笑,这有什么好笑的……哈哈……好了……就此打住……哈哈……”
  李东阳和谢迁,便再也憋不住了,再不笑,真要憋出内伤,纷纷大笑起来。
  ……
  到了年底。
  天气愈发的寒冷。
  大明宫的第一期工程,算是修筑完毕。
  京师附近,都是一马平川,除北方和西北方向有一些山脉之外,大抵,都是一览无余的平原。
  这第一期的工程,耗资巨大,为了加快工期,几乎是数万人匠人一齐出力。
  这其中,涉及到的难题,便是协同的问题,以往都是按部就班,可如今,各个工程都是齐头并进。
  当然,其中居功至伟的是混凝土的运用,这大大的缩减了工期。
  而真正重要的却是,银子。
  方继藩几乎是不惜工本,银子……他有,且是源源不断,方家为了造这大明宫,几乎等同于是将自己的家底,俱都掏了出来。
  匠人们开始越来越熟练。
  哪怕是设计人员,也开始更善于绘制图形,他们甚至开始学会在平面和立面的图纸上,标准了数字,拿着图纸的工头们,只一看图纸,便明白,接下来该干什么,这里是什么尺寸,那儿是多少尺寸。
  所有的砖石,混凝土,都是现成的,还有附近山上采下来的花石,俱都协同进行,石匠们将无数天然的石头,变成各种花石,沥青铺就的混凝土道路,纵横交错。
  一座座移植而来珍贵树木和花卉,在这个寒冬里,虽是光秃秃的,不过大抵花园的雏形,却已显露了。
  防腐木铺就的小径,还有错落的亭台楼榭,里头的修饰,却已开始内部修饰。
  在佛朗机人的帮助之下,这大明宫中,将矗立起一个巨大的钟楼。
  除此之外,便是大量的奇珍异宝,开始运送而来,既有异域之物,又有当下奇珍,方继藩为此,可谓是操碎了心。
  眼看着第一期大部分的宫城已接近尾声,一方面,是预备第二期宫城,另一方面,便是继续对这第一期的宫城,进行精雕细琢。
  方继藩打着马,回了西山,这些日子,连下了数日的雪,积雪足有脚跟厚,下了马,方继藩一深一浅的至镇国府。
  一进镇国府,一股子无烟煤的暖气便扑面而来,刘瑾正站在门口呢,一见到干爷来,便为方继藩脱去了还残着积雪的蓑衣,一面道:“干爷,太子殿下在里头。”
  方继藩颔首点头,举足进去。
  便见朱厚照皱着眉。
  方继藩上前,笑吟吟道:“太子殿下在此做什么?”
  朱厚照道:“曾祖母身子又不妥了,本宫去问了安,她又染了风寒。”
  方继藩心里叹息,周氏这个年纪,说实话,早已过了知天命的时候,现在,完全就靠着后宫惊喜照料在撑着,每一年,对她而言,都是鬼门关。
  朱厚照道:“她身子不适,茶饭不思,且这寿辰要到了,得哄着她开心才成。”
  方继藩笑吟吟道:“这个……好办,不就是寿礼,我建新宫,虽已破了产,家徒四壁,可要置办一件寿礼,却还容易。”
  朱厚照摇头:“曾祖母到了这个年纪,再稀罕的宝贝,又哪里不曾见过,送什么寿礼,想来她都难喜欢。”
  方继藩颔首点头,表示理解。想了很久:“他爱吃牛肉不?”
  “……”
第八百零五章:大寿
  朱厚照觉得方继藩的笑点很低。
  于是没笑。
  对于曾祖母的感情,朱厚照还是很深厚的。
  毕竟若非曾祖母,自己想来,早被父皇给打死了吧。
  他坐着,手撑着脸颊,好端端的一张脸,挤在了一起,变成了猪头状。
  方继藩便坐在他的对面,笑吟吟的道:“太皇太后娘娘,她爱听戏吗?”
  朱厚照一听,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
  方继藩一拍大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正需要寻找这样的知音。”
  “啥?”
  朱厚照一楞。
  方继藩眼睛发亮:“我们可以唱戏啊。”
  朱厚照一愣:“我们……我们能唱?”
  方继藩却是鼓励他道:“重要的不是戏,而是唱的人是谁,太子殿下亲自唱,足见殿下的孝心。”
  朱厚照似懂非懂的点头:“花了功夫,曾祖母才喜欢?可是……我若是去唱戏,父皇定要暴跳如雷。”
  方继藩心里感慨,这太皇太后娘娘,人倒是和善,她到了这个年纪,还不知何时仙游呢,她待自己也不错,不妨,就让她一笑也好。
  人家是反博美人一笑。
  而方继藩是三贯奇正之人,身上流淌的,乃是抵制恶俗,且怀有崇高道德使命的血液。
  方继藩博的,乃是老人一笑。
  只因人生在世,孝为第一。善待老人,实是理所应当的事。
  而且……方继藩觉得,自己未来,可能得请这位老太太帮一个大忙,这关系着自己的福祉。
  方继藩道:“那我们赶紧……练练。”
  “且慢,且慢,我先寻一个戏班子来,嗯,一个徽剧班子,一个昆剧班子,还有……我得想想。”
  京剧之所以在后来风靡天下,在于它融合了各地戏剧的长处,最终,圆满大成。
  两百年后的京剧,其本质,是脱胎于当下的戏剧的。
  所以,需将唱腔和调子,以及故事进行改变。
  可戏子却还好找,尤其是有功底的戏子,往往能融会贯通,方继藩自然无法做到处处精细,可最重要的是,给人尝尝鲜。
  京剧最大的优势,还不只如此。
  还有服装道具,渐渐衍生出来了舞台的效果,在这个娱乐贫乏的时代,却是一项难得消磨光阴的娱乐。
  当然,这京剧最出彩的,乃是它的唱词。
  这可都是传承了数百年戏曲文化之后,且最终不断的修订,打磨出来的故事。
  每一个曲目,都很动人心。
  因而,京剧的本质,就在于故事,每一个动容的故事背后,足以让听着落泪。
  毕竟,上一世的人,早已被无数优质和劣质,经典或粗糙的故事所入侵,因而,人们对于故事,是麻木的,许多人看了小说,支持且不说,竟还骂作者,这等人,直接拉低了社会道德水平,使道德一路滑坡……
  而当下这个时代,一个经典且脍炙人口的故事一出,足以感动人心。
  方继藩深吸一口气:“殿下,你预备服装,我做一个样式,你赶紧带着织工,将衣服都缝制出来,对了,周娘娘何时大寿呀。”
  “还有四十天。”
  “有点急了。”方继藩深吸一口气:“不过不打紧,哪怕是没做好,最重要的是心意。”
  方继藩说着,便溜了出去:“我去寻戏班子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