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8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0/1946

  毕竟……有了这个榜样在,似乎,其他的女婿,都不太看得上眼了。
  都尉那脑疾玩意败家咋了,傻又咋了,可人家实在啊,来来来,女儿嫁你,给你舅哥也建个宅子不?
  方继藩自然不理会别人的奚落和抱怨,又或者是拿他作为典范。
  一通忙碌下来,甚至还让一批西山书院的读书人来此监督工程,这些生员是有优势的,对上,他们看得懂图纸,对下,则作为沟通匠人们的桥梁,可以通过图纸,来教导匠人和劳工们修筑。
  当然,主要是方继藩对于这些匠人有些不放心,生员们好啊,淳朴,应该不敢贪墨自己的钱财吧,嗯,如果发现了,可以打死他们。
  费了无数功夫,终于,在月底,方继藩铲下了第一铲土,这新宫,便算是破土动工了。
  方继藩也长舒了一口气。
  而后,将刘文善招了来,这是方继藩亲自为刘文善讨了皇命,将他从翰林院,调来此,负责总督新宫的修筑。
  接下来,终于可以清闲一时半刻,方继藩终于有了做甩手掌柜的机会。
  只是……每一次看到杨管事,还有王金元,他们那幽怨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却一副不敢的样子。
  方继藩也只好对他们耸耸肩,心里忍不住想,对不起,花了这么多银子,实是让你们费心了,可是我方继藩,是一个视名利如浮云的人。
  ……
  贵阳。
  平西侯府……
  平西侯接到了一封来自于杨管事的书信。
  他乐呵呵的,对身边陪伴自己的刘氏道:“杨管事许久不曾有书信来了,今日……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不晓得,每一次杨管事修书来,都有喜事,说是咱们家的继藩,又立了功劳呢。今日,却不知继藩,又做了什么大快人心的事。”
  刘氏嫣然一笑,忍不住道:“老爷快拆开来看看便知道了。”
  方景隆颔首,拆了书信,打开一看,良久,他的脸色开始阴晴不定,老半天之后,方景隆发出了一阵大吼:“我要回京师,赶紧,要快,再不回去,咱们家就没了!”
第七百九十四章:忠义之名
  方景隆脸色惨然。
  多好过的日子啊。
  自己镇守一方,儿子成了驸马都尉,家里有数不清的钱财。
  方家的家世犹如涌泉一般。
  方景隆觉得,自己也该享几年福了,等自己的女儿和孙儿再长大一些,就得生外孙和曾孙,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可谁料到……
  建新宫。
  他是可以理解的,拍皇帝马屁嘛,小方这一点的觉悟挺高的,可一看到新宫的规模,和所需的钱粮,方景隆吓尿了。
  “造孽啊!”方景隆仰天长啸。
  所有的美好,统统击了个粉碎,儿子这是一丁点都不冷静啊,脑疾复发了,要阻止他。
  方景隆急匆匆的,便要冲出堂去,一面道:“备马,备马!”
  刘氏却忙是拦住他:“老爷镇守贵州、交趾,未得皇帝之命,怎么可以擅离职守,到底出了什么事。”
  方景隆拿着书信在虚空狂舞:“还能有什么事,家要没了。”
  刘氏立即去了书信来,凝眉一看,也是吓的面如土色。
  “老爷先冷静,这会不会是继藩的计谋。”
  “他还敢欺君罔上啊?址已选了,规模也定了,连建筑的图纸,也都上奏了,他建不出来,就是欺君罔上,建出来了,方家就成穷光蛋了。”
  “天哪。”方景隆热泪盈眶,捶着心口:“方家就算是有金山银山,那也不够这小子这样败的啊,不成,我要上书,我要回京,再不回京,就迟了。”
  “已经迟了。”刘氏显得极冷静:“既然木已成舟,哪怕陛下不想继藩费这心,准他反悔,可天下人,怎么会看待方家呢?这本是忠孝的美谈,一转眼,就成了笑话了。何况,此时老爷以忠义之名,而使朝野内外敬重,倘若此时,心急火燎的回京,谁会不知,老爷这是心疼银子,是舍不得。只怕,也要遭人耻笑,方家到了今日这一步,钱财反而是身外之物了,真正值钱的,是声名。是与大明共危亡,同富贵,与国同休的忠义!是数代以来,延续下来的为国筹谋,为国建功的名声。没有这些,方家就是无根之木,无垠之水,钱财,反而成了祸根了。”
  方景隆还是无法接受:“可是……总要留一点吧,咱们家,要吃糠咽菜了。”
  “吃糠咽菜,也总比被天下人嘲笑要好。”刘氏拉住方景隆:“老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现在,既到了这个地步,阻止,非但无济于事,反而,会让别人小看。”
  言外之意是,自己约的P,含泪也要打完。
  方景隆老泪磅礴,说的轻巧啊。
  “可别人会怎么看待继藩,人家会说,他是个傻瓜!”
  刘氏蹙眉:“做忠义的傻瓜,总比作出尔反尔的小人要好。”
  “……”方景隆竟是无言,只好捂着心口:“我心口疼。”
  刘氏道:“老爷,贱妾给你揉揉心口。”
  方景隆唉声叹息,似乎理智告诉他,也只能如此:“不成,我先给杨管事修一封书信才好。”
  ……
  河西。
  大量的流民,早已涌入了这里,江臣对矿区进行了仔细的勘探之后,确定了大量容易采掘的矿产,而后,再组织人力,进行挖掘。
  前些日子,因为一群鞑靼人的出没,使得河西矿区这儿,紧张了好一阵子,可随后,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
  有了矿,就会有人,有了人,便需要大量的粮食。
  河西的粮价,陡然暴增,竟是关内的数倍之多。
  于是乎,一方面,开始有人自关中收粮,来此兜售转卖。
  另一方面,不少不愿意从事高体力矿产挖掘的人,也开始在兰州一带进行开垦。
  毕竟能种出粮食,实在太有利可图了啊。同样一斤粮,在关中种植出来,是三个铜钱,可到了这里,至少可以卖出十二个铜钱以上。
  这几乎是将种植,转化成了暴利。
  某些看到了商机的人,居然开始举族迁徙至此,关中多大族,这些大族,族中子弟人满为患,虽也有土地,可大多,却不过是家主所有,子弟们有不少,日子过的苦哈哈的,族中内部,早已是怨声载道。
  于是索性,一族数百户人,直接迁来此,大家都是同宗,相互有个照应,若是遇到落单的鞑靼人,还可以结寨自保,遇到了鞑靼人大举侵入,那么只好自认倒霉,退回兰州城去。
  可一旦没有大的战事,在这儿开垦,就几乎形同于是发家致富了,不但粮价高,却多的是无主之地,开垦出来,便算自己的,只需出一身气力即可。
  因而,迁此农耕的大族尤其的多,后来者,只好继续深入河西,寻觅更多可供开垦的肥沃土地。
  这河西之地,一路被黄河所贯穿,有各种气候,有的地方,固然是一片荒漠,可有的地方,却是大量的水草,更有地方,其土壤和气候,不亚于江南。
  有了许多人开垦,便需要交换物资,一个个自发形成的小集镇,自然也就出现了,人们在此,购置农具,买卖粮食和牛羊,集镇里,因为需供应矿工所需,开始出现了酒作坊,出现了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
  各种口音的人,此时彼此之间,开始交流,使得这里,日益开始繁荣。
  江臣便坐镇在破虏卫。
  破虏卫而今已形成了兰州城外,最繁华的城镇。
  这里四周,只用了简单的夯土建了城墙,却因为此地,成为了所有出入河西的必经之路,举家搬迁而来的百姓,也大多途径于此。
  不少矿工难得一月有了两日休息,也肯走数十里山路来。
  江臣却一点都轻松不起来。
  眼前的繁华,不过是水中之月罢了。
  一旦鞑靼人来袭,这河西之处,几乎无险可守,尤其是开垦出来的这么多田地,这几乎就等于是找死。
  到时,鞑靼人只需一到,便可将这里的土地,统统重新变成他们的马场。
  “不妙了,不妙了。”邓健急匆匆的赶来。
  邓健黑了、瘦了,更加丑了。
  人丑只能怪爹娘,毕竟和社会无关,所以他的心理,还是健康的。
  作为方继藩的心腹,他主要的职责,是管着矿里的收益。
  江臣豁然而起:“出了何事?”
  “鞑靼人,有鞑靼人,好多好多的鞑靼人。百姓们都吓坏了,纷纷躲入了寨子,还好,现在大家才只是开垦和灌溉了土地,还等来年播种呢,不然……”
  江臣铁青着脸:“随我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0/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