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1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1/1946

  有人拉了拉王不仕的袖摆,低声道:“王学士,你也买了。”
  王不仕手推了推墨镜,冷酷的道:“世上的银子是赚不完的,赚钱的方法,有一万种,天津卫,不是老夫可以操作的。”
  问的人,本还想奚落一下王不仕。
  你不是很能挣银子吗?
  你买了没有。
  可一听王不仕的话,顿时像受了一万点的暴击。
  一万种……
  王不仕……你也是个狗东西。
  王不仕只是微笑,他说的是大实话。
  他有很多种方法挣银子,可天津卫的银子,烫手,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里受西山和四洋商行的影响太大,表面上看,是一本万利,可其规划,却全部操持在太子和方继藩之手。
  当初自己没有多少本钱时,可以豪赌。可一旦自己的资本形成了规模,那么重资压在天津卫的土地上,反而不是最佳的选择了。
  只有大学士沈文,一脸幽怨的看着朱厚照的背影,眼里眨了眨,仿佛是在说,还钱!
  朱厚照没有察觉到身后的异样,他的手伸出来,如数家珍一般,指指点点:“父皇,你看那儿,靠近运河,会修一片的路网,与铁路连接,将来,数不清的货物,会在这里卸货。不只如此,铁路还将延伸至大沽口,大沽口将会建起一座巨港,用于货物的吞吐。塘沽那里,则会有许多的船坞,主攻的乃是造船业,那里现在已有六十多个船坞了,大大小小的,当然,最大的,还是西山造船局,用以制造最新的蒸汽船……现在天津卫这里,涌入的流民是最多的,这里对人的需求也是最大,甚至远超了京师和通州等地。”
  朱厚照笑嘻嘻的道:“当然,这还多亏了唐寅,父皇你是不知道,从前驻扎于此的官吏,没几个顶用的,这天津将来的前途如此远大,怎么能放心交给他们手里打理。可唐寅不同,唐寅乃是东方不败舰队指挥,又是朝廷的钦命大臣,他来了这里,自然而然,这天津卫,也就他说了算了,这里的海防、政务、造船,现在都是唐寅管着,哎呀,唐寅是个好人呀,儿臣很喜欢他。”
  方继藩鄙视的看了朱厚照一眼,忙将脸别到一边去。
  这个臭不要脸的东西,所谓的喜欢唐寅,带着的是利益成分,太子这么多身家都压在天津卫,希望都寄托在唐寅身上,能不喜欢吗?
  自己就不一样,自己对唐寅的喜爱,是纯粹的,是不沾有任何利益色彩的,也是深沉的。师生之情,有如父子,用汉高祖刘邦的话来说,就是‘乃公也’,白话一点:我是你爹。
  弘治皇帝微笑:“唐寅性子不错,就是有时,有些迂腐,不过……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弘治皇帝也夸奖了唐寅一句。
  正说着,有宦官来:“陛下,唐学士到了。”
  唐寅真正的官职,乃是翰林学士,钦命统领东方不败舰队,负责舰船的督造,招募水兵。
  弘治皇帝听罢:“来,叫上来吧。”
  唐寅一脸疲惫的样子,人也清瘦了许多,匆匆登上了城楼,见了弘治皇帝便拜:“臣见过陛下。”
  接着,他抬头,看了方继藩一眼,目光之中,带着惊喜。
  弘治皇帝板着脸:“唐卿家,朕御驾到此,你倒是一位贵人,不但不来迎驾,反而姗姗来迟,怎么,还要朕命人将你用轿子抬来吗?”
  唐寅汗颜,忙道:“陛下来的急,臣接到消息的时候,人在塘沽,一路赶来,不料还是迟了,臣万死,恳请陛下恕罪。”
  弘治皇帝方才也不过是试探而已。
  见唐寅风尘仆仆的样子,想来,定是赶来的。
  弘治皇帝便道:“起来吧,方才,太子正在夸奖你,说你是一个能臣,太子,是吗?”
  朱厚照笑嘻嘻道:“父皇说的极是。”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厚赐
  太子夸奖自己……
  唐寅脸一红。
  他跟在方继藩身边,最是了解太子。
  依着太子殿下的性子,他的夸奖,对于唐寅而言……简直就是耻辱。
  当然,唐寅面不改色,道:“多谢太子殿下美言。”
  “朕听说,你现在忙碌的很,既要造舰,又在此负责西山书院的海军学院,还要负责天津卫的其他军政之事?”
  弘治皇帝是闲不住的人,他最了解的,也是唐寅这样每日忙的脚不沾地的人。
  因而,目光之中,透露出了欣赏之色。
  唐寅道:“造舰多是蒸汽研究所的人安排,臣下只是负责一些后勤之事。至于天津卫的军政,确实是臣代劳的,天津卫和从前已经不同了,单凭以往的衙门,根本无法处置这么多的流民,更遑论,还有兴起的百业了。臣为钦差,代表的是朝廷,本地官衙不敢做主,往往和臣商量着来办。”
  弘治皇帝对此表示满意。
  唐寅又道:“真正麻烦的,却是海军学院,新的蒸汽船,对于船员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操作上,也必须得符合严格的规范,如何填煤,如何管轮,甚至如何维修……这些都不是轻易的事,因此,非学院不得培养蒸汽船的人才,不但要教会他们读书写字,现存的一辆蒸汽机船,还需给他们不断的进行实操……”
  弘治皇帝连连点头:“朕原本以为,这蒸汽机造出来,便可用了,谁晓得,里头竟有这么多名堂,倒是难为了你,太费心了。”
  唐寅道:“臣奉旨行事,岂有不用命之理。”
  弘治皇帝乐了:“那么,来人哪,传旨意,侍讲学士唐寅,经略东方不败舰队,再令其兼任天津军政事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凭这个钦差之身,辖制天津卫,总是不妥当。”
  他深深的看了唐寅一眼:“好好干,你的师兄在保定布政使司,可是干的有声有色呢,这天津卫,万万不可落后于保定布政使司了。”
  唐寅拜下:“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他显然没有明白弘治皇帝的心意。
  陛下的另一层意思里,那保定布政使司的地价,可涨了这么多,朕的儿子在天津卫买了这么多地,你唐寅可要好好的干,别让那些地,砸手里了。
  唐寅道:“眼下天津卫当务之急,除了造舰之外,便梳理出交通,此地,乃是通衢之地,连接了河运、海运,因而,臣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铁路、道路、运河、港口相互连接起来,使其成为枢纽,到时,天下商货,俱都从此集散,一旦这四处交通环节有所疏漏,这集散之地,便要拥堵不堪了。”
  “说的好。抓住了重点,果然不愧是方继藩的门生。”
  方继藩站在一旁,很是欣慰。
  这么出众的弟子,谁能教的出,只有我方继藩,没别人了,不是我方继藩吹嘘……而是在座的各位……方继藩眼睛,不经意的看向弘治皇帝身后的百官。
  随驾的百官个个沉默着。
  其中有不少人,要成为巡学官,很快就要开启他们的发配之旅了,不出意外,他们应当会分配到某个山沟沟里,或是天涯海角,玩个十年八年的泥巴,现在再看唐寅年纪轻轻,还不过四旬,就已是侍讲学士,贵不可言,委以重任,意气风发……
  人的际遇啊……
  许多人心里生出蹉跎之感,心中且悲且哀,一个个低着头,若有所思,想着心事。
  弘治皇帝似有些倦了,下了楼,自去歇息。
  朱厚照和方继藩则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应对随时可能来的敌袭,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昌平卫已经集结,作为后备队。
  朱厚照以换防的名义,调了随行的金吾卫,前往大沽口。
  至于塘沽一带,则命骁骑营卫戍。
  ……
  “陛下……”萧敬小心翼翼的到了弘治皇帝近前。
  弘治皇帝一觉醒来,先喝了一口清茶润了口,这才勉强恢复了几分精神。
  “何事?”
  “太子殿下,以天下都督军事总兵官的名义,调动了金吾卫和……”
  弘治皇帝眼里扑簌起来。
  显然,这小子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事。
  任何人擅自调动皇帝身边的兵马,都是万死之罪,哪怕是太子都不成,这在历史上,是有前车之鉴的,多少太子,死在这上头。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而后呢?”
  萧敬道:“陛下就寝了,金吾卫和骁骑营派人来询问,可又不敢不遵太子殿下的命令,最后……最后……”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事有反常即为妖,朕真的拿厚照没有办法了啊,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还能如何?他是个胆大包天的人,什么事都敢做,这都是他的母后,将他宠溺的过了头啊。”
  这番话说完,弘治皇帝警惕的看了寝室一眼,见这里只有自己和萧敬,方才松了口气,随即又呷了口茶:“由着他去吧,历朝历代的太子,胆有如此恣意妄为者,都是死无葬身之地,可朕非汉武帝,非唐高祖,厚照也不是戾太子刘据,不是李世民,罢了,朕不管这些事。”
  萧敬颔首点头,他心里也松了口气,这么大的事,他倒是想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不敢不报哪,到时候事后追究,太子可能无罪,自己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可奏报了,他又怕事后太子殿下清算。
  左右不是人,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1/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