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10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1/1946

  “看……看了一些。”
  萧敬心道好险,还好自己看了,不然……今日陛下问起,少不得,又要被训斥一顿,养着你干什么吃的。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你对此书,怎么看?”
  萧敬对任何书,都没有什么过多的立场,他又不是读书人,咱就是个阉人,能有什么立场?
  他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弘治皇帝,希望从陛下的脸上,看出什么点端倪,他呵呵一笑:“陛下以为呢?”
  弘治皇帝瞪了他一眼,怫然不悦道:“朕在问你。”
  萧敬只好尴尬的点头,心里想,陛下将这国富论,虽是看了,可大多时候,似乎没有提及过多的国富论。
  由此可见,陛下十之八九,对这国富论,是不敢苟同的。
  理应是如此了。
  萧敬笑吟吟的道:“陛下,奴婢以为,这国富论,有些哗众取宠。”
  弘治皇帝打起了精神:“嗯?是吗,你继续说下去。”
  萧敬精神一震,猜对了,果然,陛下是认同自己的,他继续道:“此书,名为国富论,却是过于夸大了商贾的作用,陛下,您看,咱们大明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没有商贾,不也照样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吗?陛下啊,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话……”
  弘治皇帝不断点头:“这不该说的话,就不必说了,嗯,你说的有道理,看来,近来你颇有长进。诶,可是当下生铁的问题……”
  萧敬难得得了一句夸奖,几乎要泪流满面,他忙是拜下,磕了个头,深有感触的道:“陛下只需给奴婢三天,奴婢三日之内,便将那些该死的商贾手中的生铁,统统收缴出来……”
  弘治皇帝听了萧敬的话,却是迟疑了。
  却只在这一闪神的功夫。
  萧敬反而受到了鼓舞,这正是表忠心的好时候啊:“陛下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从前,不是历来都是如此嘛,可那刘文善……”
  “陛下……”这时,有人匆匆进来。
  萧敬回头一看,却是一个小宦官,这宦官他认得,是自己的干儿子……
  萧敬一愣,心里说,你这该死的家伙,好死不死这个时候进来,不知道咱和陛下正在那个那个吗?
  该死。
  那宦官一见萧敬的眼神,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想要后退。
  弘治皇帝却道:“何事。”
  宦官才一脸惊疑的样子,上前,拜倒:“陛下……生铁……生铁……”
  “什么?”弘治皇帝心里说,莫不是,这生铁又暴涨了?
  这还让天下的军民百姓,怎么过日子啊。
  “你说!”弘治皇帝脸涨得通红,就差下一句是,萧敬,给朕去交易市场!
  宦官道:“生铁的价格……暴跌了。”
  弘治皇帝:“……”
  萧敬也呆住了。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到底是暴涨还是暴跌?
  他死死的盯着那宦官,良久:“怎么回事?”
  宦官正色道:“清早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车队回来,说是听说生铁暴涨,所以早在三个多月前,便用车队去了河西,今日方才运回了三十万斤生铁来……”
  三十万斤……
  弘治皇帝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数目可是不少,相当于一个府一年的生铁产量了。
  宦官又道:“因而,清早的时候,他们便开始挂牌,那时候的价格,是两百七十文……可是后来……后来……后来竟有源源不断的车队,迄今为止……运来的生铁,大致的估算,已超过了七百九十万斤了……”
  七百九十万斤……
  弘治皇帝忍不住道:“湖广一省,也不过七百九十万斤的产量而已,那河西,有这么多的生铁?”
  “陛下,听说,河西的生铁,品质极高,不只如此,陛下难道忘了,那儿,安置了许多的胡人,又迁徙了许多的流民,在那定居,那里的铁矿,遍地都是……他们早些年,就开始开采生铁,仓库里,早就囤了一批的货物,一听说有人来提货,更是产量大增……”
  弘治皇帝也是服气了。
  事实上,大明在两京十三省,垄断了所有的生铁开采,并且命镇守太监负责,产量一直都较为平稳,从明初到现在,难有什么改变。
  一方面,是大明此前本就是低欲望社会,需求大抵就只有这么多,没有必要刻意的增加产量,另一方面,也是各地的矿区,早就日益机构臃肿,难有什么作为。
  可现在……弘治皇帝发懵,他无法想象,为何这产铁量,会有如此恐怖。
  ……
第九百六十二章:了不起
  “是七百九十万斤?”
  弘治皇帝还是觉得不可置信。
  这个数目有些骇人。
  这才多少天功夫啊。
  “陛下,奴婢,当时听着,是这个数目……”宦官显然对于这个数目,没有太深的理解。
  可对于弘治皇帝而言,这个数目,却是太吓人了。
  湖广一省,不过九百万斤而已,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历来就是这个数目,不曾变化过。
  朝廷对于铁器的需求,说多也多,说少也少。
  就现在的产量而言,倒也确实能维持。
  可谁不希望多多益善呢。
  这生铁,可是国家最重要的物资啊。
  有时若是铜的产量不足,甚至还需用铁来制铁钱。
  这正是因为,铁本身就有其价值,它可以锻造兵器,可以成为五花八门的农具,可以成为炊具,这几乎是天下臣民,广泛运用的东西。
  只不过,因为生铁的产量不高,是以,往往朝廷对于铁器的生产,或多或少,是有一些顾忌的,该节省的地方,自会节省。
  而百姓就更不同了,一口锅坏了,不会想着换新的,往往修修补补,一个农具坏了,明明已经千疮百孔,却又舍不得更换,依旧还是修修补补。
  这遍布天下的铁匠铺子,他们最大的生意,并非是生产,而是修补。
  而在军中,大明广泛运用了火器,譬如火炮,可一门火炮,所需的用铁量就是数千斤,因而,朝廷对于火炮的铸造,一直是谨慎的,说穿了,玩不起。
  且又因为需要节省铁,火炮之中,往往不会使用铁制的炮弹,用什么呢,很多火炮,直接塞上石头,或是一些铁屑和碎石。
  这就使得,与炮筒无法丝丝合缝的碎石以及铁屑,无法提高射程和精度。
  可现在……在那遥远的河西,居然短短时间,就送来了这么多的生铁。
  弘治皇帝皱眉:“那些生铁,有人亲眼看到运来?”
  “是,那车马,络绎不绝,许多货栈和仓库,都在入库呢,货栈那里,招募了很多人手,这偏不了人的。”
  “而且……而且……”
  弘治皇帝厉声道:“而且什么。”
  宦官道:“而且,据说,后头还有车队,陆续正在运来……河西那儿,产铁量惊人,而四轮的马车,被商贾们广泛采购,他们一听闻铁价有上涨的趋势,行动便极为快捷,立即征募人手,三个月前,就马不停蹄的出发,奴婢以为……奴婢以为,这七百九十万斤……还不只呢。”
  弘治皇帝:“……”
  他算是见识到这些商贾的威力了。
  这是一群疯子啊。
  一瞬间,无数的词汇,冒了出来。
  弘治皇帝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萧敬。
  萧敬后退一步,嘴巴没合拢。
  这做得什么孽啊这是……
  招谁惹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1/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