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临(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237

  09:59,不明生物以最短路线接近实验体仓库,并在途中又造成了十一名安保人员的伤亡。
  10:07,不明生物闯入实验体仓库,通过了B级人员DNA权限验证,解锁了该级别可解锁的所有培养皿、封闭仓、牢房等囚禁设备。
  10:08,系统向一号设施地下及地面全单位发出撤退警报。
  10:09,普朗克上校与基地内剩余的所有安保人员会合,封锁实验体仓库出口。
  10:12,部分实验体开始破坏A级囚禁设备,另一部分开始冲击出口。
  10:15,检测到基地内部多处装甲板受损,以及多处结构性损坏,系统推定有96%的可能是实验体(已屏蔽)的能力导致。
  10:17,实体仓库内部探头全部被破坏,出口亦被突破,大量高危险级实验体涌出。
  10:20,普朗克上校及所有安保人员阵亡,该区域走廊内最后一个探头被破坏。
  10:22,基地损伤率激增,多处消防系统被触发、或被破坏。
  10:28,失去所有信号。
  ……
  ——伯吉斯长官的备忘录(语音转文字)——
  到昨天为止,调查和扫尾工作都进行得差不多了。
  FCPS也已将“药剂师”提到了较高的通缉级别……是的,现在那小子有绰号了……不过那已不是重点。
  这个药剂师着实很聪明,可说是狠狠摆了我们一道,哦不……那时候我还没来EF,所以他只是摆了别人一道,和我无关。
  简而言之,经过技术部门的检查,事件的起因已经明了:原来,那小子在自己的研究资料里藏了一手“防盗措施”。
  那是一个简单的小程序,并不是什么计算机病毒,而且还被封装在了一个非常常见的山寨办公软件里,作为存储和打开资料的媒介,所以防火墙根本不会对其有任何反应。
  至于那个小程序的效果……就是类似“催眠”或者说“心理暗示”的把戏。
  当有人观看那份研究资料时,那个小程序会以一定的频率,将一些带有“暗示信息”的图像投射到屏幕上;这些图像都是半透明的,而且每次只出现几毫秒,正常人用肉眼看时根本意识不到这些图像有闪现过。
  但是,看的时间一长,这一帧一帧的图像慢慢累积起来,就会对人产生影响,往观看者的脑海里植入各种疯狂的念头。
  而我们都知道,实验室的那帮人,基本都在日以继夜地研究药剂师留下的资料,于是……他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也是各异。
  说实话,如果他们每个都像伊萨哈博士那样反倒没事儿了,可惜,有那么三位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调制出了一些“新东西”,从而引发了那次“事故”。
  好消息是,那份合剂他们是在探头的监视下调配出来的,新的团队已经在还原并寻找实验体进行实验了……能得到这个配方,也算因祸得福吧。
  眼下,虽然技术部门已经把药剂师留在那份资料里的“防盗措施”剔除了,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却是疯的疯、死的死,我必须得重新找个人、拉支队伍,重建EF的科研部门。
  而据我所知,这个时代、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科学家,是个和药剂师一样“疯狂”的家伙。
  也就是我的老同学……维克托·富兰克林博士。
  一个身为“无能力者”,却仍被囚禁在九狱的“凕泉考焚”那层的男人。
  我想,以他的智商,肯定能猜到……当年害他入狱、并因此升官发财的人正是我;现在的问题是,他会不会为了我开给他的条件,再出来帮我呢?
第二十六章
富兰克林(下)
  维克托·富兰克林是个不幸的人。
  有多不幸?大约就是每八百万人中才会有一个赶上的那种不幸吧。
  和大部分早衰症患儿一样,富兰克林在出生时还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他能活下来的重要原因。
  但是,一年过后,当他的病症开始显现并被确诊后,他就被遗弃了。
  直到今天,富兰克林也没有尝试过去寻找自己的父母,更没有动过让他们“付出代价”之类的念头,因为他相信……当人们选择去丢弃一些重要的东西时,同时也会失去一些别的东西,这本身已是一种代价了。
  或许上天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在富兰克林被遗弃后不久,伴随着早衰症的症状一同开始加剧的,还有他的智力发育。
  绝大多数早衰症患儿的心智与同龄儿童并无差异,但富兰克林的基因变异却不止于此。
  两岁时,富兰克林就有了相当于十岁儿童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三岁时,他已在孤儿院中将联邦标准全日制高中教材学完……到了五岁,他的智商和学术能力就已超过了绝大多数二十五岁的成年人。
  也正是在五岁那年,他被联邦某知名大学“录取”,成为了那里的学生兼研究对象。
  富兰克林自己也很清楚,早衰症患者的平均寿命只有十三岁,哪怕是活得最长的也很难超过二十;所以他一直有个很简单的目标——在自己寿命用尽之前,找到让自己活下去的方法,如果可以更进一步的话……他想像个正常人一样长大。
  这,是他唯一的愿望。
  一件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但在他看来却是需要用有限的一生去攻克的难关。
  然而,几年后,富兰克林的想法就有了变化……因为他的身体状况比预想中崩得更快。
  九岁那年,他的头骨便已经鼓得和ET一样,其眼窝凹陷、皮肤松褶、牙齿尽落、关节僵硬……当然这些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他心肺功能已经不行了。
  好在联邦的医疗科技还是很发达的,而且他所在的大学也愿意为他买单,所以,靠着一台全自动护理轮椅的辅助,他依然能勉强做到生活自理。
  但是,这些生理上与日俱增的痛苦,终究是给他的精神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什么像你们这样的蠢货,个个儿都可以四肢健全,即使每天浑浑噩噩,也还能再活几十年;而像我这样卓越的天才,却连最基本的行走、说话、呼吸都需要仪器的辅助……你们这种人,到底有什么资格活着?”
  这种念头一旦萌发,便不可收拾。
  富兰克林开始走向极端,他为了续命,不惜去触及各种道德或法律限制人们去染指的领域。
  而他的这些行动,很快就被他的一名同学洞悉了。
  他那个同学的名字就是……阿历克斯·伯吉斯。
  智商不等于智慧,这句话套用在富兰克林和伯吉斯的身上恰到好处。
  和富兰克林这种智商很高、在学术领域有着非凡作为的人不同,尽管伯吉斯在学术上无法突破普通人的界限,但他却是一个天生的政治投机分子、冷血的阴谋家、玩弄权术的高手……他不需要自己去做什么学术研究,他可以直接去利用富兰克林这种人,并将后者吃干抹净。
  一年后,24岁的研究生伯吉斯窃取了富兰克林在“人体机能强化”这个课题上的大量研究成果,并因此被联邦军的科研部门破格吸纳,直接就成了中层管理人员,开始负责项目了。
  而富兰克林则因为非法进行动物实验、人体实验、挪用经费、威胁公众安全等多项罪名被捕……
  很显然,这些罪名绝不可能是富兰克林这个坐轮椅的病人独自犯下的;事实上,其中的大部分罪行都是伯吉斯在执行,也是伯吉斯主动在劝诱富兰克林不断越界。
  可结果,却是富兰克林背了所有的锅,而伯吉斯“清清白白”地拿走了全部的好处。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以富兰克林的智商,事后想想,立刻就明白了……因为从伯吉斯打定主意要利用富兰克林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想好了全盘的计划;在过去的一年中,伯吉斯每做一件违法的事,都会故意留下些经过他处理的“痕迹”,这样,等到最后他盗走研究成果并抽身时,警方从那烂摊子里找到的所有证据都只会指向富兰克林。
  于是,十岁那年,富兰克林就成了名罪犯。
  值得庆幸的是,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他最终没有被关入监狱,而是被囚禁在了一个看守并不怎么严密的医疗机构里,和一群精神病人关在一起。
  那段日子,富兰克林的性格变得越发扭曲,伯吉斯的背叛让他体会到了成年人的歹毒,让他看到了人性复杂的一面;而“疯人院”里的日子,又戏剧性的,让他看到了人性最“纯粹”的一面。
  他开始认识到,像他这样的“怪胎”,终究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也不会被平等地当作正常人来看待。
  所以,他认为自己也没有必要,再去被这个社会的规则或者道德所约束……
  十三岁那年,被囚禁了三年的富兰克林成功越狱了。
  他逃跑的过程非常轻松,因为所有守卫都以为他离开轮椅根本不能走路,但其实……他能走。
  早在他被捕之前,也就是在大学里做研究的最后一年,他曾经在自己的身上也做过一次“强化实验”,而那实验的效果,过了整整两年才开始显现。
  然后他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在没有人、也没有监控看到自己的时候,悄悄地给身体做康复训练,让久坐不动的身体重新恢复活动的能力。
  万事俱备后,富兰克林就跑了出去,并在不久后做下了几件大案,成了被联邦视为极度危险份子的通缉要犯——“博士”。
  可惜,好景不长,十六岁那年他又被抓了,而这次,他被丢进了九狱的“凕泉考焚”之中,恐怕到死都不会出来了。
  又是四年过去。
  二十岁的富兰克林,还是只有十岁左右孩童的身高和体重,但其体貌看起来却像是个九十岁的老人。
  他能活到今天,究竟是他本来就有着这么长的寿命,还是拜十年前那次“强化实验”所赐,他也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自己每天都过得非常痛苦。
  作为一个年仅二十岁、思维和感觉比正常人还要敏锐许多的人,他每天都承受着高龄老人才能体验到的病痛;从消化系统、到呼吸系统、再到肌肉、关节……每天他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如同植物般走向枯萎,却又对此无能为力,因为“衰老”……是无药可医的。
  然,就在富兰克林已决定认命,数着日子、心如死灰地等待着自己的死期时。
  某天,一位故人,竟来拜访了他。
  那个阴险的男人伯吉斯,居然再度出现在了富兰克林的面前,并给了他重获自由、或者说重获部分自由的承诺,当然,那是有条件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