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刀(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95

  上一次欧阳正去青山县,便是检查县试之事,亲自把每一个秀才的考卷都拿来看了一遍,甚至把没有考上秀才的试卷都粗略翻了一遍。便是要杜绝其中的舞弊现象。也还把县学里面的教习都考教了一下,以免其中有人滥竽充数误人子弟。
  整个大华朝,能做到这般的学政,只怕也就只有欧阳正一人了。其他郡里的学政,哪里会这般亲自往各地视察公务。
  学政一般情况下只会比郡守低半个品级,虽然为郡守的下官,却是权利极大。但是这郡守孙思潮,显然对欧阳正极为的尊敬。就如话语所说,欧阳正严谨的态度,在官场上受益的,却不是欧阳正自己,而是历任的郡守。一地教育之功过,文风之兴衰,教化之厚薄,也是官员升迁主要的考核。
  奈何,奈何欧阳正自己却十几年来未曾获得半点升迁,还是这么一个从五品的学政。
  倒也不是历任郡守要与欧阳正争功劳。而是欧阳正本身就不能升迁,或者说没人敢让欧阳正升迁。
  十五年前的欧阳正,二十七八岁,正是风华正茂,也正是春风得意,在京城为官,以不到而立之年,深得圣宠,官拜中书省右仆射,崇明殿大学士。已然就是相位之一。
  二十五年前的欧阳正,十七八岁,东华门外唱得大名,位列三甲探花郎。更是一朝闻名天下知。其春闱考卷之策论,更是传扬天下,也是这一份考卷,奠定了永昭革新,使得朝廷收入连年大涨,也间接促成了当年大江洪灾以军代赈的事情,大力扩充了边镇之军备,以此步步升迁,深得皇帝夏乾之心。
  奈何,十五年前的欧阳正,因为一事触怒了皇帝夏乾,贬谪大江为从五品学政,十五年在此,管教着一郡之地的教育之事。
  有诗为证:
  少年得志入汴京,
  殿前钦点探花郎。
  扶摇万里学士令,
  君王一怒半生殇。
  当初平步青云的欧阳正,显然就是一个有才能,能干实事之人,大好年华,真是大展拳脚抱负的时候,却只能在这一郡之地蹉跎十五年大好年华。
  这些故事,十五年过去了,大华朝其他地方之人想来也多有遗忘。但是这些故事在大江郡,依旧还口口相传,只是从来无人能真正说出欧阳正到底因为什么得罪了皇帝,即便是捕风捉影去猜,也没有人猜出一个靠谱的说法。
  这也是徐杰要到大江城里来进学的原因,因为郡学之中,每届春闱都会出进士,甚至还出过一次三甲人物。如此的郡学,岂能不来?
  但凡得空,欧阳正也会出现在郡学之中,亲自授课。大江郡考出去的士子,没有哪个不对这位学政感激不尽。
  徐杰此时便也明白欧阳文峰刚才话语的意思,学政欧阳正就是他的父亲,自然对于欧阳文峰的水平有个了解,欧阳文峰其实也没有必要非得在这种场合去出彩。
  几句话语之间,这一行大人物便也走了过去,走到最头前落座。
  待得他们落座,众多士子方才再次坐回座位。
  欧阳文峰心中似乎还有些愧疚,又对徐杰拱了拱手,开口说道:“徐兄见谅则个,头前巧遇,并非在下少了坦诚,实属无心之过。”
  徐杰自然不会在意,只是调笑道:“按理说欧阳公之性格,最为中正,却能容得自家女儿出门到处走,倒是出乎意料的事情。”
  欧阳文峰闻言浅笑,转头看了看另外一边的欧阳文沁,方才再答:“徐兄,家父自是中正之人,奈何家兄不同旁人,其中缘由,只在家父舍不得打而已。哈哈……”
  欧阳文峰却是也拿自己姐姐来打趣,打趣完了,便看欧阳文峰立马就是一副龇牙咧嘴的模样,腰间的软肉受了食指与拇指的夹击,夹击之后还有旋转。
  欧阳文峰连忙转头又对欧阳文沁说道:“好汉饶命啊。”
  “好汉”听得“好汉”二字,哪里还会饶命,便是更加重几分力道。欧阳文峰已然忍不住疼痛,一蹦而起,方才脱离了魔掌。
  脱离魔掌之后,便听欧阳文峰又是笑道:“好汉手段之高明,与云兄那日码头边教训马家鹰犬之功力差之不远矣,已然让在下落荒而逃,还请好汉手下留情,不与小弟一般计较。”
  欧阳文峰一句一个“好汉”,如此调笑着自己的姐姐,想来这姐弟二人平常关系着实不差。
  欧阳文沁见得已经躲开的欧阳文峰,想去追击,却是见得徐杰在旁,又不好意思去做那等过于跳脱之事,唯有把头一偏,不看不听。若是徐杰不知欧阳文沁为女子,只怕此时便是要乘胜追击了,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没大没小的弟弟。
  徐杰便是在一旁看得笑意不止,却也开口来帮欧阳文沁解围:“欧阳兄,长辈都已到场,众人皆正襟危坐,唯你一人站立笑语,引人注目了些,也有些失礼。快快落座。”
  欧阳文峰闻言,左右看了看,果然发现无数眼神往自己看来,连忙收了脸上的笑意,抚了抚衣襟,落座而下。
  那两个夹击的手指,岂能放过这般的机会?
第四十三章
惟楚有才
  酒菜已然开始往案几而上,酒一小壶,菜色几般。今日也不是豪饮的场合,也不是大快朵颐的场合,这些东西,更多是象征的形式。
  在场众人,也没有人真的那拿起筷子如何去吃,大多都是把酒壶里的酒倒上一盅,等候着头前诸位大人物的话语。
  头前两个大人物却还在互相推托着,便听郡守孙思潮开言作请:“欧阳公,今日这诗会,合该您来主持开场,想来往日元夕皆是如此,欧阳公请。”
  孙思潮虽然来大江郡上任快一年了,却也算是初来乍到,也知道来这大江郡任职应该倚仗谁,哪里会去托大。对于孙思潮而言,能调动到大江郡来任职,本身就是幸运。只需三年一次的春闱之后,孙思潮便能再往上爬一步。这些就要靠这位学政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教育之事,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政绩。也是朝廷国家的基础,江山社稷的基石,天下大治的保障。
  要说哪位主政一方,当地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这才是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政绩了。比那些修了多少桥、铺了多少路,亦或者是交了多少赋税要高上几个等级。
  作为下官的欧阳正,也不是那等张扬之人,便也谦虚答道:“孙郡守乃大江主政之官,开场之主持,还是孙郡守比较合适。”
  孙思潮却是拱手,又连连摇头道:“欧阳公为文坛前辈,此地也不是衙门里,自然以文才论高低,在文才之上,在下自愧不如,还是欧阳公请。”
  两人推来推去,徐杰便是也看出了一个大概,便是这位孙郡守对于欧阳正似乎极为尊敬。
  最终,还是欧阳正左右拱手几番,拿起酒杯之后,开场白几语:“故楚之地,惟楚有才,今聚于此,先人在上为楷模,后进之士勤求索,求知为智也,弄墨为乐也,诸位同请!”
  说完欧阳正举酒盅一饮而尽,在场众人更是极为激动,楚地有才,出自《左传》,大江郡乃故楚之地,欧阳正一语,夸了在场众人的祖宗,夸了这一方土地,这是一种乡土之荣光。
  众人起身举杯应对,皆是饮尽,诗会方始。
  便听郡守孙思潮夸赞道:“欧阳公出口成章,佩服佩服。”
  欧阳正谦虚而答:“孙郡守过奖。”
  欧阳正几语而出,并无长篇大论,又是口出华章,似有一种风范,潇洒不羁,还有那大家气度。极为符合徐杰想象中的名士风范,当真教人心旷神怡。
  便是徐杰心中,名士大儒,便是该如此模样。
  一饮之后,众人落座。一个个的花魁清倌人已然从左右的厢房而出,琴瑟琵琶,侍候身旁,便等登台。
  最头前一人,便是那颜思雨,已然莲步款款而上,台中案几方椅备好。却是这见惯了世面的颜思雨,抬眼扫视在场众人,竟然也显出了一些紧张的神态。
  头前孙思潮见得一切就绪,已然又是抬手作请,若是在别的地方,郡守便是郡守,上官便是上官,上下之别,虽然只有半个品级,也是天壤之别。唯有这大江郡不一样。
  欧阳正并未再推托,而是拱手与孙思潮微微见礼,表达一下自身的谦虚,随后方才开口:“适才说道故楚之地,惟楚有才,当以这片土地之历史为题,往前几千年之风起云涌,皆可为题,诸位才俊各展才思,便是弄墨之乐。”
  在欧阳正看来,这诗会就是元夕佳节弄墨为乐。却在这些文人士子看来,今日就是一场大考。欧阳正一语而下,众人皆是神情紧张,又下意识抓笔紧握。
  却又有许多人露出一脸的为难,或者是一脸的懊悔。
  也如徐杰头前所言,这诗会题目,大多不过是阳春白雪、花前月下。欧阳正出题,却是出人意料,楚地之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往前几千年的历史,来写诗词。
  在场众人,如何能押得中题目?头前的那些准备花前月下,亦或者山水时节,便也都是白费了。
  这便是欧阳正的一种情怀了。与一般文人不一样的情怀。
  欧阳文峰提笔来写,抓耳挠腮几番,憋了两句,久而停笔。
  欧阳文沁倒是在慢慢琢磨,虽然写了几十辞藻,奈何自己又在连连摇头。这种以史为题的诗词,并不好写,其中之深意,也是在考人之大情怀。
  马子良之辈,手中拿着笔,却是眼神不在纸上,而是到处打量,到处去看。看得片刻,竟然从怀中掏出了一叠纸张放在桌案之下,躲避着头前那些大人物的视线。翻看一会,又警觉抬头去看一眼。
  如此翻来翻去,许久之后,还是把那叠纸张塞进了怀中,作了一脸无奈之色,也好又一脸的懊恼。若是题目是山,是水,或者是大江,亦或是元夕佳节,冬日景象,等等。马子良怀中的纸张里应有尽有,就是没有一张合乎题目的。
  再看徐杰,笔端飞速,不得片刻依然写罢,只在两处地方思虑了许久,改动几番之后,重新誊抄了一遍,最后落款留名。
  徐杰已然写好,抬头去看,便不见一人起身往前。徐杰毫不犹豫,第一个站起身来,拿着誊抄的极为工整的词作,往前走去。
  这诗会鉴赏诗词之人,自然不是台子上等候的颜思雨颜大家了,而是头前那些大人物。
  徐杰昂首挺胸往前,一直走到欧阳正面前,先是躬身一礼,再拜左右几番,方才呈上词作,口中有礼有节:“请诸位先生指正。”
  第一个送诗词上来之人,欧阳正不免多看了几眼,见得徐杰眼生,便是低头去看案几上的词作。
  徐杰便也再行一礼转身,回去便是静候佳音。
  却是不想徐杰刚刚转身,便听身后欧阳正开口问道:“徐杰稍待。”
  徐杰闻言连忙停住脚步转头,站立答道:“学生在。”
  欧阳正脸上微有笑意开口说道:“原道你就是青山徐杰,头前听得你一首《声声慢》,着实不差。便也在青山县学里看过你的试卷,经义只算中上,策问却是极佳。今日再看你这一曲词,才思敏捷其一,遣词造句其二,兼具大情怀之畅快。这大江郡果然人才辈出,郡学之中,汝当治学严谨,他日东华门外唱名不在话下。”
  徐杰听得欧阳正这般不吝夸赞之语,心中也是大喜,连忙躬身答道:“先生赞誉,学生愧不敢当,拜谢先生。”
  欧阳正显然是真的见才欣喜,竟然连“东华门外唱名不在话下”这种话语都说出来了,可见徐杰刚刚写下的词是何等佳作。东华门乃皇城东面侧门,进士放榜便在这门外,更有差人会在当场大声唱那榜中之名。东华门唱名,便是代表金榜题名之事。
  欧阳正却是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词作,随后递到身边孙思潮手中,孙思潮拿起词作,凑近在读,读得几番,也是喜笑颜开。还与欧阳正连连说道:“好,青山徐杰,甚好!”
  欧阳正听得孙思潮之语,也是笑着连连点头,孙思潮却又把词作往一旁的老儒士传去,这一首词,正座七八人,皆在传阅。
  反倒是徐杰被晾在了面前,欧阳正头前也在顾着看左右人读词之后的颜色,当真是把徐杰晾了一会,待得回过头来,却是和善笑道:“徐杰,你且回座等候。”
  徐杰闻言,又在行礼,方才转身回头。面对文人,终究还是比面对武人要麻烦,麻烦就在这不断的作揖之上了。
  在场众人,却都把目光聚集在正走回座位的徐杰身上,有人羡慕,有人钦佩,有人好奇,也有人嫉妒,甚至还有人怀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