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庭(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875

  卡夫塔的大师兄莫洛佐夫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很是惬意。这条公路建于20年前,当时还是帝国行省政府统治的年代,年久失修的公路坑坑洼洼,往常乘车经过时总要忍受颠簸之苦,出于减轻颠簸以及避免损坏车轮、车轴考虑,马车的时速通常会降低到10千码以下,像此刻这般纵马狂奔的情况简直耸人听闻。如果被不了解内情的人看到这一幕,恐怕会暗骂驾车的卡夫塔在发疯,同时为莫洛佐夫先生的屁股报以同情。
  “嘿!诸位先生早上好,我们的战车又杀回来啦!”然而莫洛佐夫的屁股并没有被颠成四瓣,还很风骚的从敞篷车厢里站了起来,向路边的罗兰等人挥帽致意。
  卡夫塔勒住缰绳,奔马唏律律长鸣,乖巧的放慢脚步,马车缓缓停靠在路边。
  卡夫塔和莫洛佐夫相继跳下马车,迫不及待的问罗兰:
  “这回怎么样?”
  “时速是多少?”
  罗兰看了一眼怀表,又对照马特维记录下的数据,笑着回答:“时速大约25000码,一个新的记录诞生了。”
  “我很期待今年的公路马车竞速赛,我们的新车型必将令世人大吃一惊!”列昂尼德兴奋地说。
  娜塔莉亚蹲在马车跟前,小心翼翼的探出一根纤指触摸包裹在车轮外的深灰色轮胎,柔韧而富有弹性的触感非常奇妙。
  “这就是‘熟星质轮胎’?好神奇啊,居然可以使马车全速飞驰而不会太过颠簸。”秘偶少女喃喃自语。
  列昂尼德在女友身旁蹲下,丝毫不介意车轮上的泥垢,将泥土一点点刮下来,仔细观察轮胎表面的花纹,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亲爱的,你在看什么?”娜塔莉亚好奇地问。
  “车胎上的花纹,来回跑了好几趟,花纹没有明显的磨损迹象,可见熟星质的耐摩擦性能非常好,这就意味着轮胎的使用寿命会很长。”列昂尼德柔声回答。
  公路对面,罗兰还在默默计算。时速25000码,按照远东的长度单位,1里等于1000码,折合为25里/小时。1码约为地球上的0.9米,折算下来相当于时速22.5公里。
  作为对比,罗兰记得18世纪末英国一辆驿车在当时最好的公路上行程376千米,最快仍要走23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平均时速约16千米/小时——当然,那时候英国佬还没有发明轮胎呢。
第1410章
车轮上的革命(三)
  安装熟星质轮胎之前,马车在这条路上的平均时速只有13里,现在车速几乎翻了一倍,轮胎的功劳很大,但是也不能完全归功于轮胎。
  自从十天前由银空返回寇拉斯堡,罗兰就把马特维父子、卡夫塔和莫洛佐夫四人召集起来,成立“马车改良技术攻关小组”。除了为车轮安装熟星质轮胎,这个实力雄厚的技术团队还要为马车设计一套避震提速系统。
  罗兰本人是团队中唯一的外行人,好在他有地球上的经验可供借鉴,在他的提示下,这个“全明星”机关术士团队只花了一周时间就创造出包括“熟星质斜纹轮胎”+“弹簧悬挂避震系统”在内的一整套改良方案。照马特维老头的说法,“这套方案不仅彻底改良了马车的结构,甚至重新定义了‘马车’这个历史悠久的概念”。
  接下来几天,罗兰领导的技术团队在不同的路况上反复测试新型马车,结果无一例外证实这种装备了熟星质轮胎和弹簧悬挂避震系统的新式马车相比传统马车具有全方位的巨大优势,无论行驶速度还是乘坐舒适度都有显著的改观。
  “王子殿下,恭喜您又一次创造了历史,可以料想,我们的新型马车和星质轮胎一旦推向市场必将风靡远东各地,假以时日还将与香皂、水银镜和钟表一并成为远东的王牌出口产品,连那些傲慢的外国佬也不得不竞相追捧。”莫洛佐夫笑着打了个响指,“卡夫塔老弟,去把车厢里那瓶香槟拿来,我要请大家喝一杯作为庆祝!”
  “哈?!你把酒瓶直接丢在车厢里,也不怕颠碎?”卡夫塔吃了一惊。
  “事实上的确完好无损,这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我们的马车乘坐体验是何等的舒适,就算你们不信任我的屁股,至少得相信那瓶香槟。”
  莫洛佐夫的俏皮话引来一阵欢快的笑声。众人在罗兰的号召下举杯痛饮香槟,连列昂尼德和娜塔莉亚也不例外,虽然他们早已失去味觉,但是并不妨碍分享成功的喜悦。
  技术环节的难题相继解决,“星质轮胎”和“新型马车”顺理成章地进入工业化生产和商业推广阶段。
  从七月开始,罗兰就在卡隆工业区主持轮胎厂和制车厂的建设工作。与此同时,随着秋意渐深,远东各地农田相继迎来收获季节,罗兰重点关注的那两百个乡村农场试点也不例外。为了确认乡村公社化治理和国资控股农场、推行企业化经营模式的收效,罗兰在筹建工厂之余还要抽出身来频繁下乡视察收获情况,最忙碌的时候每天从寇拉斯堡到卡隆工业区再到乡下农场来回传送十多趟,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要精打细算,也就顾不上亲自出面为装备熟星质轮胎和弹簧悬挂系统的新型马车进行商业推广了。
  好在如今的寇拉斯政府已经走上正轨,各行各业都在政府的适当调控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像星质轮胎和新型马车这样极具商业前景的新产品刚刚诞生就引起上至内阁群臣下至普通商人的关注。不需要罗兰亲自摇旗呐喊,一整套由他本人参与设计的宣传机器自动开始运行,通过《远东晚报》和《祖国日报》这两个面向全国的新闻平台将星质轮胎和新型马车的诸多好处以通讯报道的形式向广大民众进行了一番通俗易懂的科普。
  这些报道并不带有商业推广性质,但是那些时刻关注新闻动向的工业家和商人阶层却从这些报道中嗅出了商机,立刻闻风而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内情,流露出投资这一产业的浓厚兴趣。
  罗兰筹建的两家工厂规模虽然不小,却无法满足全国范围的公路交通的需求——全凭政府出资办厂也不可能满足上述需求——因此对于有意投资的工商业主持欢迎态度。反正轮胎的原料和马车避震系统的技术专利都掌握在他手里,向民间投资者开放产业链的下游环节非但不会损害他的利益,反而会因为整个行业的高速成长获得更大的收益。
  如果从国家宏观经济掌舵者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罗兰认为引入行业竞争者有利于降低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促使城镇内在的出租马车和长途马车接受改装。随着轮胎和新型马车的推广普及,将来普通民众不需要花更多钱就能获得比从前更为方便舒适的出行体验,体会到技术革新为自身带来的好处,由此亦将切身感受到包括王子殿下在内的国家领导为改善公共服务、提升民众幸福感所付出的努力,民心向背,自是不问可知。
  时至今日,寇拉斯王国还没有被瓦雷斯国际社会接纳为正式的成员,远东地区在外国人眼中还是那个荒凉落后的异端流放地。寇拉斯政府成立一年来,为了改变国际形象在外交领域做出许多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包括罗兰在内,谁也没有想到突破口首先出现在商业领域。八月间于迦南首都伯利恒举行的第二十一届瓦雷斯世界博览会,出乎预料的成为远东展品大放光彩的舞台,使世人对远东寇拉斯王国这个尚显稚嫩的新政权刮目相看。
  瓦雷斯的“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也被称为“世界集市”,是“圣光同盟”这一基于共同信仰建立起的国际联盟下设的商业展销活动。世博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最初是各国首都轮流承办,后来也扩大到其它重要商业都市。
  世博会筹备期间,各国工商业界的头面人物都会收到邀请函,带着各自的招牌产品参加展销和评选活动。博览会设有一个由业内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每届都要评选出十大杰出商品,除了产品自身的质量,同时也非常注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
  由于寇拉斯王国既不属于圣光联盟的正式成员国,也不是观察员国,按理说没有资格参加伯利恒世博会,但是由于迦南王子与远东王子在“噩梦都市”阿克伦的冒险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事也出现一线转机。
第1411章
车轮上的革命(四)
  罗兰是在五月初收到歌罗法的来信。
  歌罗法在信中邀请他参加八月初在伯利恒举行的世博会。罗兰回信表示自己去不去无关紧要,但是希望届时寇拉斯王国可以派出一个代表团参加博览会。
  这样做就等于公然打破亚珊帝国主导下的国际社会秩序,当然要冒很大的风险,罗兰当时并不认为歌罗法真敢发出邀请函,把这件事转告外交大臣昆体良和商务大臣叶夫根尼娅,自己转头忙别的去了。
  然而之后几个月的国际局势陡然急转,远东人提心吊胆的帝国大军仍然没有跨过浊浪江这道双方默认的天然疆界,反倒是帝国与斐真、海蓝两国在殖民地剑拔弩张,随时可能爆发军事冲突。其后不久,迦南外交官鲁宾·舒尔特勋爵再次出访寇拉斯堡,在与昆体良进行了一番密谈过后,以非官方的形式邀请寇拉斯王国代表团出席伯利恒世博会。
  商务大臣叶夫根尼娅召集远东的工商业精英,组建起一支阵容鼎盛的代表团远赴伯利恒。这是寇拉斯政府第一次出席国际活动,当然要向国际友人展现出最好的一面,可惜代表团仍然无法获得正式的国际地位,只能与北海联邦合并组团。迦南人准备的展销席位也是花了不少心思,标签是“北海联邦及远东地区联合展台”。
  明眼人都知道北海联邦与寇拉斯王国关系非同一般的密切,两者名为相互独立,实际上已经私下里结成一个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共同体,完全可以把北海联邦视为寇拉斯王国的一个特别行省。或者按照罗兰自己的理解,北海联邦之于寇拉斯王国,就好比地球上97年之前的香港之于祖国大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对外口岸。
  借助北海联邦这层“马甲”,寇拉斯政府可以悄悄绕过帝国主导的经济封锁从事国际贸易。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真心想封锁远东人的只有帝国当局而已,其它主权国家只是在旁边跟着凑凑热闹、打打酱油,迦南人甚至普遍同情远东人的遭遇,颇有为小弟撑腰的气概,这一点从两国空前繁荣的边境商业活动可见一斑。这次迦南当局邀请远东人参加伯利恒世博会又是一次对帝国当局的露骨挑衅。
  抛开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外交博弈不谈,仅从商业角度而言,这次世博会获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大成功。歌罗法王子作为这次盛会的总策划在世人面前展现出杰出的才干,而展销会上最大的赢家却是远东人。
  寇拉斯王国展出的香皂、水银镜、大众表和新型马车集体登上本届博览会评选出的“十大名优产品”榜单,还被誉为本届博览会最受好评的四大杰作。榜单一经出炉,各国驻伯利恒的记者争相采访远东代表团,叶夫根尼娅夫人美丽端庄的版画形象出现在各国报刊头版,“远东商业女王”的名号不胫而走。
  报道中提及的四项远东商品,香皂和水银镜早已远销海外,国际社会对其获奖并不意外。“大众表”与装有熟星质轮胎和避震系统的马车则属新鲜事物,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大众表”的低廉价格令人震惊,世博会过后海外订单雪片般飞往卡隆工业区,每天都将伊莎贝尔办公室门外的信箱塞得满满当当,但是把持舆论导向的上流社会对大众表很是不屑,认为这东西与水银镜一样是远东人为小市民阶层设计的“便宜货”,于是乎在各国市场上呈现出“叫座不叫好”的诡异现象。
  相比之下,各国名流对远东马车的评价要正面的多,几乎是一片赞誉之声。伯利恒当地一份影响力颇大的报纸甚至刊文宣称“远东人创造性的发明了多种新技术用以改良马车”,对熟星质轮胎更是大加赞赏,称之为一场“车轮上的革命”!
  罗兰也留意到这些不吝溢美之词的报道,但是并不就此满足,清醒地认识到马车这种畜力交通工具终有一天会被自动化交通工具所淘汰。
  早在叶夫根尼娅夫人将新型马车带到伯利恒世博会上向世人展示之前,罗兰就召集莫洛佐夫、卡夫塔、杜瓦林和杰克叔侄以及维特根斯坦父子针对下一代公路交通工具的前景展开讨论。
  与会的诸位都是工业技术和材料工艺领域的顶尖人物,有道是“英雄所见略同”,当罗兰做出“马车时代将在不远的未来终结”这一貌似荒诞不经的预言,众人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讶,反而在深思熟虑过后相继点头赞同。
  “这件事其实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从魔导列车诞生那天起,马车时代就敲响了丧钟,只不过我们都猜不准这张大幕何时才会彻底落下,未来取代马车的公路载具又将是什么样子。”马特维轻声叹息。
  列昂尼德转头看向父亲,眼神异常明亮。
  罗兰笑了笑:“列昂尼德,这里没有外人,有话尽管说,不用怕惹火你老爸。”
  秘银机关术士在善意的笑声中站了起来,正色道:“我不能同意父亲的观点,事实上公路交通的前景并不存在什么迷雾,技术革新的路线非常清晰,既然我们可以将魔导蒸汽机应用在铁路上,又有什么理由阻止我们将蒸汽机装上马车,使之摆脱马匹的牵引在公路上自行奔驰?”
  天才机关术士激情澎湃的预言赢得一片掌声。马特维也苦笑着为儿子的发言鼓掌,尽管他知道给四轮马车装上发动机之后只会变成一台失控的“疯马”,公路上没有铁轨作为导引,这种怪车要如何控制方向?类似的技术难题还有一箩筐,远不是儿子想象中那么简单。但是他也承认这个思路值得尝试,总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给儿子泼冷水。
  “能够在公路上飞驰的魔导蒸汽车……这个想法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列昂尼德,如果让你主持这项研发工作,你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罗兰注视着秘银机关术士,眼中隐含期待。
第1412章
车轮上的革命(五)
  “当然有信心!”列昂尼德话一出口才听到父亲重重的咳嗽声,无奈的耸耸肩,又补上两句客套话,“只靠我一个人还远远不够,需要在座的诸位前辈和同事多多支持,当然,交通大臣阁下的指导也必不可少。”
  儿子打趣父亲,大家只当是父子亲情的自然流露,笑过也就算了。马特维老头却深感欣慰,以列昂尼德桀骜不驯的乖戾个性,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列昂尼德说得对,发明新一代交通工具是划时代的重大工程,绝不是某个天才灵光一闪就能解决的问题,我希望在座的诸位通力合作,共同攻克这道难题,将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
  罗兰严肃的态度感染了会场中的人们,也都收起笑容认真考虑这项工作,深感任重道远。
  “成立一个专门研发下一代公路载具的课题组,列昂尼德任组长,杰克、卡夫塔、莫洛佐夫、杜瓦林大师和马特维先生担任课题组顾问,需要人手就从军械所和机甲研究所抽调,至于课题组的经费……暂时拨款一百万金塔勒,不够还可以追加,只要能出成果,研发经费你们不用愁。”
  罗兰的承诺令列昂尼德暗自松了口气。才华他有的是,缺的就是经费。一百万金塔勒砸下去,要是听不到个响声,不用罗兰说话,他自己都没脸见人了。
  “关于新一代公路载具,我原则上支持列昂尼德以马车装载魔导蒸汽机的改装思路,同时还要提出几项性能方面的要求。”罗兰沉吟一声,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道:“首先,这种载具应该具有出色的载重能力和越野性能,其次,这种载具必须能够快速启动并且快速制动,只有满足上述所有要求,这种魔导自动车才能成为未来远东机械化陆军的战术载具。”
  众人听他说出最后一句话才恍然醒悟,难怪罗兰如此看重新一代公路载具的研发,甚至不惜代价,原来是出于军事需要。
  会议厅中陷入寂静,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轻微沙沙声,人们都在认真记录罗兰提出的要求。
  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罗兰没有针对发动机做出进一步的提示。决定先让列昂尼德他们自行摸索,如果研发投入一两年过后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进展,他也只能放弃对蒸汽动力车的幻想,进而提出“内燃机”这个连他自己都一知半解的新概念了——尽管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要如何在瓦雷斯世界制取燃油或其替代能源。
  ……
  似乎冥冥中有种力量在发挥作用,每当罗兰受邀访问迦南首都伯利恒,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导致他最终未能成行。
  四年前罗兰穿越到瓦雷斯世界之初,曾有机会前往伯利恒担任歌罗法的侍从骑士,当时他已经计划好了北上旅行,当然没有兴趣远赴他乡给人当跟班随从。
  四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为远东王子,地位与歌罗法这位迦南王子相当,实权犹有过之,有资格以一国储君的身份访问伯利恒。可惜伯利恒博览会举行时正值远东的农忙时节,罗兰不得不密切关注那200个农业改革试点,亲自到场确认每个试点的作物产量,从而为为期半年的农村改革实验做出初步总结并且写成报告提交内阁参考,实在无暇分身访问伯利恒,索性把这个展示远东新政成果的舞台让给商务大臣叶夫根尼娅夫人。
  七月是远东南方收获早稻的时节,沿江平原宛如翻滚金色波涛的丰饶之海。到了七月下旬,南方稻田收割完毕,各地均喜获丰收,尤以罗兰重点关注的农场试点产量最为突出,平均亩产高达700磅,创下远东早稻亩产的新纪录!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那些没有加入农场的自耕农,耕种几乎完全一样的田地,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花费了更多力气精耕细作,然而收获的早稻亩产量最多也只有300多磅,勉强赶上集体农场亩产量的一半。
  同样的地块,种植同样的作物,为什么产量差距如此悬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