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425

  “我还是不如他。”陆云做作的揉着手臂,谦虚道。
  “就差了一线而已!”陆松笑道:“加把劲儿,争取一两个月超过他!”
  “我看好你。”陆柏也笑了笑,他虽然对陆云强过自己这么多感到有些黯然。但这也意味着陆阀在将来的大比中,又多了几分胜算。他也感到十分开心。
  陆林白一眼这两个损友,想要反驳几句,但他必须全力平复翻腾的气血,一时连话都说不出来。
  陆松三个没看出什么异常,陆伟却大有深意的打量起陆云来。他这个武卫执事本来就是陆阀宗师第一人,眼光更是十分毒辣,岂能看不出最后陆云是让着陆林的?
  所以陆云很可能根本没到极限,但能顾及到陆林的状态和感受,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陆伟也没有说破,只是淡淡道:“去吃早饭吧。”
  “太好了。”四人登时如蒙大赦,被陆林这一番操练下来,他们腹中都早就雷鸣一般,隆隆作响了,感到此生前所未有的饥饿。
  “我感觉能吃下一头牛!”陆林如是说道。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早餐
  吃饭也是陆阀特训的一部分。民间常说人是铁饭是钢,典籍上也说‘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
  食气者就是先天秘境,仅见于典籍传说之中,至少百年之内从未有人达到过。哪怕是天阶大宗师,也必须要通过正常饮食来摄取营养,一方面维持精血旺盛,以修炼出强大的真气。一方面保持肉体的强大机能,以承载真气的负荷。
  对陆云这些年轻人来说,无论对习武还是学文,饮食更是及其重要的一环。有道是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饮食。暴发户再有钱,也不知道吃什么、怎么吃、如何搭配,才对身体最有益。
  只有陆阀这样传承数百年的簪缨世家,才真正了解食物和补品的真谛,知道该如何搭配烹制搭配、分时食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强身健体、头脑清明、固本培元!
  虽然陆柏这些嫡系子弟,自幼饮食便及其讲究,每日摄取的营养和能量都远超常人。但依然与陆阀专门为他们制定的饮食相提并论。
  当他们来到吃饭的地方,便见四条长桌上,已经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吃食,每一样食物的分量都不多,但各色荤素菜品加起来足有二十样,另有药膳两盅,乳酪半斤、蜂蜜四两、燕窝一品,以及一份陆阀秘制的药丸。
  陆伟和陆信和他们同在一处吃饭,但两人面前的膳食要简单许多。倒不是陆阀管不起两人吃饭,而是他们基本没有消耗,摄入太多的营养反而有害无益。
  “你们每个人的早餐所费,便高达四千钱之巨!”陆伟对四人笑道:“所以一点都不许剩!”说完便拿起筷子,示意众人可以开动了。
  被折腾了一早晨,四人早就饥肠辘辘,马上也拿起筷子,专心致志消灭起眼前堆满的食物来。盏茶功夫,他们便风卷残云一般,将早餐吃下去七七八八,却仍然感到意犹未尽。陆松和陆柏一边吃,一边暗暗咋舌,心说自己怎么变成陆林那样的饭桶了……
  不过他们也清楚,是因为早晨看似简单的操练,将他们体内真气消耗一空,身体需要大量的进食,来尽快恢复元气所致。
  陆云比他们更清楚的是,当习武之人耗光所有真气,如果能及时补充体力,快速恢复真气,会使其经脉得到很好的锻炼,能承受和储存更多的真气。虽然每次的进步,都小的无法察觉,但如果日复一日的积累下去,用不了几个月,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
  而且对三人来说,陆伟的法子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可以让他们控制真气的能力快速增长。尤其是陆松,他只要资质不差,很快就会学到控制真气的法门,用不了多久,就能晋升玄阶。
  对陆柏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尽快熟练控制自己体内的真气,使其收放自如、运用随心,所以收获同样也会不小。至于陆林,本身已经可以很好的控制自身真气了,所以没法立竿见影,只能日积月累的提高真气的上限,直至全身经脉承受不住,才能借机向任督二脉发起冲击。
  对陆云自己来说,陆伟这法子可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他早已打通任督二脉,在皇极洞玄功的妙用下,对真气的控制更是远超地阶宗师,所以陆伟根本无法看透他的真实实力。
  不过陆云还是会无比认真的对待陆伟的训练,因为他太需要早日正大光明的拿出地阶的实力了。如果能在陆阀的特训中,表现出实力突飞猛进的增长,旁人应该只会惊叹他天资过人、陆阀训练有方吧?
  而且陆云十分期待,两天后陆仙的指点。他之前的修习,一是靠研究《皇极洞玄功》上的功法,二是靠陆信和保叔的指导。但两人都是地阶宗师,根本无法参透玄之又玄的《皇极洞玄功》,更无法指点他地阶以后的修行。是以陆云不知积攒了多少疑问和困惑,早就盼着能向登峰造极的大宗师请教了。
  尽管他不敢向陆仙表明真实实力。但大宗师对武学的认识,已经近似于道,陆云相信,就算陆仙把自己当成玄阶强者指点,自己也同样会受益匪浅的。
  陆云唯一的顾虑,就是会不会被陆仙看穿了真实的实力。但他反复权衡,认为皇极洞玄功的修炼方法独特至极,当自己把真气封锁在眉心祖窍,就算是天阶大宗师,也看不穿自己的底细。
  ……
  早饭后,陆伟便回武卫院,处理族中事务去了,改由陆信继续教导四人打坐运气。
  陆信没有陆伟那么多花样,但他对真气经脉,尤其是自家天地正法的认识,一点也不逊色于陆伟。他依次指导四人行功运气的方法,指出他们每一处微小的错误,并将自己同宗同源的真气注入他们体内,按照最正确的方法运行一个周天,又让他们运转本身的真气,跟随自己再运行几个周天,这才撤回自己的真气,让他们自行体会修炼。
  陆柏三人都悟性极强,陆信教了几遍,他们就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按照正确的线路运功。果然发现真气恢复的速度,要比平时快上不少。三人大喜过望,赶忙意守丹田,心无旁骛的呼吸吐纳起来。
  轮到陆云时,陆信正色道:“阀主开恩,破例允许我,传授你完整的天地正法。”说着起身出去道:“他们三个早就学过了,你跟我来吧。”
  “是。”虽然八年前,陆信就已经把天地正法倾囊相授,陆云还是乖乖依命起身,跟他到了后院。
  后院里浓荫蔽日,蝉鸣不断。陆信看着毕恭毕敬立在自己身前的陆云,轻声道:“往后,你就可以用全套的天地正法对敌了。不过,实力还是不宜提升的太快。”
  陆云点了点头,就算是天才,也需要时间来完成飞跃。自己至少今年之内,还是要以玄阶示人的。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陆信压低声音道:“昨日听六执事说,夏侯阀的夏侯荣光,裴阀的裴炬,在一年前都已先后到达玄阶巅峰,如今正闭门苦修,意图一举打破‘二十岁以下无宗师’的定论。好在来年正月的大比中一鸣惊人!”
  “这两人应该是十七八岁吧?”陆云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夏侯荣光十九岁,裴炬十八岁。”陆信给出确切的答案。
  “那也非常了不起了。”陆云轻叹一声。虽然自己十四岁就已经打通任督二脉,可《皇极洞玄功》也是从那时起,就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而且随着自己功力加深,对身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谁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反倒是夏侯荣光和裴炬这种一步一个脚印提升上来的,将来更有可能成为大宗师,把自己甩在后头……
  “你从现在只修炼天地正法,将来成就未必低于他们。”虽然情知用处不大,陆信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陆云点了点头,但他是不会放弃皇极洞玄功的!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杀手锏
  陆云在陆坊接受特训时,京里的灾民又闹事了。
  也不知什么人,将大理寺的判决结果,提前泄露了出去。当听说高广宁仅仅被罚俸一年,连工部尚书一职都没撤时,灾民们全都惊呆了!
  他们仍清楚的记得,当初在宣辉门外,初始帝是何等雷霆震怒,发誓要将朝廷的蛀虫揪出来,还百姓一个公道。怎么一转眼,就要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呢?
  这时,那些消息灵通之辈,便愤慨的告诉他们,这根本不是陛下的意思,皇帝陛下至今被奸臣蒙在鼓里呢!
  老百姓恍然大悟,义愤填膺的大骂起奸臣该死,官官相护来!
  “咱们得去让陛下知道,不然白白便宜了奸臣,陛下还要落个昏君的恶名!”京城各处灾民聚集之地,都有人约好了一般鼓动起来。
  灾民们本就恨极了让他们家破人亡的高广宁,日夜苦盼着朝廷能给他们个公道,此刻本就怒火冲天,让人一煽动,马上一窝蜂的朝天津桥方向涌去。
  天津桥上,有禁卫日夜守护,不许闲杂人等通过。灾民们看到那些身穿金甲的护卫,不禁有些打怵。带头的那些人却大声嚷嚷道:“怕什么,我们又不是来闹事的!”
  “就是,咱们是来禀报皇帝的,他们不会为难咱们的!”
  众人便继续向前,果然被护卫拦住,厉声向他们喝道:“都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来敲登闻鼓的!”灾民中,领头的几人理直气壮回答道。所谓登闻鼓,又叫路鼓,乃是历代君王悬挂于宫门之外,允许百姓击鼓鸣冤,将案情上达天听的。
  本朝立国后,恢复中华衣冠,自然也因袭古制,在紫微城外设了这样一面大鼓。但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登闻鼓设在洛北,洛南的百姓想要击鼓,必须要通过设在洛水河上的几座桥梁。
  而洛水河的桥梁,无一例外都有军队把守,平头百姓想要过河,可谓难上加难。
  “这么多人敲鼓?”守桥的禁卫看着乌压压的百姓,咽了口唾沫道:“难道你们都有冤情?”
  “不错!”灾民们便嚷嚷起来:“我们都有冤情!”
  “不行!不能这么多人过去!”禁卫想按照惯例,把他们拦在洛南。
  “放行!”谁知此时,一个威严的声音,在禁卫们身后响起。禁卫们循声一看,便见发话的乃是羽林卫指挥使皇甫康。这位负责守卫紫微宫的皇室将领,‘恰好’巡逻经过此地。
  “指挥大人……”守桥的头目不禁为难道:“这么多人过去,万一酿出乱子怎么办?”
  “放心,一切有我负责。”皇甫康淡淡说一句,目光转向那些灾民,对走在前头的几个老者笑道:“几位老丈,当时在宣辉门外,咱们见过吧。”
  “是是,将军大人好记性,正是小老儿几个。”几个老者看到皇甫康,心中大定道:“当时陛下有言,若是有事,可以随时来宫外敲鼓,将军大人还记得吧?”
  “听到了吗。”皇甫康看一眼那头目,沉声道:“是陛下允许他们来的!”
  都到这份儿上了,守桥的禁卫哪里还会再阻拦?赶忙让开了去路,任由灾民浩浩荡荡过了天津桥。
  ……
  长乐宫内,大玄太师夏侯霸,正在向初始帝禀报,三法司对高广宁一案的结论。
  初始帝一言不发的端坐在金台之上,手抚着玉如意,脸上看不出多少怒意,反而带着淡淡的讥讽之色。
  对此夏侯霸早已习以为常,每当初始帝遇到不快,却又发作不得之时,皇帝就会摆出这副欠揍的神情。
  夏侯霸也不理会初始帝的不快,一板一眼将情况禀明,然后沉声道:“中书省经过合议,认为三法司的审理并无偏颇之处,可以认可这个结果,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夏侯霸说完,却久久不见初始帝答话,他只好咳嗽一下,沉声道:“陛下!”
  “呵呵……”初始帝这才回过神来,对夏侯霸微笑道:“太师听到什么动静没有?”
  夏侯霸不禁皱眉,以他多年的经验看,初始帝怕是又要出幺蛾子。老太师便闷声答道:“老臣年迈耳背,什么都没听到。”
  “你仔细听。”初始帝把手支在耳旁,摆出一副聆听的架势。
  “……”夏侯霸无奈,只好凝神侧耳,果然听到一阵鼓声远远传来。
  这时,一名小黄门跑进来禀报道:“启奏陛下,有人敲登闻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