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425

  不过,一想到陆阀那个神奇的小子,他又生出一丝希望来。虽然自己碍于身份做不了什么,但那对父子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就认输吧?
  还有裴阀的铁甲军,来的也太快了一点。要是再快一些,岂不正好将夏侯荣光的精骑挡在天津桥外?
  朱秀衣仔细复盘今日发生的种种,忽然从蛛丝马迹中,又嗅到了些不寻常的气息。
  ‘不错,裴都要是真着急救援,为何不跟荣光一样带骑兵前来?’朱秀衣越想越觉着,裴阀的动机十分不纯。‘看来想要浑水摸鱼的不止我一个,远远还没到胜负已分的时候呢。’
  想到这,朱秀衣重新振作起来,不疾不徐的朝着自己的住处走去。
  待转过一个拐角时,遇到了一队巡夜的护卫,领头的军官沉声问道。
  “什么人?”
  “是我。”朱秀衣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回答道:“老牛,又是你当值啊?”
  “原来是朱先生啊。”那护卫常在他家附近巡逻,自然跟朱秀衣早已熟识。“巷子黑,小的送先生回府。”
  “有劳了。”朱秀衣没有推辞,这样的场景并非头一次上演了。
  那军官便吩咐一声手下继续巡逻,自个则打着灯笼,轻车熟路的在前头开道。
  快走到家门口时,朱秀衣忽然轻声问那军官道:“你家里人最近北边跑得勤吗?”
  “这,最近北面不太平,商旅往来的少了,我家也没什么生意。”军官便小声答道。
  “那怎么行,越是这种时候,去一趟赚的钱就越多。”朱秀衣看似在指点那军官家里的生意,实则下了命令道:“把本钱都押上,去镇北关收老山参,我看那边未必有传的那么邪乎,难道镇北军都是摆设不成?”
  “好,我跟家里说,先生的话肯定没错。”那军官感激的使劲点头。
第六百五十二章
陆阀的准备
  夏侯霸这一昏迷不醒,整个洛都城一夜无眠,各阀都在紧急商议着,该如何应对这一突发状况。
  陆阀自然也不例外。
  三畏堂中,阀主陆信端坐在正位上,诸位执事和长老会成员分列左右,陆云也在末位列席。
  “此次的事件虽看似与我们陆阀无关,但要谨防夏侯阀趁机扩大报复对象。”只听大执事陆修沉声道:“再者,如果夏侯阀对梅阀报复太过激烈,我们说不得也要替她们分担些压力,不然被夏侯阀各个击破,最终孤立无援的还是我们自己。”
  “大哥说的对,梅阀接下来的压力肯定很大。”陆侃点点头,说着却话锋一转道:“但以观风院今日的研判来看,夏侯阀对梅阀的惩戒,可能更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梅阀实力虽弱,但与各阀联姻最广,谁家没有一大票梅阀的女婿?”
  陆侃说到这,祠堂中响起一阵轻笑,在场这近二十位陆阀高层中,就不乏娶了梅阀女子为妻的。
  “就算他夏侯阀,也有好些与梅阀沾亲带故的,在夏侯霸生死未明的情况下,他们虽然不会替梅阀说话,但绝对不会支持无限度的报复下去。”只听陆侃接着道:“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对夏侯阀来说,打击梅阀没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梅老太太已经带着她的娘子龟缩了十年,你再打击她,她也不过是重新缩回乌龟壳而已,还真的要派大军攻打梅坊不成?”
  “那应该不会吧……”众人闻言纷纷摇头道:“那跟造反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直接造反呢。”
  不少人说着看向了甘陪末座的陆云,显然是想到了去年为了救他,陆阀差点攻打谢坊的那桩事。
  “那次跟这次不一样的,大伙儿是为了去救人……”陆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小声分辩道:“再说也没打起来不是?”
  “好了,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陆信一摆手,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回到陆侃身上。“你的意思是,观风院判断,夏侯阀揪着梅阀不放,得不到什么实际好处。所以他们会……”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陆侃点点头,沉声道:“他们很快就会将矛头转回皇帝身上,因为那样才符合夏侯阀的根本利益,这一点跟皇帝是不是幕后主使没有任何关系,就算真的不是,他们也会认为是的。”
  “嗯。”众人纷纷点头,显然都认可陆侃的判断。
  “唉,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长老陆冋也不禁感慨道:“昨天咱们还为陛下的手段击节叫好,没想到今天,就让老太师轻易的翻过来了。”
  “夏侯霸这一晕,晕的实在太是时候了。”便听陆侠沉声道:“我看他八成是装出来的。”
  “就算他是装的,夏侯阀那帮人也会当成真的,借机搞事情的。”陆仪冷笑道:“如果诸位分析的不错,皇帝这下有难了。”
  “要密切注意安西军的动向。”陆信吩咐陆侃一句。
  “是。”陆侃点头应下,虽然陆阀的封地不在关中,但在长安城中依然遍布亲朋故旧,打探安西军的动静要比打探镇北军方便许多。
  “诸位。”然后陆信清了清嗓子,一众陆阀高层便坐直了身子,安静等待阀主训话。
  “原本虽然我们认定天下将要大乱,但目前的局面应该还能维持几年。可今年以来,形势急转直下,夏侯阀显然已经失去了耐心,准备在一两年内彻底解决问题。”陆信神情严峻道:“如果说今年就会爆发战争,我一点也不会惊讶。”
  众人悚然点头,阀主的判断让他们再一次意识到,陆阀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们必须要珍惜每一天,使出浑身的劲儿,只争朝夕了!”陆信说着看向陆修道:“大哥,湖广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回阀主,这半年来我们一刻也没闲着,已经先后向湖广派出五千余名族人,按照阀主制定的计划,多头并进的推行。”
  陆修比起半年前清减了不少,原本养尊处优的脸上,如今已满是风霜之色。仅仅这半年时间,他就在湖广和洛都之间往返了十次之多,几乎七成以上的时间都在外头跑。
  “截止本月底,我们已经在湖广募兵八万,陆伟和几位长老在日夜操练他们,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形成战斗力了。”
  如今各阀的扩军备战已是公开化、白热化,陆阀自然不用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的招兵买马也无所谓了。
  “兵器、甲胄、粮秣呢?”陆信又追问道。
  “我们的矿工日夜不停,铁匠坊、兵甲铺、染织坊都扩产了十倍,半年时间已经打造出钢刀五万把、长枪三万柄,黄桦弓两万张,箭矢三十万支,另有铁甲五千副,皮甲两万副,藤甲五万件,军服五万套……”
  陆修回答起来如数家珍,听得一众陆阀高层目瞪口呆,没想到本阀居然有如此强大的战争潜力。
  “还很不够啊。”陆信却依然满面忧色道:“藤甲在湖广好用,但到了北方就大打折扣不说,还有可能会被火攻。暂时停下藤甲的生产,全力以赴生产铁甲和皮甲。”
  “兵器弓弩箭支也远远不够,必须要日夜加快生产。”顿一顿,他看看众人道:“诸位,我的意思是,将《免赋加恩令》从军队推行到整个湖广,只要是为本阀备战服务的,都可以享受同等优待。”
  “嘶……”一众陆阀高层纷纷倒吸冷气,无不惊讶于阀主的魄力。
  所谓《免赋加恩令》乃是陆信推出的各项改革中,最核心也是最得领地民众拥护的一条。其内容林林总总几十条,简单说来就是三条——
  一、家中有青壮年加入陆阀军队者,一人可免三人徭役,五亩田赋。两人则免全家徭役、全部田赋。
  二、凡训练刻苦,作战勇猛者皆可记功积分,将士凭积分可兑换银钱、粮食、鱼肉、毛皮、布匹乃至田地各式各样的赏赐,而且赏赐十分丰厚。
  三、为陆阀战死者,给予家中优恤,除了赏赐田地钱粮外,还赐予‘义士’称号,入祀忠义堂,全家继续免租税徭役二十载!
第六百五十三章
深谋远虑
  《免赋加恩令》乃是陆云和陆信反复商量,推敲出来的大杀器。其根本便是门阀放弃对领地的部分利益,以换取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激发出部曲的战斗力。
  当初,陆信一提出《免赋加恩令》的方案,就遭到了一片反对声。阀中上下都认为,这样会让阀中收入锐减,影响到陆阀子弟的利益。但陆信趁着新官上任三把火,在诸位执事和长老会的支持下将法令颁行了下去。
  而且为了减小阻力,他还耍了个滑头。在颁布《免赋加恩令》前宣布,只在陆阀的部曲军队中施行此项法令。因为年初时,陆阀的部曲军队统共只有两万来人,在族人们看来影响不大,这才终于压下了反对声。
  可京里的族人们万万没想到,《免赋加恩令》的威力是如此的恐怖,一经发布,湖广百姓便踊跃参军。仅仅半年时间,陆阀在湖广的军队就从一万人扩编到八万人。就这还是因为陆阀军队原本的底子实在太薄,合格的军官和熟练的老兵严重不足,短时间内扩充到八万已经是极限,再多就只会适得其反,影响战斗力了。
  所以还有同样数量的青壮无法参军,一个个如丧考妣、伤心欲绝,只能服从阀中安排到矿山、兵甲铁匠铺等处劳作。
  现在,陆信又要将《免赋加恩令》扩大到这些人身上,可想而知,他们会被鼓舞出多大的干劲来?
  但这样一来,湖广的田赋收入就要断绝了……
  陆阀的封地虽然是各阀中最大的一片,但湖广地广人稀,人口只有区区三十万户不到。如果对八万军队,十几万工匠都免税加恩的话,整个封地的百姓几乎家家户户不用再交税服役,陆阀说不得还得倒贴一大笔赏赐进去。
  如果陆信当初直接提出这个方案,估计就连陆修等人都不会支持他。
  可眼下的情况不一样了,陆阀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尽快的强大起来,势必在即将到来的天下大乱中被人家消灭吞噬掉。所以不计成本的扩军备战就成了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案了。
  果然,一众陆阀高层对陆信的提议毫无疑义,《免赋加恩令》惠及整个湖广便成了定局。
  陆信又和众高层仔细推敲了颁行的细节,一直到下半夜才散会。
  “诸位回去后,要利用近来的局面,向我陆阀的子弟掰开揉碎了讲,非常时期壮士断腕,是为了我陆阀全族的存亡。”最后,陆信仍不放心的叮嘱众高层道:“让他们不要光盯着自己那点例钱月粮不算完,我陆阀要是倒了,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完蛋吧。”
  “阀主放心!”陆仪笑着拍了拍胸脯道:“咱们陆阀的儿郎自幼饱读圣贤书,能连这点道理都不懂?我就不信他们在听说湖广领民的事迹后,还能安心当他们的笼袖骄民?”
  “呵呵,是啊阀主,咱们陆阀的老少爷们也是有血性的,”陆冋也颔首笑道:“正好趁着夏侯阀乱来,我们也让各坊都组建起护卫队,加紧操练起来,将来会有大用。”
  “可以。”陆信其实十分清楚门阀子弟们的纨绔操行,不过这种话绝对不能从他口中说出。相反,他还要鼓励大长老道:“伯父,这件事就劳烦长老会各位了,放手去做吧。”
  “好,我们豁上这把老骨头,也要帮阀里把队伍拉起来。”陆冋等人站起身来鼓舞精神,开了大半宿的会,也真难为这些老人家了。
  “诸位请回去抓紧歇息吧。”陆信笑着将众人送出三畏堂道:“再耽误一会儿,天就亮了。”
  “是……”众人便纷纷向阀主行礼告退。
  ……
  目送着一众高层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陆信才回头朝陆云笑道:“你看,手段和时机多重要哇。”
  “是啊……”陆云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放在半年前,他根本不敢想象这道掘了门阀根基的《免赋加恩令》,居然会在陆阀如此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是的,他和陆信拟定这《免赋加恩令》,目的并非只在提高陆阀的战斗力那么简单,他们还有更深远、更宏大的图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