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425

  “不错,今天寿宴上,看那两位阀主的表情,实在精彩至极啊。”夏侯雳也难得的和夏侯雷保持一致道:“希望他们能认清形势,以后乖乖听命,这样还能有口汤喝。”
  说着,他望一眼夏侯不伤,笑道:“不伤,你这位中书令怎么看?”
  “二位叔叔说的是,我也开心至极,”夏侯不伤敛住笑,略一迟疑道:“可是这事儿实在太顺利了,让我心里总有些不踏实,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大哥说的有道理。”夏侯不破也有同样的担忧,但他顾虑夏侯不伤会觉着自己多嘴,便一直忍着没说,现在见大哥自己开了口,他便也没了顾忌道:“皇帝这一手,似乎是在将我们,推向裴阀和崔阀对立面。将来大伯行使大冢宰的职权,少不了和他们发生冲突。”
  “嘿,那都是早晚的事儿。”夏侯雳闻声冷笑道:“等到咱们坐了江山,一样不会让他们蹦跶下去的!”
  “但发生在将来的事情,被移到了眼下,怕是会影响到各阀的团结,给皇帝可乘之机。”夏侯不破皱眉道:“只怕皇帝也是这样的打算。”
  “唔。”书房中的众人,都被夏侯不破说得冷静下来,夏侯霸望向朱秀衣道:“先生怎么看?”
  “几位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这些担忧并不致命,也不会对我们的大计有多大影响。”朱秀衣轻摇羽扇,淡淡笑道:“以学生愚见,皇帝之所以抛出大冢宰这个诱惑,是想换主公在国本之事上让步。”
  “哦,此话怎讲?”夏侯雷一愣道:“大哥当上大冢宰,更没道理给他让步了。”
  “你懂什么。”夏侯霸却啐一口道:“先生说的对,皇甫彧今天做足姿态,老夫确实不好逼他太甚了。别忘了,老夫这个大冢宰可是大玄头一回设立,他要是从中作梗,老夫怕是三年两年都没法上任。”
  “哦,明白了,”夏侯雳恍然道:“这是交换。”
第六百四十一章
稳妥计划
  夏侯坊,凌云堂中。
  “不错,就是交换。”朱秀衣轻摇羽扇,笑道:“皇帝想用这个大冢宰,换取他皇甫家皇位不失。”
  “他做梦呢。”夏侯雳闻言啐道:“也不擦擦眼看看如今这天下,到底谁主风云?还想跟我们玩虚君实相那一套,就他也配吗?”
  “就是,真要是上了皇甫彧的套,咱们的大业,又得无限期拖下去了!”夏侯雷也嚷嚷道:“大哥,将来的事儿,谁能说清楚?咱们还是要把握当下,一鼓作气啊!”
  “唔……”夏侯霸微微颔首,他也觉得两个兄弟的话有道理,但自己和儿子已经在众目睽睽之下,领旨谢恩了。现在想要反悔,脸上实在挂不住。便习惯性的看向朱秀衣道:“先生,你意下如何?”
  “以学生愚见,倒不妨权且敷衍一下吧。皇帝已经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了,若我们还咄咄逼人,难免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朱秀衣却有不同看法道:“这皇位已然是本阀的囊中之物,咱们当然要选一种最稳妥,最体面的方式拿到手了。”
  “嗯……”夏侯霸点点头,去岁年末时定下的计划,本就是徐徐图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掀桌子。如今形势大好,似乎更没有跟初始帝撕破脸的必要了。想到这,他便沉声道:
  “先生说的是。老夫也确实需要时间,收拾一下不听话的下三阀。成为大冢宰,名正言顺总领三省,统掌文武大权,正是个好机会。”夏侯霸沉吟片刻道:“就是裴阀和崔阀,也该提前好好收拾一下,这样等我们发动的时候,才不会遇到什么阻力,将来也不用再分锅吃饭了……”
  夏侯霸一直十分清楚,将来坐稳江山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剪除门阀的权柄,让他们再也威胁不到夏侯阀的皇权。这与当初乾明皇帝要做的事如出一辙,所以无论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会做一样的事。
  夏侯霸迟迟没有发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层顾虑。如果和裴阀崔阀等强势门阀联合夺取天下,固然易如反掌。可在江山易主的过程中,这些门阀的势力必将水涨船高。夏侯阀立国还要再酬功,到时候又要分出大块的权柄、土地、人口,那几家还不知膨胀成什么样。
  到时候想收拾他们,怕是又要山河破碎,血流成河了。而且万一自己死后,子孙不成器,这万里江山最终谁主浮沉,还说不准呢……
  正因如此,夏侯霸才会显得如此犹疑迟缓——他希望能靠夏侯阀自己的力量,最多加上个谢阀,就完成改朝换代,这样才会得到最有利的局面。可这样一来,各阀就不再是帮手而是对手了,夏侯阀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实在是没那个底气单干啊!
  这就是初始帝的高明之处,他已经把夏侯霸琢磨到骨子里了,所以去岁就抛出大冢宰这个大饼来稳住夏侯霸。他知道,大冢宰之位正是夏侯霸梦寐以求的,收拾各阀的利器。老匹夫怎么可能不上钩?
  果然不出所料,夏侯霸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暂时同意初始帝的条件,以暂不立太子来交换大冢宰之位!
  ……
  尚书省,左仆射值房中。
  夏侯不伤找来二皇子,向他转述阀中的决定,皇甫轸登时如丧考妣。
  “怎么会这样呢,舅舅?”
  素来温文尔雅的二殿下,这下再也没法演下去了,他霍然站起来,满脸愤怒道:“不是说好了,让我来当太子的吗?!”
  自从数月前,外公和他谈过话之后,皇甫轸就一直等着自己被立为储君的这一天。他等啊等,早就等得心急如焚,满嘴燎泡了,谁知最后却等来这样一个结果。这让他一时间如何接受。
  “你别激动。”夏侯不伤一边收拾着自己的私密物品,一边安慰着外甥道:“我没说不让你当这个太子啊?只是说,希望你顾一下大局,等你外公坐稳了大冢宰的位子,再拥戴你上位而已。”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皇甫轸一脸焦躁的踱着步。
  “不会太久的。”夏侯不伤端详着手中宝光灿灿的血玉兔,将其小心收入匣中。
  “那总得有个具体期限吧?”皇甫轸追问道:“半年?过年前能成吗?”
  “够呛。”夏侯不伤将装好的匣子,一个个整齐的摆在书案上,准备待会儿一并装箱。他已经接到了正式任命,明天就要去中书省坐堂了。
  “什么?!”皇甫轸双手撑在书案上,气愤无比地问道:“难道要等到明年?”
  “明年也够呛……”夏侯不伤只顾着欣赏自己的珍藏,也没注意到皇甫轸已经快要爆发了。还在那漫不经心的回答道:“你外公上任伊始,也不好马上就朝盟友开刀,总得徐徐图之。最快也得两三年工夫,才能将各阀的权柄收回。要是不顺利,三五年也说不定,不过那时,大局已定,谁也翻不过点了,有什么好急……”
  话没说完,便听哗啦一声,怒不可遏的皇甫轸冲动之下,居然将他摆在桌上的匣子,一把全都扫到地上。
  “三五年,我可等不了那么久!”
  夏侯不伤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收集多年的珍玩纷纷落地。他愣了一下才惊呼一声,展开身法想要去捞,却已经来不及了……
  结果他只抓住一个匣子,就眼睁睁看着其余的木匣摔落地上,里头那些易碎的瓷器珍玩,咔嚓咔嚓碎了一地……
  “孽畜,你要干什么?!”夏侯不伤勃然大怒,一把将手中的匣子震了粉碎!
  皇甫轸哪能承受的了天阶大宗师的威压?一屁股坐在地上,心中又惊又怕,却还嘴硬道:“谁让你不跟我好好说话的?”
  “你!”夏侯不伤抬手要打,却又不想在自己大喜的日子节外生枝,便硬生生咽下这口恶气,冷着脸斜睥皇甫轸道:“你小子别打错了算盘!你他娘的等不及,可还有两个弟弟愿意等呢!”
  “给我滚!”
  说完他一把将皇甫轸拎起来,恶狠狠的丢出门去。
第六百四十二章
缓立嗣君
  翌日早朝,初始帝从金台帷幄上往下看,没有在朝班中发现夏侯霸的身影。
  这是因为夏侯霸已经卸任了中书令,却还没上任大冢宰,一时没有差事,自然不必上朝了。当然,这也跟初始帝委任他儿子接掌中书令有关。若是换了别人接班,夏侯霸一定会等到自己走马上任那天,才会交出中书令大印的。
  无论如何,十多年来头一次在上朝时没看到夏侯霸,初始帝感觉天也蓝了,风也柔了,满朝文武也顺眼多了,真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原来寡人不是抗拒上朝,只是不想见到那老匹夫……”初始帝小声对一旁的杜晦笑道。
  “呵呵……”杜晦干笑两声,没法接话。御阶下,新任中书令大人还在侃侃而谈呢。
  夏侯不伤在那引经据典,根据前朝旧历,来给他老子定下大冢宰职权。大冢宰乃西秦东齐为权臣专设的官职,大玄之前从未有过设置,自然一应待遇权限都需要从头拟定了。
  “前朝依《周礼》置六官,设天官府,以大冢宰卿为主官,统领百官、执掌国政,文武之事,皆决于大冢宰……”夏侯不伤絮絮叨叨,翻来覆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意思,往后这朝廷的大事小情都归他爹管了。
  除了夏侯阀一系的官员,听得聚精会神,朝堂百官全都神情涣散,哈欠连连。就连裴阀和崔阀的人也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他们本来自成一派,就连中书省都管不着,但往后陟罚臧否,都要直接由夏侯阀决定,心里哪能痛快?
  只是两阀的高层这两天耳提面命,让他们乖乖听话,不要多嘴,这些人才捏着鼻子,当起了木头人。
  但初始帝心情好啊,耐心听夏侯不伤絮叨完了,才笑眯眯道:“中书令这功课做得认真啊,看来接老郡王的班,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啊。”
  “陛下过奖了。”夏侯不伤谦虚一笑道:“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你又不是不知道,寡人素来不理琐碎。这些事原来就是你父亲代劳,你也不用事事请示,回去跟中书省的人,赶紧商议出个章程来,拿来寡人用印就是。”
  初始帝却无所谓地笑道:“不要让你老父亲等太久,他会误会寡人的。”
  “陛下说笑了,家父对陛下铭感五内,每日都教诲我们要忠君爱国,勤于王事呢。”见初始帝没有作梗的意思,夏侯不伤自然也报以几句漂亮话。
  “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上任后中书省的头等大事,就是为大冢宰拟定章程!”初始帝拍了板,结束这一冗长的话题。
  夏侯不伤心满意足退回朝班,陆信便出列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讲。”初始帝微微颔首。
  百官也来了精神,伸长耳朵听陆信要说什么,富有战斗精神的陆尚书,从来不会让他们失望。
  “之前为国本之事,朝野议论纷纷,百官反目成仇,已经极大的影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便听陆信沉声提议道:“为臣斗胆恳请陛下,宣布暂时缓立嗣君,并给诸位皇子历练的机会,这样过去几年,孰优孰劣,自有公论,再议国本之事时,也就没这么大争论了。”
  “唔……”这本就是初始帝的意思,皇甫彧自然不会反对自己,他将目光投向了夏侯不伤道:“中书令意下如何?”
  “陆尚书此言老成持重,臣没有意见。”夏侯不伤简单利索地答道。方才初始帝没有作梗,他自然也要默契的投桃报李了。
  “既然中书令也没意见,那寡人也就从善如流了。”初始帝摆摆手道:“这次国本之事争论这么大,正说明寡人的几个儿子还很不成器,没有一个能服众啊。方才陆尚书说的对,他们确实需要历练。”
  说着初始帝看向崔晏道:“这件事就拜托老令君了,给他们在六部安排个位子,好好历练几年再说吧。”
  “臣遵旨。”崔晏自然无可无不可。
  没有预想中的争执,也没有人试图拖延,扰动朝堂数月的国本之争,就这样轻描淡写的被搁置起来。让想看热闹的官员感到十分失望。
  各部又奏了几件不痛不痒的事情,杜晦便宣布退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