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425

  “嗯,也好。”陆信颔首道:“商老板这个人我接触过,不是你想的那样市侩,大商言德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是么?”陆云闻言微微一愣。他以为商赟迟迟不来,是想等到孩子月份再大些,快要瓜熟蒂落时,再来洛都处理此事。到时候,他先让人将此事大肆渲染一番,然后再跟陆阀谈判。陆阀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时间,只能任他勒索了。
  “不用想那么多有的没的,等见了面你自然会有判断。”陆信眼看到了殿门口,嘱咐陆云一句道:“记得回家,去看看商大小姐,不要冷落了她。”
  “是。”陆云点点头,目送着陆信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进了长乐殿。
  ……
  长乐殿中,初始帝已经渡过了最初的兴奋劲儿,但精气神明显和之前大有不同了。
  “哈哈哈,陆卿家快快起来吧,都是自己人,不必多礼。”
  只见他龙行虎步来到御前,亲手扶起跪地的陆信。
  “谢陛下。”陆信直起身来,躬身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旨意?”
  “你这位礼部尚书,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整天忙自家的事情。”初始帝坐回御座,打趣一句道:“人都说礼部清贵,贵没看出来,但清闲是真看出来了。”
  “为臣惭愧,请陛下降罪。”陆信忙再度躬身请罪。初始帝一点都没说错,今春上任以来,他几乎连礼部衙门都不去,一心一意的在阀中推行他的改革。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偌大的陆阀百弊丛生,千头万绪都等着他去理清,陆信实在分不出精力,跑去礼部务虚了。
  他还以为,自己当这个礼部尚书本该如此呢。但听初始帝的意思,似乎还想让自己干点别的。
第五百六十二章
冠礼之谋
  长乐殿中。
  见陆信伏身请罪,初始帝摆手笑道:“爱卿误会了,这里又没外人,寡人怎么跟你计较区区小节呢?你大刀阔斧整顿陆阀,还不是为了更好的替寡人出力?”
  “多谢陛下体谅,臣肝脑涂地,无以为报。”陆信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不用你肝脑涂地,只要你帮寡人个忙便可。”初始帝呵呵笑着。
  “请陛下只管吩咐。”陆信心中一凛,观其行、听其音,就知道肯定没好事儿。
  “唉,说来真是丢死人了……”初始帝走到近前,直接坐在一尺高的御阶上,满脸忧色的看着陆信道:“昔日高祖钦定,皇子十六而冠,加冠之后便可开府封王,成家立业了。寡人便是十六岁行的冠礼,然后封王开府,十七岁成亲,次年便生了大皇子。”
  说到这,初始帝哽咽了,这绝非是在演戏,而是真真切切感到了奇耻大辱。
  “但寡人的长子皇甫轩,过几天就满二十一岁了。却一直连冠礼都没加。之前的礼部尚书卫庆,也是他亲舅舅,几次三番上书,想要为他行冠礼,却都被中书省以种种理由驳回。结果整整五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加冠。不加冠礼,就没法开府封王,更别说成婚了。到现在他还以皇子的身份住在百子院中,那可是给没成年的娃娃住的地方啊……”
  初始帝说到这,再也忍不住悲声大放,当着陆信的面痛哭失声道:“陆卿家饱读诗书,你说说古往今来,有没有寡人这般窝囊的皇帝,有没有他们那样欺君罔上的臣子?”
  “陛下请息怒,为臣知道您的意思了。”陆信义愤填膺道:“大殿下加冠乃天经地义之事,任何人横加阻拦都是大逆不道!他们无论用什么理由阻拦,都是站不住脚的,为臣明日早朝便再度上书,请为大殿下加冠!”
  “嗯,卿家素来忠义,必不会让寡人失望。”初始帝赞许的看着陆信道:“但老匹夫和他的党羽定然会横加阻挠,不知卿家有何对策?”
  “这……”陆信略一沉吟道:“急切间为臣也想不周全,还请陛下给点时间,再将您的中郎将借臣一用。”
  “陆云,你找他干什么?”初始帝一愣。
  “陛下有所不知,为臣这个犬子虽然年纪不大,考虑事情却比谁都周全。这些年,为臣已经习惯了遇事不决便和他商量,而且往往最后都是他替为臣拿主意。”陆信知道陆云的目的,是尽早打入初始帝的决策圈,当然要趁机将其吹捧一番,好让皇甫彧入彀。
  “哦?真的吗?”初始帝一脸不信的看着陆信,堂堂陆阀阀主难道是儿子的傀儡不成?陆云才多大?还不到二十岁呢。
  但转念一想,这世上哪个做父亲的会承认自己不如儿子?陆信身为一阀之主,更要顾及自身的威信,现在却坦然承认陆云是他的谋主,恐怕是真的服了陆云才会说出这种话。
  再想到陆信一年前,还是个远在江南的区区郡尉,短短一年功夫便火速蹿升为大理寺右丞、陆阀执事、中书侍郎、礼部尚书,甚至当上了一阀之主。这期间他先利用了夏侯阀往上爬,然后又和夏侯阀决裂,还击败了夏侯阀派来刺杀的大宗师,这一系列让人炫目的操作,其实就是他赢得陆阀拥护的关键所在。
  如果这些决策,都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所做的,那自己当初对陆云‘朕之子房’的夸奖,似乎一点都为过呢!
  “卿家真是胸怀坦荡啊,陆云有你这样的父亲何其幸哉?”
  初始帝赞叹一声,不由动了心思。
  他身边实在是太缺乏谋主了,主要是他本人太过聪明,一般的谋士要么根本不入他的法眼,要么无法赢得他的信任。结果遇到事情,只能跟两个老太监合计。
  再看人家夏侯阀,阀中英才辈出,夏侯不破号称‘智多星’,尚且还聘请了一大票客卿。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神机军师’朱秀衣。夏侯霸遇到事情,有这些谋士帮着一起参详,当然能招招见血,占尽上风了。
  这种窘况在过去还勉强可以应付,但马上就要向夏侯阀宣战了,初始帝愈发痛感身边没人出谋划策的弱点,可能会最终导致自己的失败。
  有道是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他皇甫彧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听陆信如此大力推举陆云,初始帝不由怦然心动,对陆信笑道:“你也不用回去商量了,陆云就在外头守着,让他进来一起合计便是。”
  “这不合规矩吧?”陆信迟疑道。
  “都是寡人一句话的事儿。”初始帝却一挥手,吩咐杜晦道:“把那小子叫进来。”
  “是。”杜晦恭声应下。
  ……
  须臾,陆云昂首挺胸进了长乐殿,单膝跪地道:“为臣拜见陛下,敢问有何旨意?”
  “放松一下,皇甫丕显不在这里。”初始帝笑着招招手,示意陆云上前说话道:“方才你父亲将你好一个夸赞,说得你好像是张良再世,孔明重生一般。”
  “呃,父亲怎么扯到我身上了?”陆云不禁苦笑。
  “就当是为父王婆卖瓜吧。”陆信也苦笑一声,对陆云道:“陛下要问计于你,你可不要让为父丢脸。”
  “尽量吧,我可不敢保证。”陆云呵呵一笑。
  “好。”初始帝微微颔首,便将方才和陆信的对话简单重复一遍,方定定看着陆云道:“你可有方法能玉成此事?”
  “这个嘛……”陆云略一沉吟,忽然展颜笑道:“很简单。只要家父上书,老太师这次最多只是象征性的阻拦一下,便会顺水推舟同意了。”
  “哦?之前五次都被他驳回,你怎么敢保证,他这次会良心发现?”初始帝显然是不信的,心里还难免生出些,陆信言过其实的腹诽来。
  “道理也很简单。”陆云微笑看着初始帝,他就是要在智商上碾压对方,给皇甫彧造成一种陆云比自己还高明的印象。这样日后初始帝才会对他言听计从,才能被他拐进死路上去。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命所归
  长乐殿中。
  “陛下只记得大皇子生日,却忘了四皇子的生辰,也在本月。”只听陆云智珠在握道:“陛下只记得大皇子尚未加冠,却忘了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也都没有加冠。而且二皇子也已经十九岁了……”
  “你的意思是……”初始帝何其精明,闻言便明白了七八分道:“倘若那老匹夫想要将他的外孙立为皇嗣,八成会顺水推舟同意为老大加冠,但也会提出让他三个外孙一起加冠?”
  “是,陛下英明。”陆云颔首道:“如果老太师想让二皇子继皇嗣,那首先就得为他加冠。而这时大皇子就成了他的障碍,毕竟长幼有序,兄长尚且没加冠,又哪能轮得到做弟弟的?”
  “不错。”初始帝赞许的点点头,又问道:“但三年前,皇甫轸便到了加冠的年龄,但老匹夫一直不往这上头论。你怎么敢保证,老匹夫今年会改变想法?”
  “原因是之前,他们不想走这个弯路。如果当初在柏柳庄得到了传国玉玺,夏侯阀哪还用借助皇嗣来达到目的?”陆云淡淡一笑道:“但现在,玉玺的事情已经大白天下,就是最后落到夏侯阀手里,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了。那么,如果夏侯阀还想用最小代价夺取社稷的话,让二皇子成为皇嗣,就是最简单的办法了。”
  “嗯……”初始帝深以为然道:“莽、操之流都是这样行事的,老匹夫处处以先祖为典范,肯定也跳不出这个窠臼。”说着他心头涌起一阵惊惧,毛骨悚然道:“我就说老匹夫最近怎么消停了,原来怀揣着这样的毒计啊!”
  在场的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初始帝的意思——一旦逼着朝廷将二皇子立为太子,夏侯阀马上就会设法让初始帝不明不白的暴毙的!
  是以夏侯阀近来偃旗息鼓,根本就不是变老实了,而是在酝酿暗中弑君的大阴谋。
  想到这,初始帝汗如浆下,感激的看着陆云,直呼侥幸道:“寡人只顾着自己出招,却疏忽了对手的阴招,幸亏有寡人的小诸葛提醒,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陛下谬赞了,小臣不过是旁观者清而已。”陆云忙谦逊笑道:“陛下虽是当局者,但用不了多久,也一样会想明白了的。”
  “哎,你不要老给寡人灌迷魂汤。现在这种危局下,寡人需要的是有人泼冷水,说实话,才能避免行差踏错。”初始帝走到陆云面前,手搭在他肩膀上笑道:“往后,你要多在寡人身边出谋划策,可千万别光捡好话说。”
  陆信也从旁对陆云沉声道:“陛下如此看重你,可不是想让你当弄臣的,你要当谋臣,当忠臣!听清楚了吗?”
  “小臣谨记陛下和父亲的教诲,必定言无不尽。”陆云赶忙表态道。
  “好,极好。”初始帝转身坐回了御榻,沉吟许久方又道:“若小陆卿家推测没错的话,那加冠礼之后,夏侯阀一系列的动作,就势不可挡了。”
  说着他看向陆云和陆信,问道:“那你们说,寡人是不是应该先将冠礼之事,缓上一缓呢?”
  陆信神情严肃的看着初始帝,心里却暗叹一声:‘都说皇甫彧谋深似海、无法捉摸。没想到却被陆云看了个通透。’
  自从去岁伴驾避暑宫开始,陆云数次应召入宫与皇帝对弈。一年下来,他都在暗中观察着这位皇叔的言行举止,已经基本摸清了此人的心思。他告诉陆信,皇甫彧此人多谋多疑,容易举棋不定。但其性格绝非保守,反而十分冒进——报恩寺之变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上次冒险中大获成功,无疑会让他在面临危机时,不自觉的便会再次选择冒险。只是冒的风险实在太大,让他又进入了举棋不定的状态。所以陆云才要到初始帝身边,不断的施加影响,帮皇甫彧下定决心,好送他走上不归路……
  见初始帝果然又犹豫了,陆信自然知道该怎么表态。
  “陛下,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不提冠礼,夏侯阀一样可以主动提出,到时候主动权在他们,我们就被动了。”陆信抱拳沉声道:“不如陛下略作姿态,和为臣配合着演一场戏,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方为上策。”
  “嗯。”初始帝点点头,又问陆云道:“小陆卿家怎么看?”
  “为臣同意家父的看法,此战在所难免,而且至少在洛都城内,夏侯阀并不占多大优势。有我陆阀、卫阀和梅阀的支持,陛下想除掉夏侯霸不算难事。”
  说到这,陆云却话锋一转道:“但是,门阀之所以是门阀,并非因一人而兴。我们绝对没有办法将夏侯阀的精英一网打尽,剩下的人一样可以调动他们的军队。再加上裴阀的兵马相助,我们根本没有胜算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