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425

  “还是大伯考虑的周全。”陆信苦笑着点点头。
  “从现在起,你就是一阀之主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样,由着性子胡来了。”陆尚神情一肃,郑重的教导起陆信道:“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各方面关系能缓和的就缓和一下,不能缓和的也尽量不要去刺激人家。要记住,你不是以前,只需要为自家人负责了,现在全阀上下十几万人,全都是你的孩子了。每一个族人都是你的弱点,你就是大宗师也照应不周全啊,所以还是得多结善缘少树敌啊。”
  “伯父教诲的是,我牢记心间了。”陆信知道,这是老阀主的肺腑之言。
  “当然了,你现在身份不同了,既是阀主又是大宗师,也不会有人没事儿就触你霉头的。”陆尚笑一笑,放缓语气道:“就算老太师那里,日后也不会喊打喊杀了,你把姿态放低点,缓和一下与夏侯阀的关系吧。我们陆阀惹不起他们啊。”
  “明白。”陆信点点头,往常他父子和夏侯阀对着干,还有阀里可以庇护。现在自己代表着陆阀,再和夏侯阀对着干,那就是陆阀和夏侯阀敌对了,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这是自取灭亡之道啊。
  陆信父子和夏侯阀的矛盾,是老阀主最担心的一点,但该说的都说完了,再说也只是啰嗦了。陆尚喝一口参汤,从怀中掏出一把金钥匙,递给陆信。
  陆信接过钥匙,便听老阀主吩咐道:“打开我床头的柜子,把里头那个匣子拿出来。”
  “好。”陆信便依照陆尚所言,用钥匙打开柜子,取出一个上了锁的檀木匣子。
  陆信将那匣子捧到陆尚面前,便见老阀主将盒子搁在膝上,然后又从脖子上,取下了一把小钥匙。
  咔吧一声,陆尚打开了檀木匣子,摸索着里头的物事良久,颇有依依不舍之感。
  陆信耐心的坐在陆尚对面,静静等待下文。
  “你管了大半年的账务院,我陆阀有多少人口田地,钱财粮秣应该比老夫还清楚。”好一会儿,陆尚才从匣子里拿出一本黄册,递给陆信道:“但那只是见得光的部分,还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在这里。”
  陆信接过黄册,展开一看,不禁惊喜的咦了一声。
  只见上头记载了陆阀在湖广封地上,秘密开采的十余处铁矿的位置、储量,以及规模。其中规模最大一处,在武昌郡阳新县,可年产精铁十万斤,而且毗邻长江,极易冶炼运输,条件要比夏侯阀和裴阀的那些铁矿,都优越太多了。
  再翻下去,还有铜矿、银矿、金矿若干,全都在陆阀的势力范围内。陆信还是头一次得知,本阀居然如此阔气。
第五百零七章
未雨绸缪
  “你们都以为,老夫是在混日子吧?”看着陆信抑制不住的满脸惊喜,陆尚大有扬眉吐气之感,冷笑道:“告诉你吧小子,当年大玄立国时,老夫力排众议,将我陆阀在关中的祖地让给夏侯阀,换了没人要的湖广烟瘴之地,当时所有人都以为老夫怕了夏侯阀,其实是他们谁都不明白,老夫的良苦用心罢了。”
  “当时,老夫跟随高祖皇帝南征时,便仔细考察过湖广一带。知道那里土地膏腴,稻谷可以一年两熟。而且金银铜铁,矿产丰富,百姓生活十分富裕。”陆尚仿佛回到当年,一脸神采飞扬道:“而关中呢?自秦汉以来,早就被一代代王公百姓啃食的赤地千里、山穷水尽了。不然高祖为何要定都洛阳?还不是因为太穷……也就是夏侯霸总是念着他祖上的基业,才会稀罕那破地方。老夫便用五百里秦川换了两千里湖广,这买卖你说有多划算?”
  “大伯这一换,确实为我陆阀换来了新天地。”陆信其实一直很敬佩陆尚,这位老阀主深谋远虑、善于辗转腾挪。只是这些年老迈昏庸了,才会做出些让族人离心离德的蠢事来。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对陆阀的大功,也不能否定他过去的英明。
  陆信在南方为官十年,虽然没去过湖广一代,但对那边的了解,也远胜京中的族人。他知道,吴郡的百姓都吃价格便宜的湖广大米;而且武昌、长沙、襄阳等城市的繁华程度,也不亚于人间天堂的江南之地。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从襄阳渡江北上,只需要六百里就能抵达洛都城下。
  所以从地理位置、人口粮秣各方面看,湖广都是陆阀可以倚仗的王霸之资。就算陆尚不提,陆信也早就打定主意,要将陆阀的重点放在湖广,而不是洛都了。
  现在,听老阀主说,他已经默默做了这么多前期工作,陆信自然喜出望外,这可以为他节省大量的时间,让陆阀早日强大起来。
  “老夫为了掩人耳目,没有通过阀中,而是让家奴部曲去打理各处矿山。这些年来,老夫命他们以探明储量为主,尽量减少开采。开采出来的矿石,也全都埋进了土里,所以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我陆阀的矿产,其实是各阀中最富有的。”陆尚捋着胡须,一扫从早开始的颓丧之气,沉声对陆信交代道:“至于铁匠方面,封地里确实不多,只有分散在各县城中的,几十家铁匠铺。但都是老夫当年,从原先南朝军铁司招募的熟练铁匠。你接手后,只需招募壮丁、以熟带生,很快就可以将规模扩大十倍。”
  “伯父未雨绸缪,功在千秋。”陆信又奉上一顶高帽。
  “唉,在其位当谋其政。老夫当了几十年阀主,岂能尸位素餐,一点不替阀中考虑?”陆尚说着,又从匣中摸出另一本账册道:“二十年来,我命管理湖广的人,将每年解往洛都的粮草,都扣下一成,如今积少成多,少说也有个五百万石了。一旦天下有变,足够族人们吃喝数年之外,还能养一支十万规模的精兵了。”
  陆信闻言,再也不能端坐了,赶忙起身向陆尚深深一揖道:“我代阀中上下十几万族人,感谢老阀主的厚赐。”
  “呵呵,好说,好说……”陆尚拢须颔首,右手却依然攥着账册,没有将其交给陆信的意思。
  陆信略一迟疑,明白了老阀主的意思,便痛快表态道:“伯父为本阀不辞劳苦一辈子,可谓功勋卓著,我决定以本阀的名义,为伯父新建一座园林,以奉养伯父天年。”
  “这,有些过了吧。”陆尚假假的推辞着,手里的账册却缓缓递向了陆信。
  “以伯父对本阀的功劳,理所应当。”陆信一脸诚挚道:“今晚除夕夜,我就当众宣布此事,也算是为本阀添一桩佳话了。”
  “你是阀主,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陆尚这才将账册交给了陆信,心满意足的斜靠在软椅上,道:“老夫这几十年,也就攒下这点家底,如今全都交给阀主,终于可以无牵无挂的颐养天年了。”
  “大伯可不能完全撂挑子,扶上马还得送一程,我刚当阀主,日后阀里大事小情,少不了要多请教大伯。”陆信又跟陆尚客气几句,这才请大伯稍事休息,自己先离开了阀主院。
  ……
  陆信出来,本打算去找大长老单独致谢,但一出阀主院,就被几位执事围上来,请示这个、请示那个,等到把他们都打发了,也到吃中饭的时候了。
  前面就开着流水席,可陆信哪敢再在族人面前露面?照眼下这架势,别说吃饭了,到时候非得被他们活活烦死不可。
  这时候回家也不合适,家里头一样有一群亲戚朋友围着老爹在等自己呢。今天又是年三十,连个下馆子的地方都没有。陆信不由愁得直挠头,想不到自己当上阀主的头一天,就没有地方吃饭。
  “父亲是不是发愁,午饭该怎么解决啊?”幸好,陆云来寻他了。
  “嘿,还真让你说着了。”陆信苦笑道:“你说这阀主有什么好当的?一点都不自由。”
  “这话听着,真让人想骂街。”陆云翻翻白眼道:“走吧,去我师父那蹭饭去。”
  “也好,我正打算当面向副宗主道谢呢。”陆信欣然同意,父子俩便沿着无人的小巷,走向祠堂旁那片竹林。
  “方才,是从老阀主那出来?”陆云边走边问道。
  “不错。”陆信嘿然一笑,从怀中摸出那两本账册,递给陆云道:“用一座园子,换了这两样东西。”
  陆云拿着账册,飞快的翻看一遍,不由也是惊喜交加道:“划算划算,这样的买卖不妨多来几桩。”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好事儿。”陆信苦笑着走进竹林。
  “我觉得还有,看老阀主这做派,他扣下的钱也不会是小数目的。”陆云不知足的咋咋嘴道。
  “哈哈,咱们想到一块去了。”陆信哈哈一笑道:“我也觉着,老阀主还有家底没掏出来。不过也不能把老人家逼迫的太急,慢慢来吧。”
  “是啊,比如园子修着修着没钱了……”陆云脸上浮现出一抹坏笑。
  “你们两个混蛋,越来越不像话了。”竹林中,响起陆仙恼火的声音道:“竟然跑到我这算计起人来了!”
  父子相视一笑,赶紧打住话头,进去竹林。
第五百零八章
斗气
  入夜,洛都城中爆竹连天,烟花如雨,好一个热闹的除夕夜。
  家家户户都在吃年夜饭,各大门阀亦不例外。
  崔阀阀主院中,今晚红灯高悬、喜气洋洋。大厅中,摆开两溜长桌,桌上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琳琅满目,瓜果点心、美酒佳酿堆积如山。崔晏的儿孙子侄们一边,家中女眷坐另一边,一家人热热闹闹、觥筹交错吃着团圆饭。
  厅堂中,还有家养的伶人歌姬在唱曲耍把戏,逗得小孩子和女眷们哈哈直笑。
  崔晏也放下平日里的威严,笑眯眯的端着酒杯,看着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样子,心里十分满足。当然,人们无论何时,都不会让阀主大人受冷落。崔晏的身边,围着几个老兄弟,还有几个能说上话的子侄,有的为他斟酒,有的陪他说笑,人生至此,真是了无遗憾了。
  但崔晏总觉着,似乎少了点什么。他目光扫过厅中众人,只看到崔夫人和崔宁儿母女,神情便黯淡了下来。
  “父亲,怎么了?”崔平之时时刻刻,都将一半心神放在崔晏身上,见状马上凑了过来。
  “嗯……”崔晏郁郁的叹口气道:“你大哥,怎么没来?”
  “大哥是来了的。”崔平之闻言笑道:“但他非要坐在外间,说是怕父亲看见他生气。”
  “哼,他就是故意跟我闹别扭!”崔晏闷哼一声。
  “我就说嘛,他这样不合适。”崔平之马上行动起来。“我这就把他叫进来。”
  须臾,崔平之去而复返,领着一脸不情不愿的崔盈之,从外头进来。
  屋里的动静一下子轻了许多,丝竹声居然显得有些刺耳了。
  “你大过年的,甩脸子给谁看呢?”崔晏瞪一眼崔盈之,忽然语气一软道:“你爹我还能过几个年?”
  “父亲……”听父亲这样一说,崔盈之也顷刻间就软了下来。“儿子是怕影响父亲过年的心情,这才躲在外头。”
  “你不跟我抬杠,就不会影响我心情。”崔晏白一眼崔盈之。
  “是啊,大哥,我总跟你说,父亲早就原谅你了,现在总算信了吧。”崔平之推了崔盈之一把。“还不赶紧给父亲倒酒。”
  “是啊,盈之,这些年你不在京里,老阀主过年都不安生啊。”长辈们见状也从旁说和,崔盈之便就坡下驴,给父亲倒了酒。崔平之又给他让了座,让他在父亲身边,好好陪着说说话。
  但父子俩毕竟隔阂日久,真坐在一起了,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崔盈之有些尴尬的看着桌面,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闷酒。
  “为父和阀中几位老人看了日子。”忽听崔晏悠悠说道:“二月二是个好日子,就在那天让宁儿出阁吧。”
  崔盈之闻言一愣,他哪能做的了这个主?赶忙偷眼朝自己夫人望去。
  “什么事都要听她的,你还有没有点主见。”崔晏不悦的低声说道。
  殊不知,崔盈之根本不是去看崔夫人,他是要征询崔宁儿……身后那个侍女的意见。
  见小侍女微微颔首,崔盈之便收回了目光,低声道:“全凭父亲做主就是。”
  “这还差不多。”见崔盈之还有救,崔晏满意的点点头,看他一眼道:“这次回来,就别回南方了。尚书省有个兵部侍郎的缺,你正好补上。”
  “是。”崔盈之本就没打算再离开洛都,自然一口答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