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425

第四百四十章
神转折
  紫微城,金殿上。
  听了公孙泉的话,夏侯霸一时懵在那里。他身后那些官员也大眼瞪小眼,不知该作何言论了。
  倒是初始帝心下大定,郁郁沉沉道:“不妨告诉你们,昨晚寡人心虚不宁,登高望远,也看到了那条百丈长的火龙,它朝寡人点了三下头,然后就一头朝东面冲去。寡人一夜都没睡着,不知这神龙到底是要做什么?原来是要烧了寡人的兴洛仓……”
  说着,他看看百官,沉声问道:“还有没有钦天监的人在?”
  众官员齐刷刷将目光,落在班尾一个矮壮老者身上。
  “微臣钦天监监副吴申,叩见陛下。”那老者吴申只好出班应命。
  吴申是天下闻名的气学家,二十年前便被高祖招入钦天监,论名声远在混吃等死的蒋监正之上。之前因为群星拜紫微的天象,他和蒋监正闹得不愉快,之后再也没进过钦天监。但今日是大朝,京官七品以上都不得缺席,是以他也来了。
  “原来是吴博士,”初始帝闻言神情一振,朗声道:“你是我大玄最通天象之人,快快为寡人和太师解惑吧。”
  “这……”吴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现场斟酌起来道:“老臣昨晚不在钦天监中,并未亲眼目睹火龙降世,但根据陛下和几千名目击者的描述来看,这应该是凶兆。”
  “那是当然了,你再说明白点。”初始帝微微颔首道。
  “今年夏有水患,冬有火灾,这是四方龙王在发威,陛下和朝廷若不修德行,来年怕是要有大旱了。”吴申硬着头皮解释道。他倒也不是胡扯,一般洪灾之后,来年必有旱灾,这是常识。
  “那该如何补救?”初始帝面色严肃的问道。
  “一来,请陛下立即遣使,祭祀四方龙王、火德星君,祈求他们的原谅。但更重要的是,陛下和朝廷要深自反省,勤政爱民,上天自有感应,当有甘霖降下,解万民之苦的。”
  “嗯,明白了。”初始帝点点头,便从御榻上站起身来,沉声道:“既然如此,礼部立即操办一应祭祀事宜。另外,这次寡人不会追究任何官员的责任,万邦有罪、罪在吾身,寡人会斋醮七日,亲自向天请罪的。”
  顿一顿,初始帝又缓缓道:“还有,最重要的是灾民,寡人决定从内库中挤出一百万石粮草来,来弥补一些兴洛仓的损失。”
  说着,他瞥一眼夏侯霸并几位公爵道:“你们世受国恩,万民以膏血奉养门阀,现在是门阀回报万民的时候了,剩下的四百万石,由你们七家来出,诸位国老可有意见啊?”
  夏侯霸不由面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搞出条火龙来化解自己的杀招。这一招可谓绝妙至极,因为一旦跟龙、跟上天扯上关系,那最终解释权,就会落在天子手中。任他夏侯太师权势再大,只要一天坐不上龙椅,就依然还是凡人。
  凡人,当然在老天的事情上,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夏侯霸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杀局,居然被对方用如此荒谬的手段,就这样轻描淡写的破解过去。这让他简直要活活憋死,一时间,哪还有心情理会皇帝的话?
  他不吭声,有人吭声。
  “臣没有意见,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挤出粮食来救济灾民的。”只听陆尚慨然说道。
  “臣也一样。”卫康也表态道。
  两位公爵一表态,其余几位再不开口,就显得太难看了。
  等到夏侯霸回过神来,六位国公都已经答应了皇帝的提议,这让他感到脸上有些挂不住。只好闷声道:“为臣这个中书令,替陛下守牧万民。捐粮救灾自然责无旁贷,我夏侯家愿意出一百万石……”说着他看一眼六位国公道:“你们就一家出五十万石吧。”
  “多谢太师体谅。”一众公爷也是稍稍松了口气。
  “那就这样吧。”折腾这么长时间,初始帝也乏了,挥挥手,宣布退朝。
  ……
  百官从金殿鱼贯而出,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之色。他们本以为太师会借着这场大火,不说兴起一场大狱,至少要将陆信的脑袋砍下来立威。谁承想却出现了这种神转折,到最后非但陆信毫发无伤,老太师还得自掏腰包一百万石粮食来补损失。
  这让百官感到很不适应,心说夏侯阀这是撞邪了吗?怎么连续在那陆云父子身上,既失了面子又失了里子?这种事儿,可真是前所未见啊?莫非那父子俩,是老太师的克星不成?
  “火龙烧仓这事儿,你信吗?”一名官员小声问一旁的好友道。
  好友撇撇嘴,小声道:“几千人都看到了,陛下也说看到了,我信不信重要吗?”
  “那陆信这一关,算是过去了?”那官员压低声音问道。
  “我不觉得,”好友摇摇头道:“老太师不会善罢甘休的。”
  两人说着话,忽见裴邱、谢洵和崔晏三位国公在前方不远处站定,似乎在说这什么。两人赶紧打住话头,低头躬身而过……
  “唉……”三位公爷愁眉苦脸,根本没心情理会下官们的行礼。
  “这叫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谢洵郁闷的揪着胡子道:“怎么搞来搞去,倒霉的成了咱们?”
  “唉,陛下借着天象发了话,咱们也只能乖乖出血了。”崔晏也是一脸无奈。
  “能拿出来,我还用在这儿发愁?”裴邱两手一摊,向两人哭穷道:“别说五十万了,就是二十万石,我一时也拿不出来。”
  “我们情况好点,但要是拿出五十万石,这个年关,怕是要过不去喽。”谢洵也闷声说道。
  他们虽然家大业大,可花销也大,几十万张嘴整天坐吃山空,到了年根底下,各种花销赏赐全都铺天盖地而来。自用尚且捉襟见肘,现在又要多一大笔开支,自然难受的紧。
  “那能怎么办?勒紧裤腰带呗。”崔晏毕竟是尚书令,姿态要放高一点。
  “唉,也只能如此了,大不了老子的寿宴不办了……”裴邱丧气的挥挥手,还要继续说些难听的话,却见夏侯不伤走了过来。
第四百四十一章
余波
  三位国公打住话头,看向夏侯不伤。方才一下朝,老太师就气冲冲走了,夏侯不伤自然也跟着离去。现在见他去而复返,显然是老太师有事情要交代。
  “令公,太尉、谢相公。”夏侯不伤客客气气朝三人行一礼。
  三位公爷都算是夏侯不伤的长辈,也是他的上官,但夏侯不伤乃夏侯霸继承人,且是名列天阶榜的大宗师,三人自然不会跟他托大,都客气的与夏侯不伤见了礼。
  “夏侯相公,是不是老太师有话要吩咐?”谢洵轻声问道。
  “是,家父让我带话给太尉和谢相公。”夏侯不伤歉意的看一眼崔晏,便径直对另外两人道:“这次事情与二位无关,没必要跟着遭此无妄。所以裴阀和谢阀的一百万石粮食,就由我们夏侯阀来出了。”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裴邱顿时大喜,这可解了他燃眉之急。
  “多谢多谢,老太师和夏侯相公雪中送炭,我谢阀铭感五内。”
  谢洵当然也很高兴,虽然兴洛仓亏空的几百万石粮食,就是他跟夏侯霸分的赃。但谁会嫌自己的粮食多?而且,夏侯阀愿意给自己出粮,就说明老太师已经不计较之前,自己祸水东引的事情了。
  想到这,谢洵觉得自己得拿出点表现来,便贱兮兮问夏侯不伤道:“对了,崔阀呢,老太师怎么说?”
  “家父未曾提及。”夏侯不伤摇摇头,朝一脸苦笑的崔晏拱拱手道:“下官告辞了。”
  待到夏侯不伤离去,裴邱拍了拍崔晏的肩膀,安慰道:“谁让你跟老太师抢人来着,这次就认了吧。”
  “我看,你赶紧跟姓陆的解了婚约,老太师消了气,自然会一视同仁的。”谢洵也故作好心道。
  “唉,再想想,再想想……”崔晏知道,老太师这么做,就是要让人看自己笑话。也算是不轻不重的警告了。他挠挠花白的鬓发,苦笑道:“这下二位是解脱了,老夫也懒得跟你们哭穷,回家筹粮去了。”
  说完,他朝两人拱拱手,走向自己的马车。
  裴邱和谢洵对视一眼,都有些幸灾乐祸。
  ……
  崔平之早就候在车旁,见父亲出来,赶忙扶着他上了车。
  待崔晏在马车上坐定,崔平之便轻声禀报道:“方才,陆修跟我说,这次事情因陆阀而起,咱们那五十万石,他们帮着出了。”
  “哦?陆阀这么阔绰了?”崔晏可是知道,陆阀这些年日子不太好过。秋天时,各阀上门逼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一转眼,就能轻松拿出一百万石粮食来。
  若非知道陆信为官清廉,他非得认为这是贪的赈灾粮呢。
  “谁知道呢。但他们愿意替我们出粮总是好的。”崔平之笑道:“再说,这次要不是父亲帮忙,陆信哪能这么轻松过关?”
  崔晏微微点头,虽然他让公孙泉直奏陛下,其实是想置身事外,不惹因果。却没想到歪打正着,一下子扭转了局面。这下就连自己儿子都认为,是自己暗中帮忙了。
  也难怪老太师,会迫不及待给自己下马威吃。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莫非那陆家父子真有大气运不成?
  “你怎么说的?”崔晏也不解释,轻声问了一句。
  “孩儿当然不能擅自做主。”崔平之道:“谢过陆家好意后,便说要请父亲定夺。”
  “那你怎么看?”崔晏考较起儿子来。
  “孩儿刚才盘算过,咱们稍稍紧一紧,年底的年例少发一点,五十万石还是可以勉强挤出来的。”崔平之轻声道:“陆家的粮食烫手,拿了没什么好处,不如咱们就谢绝了吧。”
  “不错,有长进。”崔晏赞许的看了儿子一眼,话锋一转道:“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说着他将方才夏侯阀当众羞辱自己的事情,讲给崔平之听,又道:“如果没发生这件事,陆阀的粮食咱们确实不该要,但现在老太师打了我的脸,老夫要是还不敢要这粮食,岂不要里子面子全都丢光了?”
  “那父亲的意思是,咱们要了?”崔平之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要了。”崔晏沉声道:“不然天下人还真以为,咱们崔阀是夏侯阀的附庸了。想让我崔晏仰他鼻息,等夏侯霸当了皇帝再说吧。”
  “这样不会弄巧成拙吧?本来老太师就对咱们一肚子意见了……”崔平之小声问道。
  “就是要老太师知道,崔阀是有脾气,有主见的,他才不会再随随便便拿捏咱们。”崔晏沉声说一句,又将声音压低道:“咱们崔阀已经不是十年前,如今有中立的本钱了。我就要跟他若即若离,这才是对咱们崔阀最有利的状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