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425

  “师兄,你没事吧?”为他护法的百里玄武,忙着紧问道。一旁的道士们也纷纷将关切的目光投了过来。
  “无妨,没想到孙元朗居然精进若斯,逼着老道一上来就使出了混元指。”张玄一淡淡说道。
  “啊?混元指?”百里玄武倒吸口冷气,他自幼跟张玄一修行,两人名为师兄弟,实则是师徒关系。他自然知道张玄一数年前参透天机,才悟出了这一招夺天地造化的‘混元指’,但张玄一曾有明言,不到先天,使用此招会遭到极大反噬。现在看来,此言果然不虚。“孙元朗不愧百年一见的奇才,居然这么短时间就已经稳稳踏入半步先天了。”
  “老道正是知他甚深,才会有此一行。”张玄一目光淡漠的看着远处的太平城,便慢慢仰头,看向中天紫微星方向,好一会儿才咦了一声。
  “怎么了师兄?”百里玄武见他神情微微讶异,忍不住出声问道。
  “老道今日以混元指将孙元朗打回原形,并让他数年内南下不得,按说七杀、破军、贪狼三星中,至少该有一星黯淡才对。”张玄一目不转瞬的盯着天空明亮的星辰,喃喃道:“可那杀破狼三星愈加明亮,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这说明?”百里玄武沉声道:“孙元朗不在杀破狼之列?”
  “嗯,只有这般解释了。”张玄一缓缓点头,默然不语。
  张玄一此番千里迢迢北上,名为替天师道找回场子,实则还有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他推算到那祸乱天下的杀破狼中的破军星,应该在北方无疑。
  在张玄一看来,那自然非天纵奇才、诡计多端的太平道教主孙元朗莫属了。倘若能除掉孙元朗这纵横天下的破军星,夺其气运造化。非但功德无量,亦必将助他问道先天。所以张玄一才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只身潜入太平城,在万众瞩目下邀战孙元朗。
  张玄一是抱了必杀孙元朗的念头而去的,只是没想到对方已经稳稳进入半步先天的境地,跟自己虽然实力差距巨大,却没有本质的区别。这让张玄一大惊之下,马上调整了策略——他很清楚,一旦陷入苦战,自己非但难以拿下孙元朗,反而会被太平道另外两大宗师夹攻,后果难以预料。
  所以他才会拼着受伤也要使出超越境界的禁招,一击之下打败了孙元朗,将太平道一干人震慑得呆若木鸡。
  倘若左右护法能勘破真相,知道张玄一之所以不乘胜追击,杀掉孙元朗。根本不是因为什么不开杀戒,而是他当时已经受了内伤,两人率众一拥而上的话,说不得就能把堂堂天下第一人,给留在太平城。
  可话又说回来,张玄一是已经算定了,自己一招之后,太平道众人皆都魂飞魄散,绝对不敢向自己出手,才会铤而走险的。
  虽然看似冒险,实则十拿九稳。这就是积威多年的天下第一人的强大自信!
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谋
  但让张玄一没想到的是,在自己一举力挫孙元朗,逼他无法南下之后,三星却依然闪耀中天,甚至有愈加明亮的趋势。
  这正如百里玄武所言,恐怕三星另有其人!
  张玄一眼睑低垂,掐指推算许久,眼前却依然一片混沌,不得其法。
  “看来,要不止局限于老一辈成名人物,目光还得放宽一点。”张玄一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开来道:“你知会玄清和天女一声,洛都仍是搜寻的重点,有任何三煞星兆,立即通知老道。”
  “师兄放心,我记下了。”百里玄武点头应下。
  “走吧,此地不宜久留,先回关内再说。”张玄一翻身上马,百里玄武等人也纷纷跟上,一众天师道道士便在满天的星光下,策马南归而去。
  ……
  太平城,三清殿。
  更漏指向三更天,殿外万籁俱寂,左护法澹台北斗在三清像前盘膝打坐。
  忽然,他听到轻微的脚步声响起,这才缓缓睁开眼,看着龙儿神情郁郁走到了自己面前。
  “道宗那边都安顿好了?”澹台北斗轻声问道。
  “嗯,师父吩咐年前不要再去打扰他了。”龙儿箕坐在左护法对面,摸着光溜溜的下巴,嘶声问道:“左护法,你说我师父到底还成不成?”
  “嘿,你看出什么来了?”澹台北斗似笑非笑的看着龙儿。
  “道理明摆着,我师父平生最要面子,白日里被张玄一打下宝殿,又被放了那等狠话,却一声都不吭,也不动弹。”龙儿撇撇嘴,英俊的脸上表情总是不太自然。“除了身体出了大问题,我想不出其他原因。”
  “嗯。”澹台北斗居然在龙儿面前,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态,嘿然笑道:“他们神仙打架,我这个凡人还是能看明白几分的。那张玄一的混元指在境界上压制了你师父,那玄之又玄的一指,对你师父造成的伤害,可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说着他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恐怕你师父这辈子,都别想再进一步了。”
  “啊,那……”龙儿居然也对孙元朗没什么敬意,只是有些惋惜道:“岂不是没法指望他搭台唱戏了?”
  “嗯,八成是这样,此番让张玄一这一闹,你师父是彻底颜面扫地了。”澹台北斗淡淡笑道:“就算他伤好利索了,还有什么脸面再临洛都?”
  “是啊,张玄一号称不二真人,素来说一不二。既然已经放话说,我师父再敢南下一步,就要他形神俱灭,那肯定是说到做到的。”龙儿既有些苦闷,又有些好笑道:“恐怕张玄一一天不死,我师父都得在这太平城窝着了。”
  “嗯,所以你只能靠自己了。”左护法缓缓点头。他是孙元朗的师兄,而且跟孙元朗这种带艺投师的半道货不同,他自幼就在寇谦之门下修行,三十不到就成就天阶大宗师,可谓出类拔萃。
  但可惜,强中更有强中手,却偏偏半道杀出个百年难遇的孙元朗。姓孙的无论文韬武略,还是对太平道的贡献,都远远在他之上。几年功夫,太平道上下,包括寇仙之在内,都已经将孙元朗视为未来接班人。
  这让身为大师兄的澹台北斗,感到十分不舒服,当年明里暗里和孙元朗斗个不停。
  后来,寇仙之受大玄高祖皇甫烈邀请南下,命孙元朗率十万精锐陈兵河北,威慑洛都。他则奉师命留守幽燕。结果寇仙之遇害洛都,孙元朗神秘失踪数日,导致大军群龙无首,结果被皇甫烈一举击溃,顺势攻入幽燕。
  当时,澹台北斗若能顶住大玄军队的攻势,守住幽燕,那太平道的继任教主自然别无他选。可他偏偏一败涂地,被裴阀和夏侯阀的军队团团包围,险些全军覆没。
  幸好孙元朗及时返回收拢残军、重整旗鼓,将他和数万大军救出重围,又亲自率大军断后,掩护几十万教众撤出关外。
  结果,等孙元朗带着几万名勇士返回太平城时,教众们就像得了失忆症一样,完全忘记了到底是谁害的他们丢了幽燕,落入那般险境的。反而万众一心的推举孙元朗接任教主。这让澹台北斗十分不舒服,他认为孙元朗应该为师父的死和太平道的败局负责,但迫于局面只能先压下个人的看法,和孙元朗团结起来,共度时艰。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太平道的处境虽然仍谈不上有多好,但早已渡过了危机,且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局面。澹台北斗更没法重提旧事,可那股妒火怨气却历久弥新,让他寝食难安。
  但孙元朗地位稳如泰山,手段更是神鬼莫测,澹台北斗根本不敢挑战道宗的权威,便将怨气转移到了圣女身上。这个孙元朗从外面抱回来的小丫头,还在襁褓中就被他亲定为接班人,还专门为她打造了个地位超然的圣女头衔,让她可以凌驾于左右护法之上,这让澹台北斗就更不爽了。
  偏偏那小丫头苏盈袖又天资超人、诡计多端,活脱脱的就是个小孙元朗。这几年不知不觉,就让她在教中树立了威信,成为名副其实的太平道第二人!
  右护法只知愚忠,也不跟小丫头争竞。可澹台北斗斗不过孙元朗罢了,哪能再让个小丫头骑在头上作威作福?这二年两人斗得不亦乐乎,澹台北斗居然非但没讨到什么便宜,还着实出了几回丑。
  这一切,被龙儿看在眼里。
  龙儿虽然在很多地方像极了苏盈袖,比如他也是孙元朗从外面抱回来的,也是孙元朗的徒弟。孙元朗甚至同样为他特别打造了‘太一’的头衔,让他也可以超然于众。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龙儿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这劳什子‘太一’,根本只是个虚名而已,孙元朗从来不许他插手教务,甚至都不许他离开太平城一步。跟大权在握、随心所欲的圣女比起来,自己连给她提鞋都不配。
  龙儿自幼遭逢大变,本就性情偏激,他根本就不感谢孙元朗的救命之恩,满心只看到对方偏爱圣女,对自己不公平。很自然的,他开始刻意讨好靠近起左护法来,想借助左护法的影响力,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左护法自然也看他顺眼多了,认定了龙儿这种出身高贵、坚强聪明之人,才是未来的教主人选,两人便心照不宣的结成了同盟……
第三百九十六章
冷落
  月已西垂,三清殿中的密谈仍在继续。
  “你老人家的意思是?”龙儿听了左护法的话,心跳陡然加速。
  “太一不是总想着南下吗?”澹台北斗淡淡笑道:“这次跟裴阀在幽燕的镇北大将军裴都谈判,可以你为主。”
  “真的吗?”龙儿一听,喜出望外。
  “当然,道宗不在,本座便是掌教。”澹台北斗扬眉道:“这个主,我还是可以做的。”
  “太好了!”龙儿登时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飞到关内去。“多谢你老人家成全!”顿一顿,他又有些气短道:“不过,我师父要是知道了?”
  “呵呵,道宗不该总将你这真龙困在太平城,本座能做的,只是帮你解开束缚,至于能不能龙飞九天,要看你自己的决心了。”澹台北斗身为太平道护法,煽动人心的本事自然高明。
  “嗯!不管了!反正我师父又没法出关,只要我快速建功立业,他老人家还能让人把我抓回来不成?”龙儿本就野心勃勃,让左护法这一鼓动,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左护法又沉声对龙儿道:“道宗大败,全教受挫,值此危难之际,需要有人力挽狂澜,这正是你出头的好机会!”
  “好,那我明天就带着玉玺南下!”龙儿重重点头,然后转身南望。他的目光越过镇北关,又越过太平道魂牵梦绕的幽燕之地,落在了黄河南岸的洛都城上。
  那里,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地!
  ……
  天色微亮,寒风冻雪笼罩着洛都城。
  这样寒冷的光景,京城百姓若无必需,是不会从热被窝里钻出来的。这时候会早早起床,在外头顶风冒雪受冻遭罪的,除了那些必须要劳作的苦命人,就只有大玄的文武百官了。
  谁让今天是上朝的日子呢?
  这会儿,紧闭的应天门前,已经挤满了候朝的百官。天冷的出奇,紫微宫又在最高处,寒风比洛都城别处还要强上许多。冻得平日里仪表堂堂的高官显贵们,一个个瑟瑟发抖,直抽鼻涕,再也顾不上什么朝廷命官的体面了,全都跟受冻鹌鹑似的缩着脖子挤在城墙根下。一边打桩似的跺着脚,一边牙齿打颤的聊着天。
  “今年真是冷得出奇,耳朵都要冻下来了。”一个红袍官员捂着通红的耳朵,哆哆嗦嗦道。
  “夏有大水,冬有大寒,灾年就是这样啊……”一个身穿紫袍的官员,呼出口浓浓的白气道:“咱们只是上朝时就受不了了,想想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这个冬天该怎么熬过去啊?”
  “唉,听说朝廷不是从蜀中和江南调集了救灾的粮草吗?”一个官员缩着脖子道。
  “嗯,听说已经都到了太仓了。”一个瘦高的官员,带着毛绒绒的貂绒耳包子,看看一众鹧鸪般的同僚,忽然压低声音怪笑道:“诸位大人与其担心灾民怎么过冬,还不如祈求不要摊上赈灾的差事吧……”
  他的声音被寒风吹得老远,但凡听到的官员,全都默默点头,不由自主抱紧了膀子,觉得这似乎更冷了。
  “唉,是啊是啊……”
  众官员正在感叹间,便见一群穿着青色官袍的年轻人,正沿着通天道缓缓上来。
  “喏,新科的士子们今天要谢恩喽。”官员们打住话头,将兴致转移到那群年轻人身上。虽然赈灾的差事可怕,但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一般人还没资格接那差事呢。
  倒是那些新鲜出炉的年轻人,值得好好关注一下。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授官,但在场的大多数官员都不敢小觑这些炽手可热的新晋士子。这些人可都是各大门阀重点培养的精英子弟,而且都已经被定位上品,不说三年称卿、五年拜相,但升官飞快是一定的。说不准,哪天就成了自己的上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