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425

  一众族人面面相觑,看着满桌子的菜肴,傻眼道:“这可咋办?”
  ……
  陆仁逃出悦仙楼,便朝着陆坊发腿狂奔,转眼就跑到账务院外,刚想冲进去问个明白,却被门口的护卫拦住。“不准进去!”
  “我是余庆房的管事!”陆仁大叫道。
  “管你哪个房,账务院出事了,任何人不得进出。”护卫却黑着脸说道,然后一把把他推出门去。
  “哎呦……”陆仁摔了个屁股墩儿,在账务院门外一阵破口大骂,自然没有什么鸟用。他只好怏怏离开,又不死心的朝敬信坊奔去,结果到了敬信坊的陆俭宅外,又见到绳愆院的几个管事,在陆俭家的大门上,贴上了一对交错的封条。
  封条上的‘封’字,触目惊心,如一记重锤,重重砸在他的心口上,让陆仁天旋地转、欲哭无泪。
  他在陆俭家门口呆立半晌,刚要失魂落魄的离去,陆侠带人押着张管家等一众陆俭的心腹正好经过,看到陆仁,陆侠便把他叫住了。
  “老十三,你过来。”陆侠招了招手。
  陆仁真不想理对方,可对方的身份摆在那里,他这种小人物哪敢置若罔闻,只好垂头丧气走过去,闷声问道:“堂兄有何吩咐?”
  “听说你这阵子跟陆俭走的挺近,”陆侠沉声问道:“今天有没有见过他?”
  “我也在找他啊……”陆仁哭丧着脸道:“堂兄,陆俭真的完蛋了吗?”
  “嗯。”陆侠点点头,这已经是公开的事情,自然没必要隐瞒。他打量陆仁一下,问道:“他有没有交代你办过什么事,或者跟你说过什么特别的话?”
  “没有……”陆仁自然一问三不知。
  陆侠也不认为,陆俭会让陆仁这种不靠谱的家伙办什么事,只是见到他,例行公事的一问而已。“那就这样吧,要是见到他,或者听到什么消息,要及时禀报阀中,记住了没有?”
  陆仁木然点点头,在外头漫无目的游荡到天黑,才往家里走去。
  远远地看着自家屋里黑灯瞎火,一点人气都没有,陆仁难过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是陆阀嫡系不假,可陆阀的嫡系多了,不可能个个都像八大执事……哦不,现在是七大执事那样风光。他又嗜赌成性,把爹娘生前留下来的家业,全都输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赌债。
  饶是如此,他还是死性不改,每月族里发下月钱,他都第一时间拿去赌博,不输个精光绝不回家。媳妇彻底跟他过不下去,便带着孩子回了娘家,留下他一个人守着几间破宅子,日子是彻底过不下去。
  所以他才软磨硬泡,终于让陆俭松口,答应让他到账务院当个管事。陆仁那叫一个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终于要翻身了,谁知还没高兴一天,陆俭居然倒台了。
  “你要是晚倒台一天也好啊,等我当上管事,你就是死了也跟我没关系。”陆仁这一下午,不知骂了陆俭多少遍,直到肚中轰鸣作响,他还有些后悔的暗道:‘早知如此,应该吃完了酒席再走,哎,这辈子都吃不到那么好的酒席了……’
  陆仁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推开虚掩的家门,径直到伙房里,想寻点儿吃食果腹。可是家里头四壁光光,连耗子都能饿死,哪有什么吃的呢?
  说到耗子,陆仁突然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他不禁大怒道:“你这该死的老鼠,我都穷成这样了,倒要看你能偷到什么?!”
  “你说谁是老鼠?”一个幽幽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陆仁登时毛骨悚然,借着月光低头一看,便见地上多出一条人影。
  “陆,陆俭……”虽然看不清那人的面容,但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陆仁刚要大声惊叫,便被对方一把掐住了脖子。
  陆仁惊恐的瞪大眼睛,看向那不速之客,果然是打伤陆俦潜逃的陆俭!
  陆阀都以为他已经逃出京城,谁知他居然敢藏在洛北,躲到陆仁家中!
第一百七十章
双喜临门
  陆俭事败逃亡,陆信取而代之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就连夏侯阀都被惊动。次日一早,夏侯霸便派人过来,请陆信到中书省一趟。
  太师有命,陆信不敢怠慢,赶紧换上官服,跟着那官员赶往中书省。大玄为了防止有臣子大权独揽,效仿前朝采用三省制度,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朝廷诏令的决策、审核和执行。
  在三省制度设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防止个人专断的积极作用,但十年前报恩寺之变后,中书令夏侯霸的权势无限膨胀,朝廷大事一言独断,尚书省彻底沦为中书省的办事机构,负责审核的门下省,更是形同虚设。是以如今朝廷权柄尽归太师夏侯霸,中书省也被视为实际上的宰相府。
  事实上,哪怕是秦汉的宰相,也没有夏侯霸这般权柄。
  陆信跟随那名中书省的官员,进了宣辉门,来到紫微城内、建元殿东侧的一处恢弘的宫院,这里便是中书省所在。在建元殿西侧,隔着广场与中书省遥遥相对的就是门下省,而规模最大的尚书省,则设在紫微城外,并不在皇宫之内。
  由此可见,中书门下二省在大玄朝廷的特殊地位。只是门下省自十年前梅阀阀主梅怡请辞之后,便一直无人入主,如今已杳无声息,只留这中书省一家独大。
  中书省高高的朱漆大门前,全副武装的卫士森严而列,门口还肃立着一名负责通传宣见的主事,这些人虽然拿着朝廷的俸禄,但其实都出自夏侯阀,只知有太师不知有皇帝。
  那名中书省官员跟门口的主事说了一句,又亮出一道手令,那主事这才让人放行。领着两人进门之后,那主事又让陆信在门房接受搜身,再登记下姓名、官职、事由,以及进入的时间,简直比到长乐殿拜见皇帝还要繁琐。
  “陆大人勿怪,咱们中书省所掌皆是机务要政,不得不格外仔细了点。”那名中书省官员微笑着对陆信解释一句。
  “了解。”陆信点点头,神情十分平静。其实十一二年前,他曾经常出入中书,当时却没有这些规矩。如今的中书令还是当年那位,但显然一切都不一样了……
  履行完了一套繁琐的流程,那名主事又递给陆信一块临时进出的腰牌,嘱咐他道:“在里头要挂好腰牌,才会无人盘问,等出来时再交还给我。”
  陆信接过腰牌挂好,这才跟着那名官员进了院中,只见偌大一个中书省,两三百名官吏在此忙忙碌碌,院子里却听不到半分嘈杂之声,安静肃穆的让人无比压抑。
  那名官员也不再说话,领着他径直到了正堂前,让他在堂前稍候,自己进去通禀。陆信便肃立在那里,打量着这个阔别已久的院落,地上依旧是纤尘不染,院中也没有一花一木,只有那块刻着‘禁泄露、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的石碑,依然矗立在最显眼的地方,可上头乾明皇帝的落款,却已不见踪影。
  陆信不由有些失神,直到那官员出门让进去,他才赶紧定了定神,整肃一下衣袍,迈步进去正堂。
  正堂中,当朝太师、中书令夏侯霸端坐在一块紫檀为底的大红珊瑚屏风前,素来严肃的脸上,挂起淡淡的笑容,待陆信恭敬行礼后,便微笑道:“陆大人别来无恙啊?”
  陆信被这开场白弄得一愣,旋即才明白,夏侯霸指的是自己上次来这里,还是十一年前。他便惭愧的苦笑道:“太师风采依旧,下官却是落拓多年了。”
  “先帝误你十年啊。”夏侯霸感叹一声,示意陆信坐下。“当年你为各家仗义执言,结果惨遭罢黜,后来又发生了凤凰观那件事,老夫还以为你心灰意冷,不肯再回朝廷效力了呢。”
  “当年下官千夫所指,实在没有勇气再回京城。”陆信黯然道。
  “哎,大丈夫当不计毁谤,锐意进取,方不负此生啊!”夏侯霸摇头笑道:“要说挨的骂,老夫是你的十倍、百倍,还不是一样坚持下来。十年过后你再看,现在这天下还有谁敢说老夫半个不字?”
  “老太师非常人,下官不能及也。”陆信苦笑道。
  “行了,过去的事情就不再提了,你能回来就好。”夏侯霸拢须笑道:“老夫那不成器的二弟,去一趟江南把事情办得一团糟,但能把你给弄回京城,总算是立了一功。”
  “太师谬赞了。”陆信忙道:“侯爷对下官耳提面命、当头棒喝,这才让下官猛然醒悟,一直对侯爷铭感五内,进京半年,却始终未曾向他道谢,实在不当人子。”
  “呵呵,你不用拐弯抹角的替他说话。办砸了差事就得受罚,等关够了日子,自然会把他放出来。”夏侯霸一挥手,截断了这个话题。脸上挂起意味深长的笑容道:“听说你荣升陆阀的度支执事?”
  “只是暂代而已。”陆信苦笑道。
  “没区别,陆阀还有谁能取代你不成?”夏侯霸摇头笑笑,缓缓道:“但陆大人也别忘了,你还是朝廷的重臣。听说你已经告假一两个月,是不是不太应该啊?”
  “是下官的错。”陆信忙低头道。其实衙门之中,士族子弟向来担任清要之职,具体的差事都是由庶族出身的官员,也就是所谓的浊官来办。士族官员无所事事,一请假就是几个月不到衙门,实属寻常之举。
  但夏侯霸将这件事点出来,陆信就得乖乖认错,任何解释都只会越描越黑。
  “看来对你来说,这大理寺右丞太过清闲了,”夏侯霸却话锋一转,看着陆信微笑道:“老夫不能让你这个大才子偷懒下去了,我的中书侍郎调到尚书省管工部去了,你来接他的班如何?”
  “这……”陆信不禁一惊,中书侍郎乃是正四品的紫袍大员,而且身在枢机、参赞国政,可谓位高权重。“下官承蒙太师错爱,才由从六品的郡尉连升三级,提升为大理寺右丞,如今半年不到、寸功未立,怎能窃此高位?”
  “老夫说你合适,你就合适。”夏侯霸霸气四射的道一句,然后微笑道:“你半年前还是郡尉不假,但十一年前你就已经是参赞国政的正五品秘书丞,这么多年才升到四品,已经是慢的不能再慢了。”
  “下官惭愧……”陆信还想再说什么,夏侯霸却已经拍板道:“就这么定了,你回去便交接一下,明天就来中书省当差吧!”
  “是……”夏侯霸一言九鼎,陆信哪能推辞的了?只好诚惶诚恐的谢恩道:“老太师再造之恩,下官无以为报,唯有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哈哈哈!”夏侯霸畅快的大笑道:“老夫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陆大人肯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是。”陆信赶忙点头。
  “下去吧。”夏侯霸挥了挥手,陆信再次行礼,退出了正堂。
  待陆信出去,面带病容的夏侯不破便从侧室出来,咳嗽两声道:“伯父这步棋,还真是魄力十足。”
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谋远虑
  “呵呵,”夏侯霸淡淡一笑,道:“陆信是个人才,让他当这个中书侍郎,一点都不为过。”
  “那倒是,”夏侯不破点点头,想到半年前在余杭初见时,陆信那副落魄的样子,不由心生感慨道:“半年时间连升五级,从一个郡里的三把手,摇身一变成了中书侍郎,还真应了那句老话,树挪死人挪活。”
  中书省的六品舍人,向来是京中门阀子弟企慕的清要之职,所谓‘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是飞黄腾达的重要跳板。而中书侍郎,又在中书舍人之上,只要一外放,必然是省部高官、封疆大吏!
  “不破有些羡慕他?”夏侯霸笑笑道:“你若愿意出来做官,伯父让你担任尚书仆射如何?”
  “侄儿这身体,还是好好将养着,不要鸠占鹊巢了。”夏侯不破摇摇头,一脸萧索。
  “不当官也不打紧,我夏侯阀志向远大,你正好专心为族里出力。”夏侯霸宽慰他一句,沉声道:“你说,这陆信当上陆阀阀主的可能,有多大?”
  “现在还不好说,但确实有这种可能。”夏侯不破双目闪动着睿智的光芒,缓缓答道:“陆尚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上位,跟长老会闹得不可开交。这对他父子名声的损害,实在得不偿失,陆阀其余执事大都是中人之姿,陆信本就强过他们,只要我们多加扶持,让他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到时候就会有人考虑他来接陆尚的班。”
  “当然,”夏侯不破轻叹一声道:“如今陆信被陆尚推在前头,成了陆阀长老会的眼中钉,他得能一直挺立不倒才有机会。”
  “那是自然,他若没有这个能耐,老夫把他强扶上去也没用。”夏侯霸颔首道:“不过老夫还是很看好他的,如果他能当上陆阀阀主,对我们的大业会有极大的帮助!”
  “是。”夏侯不破点点头。如今七阀之中,裴阀、崔阀、谢阀皆已臣服夏侯阀。卫阀、梅阀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夏侯阀有不可化解的仇恨。如果夏侯霸和初始帝正式翻脸,这两家很可能会站在皇甫家一边,且皇甫家还有大义加成,夏侯阀一方虽依然能占上风,但并无必胜的把握。
  如果能将陆阀拉过来,夏侯阀的胜算就会大上很多。但陆阀在陆尚的领导下,素来秉承中立,连夏侯霸都不指望能让他改弦更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