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长生不老(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18

  “、你叫什么名字?”
  “李洪芳。”
  “哦,洪水猛兽袭城,自顾芳草萋萋,好名字啊。”刘长安点了点头。
  女子微微张嘴,她这名字就连她自己都觉得土渣味十足,这人也太能扯了吧?
  “直说吧,你想把我怎么样?”李洪芳可没这心情和他扯淡,当下露出一副滚刀肉的神色出来,要杀要剐随便了。
  “我就想知道,你为什么要来打这辆车……或者说这具棺材的主意?”刘长安好奇地问道。
  “我告诉你,你就放我走?”李洪芳试探着问道。
  刘长安又把门打开了。
  李洪芳趁着刘长安开门后转身,一个纵步,身形如电,作为女子,她的拳脚功夫自然难以和男子匹敌,但是对于速度和反应她是有些自信的。
  一脚踏出,就发现自己悬空,刘长安拎着她的后颈把她抓了回来,然后丢在了墙角。
  后背撞的生疼,这人看似温和,但是显然没有任何怜香惜玉的意思,李洪芳脑袋也被撞了一下,顿时头昏脑胀。
  刘长安没有关门了,只是看着李洪芳。
  “这是活人棺……你以为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吗?”李洪芳不尝试逃跑了,她觉得如果自己再试图这样,只怕会真惹恼了他。
  “活人棺?”刘长安点了点头,巫蛊之祸时的某些情景和印象似乎就和活人棺有关,但是具体的却想不起来了。
  “辛追夫人便是活人棺,否则哪有人真的死了以后埋藏两千年,还能栩栩如生?这和那些所谓的沙漠和冰山里找到的干尸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长见识了。”
  “我敢说,这具棺材里,也有一个活死人!”李洪芳指着眼前的青铜棺材说道。
  “是的。”
  李洪芳讶异地张着嘴,尽管她说的如此肯定,但是没有亲眼目睹之前全是道听途说,她也无从判断刘长安说的是真是假,这个人说话语气神情姿态毫无纰漏,根本不像普通人那样能够让人分析观察。
  “你怎么知道的这些消息?”刘长安更关心这一点,既然有一个李洪芳知道,那定然还有更多人知道。
  “我家祖上是赫赫有名的活神仙李道仁,阴阳五行,生死定论,气血凝神,都是家学……”
  “李道仁我是认识的,这个人写了本《器行记》,里边全是他子虚乌有杜撰的所谓天下宝藏图,至于活神仙就更称不上了,一百三十多岁就死了,死之前只有两片薄棺材板下葬,就是那种下边一块垫着,上边一块盖着,两边没有的,你知道吗?”
  李洪芳坐在车厢地板上,眼前的少年娓娓道来,竟然有几分超绝之姿,让人难以怀疑他说的分毫,更何况现在知道李道仁的真没有几个,还有《器行记》这本书,除了李洪芳家中代代相传,外界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么一本奇书。
  他怎么知道《器行记》的?他怎么知道《器行记》里记载了天下宝藏图?至于老祖宗是活到130岁身亡,而不是羽化飞仙,感觉可能性更大一些。
  “《器行记》里的天下宝藏图不是杜撰的,其中就记录了活人棺,辛追夫人的棺墓,还有这一具是西汉上官太皇太后的活人棺。”李洪芳自然是要为自己的老祖宗挣回脸面的……尽管这么多年来,《器行记》里的宝藏李家堪堪只找到了几件,却也足以让人产生更多的信心了,即便有些纰漏难符,但是李洪芳也更愿意理解为年代久远,山川地势移形,又或遭遇种种人祸。
  “上官……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是这个小姑娘?”
  李洪芳有些意外眼前刚才还姿态超然卓绝的少年,现在目光呆滞,形如木鸡的样子。
  按道理来说,这位太皇太后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便是入葬依然完璧的传说,几岁就入宫了,给很多人的印象确实是一个小姑娘。
  “是她,虽然是个小姑娘,但是十五岁的时候就过继了刘贺当儿子,成为了皇太后。”
  “这事不必再提。”刘长安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洪芳。
  “我知道的都说了,可以放我走了吗?”李洪芳也没兴趣和刘长安在这里讲历史。
  “你还没有告诉我,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活人棺所在之地,往往会有天空异象,以前它所在的位置我们虽然查明了,但是一直被重重守卫着,没有办法。昨日黄昏后的天象异常,我只是随意过来看看,没有想到竟然有所收获……”李洪芳神色复杂地看着眼前的活人棺,可望而不可及是何等的灼心。
  “我们?”
  李洪芳神色一变,没料到说漏嘴了。
  “不管你真的还是假的李道仁的后人……我都看在李道仁的面子上放你一马,尽管这个人出了名的只借钱不还钱……”刘长安摆了摆手,“你走吧。”
  他看了一眼身前的棺材,神情复杂,此时此刻哪里有心情和李洪芳计较?
第112章
想当年
  李洪芳稍作犹豫,缓缓地走出车厢,没有感觉到脖子被拎起来,刘长安无意和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她真的自由了。
  李洪芳迅速离开,躲得远远地藏着身体张望,真是一个奇怪的少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得先摸清楚他的底细才行,接下来可不能再轻举妄动了。
  刘长安回望了一眼,没有再理会李洪芳,只是伸手轻轻地拍了拍棺材盖板。
  记忆被李洪芳触发变得连贯,支离破碎的画面一幅幅重新组合,形成了种种唏嘘感慨的情绪。
  要说棺材里的小姑娘,首先要说“行伊霍之事”里的“霍”,这个“霍”便是小姑娘的外祖父霍光。
  霍光是历史上第一个废立皇帝的权臣,当然诏书是以她外孙女的名义。
  霍光也坚持武帝晚年休养生息政策,最后再真正让匈奴臣服,远决于大漠。
  有功有过,至于废立皇帝的事情,真的算不上什么,尽管很多人天然的对“刘汉”有着更强烈的认同感。
  霍光的哥哥便是霍去病啊,就是那种一提起名字,就能够感觉到他的赫赫威名从文字中化作血气凝聚的龙,壮怀激烈,扫荡八方。
  有些人明明是人,却让人觉得他是神。
  刘长安轻声叹息,思绪回到了小姑娘身上,感慨渐渐复杂,毕竟曾经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种种过往,曾是云烟,却又凝聚成了清晰的画卷,两千年以后的那份记忆,带着太多时光腐蚀的痕迹,一幕幕的像加了滤镜的老电影,发着黄,黑白的,斑驳的。
  一点点的,更欢愉的感觉聚集在一起,刘长安对于活人棺里的是熟人,还是很惊喜的。
  他不曾青史留名,却卷入过无数动荡的历史事件,毫不在意故事家的作品里没有自己的名字,但是要能够遇见一个人,一个经历过他过往时代的人,和他谈一谈“我亦可往”,“封狼居胥”,“奇袭龙城”的那些事,也很愿意。
  当然,小姑娘参与进去的那桩子事情,倒是不提也罢。
  刘长安原来打算在她身上提取一些东西,明日里联系高德威混入附中生物实验室研究下的打算,也放弃了。
  高德威在学校里很有面子,和管理生物实验室的老师说要用下几个设备,问题不大的。
  现在刘长安所好奇的是她怎么认出他来的?他现在的模样早已经不是两千年前一般了。
  对他还是怨念很深啊,小姑娘家家的,胸怀不广阔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刘长安不和她一般见识。
  刘长安搓了搓手掌,拍了拍双手,再把棺材推到了车厢角落,契合边角顶住,这样即便有人来偷棺材,也无处着手用力……更何况这样的重量,普通人也只能借助工具了,更大的可能是直接把车子偷走。
  李洪芳这种笨贼,明显是除了想把活人棺占为己有外,更好奇活人棺的真正模样,当贼哪能好奇?就像盗墓贼就没有一个好奇的,好奇心强的盗墓贼会被同伙一铲子拍死。
  把车厢四壁的机械固定装置死死的扣住棺材,刘长安低头看了看棺材盖板和棺体之间的缝隙,果然已经恢复如初,只在原来的位置又出现了一个猩红的小点,大概还是要这小点化作血丝环绕一周,小姑娘才会再次醒来。
  说不定她现在也能醒来,只是被气的干脆昏死过去,对活过来没啥期待了。
  至于吗?刘长安其实不怎么当回事的,也就小姑娘家家的能忿忿不平两千年。
  按照传说,若是有两千年的怨念,只怕凶杀之气覆城了,看来传说这种东西终究是像李道仁的天下宝藏图一样,做不得准。
  刘长安把车子又开回到了梧桐树下,再次进入车厢看了看,原本想说点什么,但是张了张嘴,竟然有些尴尬,于是关上门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夜晚已经过半,刘长安安然入睡,也没有听到那吹筚篥的哀鸣,也没有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一觉睡到天亮。
  今天早上周咚咚给他送豆浆的时候,周书玲也来了,把借条给了刘长安,昨夜里等着周咚咚睡觉了以后,周书玲按捺不住先跑到ATM机上去看了看数额,再左算右算终于确定钱已经够了,只等着一大早就去找周老倌把事情敲定。
  “你这是算了一晚上账吗?这两眼睛红的,跟被人欺负了似得。”刘长安笑着喝豆浆。
  “昨天晚上谁欺负了我的妈妈?”周咚咚马上生气了。
  “没有。”周书玲笑着说道,“睡不着啊,买房子的事情,谁不兴奋?借条你收好。”
  刘长安点了点头,随手把借条放在了桌子上。
  周书玲不放心,把借条压在了他被子下,但又觉得铺被子的时候可能丢,刚好看到他床下露出一角的藤木书箱,把借条给塞了进去,这才觉得稳妥。
  周书玲回头还是要给刘长安道谢,然后把抱着刘长安大腿,试图摔倒他以证明自己力气很大的周咚咚给拎了回去。
  给上官家的小姑娘喂了小母鸡以后,刘长安到驾驶室里翻出了车辆操作说明书,仔细看了看,这才出发前往附中。
  昨夜的雷雨以后,天空完全变晴了,街道两旁的绿树枝头,绿意犹如雨降,抬头望去,悠悠的碧落,只留着几抹撕扯长的棉絮,在空际随风。
  刘长安来到附中校门口,今天安暖到的早,她站在树下,那片撒到阳光落在浓绿的树叶上,也有些漏过了叶缝,镀在了她匀称的上半身,仿佛起伏的山野风光,犹如中画幅拍摄的情景大片,通透而富有质感。
  当然,她并非全身都如常人一般匀称,总会让人感慨,这美丽的少女怎么生长的,一双腿怎么就那么长又好看呢?
  其实对于女孩子来说,她们羡慕别人的丰满,却尤其羡慕长腿,胸前的东西可以加工或者作假,挤挤垫垫有的是办法,但是腿长却是一生无可奈何的事情,哪怕穿上恨天高,那种腿形的修长是能弥补的吗?
  安暖看见了刘长安,自然而然地露出了笑容,嘴角微微翘起,美丽的脸蛋上盈满了专属于初恋中少女的羞涩甜蜜。
  “你手机怎么了?”安暖眨了眨眼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