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长生不老(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8

  竹君棠很不淑女地打了个哈欠,随手把牵引绳交给仲卿,转身往宝隆中心里走去。
  直达顶楼的电梯中,竹君棠沉默不语,看着刘长安的名字和电话。
  “那年刘邦进了咸阳,我被救了出来。项羽再来,找不到我,于是就把咸阳烧了。”
  “从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开始把你关了起来,再到刘邦救你,那可是被关了十几年啊。”
  “是的,然后刘邦又把我关了起来。”
  “……”
  昨天晚上有人在楼顶和自己胡说八道,然后纵身一跃跳楼了,死不见尸……倒是让竹君棠刚刚起来用望远镜看到了在工地干活的一个年轻人,似乎就是昨晚见到那人的模样。
  她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人纵身跳了下去,竹君棠惊叫了一声,也跟着扑了过去,本能地想拉住他,却只看见他的身影加速下坠,一会儿就在黑夜中不见了踪影。
  “我……我……”竹君棠只觉得牙齿发抖,这栋楼是郡沙市最高的楼层之一,从这里跳下去,绝无可能生还,就是看摔的四分五裂,还是摔成肉泥的悬念而已。
  瞳孔都在放大,竹君棠腿脚发软,她有时候想过从这里跳下去自杀的情景,但是真的见到这样的情景,她才发现这种事情的可怕之处,竹君棠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集中在心脏,心脏不堪重负地要把血液挤出来,她的四肢凉凉的,整个人委顿在地。
  过了好一会儿,竹君棠才爬了起来,回到自己的房间,然后乘电梯一路直达楼底。
  时间是午夜,楼下大堂依然有穿着制服的安保在巡视,看到竹君棠连忙敬礼迎了出来。
  竹君棠冲了出去,四下搜寻着,一边害怕一边强迫自己准备好看到那无比凄惨的一幕。
  这么跳下来,一定死的很难看,自己还是不要跳楼了,竹君棠这么想着,心中惊疑不已,他为什么要跳楼?
  她想起了他最后看她的那一眼,那是何等的平静,这一定是万念俱灰,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留恋的决心,才会有的眼神吧?
  和他相比较起来,自己完全就是个懦夫,他大概比自己还要更加不幸吧?
  竹君棠在楼前广场找了一圈。
  “大小姐,您找什么?我们帮你一起找。”当值保安跟在竹君棠身后说道。
  竹君棠疑惑不已,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问道,“我刚才看到有人从楼顶跳了下来。”
  安保大吃一惊,连忙呼了其他巡逻的同事一起寻找“尸体”。
  半个小时以后,寻找“尸体”的巡逻队纷纷报告,大楼周围百米内都没有任何发现。
  毕竟人也有一百多斤,从楼顶跳下来,又不是风筝会被刮的很远,这样的范围搜索足够了。
  “大小姐,您……您确定……”安保队长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可能我看错了吧。”竹君棠露出了微笑,“辛苦你们了。”
  “没有关系。时间不早了,请您早点上楼休息吧。”
  竹君棠转过身去,踩着镶嵌了许多钻石的华丽高跟鞋,地板上的倒影摇曳如水,优雅地走进了电梯。
  电梯门关上,从门缝里可以看到保安依然保持着鞠躬的姿势,一丝不苟,没有一丝怠慢。
  “见鬼了!”
  竹君棠的优雅突然崩溃,身子一软地坐了下来,手指发白地紧紧捏着沙发手靠,她绝对没有看错,她亲眼目睹那个少年就在自己面前一跃而下!
  会不会摔的太碎?会不会摔下去就被什么猫猫狗狗给吃了?会不会刚刚好摔进垃圾桶里,然后被垃圾掩埋了?
  竹君棠想了许多种可能,上楼换了一身夜跑的衣服,准备装作夜跑的样子,在周围再找找,她实在无法接受一个人就在她眼前跳下去,生死不知不说,连影儿都没有了的事实。
  竹君棠绕着大楼跑了一个多小时,想着保安里终究有别人的眼线,终于放弃了。
  折腾了大半夜,竹君棠今天中午才起床,懒洋洋地坐了起来,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如梦如电,一下子让她清新过来,喝了一杯水后才怔怔地确认那并不是一个梦,自己确确实实看到了,确确实实让人去找“尸体”了。
  竹君棠犹自不死心,拿着望远镜在窗边观察着,没有想到就在旁边的工地里有所发现。
  竹君棠的望远镜是徕卡的产品,足够贵,精度并不如最专业的望远镜厂家,但是要看清楚几百米距离的人脸和身体标志来判断他是否是自己见过的人,却已经足够了。
  尽管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亲眼目睹的东西和固有的常识和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还是让竹君棠有些犹豫和怀疑。
  她最终还是决定给这个电话号码发一条短信过去。
  “你好,我是竹君棠,昨夜与你畅谈长生,今日再见,惊而又惊,盼约见短叙,仅你我二人,八角亭楼顶餐厅,静候莅临。”
  发完短信,竹君棠坐在落地窗边,慵懒斜靠着,手里拿着一本李零的《周行天下》,眼眸里闪着光,抬头望着渐渐往西的炎日。
第003章
抱明月
  刘长安十分意外会接到竹君棠的短信,大概和自己给范建留了电话号码有关系,这倒是自己疏忽了。
  原来昨天晚上站在宝隆中心顶楼看上去像要自杀的少女叫竹君棠,宝隆中心的顶楼有雨水收集系统,空中花园以及直升机停机坪。
  刘长安和竹君棠在直升机停机坪上遇见,聊了一会天。
  竹君棠听到刘长安侃侃而谈自己长生不老,求死不得,笑着说道:“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能够长生不老的人,还活的这么憋屈,人家彭祖活了八百岁,就有无数香火,受人供奉,你呢?这是几千岁了吧,大部分时间都在坐牢,有你这么没用的吗?”
  刘长安依然记得竹君棠昨天晚上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眯了起来,有些妩媚的感觉,笑容很美。
  “坐牢有什么不好?一朝一代,对我来说不过是白驹过隙,等那朝代灭了,看守我的狱卒都死光了,囚牢腐朽,我自然就出来了。”
  “你看的开。”竹君棠冷笑一声,“可你不会懂的,真正的牢狱,是束缚住你的内心,让人感觉世界之大,却无处可逃,连呼吸都困难,这种滋味,你懂吗?看管你的不是狱卒,而是无数各种各样,心怀鬼胎的目光,你知道吗?”
  “哦,既然如此,你就跳下去吧,一了百了。”
  “你……你让我跳我就跳啊!”竹君棠闻言,当然不会真的就跳下去,反而后退了几步,大风吹的她的裙摆飞扬,显露出两条笔直纤细的小腿,有着少女肌肤凝乳般的眼色,在黑暗中散发着晶莹的光芒,竹君棠怒视着刘长安:“你还是不是人?居然劝人跳下去?”
  “女人真是不可理喻。”刘长安有些感慨,从古到今,女子大抵如此,难怪那人会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还有,这是我家的楼顶!这栋楼都是我的,你在这里干什么?”竹君棠走了过来,双手背在身后,怀疑地看着张安,“你是不是小偷?”
  “我不是小偷,我和你一样,也是来跳楼的。”刘长安看着她说道。
  “那你倒是跳啊!”竹君棠嘲讽道,她倒没有说自己只是心里闷的慌,并没有跳楼的欲望。
  “好。”
  刘长安说完,就跳了下去。
  刘长安当然不是求死不得,只是做这种事情,对于他的身体和记忆有一些好处罢了,却没有料到原本以为不过会成为少女的惊惶一梦,现在却留下了痕迹被人寻上门来,收到了一条半文不文,勉强通顺的邀约短信。
  刘长安删掉了短信,干净利落地把发来短信的手机号码拉进了黑名单里。
  有点麻烦,但是也无需在意。
  此时此刻,刘长安已经回到了家里。
  这是一套很老的房子,高楼之后必有小巷,繁华背后隐藏着落寞,几十年前十分让人羡慕的机关大院,如今拆尽了四周的围栏和宽阔的绿化带,只剩下零零落落的几栋楼。
  那个年代的房子,底层并不是车库,而是一个杂物间,刘长安将自己的房子分租了出去,然后自己住在杂物间里,因此居住条件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偶尔还能打打零工,例如今天收入的两百块钱。
  身份证上十八岁的刘长安,除了眼神和气质略微显得成熟一些,和绝大多数这个年龄的少年并没有太多区别,时方五月,郡沙的夏日炎炎,而就在下一个月他就将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
  今天并不是周日,也不是什么假期,刘长安单纯的只是因为一份两百块钱的零工,逃了一上午的课而已。
  大概又会被班主任黄善念叨,又会被同桌安暖寻根问底,刘长安从自己的杂物间里把折叠藤椅搬了出来放在树荫下,泡了一壶茶,准备躺上一下午。
  午后的楼间坪地中只有这么一颗生长的遮天蔽日的大水梧桐树,五月正是枝叶滋滋疯长的时候,撒下了一地清凉的树荫。
  除了刘长安,还有几个老人也大抵是如此姿态准备度过一个惬意而舒适的下午,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很少,基本上都是退休多年的老头老太太们。
  侧头看了一眼最近的钱老头,头发零零碎碎的掉光了,满脸的老人斑,皱纹松松垮垮的,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似乎人生中留给他剩下的时光,都打算用来这么躺着。
  刘长安转过头去,看着书中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句子,另一个写三国的人写的句子也挺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苏轼死了很多年了,只留下一些文字,然而对于无穷的时光中恒河沙数般的蝼蚁来说,已经是生命能留下的最美好的痕迹了。
  要知道绝大多数人,没有在这世间留下任何痕迹,仿佛从不曾来过。
  一整个下午,刘长安并没有睡觉,而是看了小半本《八先生文集》,感觉到了肚子饿了,这才把折叠椅和茶壶搬了回去。
  他只是怀古,念古,却并没有厌倦现在的生活,相反的一边读着古书,一边享受着现在的生活,让他十分惬意。
  求死不得当然只是玩笑,人活的越久,就越不想死,这美妙或者丑陋的人间,终究有太多的不可知而让人好奇未来会有什么等待着他去旁观。
  轻轻一拍葱花,碾出香气,姜和蒜在猪油里煎,再淋到葱花和菜叶上,捞出煮了三分钟的面条,不绵不生,嚼头刚刚好,一碗搅拌起来,便是香气四溢,刘长安吃完,天已经淡淡的黑了。
  出门散步,刘长安的步子不快不慢,这时候正是下班的高峰期,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穿过人群,看着陌生人或冷淡,或僵硬,或勉强,或轻松,或愉悦的种种面孔,刘长安偶尔也会觉得有些孤独。
  因为太多熟悉的面孔,都已经再也见不着了。
  来到江边,静静流淌的水中并没有白发的渔夫和晃悠的乌篷船,刘长安依然觉得那句诗很应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