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9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2/986

  “齐家虽然竭力隐瞒,可是那桩事情背后却深藏着巨大的祸患。”萧绍宗道:“参与当年那桩事情的人确实不多,可是除了齐家的人,却还是有外人参与其中……!”顿了一顿,才道:“老尚书,小王言尽于此,不过老尚书见多识广,心思缜密,小王今日所言是真是假,老尚书自有判断。”随即目光一寒,才道:“也正因如此,齐宁此人就不得不除。”
  老尚书道:“王爷既然说齐宁不是齐家的人,而且是巨大的祸害,也早就想将其诛杀,却为何一直没有出手?此事皇上是否知晓?”
  “此事匪夷所思,那证人心存大善。”萧绍宗叹道:“他觉得只要将此事隐瞒,让齐宁自以为是齐家之后,尔后效忠于大楚,那也不是非要诛杀。小王……虽然不敢苟同,但人心向善,那证人既然坚持,而且不愿意出来指证,小王就只能严密监视齐宁,只盼此人能够为我大楚建功立业,莫要生出叛逆之心。”
  老尚书皱眉道:“莫非这些年,王爷一直在监视他?”
  “老尚书自然知道,齐宁早年时候神志不清,痴傻愚钝,如果一直如此,自然不会对帝国有任何的威胁。”萧绍宗叹道:“可是几年前发生变故,据说是北汉九天楼的人绑架了此人,要将此人带回北汉,以此威胁齐景,后来齐家的人找回了齐宁,不知为何,死里逃生的齐宁因此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老尚书颔首道:“不错,老臣当年知道此事,也是十分吃惊。不过那孩子或许是受了惊吓,反而脑子开窍。”
  萧绍宗凑近老尚书,压低声音道:“老尚书可知道齐宁为何会变的痴傻?”
  老尚书立时听出萧绍宗话中有话,他这明显是说齐宁当年痴傻是另有蹊跷,但还是显得十分平静,看着萧绍宗近在咫尺的眼睛,虽然没有开口,但眸中却带着几分询问之色。
  “柳氏难产而死,齐宁是由齐家太夫人亲自养育。”萧绍宗唇边泛起一抹诡异的微笑:“开先几年,那位太夫人也确实一直都在照料齐宁,可是此后太夫人做主,让齐景纳了刘氏为妾,而且刘氏还为齐家生了一个男丁,等到齐宁四五岁的时候,齐太夫人将齐宁交给了妾室刘氏照料。”
  老尚书颔首道:“便是生下齐家次子的那位姨娘。”
  “正是。”萧绍宗道:“据小王所知,齐太夫人将齐宁交给刘氏的时候,脑子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问题,沉默寡言,终日里只是对人傻笑。”
  老尚书叹道:“此时老臣也是知道。齐宁幼时,老臣也是见过,那孩子天资聪颖,天赋极佳,小小年纪,便是那古贤文章,只要看过一遍,就能够过目不忘,老臣还记得齐大将军说过,等到那孩子年长几岁,便要交到卓青阳手里,由卓青阳亲自施教。可是……后来听说那孩子忽然魔怔,口不能言,痴傻愚钝,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萧绍宗含笑道:“老尚书自然不会想到,齐宁从神童变成痴傻,不过是有人做了手脚而已。”
  老尚书身体一震,萧绍宗凑在老尚书耳边道:“齐宁被齐家太夫人抚养的那几年,一直都在服用药物,是药物让天资聪慧的神童变成了傻瓜!”
  两人在低声私语,远处窦馗等人自然也是看到,见到萧绍宗和老尚书在铁盾保护之下,似乎正在商议着什么,都是有些奇怪,暗想如今兵临城下,正是非常时候,怎地小王爷有雅兴袁老尚书啰嗦半天?两人到底谈的是什么?
  众人心下奇怪,但自然无人敢靠近一步。
  听闻齐宁是被药物伤了脑子,一直保持镇定的老尚书终于显出骇然之色,低声道:“王爷,这可不能开玩笑?”
  “老尚书放心,今日小王与你所言,每一个字都是有来处,绝非信口开河。”萧绍宗道:“而且小王迟早会将证据摆在老大人的案头。”
  “你说……齐宁当年被药物所伤,那……那又是谁下此毒手?”老尚书皱眉道:“齐宁由太夫人照料,日夜都有人在身边,谁能对他下毒?”
  “自然是太夫人。”萧绍宗轻笑道:“不瞒老大人,齐宁被交到太夫人手里后,食物之中就一直被下毒,只不过齐景对此子还是十分在意,所以太夫人并不想让大将军知道齐宁受到伤害。那毒药十分特殊,服用之后,不能立刻奏效,需要长年累月慢慢积累,如此既能破坏齐宁的脑子,而且大夫也查不出端倪来。过了几年之后,齐宁已经开始反应迟钝,太夫人却趁机将齐宁交到了那位妾室的手中……!”眸中划过一丝阴厉之色:“妾室刘氏已经有了孩子,齐宁虽然迟钝,但却是正室嫡出,齐宁交到刘氏手中,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老尚书一生见多识广,洞悉人心,萧绍宗这番话一说,他立时便明白其中的关窍,神情凝重起来,嘴唇微动,却没有说话。
  “太夫人自然是一开始就知道齐宁不是齐家的血脉,否则又怎可能对嫡亲长孙下此毒手?”萧绍宗冷笑道:“或者说那位太夫人对这不是齐家血脉的孩子存有怨恨之心,只不过是因为齐大将军的缘故,所以没有明目张胆对他如何。她明知道刘氏对齐宁必然也没有什么好心肠,却还是将她交过去,无非是想借刘氏之手折磨齐宁,此外……!”顿了一顿,才继续低声道:“齐宁虽然由刘氏接着照料,但饮食之中依然一直放有那种毒药,老尚书自然明白太夫人为何要这样做。”说到此处,萧绍宗唇边泛起嘲弄的笑意。
  老尚书当然明白了太夫人的意图。
  太夫人顾忌齐景,所以只能是暗中给齐宁下毒,那毒药长年累月下来,让齐宁脑子受到破坏,变得反应迟钝,齐景当然是精明之人,一个幼时天资聪颖的孩子突然痴傻愚钝,这不可能不让齐景起疑心。
  太夫人自然也是担心齐景有朝一日发现其中的蹊跷,会伤及到母子之情,是以转手将齐宁交到琼姨娘的手中,那本就是找一个替罪羊。
  如果齐景发现齐宁是被药物所伤,自然会追究到照顾齐宁的琼姨娘身上,而琼姨娘又怎敢说是太夫人下令她对齐宁用药?更何况当时府中上下都知道琼姨娘对齐宁多番折磨,那么琼姨娘下毒,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可能有人会怀疑到太夫人的身上。
  结果便是太夫人如愿以偿让齐宁彻底变成痴傻之人,而即使东窗事发,也有琼姨娘顶缸。
  老尚书明白其中的关窍,心下骇然。
  “这既然是齐家的事情,连齐大将军都不知道真相,王爷又从何而得之?”老尚书叹道:“王爷比齐宁大不了几岁,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王爷也是正当少年,总不会那个时候王爷就会关注齐家之事?”
  “小王说过,此事的前因后果,一直有一位证人存在。”萧绍宗道:“那位证人其实也一直担心因为这个孩子的存在,不但可能会伤及齐家,甚至会伤及到大楚,所以多年以来,一直对齐家都是十分的注意。”顿了一顿,才低声道:“那位证人这些年,有几次悄悄进入过齐家,这自然是没有人知道的,他对太夫人下毒一事也是十分清楚,也曾试图阻止,但终究没有阻止成功,而且……齐宁如果真的变成痴傻之人,那么对齐家和大楚也就不会再有威胁,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
  “你的意思是说,那证人一直与太夫人有联系。”老尚书道:“而且他也一直在关注齐宁?”
  萧绍宗颔首道:“正是如此。如果齐宁真的就那般痴傻下去,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可是几年前,因为九天楼绑架一事,齐宁忽然脱胎换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目光深邃,寒光闪烁:“老尚书,齐宁成为迟钝之人,并非是受刺激所致,而是长年累月的药物积累所致,从医理来说,脑子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怎可能因为被九天楼绑架受到惊吓,便能够恢复神智?”
第1387章
十二时辰
  黎明将至,皇城之内尚无动静,但萧绍宗却很是从容。
  皇城已经是他的掌中之物,上万兵马将皇城团团围住,何时发起攻击,也只是他一声令下的事情。
  老尚书沉吟了片刻,才道:“你是说,齐宁被绑架的时候,有高人出手帮了他?”
  “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王也不知。”萧绍宗叹道:“不过齐宁恢复神智,事情自然就变得十分棘手。那证人知道后,一直忧心忡忡,但他并不方便亲手过问此事,所以监视齐宁的担子,就落在了父王的身上。”
  “你是说……老王爷?”
  萧绍宗颔首道:“正是。那位证人对父王十分信任,此事他没有告知任何人,独独告诉了父王,父王身在朝中,可以随时监视齐家,是以那位证人将此事交托给了父王。”
  老尚书心想能让淮南王亲自来做此事,那位证人的身份自然也不一般。
  “王爷,既然那位证人早知道齐宁不是齐家血脉,又为何不将此事禀明皇上?”老尚书问道:“只要皇上知道此事,不对齐宁加以重用,齐宁手无权势,自然不会对朝廷再有太大的威胁。”
  “那位证人早先一直将此事隐瞒,父王知道此事,也是在齐景过世之后。”萧绍宗道:“当时齐宁得到皇上的器重,而且齐宁也确实在协助皇上对付司马岚,为了大局着想,证人这才对皇上隐瞒此事。”
  “原来如此。”老尚书微微颔首,虽然萧绍宗说得有鼻子有眼,但却都是一面之词,甚至拿不出像样的证据来,老尚书对萧绍宗所言,自然还是心存疑窦,微一沉吟,才道:“王爷今次将这秘密告诉老臣,不知所为何故?”
  萧绍宗肃然道:“小王只是想要告诉老尚书,今次小王不惜一切代价诛杀齐宁,不但是为了皇上,也是为了我大楚的江山社稷。”顿了顿,才继续道:“方才卢大人还在疑虑,不明白齐宁有什么道理要谋反。”
  “王爷,恕老臣直言,即使齐宁真的不是齐家血脉,也不代表他就有谋反的道理。”老尚书道:“难道王爷是想说,齐宁幼时遭受齐家太夫人的虐待,所以因此而恨及我大楚,这才要谋反?”
  萧绍宗摇头道:“自然不是这个缘故,那只是他与齐家的私怨,而且皇上待他隆恩浩荡,他倒也没有道理因此而谋反。”
  “那老臣就不解了。”
  “老大人,齐宁既然不是齐家的血脉,那他总不会是从地里冒出来的?”萧绍宗冷笑道:“他确实是柳氏所生,只不过父亲是另有其人而已……!”
  老尚书眼角再次抽动,萧绍宗贴近他耳朵低声道:“齐宁一旦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就一定会心存反意,据我所知,他其实早已经怀疑自己的出身,而且暗中也一直在调查自己的身世,若是我没有猜错,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谁,所以才会有这次的弑君谋逆之举。”
  “他父亲到底是何人?”老尚书急问道。
  萧绍宗尚未说话,忽听得城头鼓声响起,城下所有人都是抬头向城头望过去,只见齐宁已经出现在城头,居高临下俯视城下,很快就听齐宁高声道:“老大人,皇后和宫里的几位贵人都已经过来,现在便可以出城。”
  老尚书立刻拱手道:“臣等恭候皇后娘娘出城!”
  “老大人,陪同皇后和几位贵人出宫的侍从众多,还请你们好好安置。”齐宁目光移向萧绍宗,大声道:“萧绍宗,若是他们中任何人有丝毫损伤,责任便都在你。”
  萧绍宗背负双手,淡淡道:“宫女可以出宫,太监一个也不许出城。”
  齐宁皱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此番潜入宫中行刺,带有众多杀手。”萧绍宗道:“若是你让他们扮作太监混出城来,那也不是没有可能。此番入宫的刺客,一个也莫想从城中出来。”
  齐宁哈哈笑道:“有道理有道理。”沉声道:“开城门!”
  皇城大门很快便发出“嘎嘎嘎”之声,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齐宁主要是安排皇后出城,不过却也将凤仪宫附近的几位内宫嫔妃送出城来,这后宫贵人众多,自然不可能一个多时辰之内便将所有人都组织起来出宫,虽然出城的不过皇后和几位贵人,但随行的太监宫女却是不少,长长的队伍早已经在城门后等待,城门大开,一群宫女便簇拥着皇后的凤辇从城门里出了来。
  萧绍宗不准许太监出城,那些随行的太监只能退后,留在了城中。
  长长的队伍自城内出来,如同长蛇一般,亦有好几百名宫女随同出城,皇后的凤辇靠近过来,萧绍宗和老尚书都已经跪在了边上,军阵也早已经闪开了一条宽敞的通道。
  “王爷,司马府虽然被抄没,但庭院并未受损,一直都是被封门。”等到皇后的凤辇过去,老尚书起身向萧绍宗道:“老臣以为,可以暂且让皇后和几位贵人在司马府暂时安顿,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司马氏被诛灭之后,家产被抄没,原来国公府也已经被封存,朝廷一直也没有具体处理,不过司马氏发迹数十年,显贵多年,司马府也是占地极广,庭院众多,皇后出城之后,一行好几百人,临时在京城找寻住处还真是不容易,而司马府也确实是个暂时安置的好地方,萧绍宗立时道:“一切就依老大人的意思。”
  “袁默贤!”老尚书叫了一声,袁默贤立刻过来,老尚书吩咐道:“你护送皇后前往之前的司马府,派人立刻去通知京都府尹铁铮,令他调派京都府的差役保护皇后和众位贵人的安全。”
  袁默贤拱手退下,匆匆而去。
  等到最后一人出城来,皇城的城门立时关上,齐宁望着长长的队伍,他知道赤丹媚此时就在其中,可是人数太多,也不知道赤丹媚究竟在何处,只等着队伍穿过军阵远去,齐宁才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东方的天边已经出现了一丝鱼肚白。
  黎明已至!
  “齐宁,皇后已经出城,你是否也要自缚出城?”萧绍宗仰望城头的齐宁:“本王没有耐心继续等下去了。”
  齐宁哈哈一笑,忽然抬手指着萧绍宗厉声道:“萧绍宗,你还在这里装模作样,皇上是被你所害,你竟然倒打一耙,诬陷在我身上,简直是无耻透顶。”
  “哦?”萧绍宗却是淡定自若,唇边泛起一丝轻笑:“你有证据?”
  齐宁冷笑道:“我已经派人在找证据,而且也找到了端倪,但很快就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皇上是被你所害。”
  此时窦馗等人却上前来,窦馗抬手指着城头的齐宁大骂道:“齐宁,你这个弑君叛逆,死到临头,还在这里血口喷人。你带刺客潜入宫中,行刺皇上,连贵公公都可以作证,你竟然还在狡辩?”
  “齐宁,你辱没了锦衣齐家的声明。”又有一人厉声高叫道:“你要是还有羞耻之心,立刻自缚出城,向王爷和满朝文武请罪!”
  “你若再冥顽不灵,大军攻城,城破之后,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一群人对着齐宁大声辱骂,齐宁叹了口气,道:“这里不是菜市场,也莫要在这里泼妇骂街,好歹也都是朝廷大员,保留一丝体面为好。”他声音也不如何大,但劲气穿透出来,将众人的声音轻易地压了下去。
  袁老尚书却是抬起手来,示意众人静下来,老尚书在朝中德高望重,众人倒也都是给老尚书几分面子,声浪渐息,老尚书待众人静下来,这才向城头齐宁道:“齐宁,目下的情势,你也都看到,以城中的守卫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挡大军攻城,皇城内外,都是我大楚的勇士,你当真要让我大楚将士自相残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害人害己,又何必如此?”
  “老大人,实不相瞒,我据城而守,不为其他,只为找出证据。”齐宁大声道:“我相信皇上是被萧绍宗所害,此人道貌岸然,其实他才是真正的叛国巨贼!”
  “你说是王爷害了皇上,有何证据?”袁老尚书冷着脸:“大家都看的明白,是你带刺客入宫,若非如此,你为何会被困在城中?”
  “老大人说的极是。”窦馗立刻道:“此人垂死挣扎,明知必死无疑,却要反过来诬陷王爷,真是丧尽天良,此等逆贼,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至铲除。”又向萧绍宗道:“王爷,不用和这逆贼废话,立刻下令攻城,城破之后,将此人千刀万剐,首级悬于城头,以示天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2/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