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986

  “东齐主力目前驻扎在濮阳。”韦书同伸指点在地图一处:“此处距离马陵山不算太远,不过马陵山已经被我军占据,齐军要回援临淄的话,就必须打下马陵山。”
  齐宁单手负在身后,在地图上找到定陶,定陶位于濮阳西南边,其实与濮阳也不算远,而马陵山与濮阳和定陶刚好成为三角之势。
  “汉军在梁郡布下了重兵。”韦书同又道:“据说我军北上之时,汉军一开始坚守淮水以北一线死战,但后来却迅速撤兵,退到了定陶一线,被齐国人拿下濮阳之后,汉军又弃守定陶,退进梁郡。”
  梁郡位于定陶西北方向,却在濮阳正西边,从地图上看,梁郡又与濮阳和定陶形成了三角之势。
  齐宁看到战局竟然陷入如此错综复杂境地,倒是颇为诧异。
  楚军北上的战略计划,实际上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自然是将齐军主力诱出,第二个目的则是趁齐国空虚出奇兵攻取,而主力则牵制住汉军和齐军主力,为袭取东齐的偏军争取时间。
  北汉内乱,楚军北上,一副要与汉军殊死一战的架势,自然让齐国误以为楚国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趁机伐汉,齐楚两国结为姻亲盟国,东齐人自然不可能想到楚国此番北伐的目标竟然会是他们。
  东齐偏安一隅,地薄人稀,北汉内乱之际,正是东齐梦寐以求的扩张时机,此等机会,东齐人自然不可能错过,楚国摸准了东齐人的心思,谋划良久,就是要等着东齐人倾巢而出的时候趁机发难。
  齐宁想到楚军为了迷惑东齐人,必然会向北攻城略地,但也不会倾尽全力,不过眼下的局面,楚军的进展比之齐宁的预期显然要深入许多,定陶已经进入了北汉的腹地。
  “钟离傲没有在淮水一线据敌,退到梁郡,是否因为西北屈元古的缘故?”齐宁问道。
  他之前得到战报,楚军北上之后,虽然越过了淮水,但却被汉军全线阻拦,钟离傲乃是沙场老将,虽然北汉宫廷发生剧变,但钟离傲却没有因为宫廷之变而疏忽前线的防略,料到楚军很可能会趁机北上,所以在淮水以北构建了防线,双方的战事就如同从前的局面一样,再次陷入了僵局。
  齐宁知道如果没有意外,岳环山统帅的秦淮军团很难攻破钟离傲的防线,而汉军此后退往梁郡,只能是因为屈元古。
  韦书同颔首道:“正是,屈元古出潼关攻打洛阳,钟离傲后院起火,自然无法继续与我军僵持,迅速撤兵,不过……!”手指滑向洛阳:“潼关被封锁之后,屈元古没有退路,全力攻打洛阳却并无太大进展,如果不是因为北堂昊突然被刺,屈元古的西北军很可能就要在洛阳城下全军覆没。”
  “北堂昊被刺?”齐宁吃了一惊,轩辕破也是骤然变色。
  韦书同点头道:“正是,北堂昊遇刺身亡,洛阳城内一片大乱,有人见到情势不妙,暗中与屈元古秘密联络,据说屈元古买通了守门的将领,城门大开,西北军立时冲进洛阳,不过西北军在洛阳城内却并没有劫掠,反倒是维持秩序,只是将北堂昊一帮死党诛杀,并没有牵连太多人。此外北堂昭率领的边军发生了兵变,北堂昭被麾下的兵将押送到了洛阳,北堂风以叛乱之名诛杀了北堂昭,北汉的皇位之争,最终倒是北堂风胜了。”
  齐宁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毫无疑问,改变北汉局面的重要原因,便是北堂昊遇刺身亡,问道:“北堂昊被何人所刺?”
  韦书同摇头道:“下官着实不知道事情的具体真相。”刚刚说完,外面传来声音:“大人,有急报!”
  韦书同忙起身出去,很快就回来,手里拿着一份已经拆开的信函,将那信函呈给齐宁:“国公,北堂风已经登基称帝,屈元古被册封为大丞相,另授予晋王爵位,钟离傲被授予大司马之位,赐安国公爵位。”
  齐宁扫了信函几眼,将信函递给了轩辕破。
  韦书同身为西川刺史,如今楚军北上,他自然不可能视若无睹,手底下终归是有探子打听前线的情报。
  “国公,看来钟离傲与北堂风达成了协定。”轩辕破扫了两眼,这才道:“若是卑职没有猜错,屈元古攻打洛阳,钟离傲后勤供给不上,只能撤军,不过北堂风拿下洛阳之后,知道北汉上下除了钟离傲,无人可以阻挡我楚军北进,是以立刻重用钟离傲,加官晋爵,钟离傲后顾无忧,这才领兵稳在了梁郡一线。他守住梁郡,就守住了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只要梁郡不失,洛阳便不可破。”
  韦书同颔首道:“轩辕校尉所言甚是。钟离傲一直都没有参与皇子争位,对他来说,无论是谁登上皇位,与他都并无太大的关系。他是沙场战将,要做的就是卫戍本国,既然北北汉皇位大局已定,而北堂风又支持他,他自然没有必要再与北堂风过不去。”抬手抚须道:“不过如今的结果,对我楚国倒不是坏事。北汉那几位皇子之中,北堂风的能力最弱,那屈元古又是一个庸碌无能之辈,这两人掌握了北汉的朝政,对北汉来说绝非幸事。”
  “如今我楚军兵锋所向,北汉需要依靠钟离傲来阻挡我军。”齐宁道:“不过钟离傲并非北堂风的亲信,他手握重兵,北堂风绝不会放心,屈元古既然是大司马,掌握北汉兵马大权,当然也不会一直任由钟离傲手握重兵。”
  韦书同笑道:“国公所言甚是。眼下北堂风要利用钟离傲,自然会对他加官晋爵,甚至封其为公爵,当年那北堂庆纵横疆场,与齐大将军将遇良才,可说是北汉的擎天之柱,却也只是封为长陵侯,钟离傲虽然也算是将才,但与北堂庆的实力相差甚远,竟然被封为公爵,当真是可笑。”嘿嘿一笑,道:“下官可以断言,若是北汉困境一解,北堂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钟离傲,钟离傲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那是后事。”齐宁皱眉道:“眼下淮水被东齐水师封锁,阻断了秦淮军团的后勤供应,秦淮军团能够支撑多久?”抬手摸着下巴:“我只担心东齐会与北汉媾和,到时候齐军出濮阳,与钟离傲联手攻击我军。”
  韦书同道:“朝廷既然知道这样的局面,皇上圣明,自然能想出万全之策。辛赐手下的东海水师虽败,但好歹还保留了一部分实力,听说辛赐退回东海,朝廷也下旨加紧打造战船……!”
  “打造战船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且要练就一支精锐水军,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齐宁叹道:“东海水师遭受重创,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再对东齐水师形成威胁。”
  “国公也不要太担心。”韦书同道:“虽说秦淮军团后勤被切断,但我军眼下已经控制了北汉的三个郡,就地征用粮秣,倒也能支撑一段时间,反倒是东齐水师只能在水上游弋,他们的后勤才是真正的大问题,没有了后勤供给,他们也支撑不了多久,现在就看双方谁能撑得久一些。”
  轩辕破微一沉吟,才道:“我军就地征粮,恐怕……会引起民变。”
  齐宁也是微微颔首,心知秦淮军团近十万大军没有了后勤,就只能在当地征调粮草,只是当地百姓又岂能将自己的粮草拱手献上,难免会出现强行征粮之举,如此一来,自然会引起当地百姓更大的敌视,因此而激起当地百姓的动乱,那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是否能从齐地征调粮草供应定陶?”齐宁想了想问道:“若是能够从齐国筹集到粮草,东齐水师即使封锁了淮水也无关紧要。”
  韦书同道:“若是段韶已死,国公这法子自然是极好。可是段韶如今还活着,而且齐地到处都知道他们的太子死里逃生,他们便不会那般轻易屈服。让驻守在齐国的兵马征集粮秣自然可以做到,但是要从齐国运往定陶却不容易,齐国那些乱匪必然会沿途截击,驻守在东齐的兵力薄弱,当前也绝不能分兵去护粮,所以……!”
  齐宁微微颔首,自然知道韦书同所言非虚。
  临淄虽破,但齐国却并不等于就此灭亡,短时间内,楚国也不可能完全控制住东齐,即使强行征集到粮秣,可是要从齐国运送往定陶,山高路远,粮队在途中势必会遭受到截杀,想要顺利将粮草送过去又谈何容易。
第1300章
必除之患
  轩辕破微一沉吟,才道:“如今我秦淮军团和东齐水师都陷入后勤不足的状况,可是相比而言,我军处境更是凶险。东齐水师在水路纵横,可进可退,而且淮水两岸即使坚壁清野,可是淮水自东海延展到秦岭,不可能从头到尾都能防备,没有水师拦阻,东齐水师可在淮水随心所欲,绝无可能彻底断绝器粮草的补给。反倒是我秦淮军团,虽然拿下了三郡之地,但要说已经控制了三郡,只怕是言过其实。”
  齐宁颔首道:“轩辕校尉所言极是。北汉与我大楚打了几十年,我淮水一线的百姓固然身受汉军之害,但北汉那边也必然是对我军颇为怨恨,要收复民心,绝非朝夕之事,而我军粮秣缺失,要在当地征粮,必然还会引起当地百姓的更大愤怒,如果我军始终在愁烦粮草,那么与汉军的对峙,也就弱了一分。”
  韦书同叹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至理。其实下官也知道秦淮军团眼下着实处于困境之中,如果东齐人真的和北汉联手,两面夹击我军,我军的处境将会更加凶险。”
  齐宁当初就知道突袭东齐就想袭取西北一样,但凡有差错,定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攻取东齐,虽然拿下临淄,但走脱了段韶就已经是眼中的失误,而东海水师败在东齐水师之手,将水路的控制权彻底送到东齐人的手中,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事态的严重性。
  秦淮军团近十万大军驻守在定陶,处于北汉腹地,每天要消耗的粮草自然是庞大的数目,短时间内或许还能撑下去,可是如果始终无法攻破梁郡,而后路又被切断,那么时间一长,很可能出现不战而溃的结果。
  正如韦书同所言,一旦东齐人和北汉人达成和解,两面夹击,秦淮军团面临的困境将极其凶险,如果秦淮军团溃败,楚国将很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
  秦淮军团是楚国的主力,这支兵马一旦有失,楚国本来对北汉略占优势的局面将荡然无存,再想北伐一统天下的可能微乎其微。
  而且齐宁没有忘记,地藏在楚国境内蠢蠢欲动,接下来还有什么样的大动作,那是谁也不知道。
  楚国当前确实处于内外交困的险峻处境,稍有闪失,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让秦淮军团转危为安,就必须解决后勤供应的问题。”齐宁神情严峻:“而眼下要解决后勤问题,就必须解决东齐水师。”
  韦书同摇头道:“国公,东齐水师本就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水军,我们东海水师也算是人多势众,而且战船也是不弱,可是一场水战下来,差点全军覆没,由此可见东齐水师确实难以对付。那申屠罗更是当世一等一的水军大将,水上几乎无人可敌。”苦笑道:“要想解决东齐水师,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等着他们自己粮草断绝溃散,那无疑是将我秦淮军团十万将士的性命掌控在申屠罗的手中。”齐宁冷笑道:“如果东齐水师始终没有因为粮草的问题而溃散,那我秦淮军团就只能面临溃败的下场,所以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轩辕破立刻道:“国公所言甚是,绝不能等着申屠罗自己溃败。”
  韦书同道:“国公可是有什么好主意?”
  齐宁微一沉吟,才道:“兹事体大,还要仔细斟酌。”
  “国公,西北那边有段沧海和班云镇守,而且潼关也控制在咱们手中,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韦书同道:“皇上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秦淮军团那边,想来也在等着和国公商议,不知国公是要前往西北,还是返回京城?”
  齐宁看了轩辕破一眼,才道:“看来我还是要回京一趟,韦大人,你帮忙准备马车和路上的干粮,明日一早我们便要动身。”
  “国公看起来气色不是很好。”韦书同道:“不如先歇息两天,等身体休息好再动身?”
  “等不了了。”齐宁起身摇头道:“你先去帮忙准备一下吧。”
  虽说此前已经买了一辆马车,但毕竟只是在小镇所购,那匹马的脚力实在是很一般,真正的良驹总归是在刺史府这边。
  韦书同不敢多言,拱手先退了下去。
  “国公,明日您先回京城。”轩辕破想了一下,才压低声音道:“卑职要去淮水一趟。”
  “哦?”齐宁并无异色,道:“你该不会是想行刺申屠罗吧?”
  轩辕破脸色微变,眸中满是诧异之色,嘴唇微动,却没有说出话来,齐宁却已经身体微侧,凑近过去道:“你这法子,其实也正是我方才所想。”
  轩辕破道:“原来国公也有这个打算?”
  “申屠罗不除,东齐水师就解决不了。”齐宁冷笑道:“东齐水师解决不了,秦淮军团的粮道就无法疏通。”
  轩辕破肃然道:“正是如此。粮道拖延不得,每拖延一日对秦淮军团的威胁就多一分,所以卑职想来想去,只能刺杀申屠罗。”
  “申屠罗不会想不到自己已经成为我大楚的眼中钉肉中刺。”齐宁握起拳头,低声道:“他也一定会猜到我们可能会派人行刺,所以定然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想要行刺他,绝非易事。”
  轩辕破道:“卑职先前往淮水,查清楚东齐水师的动向,再摸清楚申屠罗的底细,尔后再制定行刺计划。”
  “申屠罗在水上,而且他自身的武功就十分了得。”齐宁道:“即使想出办法找到他,要将他行刺于刀下,也非易事。”
  轩辕破颔首道:“申屠罗出身于武将世家,此人自幼不但学习兵法韬略,而且勤修苦练,确实有一身极高明的武功。”
  “要行刺他,必须一击得手,只要一次失手,再想行刺他就难于登天。”齐宁道:“我此番和你一同秘密前往淮水,如果情况允许,我们一起商量出行刺的计划。”
  轩辕破一怔,立刻道:“国公,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尊贵之躯,怎能参与如此凶险之事?此事交给卑职就好,卑职定会想出万全之策。”
  “并非我信不过你们神侯府。”齐宁叹道:“神侯去了,如今神侯府以你为首,我尊你一声大师兄,大师兄,我问你,你若是内力未失,可有把握击败申屠罗?”
  轩辕破想了片刻,才道:“我并未见过此人,只知道他的身份背景,四师弟一直潜伏在东齐,对此人倒是颇为了解,他曾有密报送到神侯府,告知申屠罗的武功修为,按照四师弟的说法,申屠罗的武功并不在我之下,若是正面相对,我未必是他敌手。”
  齐宁道:“你内力未失都没有绝对把握击杀他,更何况你现在内力没有恢复,更不可能执行这项任务。”
  轩辕破道:“卑职虽然不成,但是可以在暗中找寻刺客。刺客行刺,未必要武功有多高,而是要掌握时机发出致命一击。”
  齐宁知道江湖上确实有这样一类刺客专门做这样的买卖,自己当初收服的影耗子便是行刺的高手,微点头道:“此事不但要隐秘,而且要迅速。我陪你前往淮水,正好一路上可以帮你恢复内力。”
  轩辕破道:“国公知道如何恢复我的内力?”
  “我与你一般,都是受了地藏的封穴大法。”齐宁也不隐瞒:“黎老前辈临终之前,教会我如何破解封穴大法,我有此经验,可以帮你试一试。”
  轩辕破起身拱手道:“多谢国公相助。”随即又道:“那向帮主和小蝶如何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