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7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986

  戴凌摇头道:“长史,我倒觉得齐宁这是故作姿态。他只以为王爷如今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所以故意挑衅王爷,便是想让王爷明白,他如今手握实权,想让王爷怎样就怎样。他年纪轻轻,却身居高位,便是韦书同这位封疆大吏在他面前也毕恭毕敬,是以此人心气难免骄纵,自以为无所不能,年轻人的狂妄而已。”
  西门横野淡淡笑道:“戴将军觉得齐宁会如此狂妄?”
  “长史,我倒觉得戴将军所言并非没有道理。”黄先生道:“成都府城在韦书同的掌控之下,而韦书同对齐宁俯首听命,在齐宁眼中,只怕就觉得自己是成都的主人,他只以为成都已经在他的牢牢控制之下,就算真的对王爷有冒犯,也以为王爷无计可施。”顿了一顿,转向李弘信道:“王爷,成大事,必须当机立断,若是优柔寡断,最终反受其累。就算长史所言没错,齐宁是故意逼咱们动手,难道因此咱们就放弃计划?若是咱们无所作为,那么三天之后,王爷就只能被他们送去京城,只要踏出成都,王爷这么多年的心血也就付诸东流!”
  李弘信微一沉吟,才道:“长史,黄先生说的并没有错,就算真的是齐宁逼本王出手,难道本王就因此而罢手?”
  “王爷,属下并非这个意思。”西门横野道:“事到如今,无论齐宁是何目的,我们都要动手,只不过动手之前,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黄先生叹道:“长史,天下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到万无一失,而且到了如今的境地,我们也只能是拼力一搏。”
  西门横野摇头道:“万无一失,便是料敌于先。咱们算准齐宁想要如何对付咱们,咱们便好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
  西门横野道:“王爷,如今王府所有的侍卫加起来,共有一百二十余人,王爷麾下的锦官卫有千人之众,但如今却是驻守在食邑,咱们这里有多少人,韦书同一清二楚,所以在他们看来,我们就算动手,也就手头上这些人。”
  戴凌道:“长史,正因如此,我才觉得齐宁拿出那封信,并非真的是要逼王爷动手。刺史府的卫队有两千之众,虽然调走了数百人去往黑岩洞,但城内却还有上千之众,分驻守在各门附近,再加上城里的衙差,加起来两千之众,就算不将那些衙差算上,他们手里也有上千人马,而且都是韦书同挑选出来的精兵,他们有十倍于我们的兵力在手中,根本不会担心我们出手。”
  “戴将军,现在倒不必纠结齐宁是否逼我们动手。”西门横野道:“你说得对,明面上的兵马,他们十倍于我们,所以他们必然会轻视于我们,而且眼睛也一定会盯着蜀王府。”
  黄先生颔首道:“不错,蜀王府四周定然都是眼线,我们稍有动作,他们定会知道。”
  “所以蜀王府的兵力,不能用于此次行动,只能用作迷惑他们。”西门横野目光深邃:“此次行动的关键,便是要斩杀齐宁和韦书同两人,这两人一死,官府就等若没了脑袋,所以成与不成,就看我们能否在第一时间将这两人斩杀。”
第1171章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戴凌立刻道:“王爷,给属下五十人,属下直杀进刺史府,取了那两人的首级,若是失手,属下甘愿自尽谢罪。”
  西门横野立刻道:“戴将军勇猛过人,我们都是知道的,但此番出手,不是为了让将军成仁,而是要让将军一举成功。”
  “长史若有万全之法,那自然是更好。”戴凌目露凶光:“属下受王爷厚恩,一直无以为报,此番只要王爷一声令下,属下这条命就必须献给王爷。”
  李弘信抬手轻拍戴凌肩头,道:“戴凌对本王的忠心,本王心里明白,你不用急,听长史把话说完。”
  “王爷,齐宁不是善茬,此人骁勇得很,前阵子属下得知,此人出使东齐的时候,泰山王谋反,东齐太子被围困,就是这齐宁在逆境之中出手,万军之中拿住了泰山王。”西门横野正色道:“此人不但奸诈,而且有匹夫之勇,绝不可小觑。”
  李弘信道:“韦书同此人也是贪生怕死之徒,刺史府内长年都有一帮护卫保护在他左右,这其中不少都是武林世家中的门徒出身,被他用重金豢养,也不可小视这帮人。”
  黄先生在旁道:“长史,王府的侍卫用作诱敌之用,那么用来行动的人手从哪里调来?锦官卫驻守在成都城,根本无法进城,若是将那些人轻易调动,韦书同一定会警觉,他们若是有了准备,咱们……!”
  “黄先生所言极是。”西门横野轻笑道:“也许齐宁这次是设下圈套,就是要引诱王爷出手,甚至他已经做好准备,等着咱们动手,现在齐宁一定是有了准备,如果我们就这样动手,很可能正中他的圈套。”冷冷一笑,道:“所以此番咱们要动手,定要让齐宁预料不到,一击必中。”
  “预料不到?”戴凌皱眉道:“长史,你刚说这是齐宁的准备,而且他已经做好准备,又如何预料不到?”
  西门横野道:“王爷,齐宁现在的眼睛一定是盯着您,无论您做什么,他都会严密注意。”诡异一笑,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将他的注意力引开。”
  戴凌和黄先生对视一眼,显然还没有明白西门横野的意思。
  蜀王李弘信却是若有所思,微一沉吟,才道:“长史觉得该怎么做?”
  “王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您手中那两张牌,现在可以打出来了。”西门横野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这次行动,就要看这两张牌用的好不好?”
  李弘信“哦”了一声,戴凌却有些迷糊,问道:“长史,你说的两张牌……?”
  李弘信却已经打断道:“事到如今,也该到了用他们的时候。”目光从面前三人脸上一一移过,语气森然:“这次本王要姓齐的碎尸万段!”
  次日一大早,齐宁刚刚洗嗽干净,韦书同便在门外求见,让他进来之后,韦书同却是端着早点进来,将早点放在桌上,这才拱手笑道:“爵爷昨晚可睡得好?”瞥见墙上挂着自己给齐宁找的那张西川地图,心想看来爵爷已经开始为剿灭地藏群匪做准备。
  “还不错。”齐宁笑道:“怎地要劳烦韦大人亲自送来早餐。”
  韦书同笑道:“爵爷难得来西川,下官想侍奉爵爷连机会也难得,爵爷,这是成都府城瑞云斋的早点,下官一早就派人去让里面的大师傅做好,现在还热着,您尝尝味道如何。”过去打开食盒,竟是拿了七八样早点出来,成都名吃甲天下,各类小吃不下数十种,这仅仅只是其中最有名的几种,却也可见韦书同花了心思。
  齐宁在桌边坐下,让韦书同也坐了,尝了两样,赞叹道:“韦大人,西川名吃果然是了不得,我已经想留在西川生活了。”
  “爵爷若是喜欢,下官可以从这边找到几名大师傅,送他们去京城,在府里就能为爵爷每日变着花样做早点。”韦书同听得齐宁夸赞,心情也是大好,笑道:“爵爷是皇上的心腹爱臣,朝中有无数大事要仰仗着侯爷,侯爷想要到西川来讨清闲,那也不容易。”
  齐宁哈哈一笑,问道:“韦大人可用过早点?”
  “用过用过。”韦书同道:“爵爷慢用。”
  “韦大人,你在西川多年,功劳卓著。”齐宁道:“这次若是能够将反贼一举荡平,回京之后,我准备向皇上谏言,恳请皇上将你调回京。你也知道,之前司马岚擅权专政,用了许多他的亲党,皇上要是古往今来难得的圣明之主,那是要干许多大事,那些酒囊饭袋是不用的,总要启用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能臣干吏,你韦大人治理西川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才干,回京之后,皇上自然是要重用的。”
  韦书同神情一敛,起身来,拱手肃然道:“若是能够回京为朝廷效命,下官万死不辞。”
  他虽然在西川是封疆大吏,但毕竟属于外官,远离朝廷中枢,就算是京城品级比他低的官员,他也不敢轻易得罪,心里却也是想着能够早日回京,毕竟在京城为官,才有机会进入到真正的权力中枢,比之自己守着西川之地要强出太多,此时齐宁主动提出有机会要助他回京,他如何不喜。
  齐宁笑道:“既然韦大人乐意,那我心里就有数了。”
  韦书同忙道:“下官多谢爵爷提拔,若是有机会进京为朝廷效命,下官定当唯爵爷马首是瞻。”
  他知道齐宁提拔自己进京,自己就等若是锦衣齐家的人,以后自己背后的靠山就是这位护国公,那现在立刻向齐宁表示忠心,当然是必不可少。
  齐宁摆手笑道:“不是唯我马首是瞻,而是一切听从皇上的旨意,为朝廷尽心尽力就好。”
  “是是是!”韦书同心下微有些激动,想到什么,忙道:“爵爷,下官已经传下了调令,十天之内,聚集万余人马不在话下,两天之内,附近的兵马就能够赶到,两三千人是能够迅速赶到的。”
  齐宁微微颔首,便在此时,却听外面传来声音道:“刺史大人,有急报!”
  韦书同向齐宁道:“爵爷慢用。”出了门去,只是片刻间,便回来道:“爵爷,李弘信有动作!”
  齐宁放下筷子,韦书同已经凑上来道:“下官一直派人盯着蜀王府,刚刚得到消息,李弘信府前停着好几辆马车,而且从府里往马车上搬东西,似乎是要出行。”
  “出行?”
  “朝廷虽然没有明旨,但李弘信心里清楚,他要离开成都府,必须向刺史府知会一声。”韦书同道:“只要离开成都府百里之内,便需要刺史府派人护卫,明说是护卫,实际上却是要监视此人,而且还要向刺史府说明白到底要往哪里去,否则不可轻易出行。”
  “但这一次他出行,却并没有告诉你?”
  韦书同颔首道:“如果出行只在城外三十里地之内,倒也无需向下官说明,眼下没有告诉过下官,却准备出行,那就不可以离开三十里地之外。”神色凝重下来,道:“昨晚爵爷已经通知他三日之内启程进京,这个时候,他要出城做什么?爵爷,咱们不得不小心,免得此人狗急跳墙。”
  “狗急跳墙?”
  韦书同道:“下官担心此人不想进京,就此远逃。”
  “你是说他想逃离?”
  韦书同颔首道:“下官昨晚倒也担心此人狗急跳墙,会召集人手鱼死网破,不过细细一想,此人在城中可用之人区区百人而已,在他食邑虽然还有锦官卫驻守,但却根本无法调入城中,以他的实力,想要铤而走险也是不能。”微微一顿,才道:“所以下官就担心他会找机会逃脱,昨晚还在想着,不想今日就准备出城,嘿嘿,爵爷,只怕下官所料不差。”
  “你觉得他如果要逃,会逃往哪里?”
  韦书同摇头道:“李家虽然掌控西川不过几十年,但李氏一族在西川却是百年世族,对西川了若指掌,这李弘信真要事先找好了藏身之地,还真是不容易查到。”
  齐宁笑道:“他既然要出城,你尽管派人盯着就是,看看他到底意欲何为。”
  话声刚落,又听外面传来声音:“启禀刺史大人,蜀王派人求见,正在大堂等候!”
  韦书同和齐宁对视一眼,齐宁已经向韦书同微微点头,道:“韦大人去见见,看看李弘信葫芦里卖什么药。”
  韦书同这才拱手告退,等齐宁吃完早点,韦书同便已经回来,向齐宁道:“爵爷,李弘信派人来说,他即将要去往京城,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来,两个月后便是他母亲的祭日,每年他母亲过世的日子,他都会去祭奠,今日出行,是要去祭奠他的母亲。”
  “祭奠母亲?”
  “这倒是不假。”韦书同道:“李弘信之母过世的很早,那时候李弘信父亲还在世,在城南的一处小山都作为了墓地,而且改名为凰山,不过李弘信当年递交降表之后,老侯爷将凰山改名为南山,这李弘信每年在他母亲祭日确实都会前往祭拜,我刚刚记起来再有两个月确实是他母亲的祭日。”
  “他要进京,所以提前去祭祀他母亲?”
  韦书同点头道:“那边确实是这样说的,还说今日前往,明天晚上子时之前一定会赶回来,爵爷,下官已经安排了人去盯住他们,无论李弘信是不是真的去祭奠他母亲,都绝不会让他逃离下官的视线!”
第1172章
寒夜杀意
  成都是西川的心脏,成都府城更是西川第一城,这座古城从来都没有失去过生气,而且作为西川的商贸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每日在成都府城往来不息。
  西川物产丰富,大量的商贾都会从西川采购货物运往东边,亦从其他地方带来琳琅满目的货物,成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商贸往来,在西川被纳入帝国版图之后,一直保持着繁荣。
  每天除了进出的商队,自然也少不了来来往往的护镖队伍。
  商贸的繁荣,注定了西川镖行的繁盛,成都府城内,数得上名号的镖行不下几十家,就连京城三大镖局之一的长平镖局在成都府亦是设有分号。
  不过无论商队如何众多,成都府城一到戍时时分,就必定要关闭城门,哪怕是晚上片刻,也只能在城外待着。
  成都府城的各门都是由刺史府直辖的卫队负责轮流把守,负责南城门的牙将叫做杨霖,年过四旬,做事稳重,平日里不苟言笑,但手下人都知道这位牙将是真正在疆场上杀过人的,对他都是心存敬畏。
  杨霖很少和人说话,性子内向,谁也摸不透他的心思,但是手底下的人对他的吩咐,从来没有人敢不服。
  亥时时分,城内虽然不少乐坊还有欢声笑语声,但城门处却已经是一片死寂,八名值夜的守门兵士把守着南门,杨霖对部下管束的极严,执勤的时候,就算是家里烧起了大火,那也得老老实实守在岗位之上,作为刺史府直辖的兵马,其中每一名兵士都是精心挑选出来,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谨守军纪。
  杨霖坐在城门后的一张椅子上,虽然已经入夜,但他却还是精神不错,目光有神,边上摆着一张小案,上面放着一袋子炒熟的花生,他每一次伸手过去,两指捏住一颗花生,然后很有技巧地捏婆花生壳,两颗花生便滚到掌心内,手一松,花生壳落在桌上,然后抬手将花生放入口中。
  手下人都知道这是杨牙将的嗜好,行伍中人,很少有不饮酒的,但杨牙将却是其中之一,似乎花生比美酒对杨牙将更具有吸引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