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986

  齐宁知道大苗王不愿意以如烟为话题继续谈下去,也起身来,道:“大苗王,这次擅自闯进苗家禁地,我再次向你道歉。皇上差遣我来西川,手头上还有许多事情未办,在这里也不能久留,等抽出时间,再来陪大苗王痛饮。”拱手道:“这次咱们就此别过,来日再叙!”
  大苗王想了一下,点头道:“既然如此,也不耽搁爵爷的公干,我要去见大巫,不能亲自送爵爷出山,还请爵爷包涵。”出了门,叫道:“拉祜!”
  楼下立刻有人应声,大苗王吩咐道:“你带几个人,护送爵爷出山,务必要保证爵爷的安全。”
  拉祜答应一声,齐宁已经出来,向大苗王丹都骨再次拱手,抬眼遥望,黎明初现,整座溪山沐浴在清晨的光芒之中,山峦起伏,瑰丽壮观,惊心动魄的一夜,随着晨曦光芒的来临而变成了过去。
第1166章
挥师北上
  拉祜带了几个人,领着齐宁等人走出了山,临走之前,齐宁则是让大苗王安排人将两名遇难护卫的遗体送往刺史府,这两名护卫战死在西川,齐宁自然是要将他们的遗体送回家乡厚葬。
  齐峰和另外两名护卫受的伤并不危及性命,只是其中一人腿上受伤,不好骑马,齐宁让拉祜在苍溪找了马车,让护卫乘坐马车前往成都。
  苍溪苗寨距离成都颇有一段距离,蜀道难,马车走起来也要三四天的时间,齐宁自然不会将时间耽搁在路上,安排另外一名护卫随同照顾,自己则是和齐峰骑马先行返回成都。
  向百影落在地藏手中,齐宁自然希望能早日将其从地藏手中解救出来,但地藏委实狡猾,至今为止地藏到底是何人齐宁都不能确定,置若他的藏身之处,那更是天大谜题。
  只不过齐宁却也知道,地藏在日月峰的计划失败,却也因此而保证地藏不会对向百影下手,有向百影在手中,自然另有价值,而向百影的价值无非是在丐帮。
  日月峰的失利,让地藏花在苗家七十二洞身上的心血付诸东流,有大巫和大苗王坐镇,地藏再想挑拨起苗家七十二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齐宁断定地藏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将目标再次放到丐帮身上,他倒不必费尽心思去找地藏,心知自己只要盯住丐帮,地藏的踪迹迟早还会显露出来。
  只是丐帮经过了襄阳古隆中一事,对意图谋夺丐帮之权的外敌也是心存忌惮,而且丐帮有南北之分,更有四方二十八分舵,平心而论,其凝聚力绝无苗家七十二洞那般强,即使地藏抬出向百影,想要让丐帮二十八分舵悉数听命,那却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更何况自己眼下还身兼着丐帮代帮主之职,丐帮真要有什么大动作,少不得有人会密报自己,到时候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但朝廷的大计却是不能耽搁。
  楚军北上,目标并非直指洛阳,对北汉采取的是缓而图之的策略。
  金刀候澹台煌在过世之前,已经将当今态势奏明了小皇帝,北汉虽然处在内乱之中,但楚国却也并非处在鼎盛时期,而且小皇帝除掉了镇国公司马岚,虽然没有给楚国带来太大的动荡,但不可否认却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楚国的势力,此种情势下,楚国想要一口吞下北汉实在是太过困难,是以澹台煌临终遗策便是要逐步削弱汉国的实力,并不急于一口吞下汉国,而是先趁北国内乱之时吞食周边疆域,拿下东齐甚至是西北,在地理上对汉国形成围困之势。
  如果这项军事策略顺利达成,那么即使此番无法吞下汉国,但对汉国的优势却已经形成,自此之后南北对峙的僵持局面便会迅速改变,楚国将对汉国拥有着军事上的绝对主动权。
  齐宁估摸着楚军应该已经开始北上,只要楚国出兵,屯守在潼关的北堂风必然会急不可待地直扑向洛阳,如此一来,西北空虚,正是自己迅速偷袭的大好良机,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绝不能有任何的耽搁,揪出地藏固然重要,但是拿下西北夺取咸阳却更关乎到楚国的国策。
  一路上快马飞驰,不过两日,便抵达成都,进城之后,齐宁径自到了刺史府,韦书同急忙来见,见过礼后,韦书同道:“姚思远派人送来急报,爵爷抓到了几名凶手,交给黑岩洞惩处,这真是大快人心,爵爷出手,非同凡响。”
  齐宁道:“抓住的只是一些小喽啰,真正的凶手尚未落网。”
  “哦?”韦书同皱眉道:“爵爷,接下来该怎么办?是否查到幕后真凶到底是谁?”
  齐宁道:“这幕后真凶到底是谁,眼下还不能确知,只是知道此人自称地藏,在西川谋划多年,一直想要谋反。”
  韦书同汗颜道:“这是下官失职,此人在西川谋划多年,下官……下官竟然连此人的名号都不曾听过。”额头不禁又冒出一丝冷汗来。
  齐宁笑道:“韦大人不必太过自责,其实这伙人行事极为低调,也是在最近才显山漏水,韦大人之前并不知道,也并不为怪。”
  “多谢爵爷包涵。”韦书同道:“下官立刻吩咐人打听这地藏的消息,一旦……!”还没说完,齐宁已经抬手道:“韦大人,地藏的底细,我也差不多摸清楚了,他们藏身之地,我也已经确定,这伙人的势力其实不弱,据我所知,已经纠集了数千号人……!”
  韦书同骇然失色:“数千之众?”心想在这西川地面上竟然有数千人准备聚集谋反,自己却一无所知,这要是被人参奏,那可真是够自己吃一壶的。
  “韦大人,此事目前朝中还无人知道。”齐宁似乎看穿了韦书同的担心:“所以你也不用担心有人拿此事参劾于你,只不过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尽快解决,终归是大麻烦。”
  韦书同立刻道:“爵爷要下官做什么,尽管吩咐。”
  “如果在朝廷知道之前,我们迅速将这股乱匪剿灭,到时候韦大人非但不会有失察之罪,反而会是剿匪有功。”齐宁含笑道:“这是送给韦大人建功的机会,咱们万不可错过。”
  “是是是!”韦书同连声道,忽然想到什么,忙道:“爵爷,昨晚得到急报,秦淮军团于数日之前已经正式北伐,岳环山岳大将军率领秦淮军团,趁夜强渡淮水,目下战况如何,尚不清楚,但很快应该有军报送过来。”
  韦书同是封疆大吏,帝国的战事进展虽然不会公布于天下,但却会通报这些封疆大吏。
  齐宁神情顿敛,心想楚国筹划已久,终于还是亮出了战刀。
  他知道战事一旦开启,就没有回头之箭,岳环山大军北伐,东齐人为了趁火打劫,也一定会出兵向汉国发起攻势,东齐人绝不可能想到,楚国最终的目标竟然会是东齐。
  岳环山当然会尽可能地向汉国腹地打进去,如此一来,方能让东齐人远离本土,进入汉国境内,两国联军,若是取胜,到时候自然是谁攻下的土地归谁所有,东齐地小人密,此番出兵,最大的目的是竭尽所能吞食更多的汉国土地,所以国内保留的兵力必然不会太多。
  齐宁相信东海水师很可能已经秘密开拔,向北方挺进,到时候会联合楚国的奇兵水陆同时对东齐发起攻势。
  东齐一旦进入汉国境内,到时候想撤回东齐也是异常的困难。
  齐宁知道岳环山那边既然已经发起攻势,那么各项计划一定已经做好了周密的安排,自己身在西川,倒也不必为东方的战事担心。
  楚军既然出阵,北堂欢得到消息之后,定然会从潼关出兵,那么自己这边也必须抓紧时间。
  齐宁声称知道地藏巢穴所在,更诈称有数千反贼准备造反,无非是以此为名聚集兵马,他知道奇袭咸阳实在是一着险棋,越少知道人越好,即使是西川刺史韦书同,齐宁也不想让他过早知道这项军事计划。
  其实齐宁如今倒是有些感谢地藏。
  地藏在西川连续出手,闹得鸡飞狗跳,而自己正好利用这个由头聚集兵马,如此所有只以为是要对付地藏那帮反贼,自然看不透齐宁的真正目的。
  “但愿天佑大楚,我大军所向披靡。”齐宁感叹道:“若是能够攻克北汉,天下一统,百姓便不会再遭受连年战祸之苦了。”
  韦书同道:“爵爷所言极是。下官也在西川筹募粮草,尽最大能力供应前方的将士。”
  “韦大人,我大军既然已经出兵,西川这边就更不能出现动荡。”齐宁正色道:“那伙反贼,你我必须精诚合作,尽早将之铲除,以免因为他们而给我大楚北伐带来麻烦。”
  韦书同也是肃然道:“爵爷说的是,只是……那伙反贼有数千之众,下官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只有两千刺史府直接指挥的精兵,区区两千人,兵力上不占优势,恐怕……!”
  齐宁却是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给了韦书同,韦书同恭敬接过,小心翼翼打开,扫了两眼,吃惊道:“爵爷,这是……圣上的特旨?”
  “正是。”齐宁收回特旨,正色道:“圣上心知我大军北伐之时,西川绝不能乱,所以派我前来坐镇西川,配合韦大人稳定西川的局面,一旦有特殊情况,便可以凭借这道旨意调动西川的所有兵马,韦大人,这上面加盖有玉玺,是圣上亲手所授,你应该不会有疑虑吧?”
  “爵爷言重了。”韦书同笑道:“下官正担心一旦要调兵,还要派人奏报朝廷,等到兵部派人过来核实,来来回回就要耽搁不少时间,如今爵爷有这道特旨,那是再好不过,有了这道特旨,下官可以立刻调集西川的精兵强将,将那干反贼一网打尽。”脸上现出敬畏之色,道:“圣上对爵爷真是器重非凡!”
  齐宁知道韦书同这话的意思。
  这道特旨非同小可,给了齐宁在西川调动兵马之权,如今大楚北伐,朝廷的注意力自然都是放在北方,如果齐宁怀有异心,而且手上有兵权,一旦在西川有什么非分想法,对朝廷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是以在韦书同的眼中,隆泰能够给齐宁授予这样一道特旨,那当然是对齐宁毫无疑心,信任无比。
第1167章
宴客
  帝国对于地方上的兵马调动有着严格的律令,韦书同虽然是西川刺史,但所能调动的兵马也只是直属于他麾下的两千人,西川各地屯驻的兵马,若需要调动,必须手中有兵部的调令,否则在没有兵部调令的情况下擅自调兵,等同于谋反。
  但齐宁手中这道特旨,却比兵部的调令自然更有效用。
  韦书同不敢轻易调兵,就是担心朝廷追究责任,如今有皇帝的指令在,那自然是再无顾忌。
  “韦大人,西川目下能够调动的兵马有多少?”齐宁饮了一口茶才问道。
  韦书同立刻道:“回禀爵爷,下官直接调动的人手就是刺史府的卫队,有两千人的编制,除此之外,驻守在西川各地的兵马加起来不下三万之众。”
  “三万人……!”齐宁微一沉吟。
  韦书同又道:“这是隶属于兵部的兵卒,此外还有衙差乡勇,整个西川加起来,也能凑出两万人。”
  “那倒不用。”齐宁道:“各地衙差护好本地治安,韦大人,这三万人中,能否在十天之内聚集一万之众?”
  “一万人?”韦书同微一思索,才颔首道:“如果立刻发出调令,十天之内,可以将成都府周围的兵马全都调集起来,一万兵马并不困难。”
  齐宁道:“这些兵将的战斗力如何?”
  韦书同笑道:“爵爷放心,西川是帝国重地,朝廷对西川一直都是十分的重视,西川所有驻防的兵马从来都没有疏于训练,个个骁勇善战。”抚须道:“这川人本就悍勇,兵不畏死,莫看他们比不得北方人健壮,可是打起来,骁勇绝不下于北汉人。”
  齐宁笑道:“如此甚好,那你即刻发出调令,十天之内,务必调集一万兵马。”
  韦书同起身道:“卑职立刻去办。”便要起身,齐宁却道:“先不急,韦大人,还有一件事情,劳烦你去安排一下。”
  “爵爷请吩咐。”
  “明晚我想借贵府一用,你帮我准备一桌酒宴。”齐宁笑道:“不知麻不麻烦?”
  “爵爷,我现在就准备酒宴为爵爷接风。”韦书同忙道:“爵爷此番前来,时间急迫,前几日匆匆便去了黑岩洞,下官想要为爵爷接风也是不成,今晚……!”
  “韦大人误会了。”齐宁摇头道:“我让你准备一桌酒宴,是想做东请客。”
  “请客?”韦书同一怔,心想齐宁贵为帝国公爵,位高权重,要请客也只能是别人请他,又如何轮得到他来请别人?能让小国公做东请客,却也不知道那客人是何方神圣?
  齐宁道:“你再派人写一封请柬,安排人送到蜀王府,请蜀王明晚前来赴宴,便说我亲自做东,请蜀王吃酒。”
  韦书同更是诧异,压低声音道:“爵爷,您要请李弘信?”
  齐宁微微颔首,韦书同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拱手道:“下官这就去安排。”想了一下,才道:“只是李弘信自打他的儿子被刺之后,他便关闭蜀王府大门,据他府里的下人说,李弘信日夜都待在佛堂,诵经念佛,想是为他的儿子诵经超度,下官……只担心李弘信会推辞不来赴宴。”
  “你便让人说,明晚的酒宴,我会一直等着他,他若不来,我便等到天亮。”齐宁微笑道:“我好歹也是帝国公爵,蜀王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吧?”
  韦书同冷笑道:“爵爷给他这般大的面子,他要真是推三阻四,下官直接让人将他绑了来。”
  齐宁哈哈一笑,心知韦书同也不过是说说而已,李弘信虽然早已经么有了当年的风光,但好歹还是保留着蜀王的爵位,这王爵比之公爵还要高,韦书同不过西川刺史,让他去绑了蜀王,他还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当夜齐宁就在刺史府就寝,又让韦书同找了一份西川的地图过来,借着油灯细看地图。
  楚国并没有完整的天下地图,只是有个大概轮廓,特别是北汉疆域,在楚国的地图上只能勾勒出大致的线条,倒是汉国在北堂煜的主持下,有这比较完整的寰宇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