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986

  齐宁问道:“柴军师说三皇子助我们一臂之力,却不知这一臂之力从何说起?”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柴伯忠道:“这是兵家常理。钟离傲虽然统军有方,也是当世名将,但是只要粮草断绝,再厉害的将军那也难以取胜。”
  齐宁越听越心惊,只听柴伯忠继续道:“南方军团的粮草,都是大汉朝廷供给,如今北堂昊和北堂昭互相撕咬,本就不大顾得上南方军团,但北堂昊也是担心贵国趁虚而入,总是需要钟离傲作为屏障抵挡,所以虽然与北堂昭的战况吃紧,却还是尽力调拨粮草供应南方军团。”
  齐宁道:“柴军师的意思是说,三皇子有法子切断南方军团的粮草供应?”
  柴伯忠笑道:“正是如此。其实据我们所知,北堂昭与北堂昊打了这么久,粮草已经是捉襟见肘,不过眼下的情势,北堂昭占据上风,北堂昊那边连连受挫,士气低迷,手底下的将士已经人心思动,照这样的情势,用不了多久北堂昊就要落败。如果这时候三皇子引兵入关,直取洛阳,到时候北堂昭就只能全力应对西北虎狼之师,自然再无能力保证钟离傲的供给。”抚须微笑道:“侯爷,却不知如此一来,是否算得上助贵国一臂之力?”
  齐宁这时候终于明白了对方的盘算,如果以楚国的利益来说,对方所为,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可是以常人来看,对方这般做,无疑是卖国叛邦之行,可说是让人极为不齿。
  窗外一阵风吹进来,气候却是颇为凉爽。
  “柴军师,我总算是明白了你的意思。”齐宁叹道:“其实我之前一直在想着一件事情,你们北汉诸位皇子争夺皇位,手握重兵的钟离傲又会是支持谁?现在终于是找到了答案。”
  “哦?”
  齐宁道:“钟离傲是否支持北堂昭,我不能完全肯定,但至少钟离傲并不支持你们三皇子。”
  “侯爷何出此言?”
  “如果钟离傲真的支持三皇子,南方军团和咸阳兵马两路杀向洛阳,北堂昭根本抵挡不住。”齐宁道:“或许用不了两个月,你们北汉这场内乱便可以结束。但实际上这样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我甚至在猜想,三皇子未必没有派人秘密接触钟离傲,但结果定然是让三皇子很失望。”
  柴伯忠眼角微微跳动,但神色却还是十分淡定。
  “三皇子虽然一直在等着北堂昊和北堂昭两败俱伤之后再行出兵,但他应该还有一块心病。”齐宁目光锐利:“这块心病就是钟离傲。他担心自己入关攻打洛阳之时,钟离傲会率军回师救援,西北屈将军麾下的兵马,我想应该远不足以与钟离傲的南方军团相抗衡,如果钟离傲回援,西北军必然是一败涂地,而三皇子最担心的就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柴军师,不知道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柴伯忠依然保持镇定,含笑道:“南方军团当年是长陵侯亲手调教出来,确实能征善战,贵国在南方军团手底下其实也吃了不少亏。”
  “三皇子想要顺利拿下洛阳,继而继承皇位,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北堂昭,而是钟离傲,只有除掉钟离傲,三皇子才能心安。”齐宁叹道:“可是当今之世,能够有实力对付钟离傲和南方军团的,就只有我大楚的秦淮军团。所以三皇子派柴军师过来,无非是想让我大楚尽快出兵,即使打不掉钟离傲,但是只要拖住了钟离傲,钟离傲便无法回援,而西北军自然可以趁北堂昭疲惫不堪之际,趁势一举攻下洛阳,柴军师,我说的没有错吧?”
第1103章
无嗣
  齐宁说穿了对方的心思,柴伯忠却依然是淡定自若,面上没有一丝波动,微笑道:“侯爷说的没有错。三皇子要继承皇位,最大的障碍就是钟离傲。北堂昭和北堂昊二人不过是跳梁小丑,两人的实力现在也互相消耗的差不多,西北军一旦入关,这两人根本不堪一击。”
  “柴军师现在开始说真话了。”
  柴伯忠叹道:“其实鄙人从一开始说的就没有假话。侯爷,三皇子忌惮钟离傲,难道你们楚国不忌惮钟离傲?鄙人说句冒犯的话,若是粮草充足,后勤支援源源不断,就算东齐人和你们楚国人联手,你楚军想要打过淮河,那也是难上加难,有钟离傲镇守前线,就是一道天堑。”
  “看来柴军师对钟离傲的评价很高。”
  柴伯忠淡然一笑:“若是令尊还活着,以齐大将军的能耐,钟离傲自然不是对手,只可惜现如今贵国上下,已经没有一人能有当年令尊之风范。钟离傲应付不了令尊,但应付岳环山之流,那还是绰绰有余。”顿了一顿,才道:“其实贵国出兵攻打徐州,对你我双方都有利,固然可以让三皇子有时间拿下洛阳,同样也让贵国能够顺利拿下徐州。”
  齐宁道:“你说的似乎并不假。”
  “侯爷这意思,是愿意和三皇子达成协议?”柴伯忠眉角微挑。
  齐宁笑道:“柴军师应该知道,我只是大楚的一介臣子,此等军国大事,并非我能够做主。其实如你所言,钟离傲能征善战,我大楚虽然确实想过趁你们北方动乱一举北伐,但兵乃国之大器,许多大臣却也并不赞同在这个时候出兵,若是战事一起,就像当初秦淮大战一般,双方陷入僵局,继而成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并非我大楚乐意看到。”
  柴伯忠皱眉道:“侯爷的意思是说,贵国还不想出兵?”
  “还在商讨之中。”齐宁笑道:“如果真要出兵,你们北汉内乱一起,正是好时机,我们立刻便可以北伐,为何迟迟没有动静,本就是在犹豫之中嘛。”左右看了看,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柴军师这次千里迢迢过来,抱着满腹诚意,我也不妨对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大楚不忌惮钟离傲,只是……!”说到这里,欲言又止,莫测高深一笑。
  柴伯忠似乎明白过来,压低声音道:“侯爷是说……长陵侯?”
  齐宁微微一笑,道:“柴军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陵侯,看来在柴军师心中,那位长陵侯确实非同小可。”摸了摸下巴,叹道:“柴军师,我若是将你的意思转奏于皇上,你可猜到皇上会如何想?”
  “圣心难测,鄙人还真是不敢胡猜。”柴伯忠道:“还请侯爷指教!”
  “皇上也许会想,这是你们北汉设下的圈套。”齐宁叹道:“让我大楚北上,进入北汉境内,你们那位长陵侯却在背后出谋划策,北汉最了解楚军的人就是长陵侯,到时候普我楚军自然会损失不小。”
  柴伯忠含笑道:“原来贵国迟迟没有出兵,是因为长陵侯的缘故。”
  “若换作别人,这些话本不该说。”齐宁正色道:“但柴军师今次前来是商讨大事,我也就敞开门说亮话。皇上和朝中几位重臣确实忌惮长陵侯,柴军师也清楚,我主登基时间不长,按照常理,正是与民休息顺应民心之时,这种时候,一旦发兵,就必须保证取胜,否则一旦失利,皇上的威信便会受到动摇,甚至会导致我大楚内部动乱,那时候局面可就不好收拾了。”
  柴伯忠颔首道:“贵国思虑周全。”压低声音道:“侯爷,却不知该如何才能说服贵国君上出兵?”
  齐宁微笑道:“柴军师乃是军师长史,自然是智谋过人,应该明白其中的关窍。”
  “想必君上只有确定长陵侯的生死,才会出兵。”柴伯忠叹道:“侯爷,你是想知道长陵侯是否还活着。”
  齐宁笑道:“确实有这个心思。却不知道柴军师可知道长陵侯的下落?”
  柴伯忠摇摇头,道:“鄙人确实不知。侯爷应该知道,秦淮大战发生的时候,楚军统帅是令尊,而大汉正是长陵侯统军,长陵侯和令尊在战场上打了多年的交道,互有损伤,这两位可说是将遇良才,才干不分伯仲,若非这两位,今日天下只怕是另一番局面了。”微一沉吟,才继续道:“我大汉先皇帝虽然一直以长陵侯为帅,但长陵侯手掌兵权,而且功劳太大,这自然会遭到先皇帝的忌惮。”
  “功高震主,古来有之。”齐宁道:“长陵侯手握南方军团,这也是你们北汉最强的军团,自然会遭人所忌。”
  柴伯忠颔首道:“长陵侯在军中威望极高,莫说南方军团,便是卫戍北关的北方军团,许多人对长陵侯也是深为敬慕。”叹了口气,道:“长陵侯是个性情中人,他看得上眼的,那是推心置腹,看不上眼的,那是连正眼也瞧不上,我大汉朝野,能够入得了长陵侯法眼的却是屈指可数,所以说长陵侯在朝中朋友没有几个,但敌人却是不少。”
  齐宁心想长陵侯北堂欢乃当世名将,不但是北堂皇族,而且功勋至伟,如此人物,有些脾气甚至是待人傲慢,那也不算稀奇的事情。
  “那时候便听传言说,南方军团不少将领想要拥护长陵侯为帝,直接杀回洛阳,夺了皇位。”柴伯忠感慨道:“只是我知道长陵侯虽然性情古怪,但对朝廷却还真是没有反叛之心,他若真是觊觎皇位,当年那位子定然是他的了。只不过这样的传言多了,就有许多人当真了,若是长陵侯当时真的统帅南方军团杀向洛阳,整个大汉,没有任何兵马可以阻挡。”
  齐宁皱眉道:“柴军师对北汉的情况十分了解,为何却不知道长陵侯的下落?”
  “据我所知,秦淮大战结束前夕,先帝下了一道旨意,急召长陵侯返回洛阳,而钟离傲当时还只是长陵侯的副将,长陵侯离开之后,钟离傲便暂管南方军团。”柴伯忠肃然道:“皇帝传召,长陵侯麾下许多将领都觉得凶多吉少,劝阻长陵侯返京,只是长陵侯并没有听从部将的劝阻,返回了京城……!”
  “返京之后如何?”齐宁立刻问道。
  柴伯忠摇头道:“谁也不知道后来如何。长陵侯返京的时候,据说有许多人看到,但是自从进入京城那天之后,长陵侯就突然间销声匿迹,而且隔了没几日,就有一道旨意送到前线,提升钟离傲为南方军团的统帅,这就等若是削夺了长陵侯的领兵之权。”
  “长陵侯就此没了消息,那他的家眷……?”
  柴伯忠奇道:“侯爷难道不知,长陵侯并无娶妻生子?”
  齐宁有些诧异:“他没有家眷?”
  “长陵侯的岁数,与令尊相仿。”柴伯忠道:“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长陵侯便醉心于军法韬略,而且痴迷于武道,唯独对美色没有任何兴趣。那时候几位皇子也是为了皇位明争暗斗,而长陵侯当时最受崇明先帝宠爱,继任皇位的可能最大,但长陵侯却偏偏无心皇位,崇明先帝驾崩之后,先皇帝便继承了皇位。”
  齐宁当初出使东齐的时候,就对北堂一族有了大概的了解,北汉的开国皇帝是北堂天武,北堂天武过世之后,后继之君便是崇明帝,而牧云候北堂幻夜乃是崇明帝的亲兄弟,崇明帝过世之后,北堂欢继承了皇位,而长陵侯北堂庆、煜王爷北堂煜,却都是北堂欢的兄弟。
  北堂一族认定倒是很为兴旺,但却也因为如此,皇族内斗却也十分严重。
  “当初有许多人想要攀附长陵侯,黄金美人都是往长陵侯府送过去,可是在世人眼中国色天香万里挑一的绝色美人,在长陵侯的眼中如同粪土一般。”柴伯忠叹道:“但凡有黄金美人送过去,都被拒之门外,反倒是若有些什么稀罕的骏马兵器,长陵侯却是欣然笑纳。”
  齐宁心想这长陵侯一个大男人,竟然对美人不屑一顾,也不知道这位长陵侯到底是出了什么毛病?心中忍不住邪恶想到,难不成那位长陵侯竟然是喜好男风,毕竟齐宁也知道,古人好男风也不在少数。
  “如此说来,长陵侯也算是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了?”
  柴伯忠道:“也算是这个道理了。大汉皇族人丁兴旺,先帝膝下皇子众多,煜王爷膝下那也有儿有女,唯独长陵侯没有婚娶,到失踪之时,依然无嗣。”
  “柴军师,长陵侯那次入京之后,再无消息,朝廷难道没有对外解释?”齐宁皱眉道:“长陵侯是你们北汉名将,如此人物,突然间就没了踪迹,总该有人询问吧?”
  柴伯忠摇头道:“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询问过此事。那时候正是长陵侯篡位的流言蜚语遍地蔓延的时候,长陵侯在那种时候突然回京,而且又突然失踪,是个人心里都能猜到几分,这种事儿,谁又敢去多问。”抬手抚须,叹道:“毕竟谁都只有一个脑袋,言多必失,谁又那么不长眼。”
第1104章
机不可失
  楚宫御书房内,隆泰虽然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眉宇之间却还是显出掩饰不住的兴奋。
  “北堂风竟然不顾北汉的利益,要暗中与我们结盟?”隆泰凝视齐宁:“你觉得是否可信?”
  齐宁道:“皇上,是否可信,我们不去管他,无论北堂风是真是假,我们都要出兵北伐。”压低声音道:“咱们北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拿下东齐,北堂风希望我们将重兵用在攻击徐州两郡,而且还会给我们提供徐州两郡的详细布防,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隆泰点头道:“不错,澹台老侯爷的战略之中,就是要拿下徐州两郡,继而派奇兵直扑东齐……!”他此时倒是显得十分冷静:“朕知道钟离傲定然会在徐州布防重兵,如果北堂风当真将那两郡的布防情况告知我们,我们知己知彼,定然可以克敌制胜。”
  “皇上所言极是。”齐宁道:“柴伯忠声称,我大楚一旦出兵,北堂风立刻入潼关,直扑洛阳。北堂昭到时候要应付北堂风的西北军,根本无力在顾忌秦淮一线,钟离傲的后勤供给也一定会出问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拿下了徐州,立刻联同东海水师,水陆两军同时攻击东齐,东齐主力在外,而且北汉也无力插手,拿下东齐的计划便能实现。”
  隆泰微笑道:“不错。”一根手指轻敲桌面,沉思片刻,才道:“你觉得北堂风是否真的会准时出兵?”
  “皇上,如果我们真的要战,所有的一切就只能寄望于我们自己的军队,不必真的对北堂风有任何指望。”齐宁正色道:“他若出兵,自然是再好不过,若是不出兵,咱们也不会因为他的失约导致战略受挫。”顿了一顿,才道:“不过依我的想法,北堂风是绝对会出兵,而且他出兵的迫切比我们要强烈得多。”
  隆泰颔首道:“北汉的西北军有三四万之众,他既然准备入关,这一段时间定然还在西北扩军,以朕的估算,北堂风手里的兵力应该不下五万人。屈元古虽然并非能征善战之将,但西北人却是十分悍勇,那支西北军的战斗力还是有的,北堂风就是仗着手里有这支兵马,才敢争夺皇位。”
  “眼下北堂昭和北堂昊都是筋疲力尽,北堂风自然是想着立刻杀进关内,一举拿下洛阳,只是忌惮于钟离傲,不敢轻举妄动。”齐宁冷笑道:“他派出柴伯忠千里迢迢来到建邺京,亦可见确实是想以我们大楚的力量拖住钟离傲,只要我们真的拖住钟离傲,北堂风就有时间拿下洛阳,到时候在洛阳登基,钟离傲也是无可奈何了。”
  隆泰也是冷笑道:“这北堂风倒是打的好主意,竟然想到利用咱们大楚为他谋利。”
  “皇上,恕我直言,如果真是北堂风登上皇位,对咱们大楚倒不是什么坏事。”齐宁笑道:“如今北汉争夺皇位的那三名皇子,北堂昭和北堂昊都算是有才干在身,唯独那北堂风并无什么才干,其他两人若是得了皇位,反倒不容易对付,而北堂风毫无理国之才,与皇上相比,天地之别,那北堂风折腾几年,北汉必然会被他弄得国力衰弱……!”
  隆泰哈哈一笑,道:“你倒是会找时机说话。”目光微微闪动,压低声音道:“朕现在并不是在想徐州那两郡,齐宁,北堂风要利用咱们大楚为他谋利,人家都派了心腹前来奉送厚礼,咱们成人之美也无不可。”
  “只是臣以为这礼物实在有些轻了。”齐宁压低声音道:“皇上难道不觉得这其中藏着一个天大的机会。”
  隆泰似乎明白什么,问道:“你说的是……西北?”
  齐宁笑道:“正是。皇上,北堂风要去取洛阳,西北军的主力定然是尽出,即使留下守军,但数量定然不会太大,而且……战斗力也一定很弱。”
  隆泰点头道:“西北苦寒之地,北堂风自然是瞧不上眼,他眼睛直盯着洛阳,既然要打进关内,当然是一定要拿下洛阳,西北可战之兵,能多带一个,他绝不会少带。”
  齐宁道:“澹台老侯爷临终前,曾对臣说,北汉非速取之国,若想北伐成功,不可操之过急,徐而图之。先拿下东齐,若有机会,甚至拿下西北,如此一来,我大楚就会对北汉形成围困之势,步步蚕食,终能成就大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