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6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7/986

  齐宁微点头道:“铁岛上的铁匠,据我所知,是一名东齐人将他们骗到了船上,尔后偷运到了东海这边。”
  “这就是了。”韦御江立刻道:“铁岛上的铁匠和忍者都与东齐人有关系,江家必然与东齐有勾结,那隐主出身东齐,便大有可能。”
  齐宁微皱眉头道:“江家在东海锻造兵器,是数年之前就开始准备,也便是说,早在数年之前,东齐人就有可能与这边联络。”
  “东齐地处北汉和我们大楚之间,苟延残喘。”韦御江冷笑道:“他们知道东海世家对我大楚存有异心,暗中勾结东海世家,一旦找到机会,东海起兵,我大楚背后受敌,对东齐自然是大有好处。”
  “找寻机会……!”齐宁微一沉吟,神色严峻起来,低声道:“东齐人得知北方有变后,立刻便与我们楚国结亲,而且派了太子段韶亲自到楚国,目的便是为了联手出兵北汉,韦司审,现在看来,你是否觉得这其中有诈?”
  “侯爷这样一说,卑职也觉得其中大有蹊跷。”韦御江神色也是愈加严峻:“北汉出现内乱,咱们趁机北上,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上一次我大楚与北汉打了数年,东齐自始至终一动不动,可这一次……!”
  “这一次他们表现得十分活跃,攻打北汉似乎比我们还要急迫。”齐宁叹道。
  “上一次他们没有轻举妄动,东海这边也平静如常,也许是因为一切都没有准备成熟。”韦御江道:“东海世家还没有准备好,根本不敢为乱,但上一次的战事,却也让东齐人知道我大楚和北汉终将分出高低,所以想要趁再一次两国交战的时机渔翁得利,侯爷,不知有没有这个可能?”
  “自然是有的。”齐宁叹道:“正如你所说,东齐夹缝生存,他们心里很清楚,最终楚汉无论是谁取胜,他们齐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他们也一定在找寻生存下去的计划。”
  韦御江道:“卑职在想,如果我大楚真的出兵,北伐汉国,一旦主力过江,与汉国交战,那么齐国人封锁水道,我们将面临何样的危险?到时候东海起兵,东海水师被控制,与东齐水师一旦联手,水上便无人可以与之抗衡,那时候东海叛军北上,齐国人出兵攻入我大楚境内……!”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齐宁自然明白意思,而两人心中都清楚,一旦真的出现那样的局面,楚国的形式便岌岌可危。
  楚国对北汉用兵,自然是精锐尽出,一旦背后受袭,主力被拖在汉国境内,而且水道被封锁,想要回援也是无法做到。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或许中了一个天大的圈套。”齐宁叹道:“我出使东齐,将天香公主迎回来,一切都似乎是我们主动去与东齐结盟,说又能知道,齐国人很有可能就等着咱们过去。”双眉紧锁:“齐国人急切想要与我们联盟出兵,也许就是调虎离山,目的就是让我大楚兵马北上伐汉,而他们则可以趁机实施自己的计划。”
  “侯爷,这一切也都只是猜错,未必真的会如此。”韦御江道:“不过朝廷已经在筹划北伐事宜,一旦确定,到时候想要改变朝廷的决策将难上加难,所以出兵之前,定要弄清楚齐国人的心思,我大楚也要做好万全之策。”
  齐宁颔首道:“不错,这边的事情尽快处理完,我们及早赶回京城。”
  如今朝廷正在商议北伐事宜,齐宁知道核心人物必然是镇国公司马岚,一旦出兵,京城各司衙门必将全都以北伐战事为主,钱粮兵马、部署战略,一切都将围绕战事运转起来,那就如同开弓拉弦,蓄势待发,到时候自己即使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怀疑,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东齐人存有祸心,朝廷也绝不会因为自己的三言两语便改变决策。
  虽说隐主很有可能是东齐人,甚至东齐的高层,但这毕竟只是自己通过眼下所掌握的一些蛛丝马迹做出的判断,非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东齐一定存有祸心,而且自己的猜测也并非完全站得住脚。
  好在齐宁并没有在东海等待太久,几日之后,京城有圣旨送达过来,传达圣旨的却是齐宁的老熟人,乃是宫里的太监总管范德海。
  范德海在刺史府宣读了皇帝的旨意,在此之前,齐宁和辛赐等人都被请到了刺史府。
  齐宁三人当日呈上去的三道折子,显然是起了很大的作用,金刀侯澹台煌被赐封为义国公,澹台炙麟被追封为靖海侯,如今远在西川的澹台炙秀则是承袭了金刀侯的爵位。
  此外陈庭依然留任东海刺史,皇帝赏了一副亲笔书写的字画,辛赐则是正式成为东海水师大都督,其他相关人等,例如秦月歌等人,也都各有封赏,圣旨之中,却唯独没有明确给齐宁的封赏,只是说回京再做赏赐,至于黑虎鲨莫岩柏及其麾下数百号海匪,朝廷准许投诚,下旨由辛赐就地招安,妥善处置,至于如何处置,旨意之中也没有明确。
  拘押的东海世家家眷,除了部分人就地处斩,大部分都将由陈庭派人押送往西川,男丁充军,女眷则充作军妇,所缴获的物资和兵器,则是下旨由齐宁亲自护送回京城。
  旨意宣读过后,各人纷纷谢恩,齐宁起身接过圣旨,向辛赐和陈庭等人道贺,辛赐和陈庭都清楚,这一次要不是齐宁,莫说受到朝廷封赏,一旦东海世家为乱,只怕连性命也都不保,对齐宁自然是感激无比。
  范德海笑道:“侯爷,圣上没有在旨意里赏赐您,那定是有更大的重赏等您回京再赏,杂家在这里先向侯爷道喜了。”
  “范公公一路辛苦,陈大人,今晚可要备下盛宴为公公接风洗尘。”齐宁笑道。
  陈庭忙道:“下官这就派人去准备,绝不敢怠慢。”
  “公公,还劳您在这里等上一天。”齐宁道:“缴获的兵器物资在你抵达之前,就已经开始装运,但物资太多,车马不够用,所以还没有全部装运完成,但还有一日,也就差不多了。此外去往京城路程颇远,这批物资又十分重要,必然要好生看护,我会和陈大人、辛大都督商议护卫车队的事宜。”
  范德海笑道:“不妨不妨,杂家在这边等着,侯爷和诸位也不用着急。”
  “公公一路辛劳,下官这就安排住宿。”陈庭拱手道:“等到宴席准备妥当,再请公公赴宴。”
  “陈大人,我和公公有些日子没见,颇为想念,正想说说话,你看什么地方适合?”齐宁微笑道。
  陈庭立马明白过来,抬手道:“侯爷,公公,后厅请!”
  齐宁也是向范德海笑道:“请!”陈庭在前带路,两人跟着往后厅去,其他官员都是十分识趣地先退下,到了后厅,陈庭让人送上茶来,也退了下去,齐宁这才笑道:“没想到是公公亲自前来,实在是辛苦,宫里应该派其他人过来就是。”
  “侯爷,这……哎,一言难尽!”范德海苦笑一声,一脸沮丧。
第1053章
平林
  齐宁抬手请范德海用茶,范德海双手端起茶杯,齐宁这才微笑道:“公公气色不好,是否路途太过辛劳?”
  “侯爷,杂家只是心累而已。”范德海叹道:“侯爷离京这些日子,对宫里的事情不清楚,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那个刘絟?”
  “刘絟?”齐宁点头道:“自然是记得的。”微微一笑,轻声问道:“莫非刘絟为难了公公?”
  范德海叹道:“侯爷,杂家只是伺候皇上的奴才,为难杂家,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不瞒侯爷,这次前来东海传旨,本来是派了别人,但那刘絟在皇上面前进言,说侯爷功勋卓著,如果随意派一个人来传旨,只怕是轻慢了侯爷,所以他向皇上谏言由杂家前来传旨……!”顿了一顿,笑道:“其实侯爷立下大功,杂家能前来传旨,心里倒是欢喜得紧,只不过那刘絟没安好心,从京城过来,本就路途遥远,而且接到旨意,杂家要在四天之内赶到东海,只能是昼夜兼程,那是有心要让杂家吃些苦头。”
  齐宁皱眉道:“那刘絟是否太过分了?”
  范德海眉头一展,立刻道:“侯爷说的是,如果只是为难杂家,杂家也不会放在心上,但刘絟如今却是成日里转悠在皇上身边,蛊惑皇上玩乐,这……这实在是让杂家心中气愤。”
  “哦?”齐宁冷笑道:“他在蛊惑皇上?”
  “皇上对皇后娘娘十分宠爱,皇后喜欢舞乐,刘絟每天就只是张罗这些事情。”范德海身体微微前倾,低声道:“侯爷可还记得前番在宫里,碰见得那几名乐师?”
  齐宁微微颔首,范德海冷笑道:“那几名乐师入宫之后,被皇后亲自调教,几乎每天都在凤仪宫内……!”
  “那朝政圣上难道不过问?”
  “据杂家所知,镇国公正与朝中重臣商议北伐事宜,各司衙门也都开始筹备,镇国公每天也都会入宫向皇上禀报。”范德海皱眉道:“但皇上只说一切事情都由镇国公来处理,一些琐碎小事,也不必入宫回禀。”
  齐宁双眉微锁,范德海轻叹道:“不过镇国公倒是每日里都往宫里去,每次都会带上几位重臣一同禀明,每次镇国公入宫,皇上也只能去见。”忽地想到什么,道:“是了,还有一桩事要告诉侯爷,临来的时候,皇上提及秋狩,让杂家告诉侯爷,务必要赶上九月初六的秋狩。”
  “秋狩?”齐宁一怔:“九月初六?”
  范德海道:“自我大楚立国至今,但凡要出兵,皇上都是要出猎以壮士气,这一次是镇国公向皇上进言,恳请皇上出宫秋狩,而且钦天司也已经选好了日子,就定在九月初六。”抬起手算了算,道:“尚有八天的时间,侯爷这边应该能够赶上。”
  “镇国公进言皇上秋狩?”齐宁问道:“皇上应允了?”
  范德海点头道:“这是自打立国以来就有的皇家规矩,秋狩之时,皇上必定要亲自弯弓射猎,捕获的猎物越多,士气也就越盛。”
  “在何处狩猎?”
  “京城西南不到五十里地的有个平林镇,镇子边上就是平林,平林镇上有一支专门看护平林的驻军,听说有两百来号人。”范德海道:“平林是皇家狩猎场,平日里谁都不可靠近过去,林子里有豢养的鸟兽,先帝在时,一年春秋两季都要抽时间去狩猎,这一次皇上秋狩,也是去往平林。”
  “平林秋狩?”齐宁若有所思:“都有哪些人陪同?”
  “这是兵部在筹备,眼下到底是那些人随行侍驾,杂家还真是不大清楚。”范德海摇头道:“先帝在时,最多一次去了两千多人,朝中诸多重臣俱都随驾前往,不过先帝有时候并不召集众臣前往,杂家还记得有一年秋天,先帝只带了令尊前往狩猎。”想了一下,才道:“这次秋狩是为了向我大楚将士彰显圣驾天威,想必随驾侍奉的官员不在少数。”
  齐宁“哦”了一声,含笑道:“既然皇上有旨,这边就要加快速度,公公在这里好好歇息一天,养养精神,如果一切顺利,咱们后天便启程回京。”
  陈庭和辛赐接了旨意,来不及庆祝,便开始按照旨意去行事。
  陈庭这边已经搜罗了许多的车马,而且大部分货物都已经装运,但因为车马缺乏,还有一部分尚没有完全装运。
  这倒不是东海的官吏们怠慢,而是朝廷素来对于地方上的马匹都有严格的限制,并不允许地方大肆圈养马匹,帝国的马匹来源,除了官府允许地方少量圈养,大部分都是出自官家马场。
  官家马场圈养马匹的目的是为了选出壮实的战马。
  楚汉之争,楚军最大的劣势,就是在战马上吃尽了亏,北汉有着品种优良的战马,不但品种优良而且数量众多,北汉骑兵也素来是一支让楚军心存畏惧的军团。
  楚军地处南方,战马的品种天然就无法与汉军相比,是以楚国暗中从北方私购马匹,送入官家马场进行配种,虽然也培养了一匹品种不错的马匹,但大部分依然够不上战马的资格,所以官家马场那些不合格的马匹,也就流入民间。
  东海的气候和条件并不适合豢养马匹,此处几乎所有的马匹都是从外地流入进来,而且每一匹马匹流入进东海,都要登记在册,这也直接导致东海的马匹数量稀少。
  这一次缴获的物资,是东海江家几代人积攒下来,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而且运往京城路途遥远,陈庭自然不敢用劣质马匹载运,万一在途中出现问题,自己难担其责,是以一面四处征用马匹,一面挑选适合运输的马匹,古蔺城周遭的马匹几乎都已经征用过来,尚有欠缺,陈庭终是直接向东海官绅征调马匹。
  官绅人家的马匹大都是出行使用,自然都是品种优良,一个个也都是膘肥腿长,一开始听说官府要用马匹运送物资,这些官绅自然是舍不得让自己的坐骑去干这等劳累活,只是朝廷刚刚将东海几大世家拉下马,而且锦衣候如今还坐镇东海,陈庭打着锦衣候的旗子征调马匹,官绅们自然也不敢多言。
  勉强凑足了车马,次日傍晚,货物也终是装运完毕,陈庭和辛赐向齐宁请示过后,各自调集了五百名精锐兵士,加起来有千人作为护卫力量,加上车队的运输壮丁,近两千人的队伍也算是浩浩荡荡。
  齐宁虽然是骑马而行,但陈庭也知道齐宁身边的田夫人与小侯爷的关系非同小可,自然不敢怠慢,精心准备了马车。
  次日一大早,陈庭和辛赐等人便都已经在古蔺城外等候,运送货物的车队也早已经在城外待命,长长的车队宛若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众人倒也没有等太久,齐宁已经骑马领着随行而来的刑部众官员出了城门,吴达林等护卫分前后两队,田雪蓉的马车处在中间,后面紧随着数名骑马护卫。
  见到齐宁出来,辛赐和陈庭等一干大小官员纷纷迎上去,齐宁已经翻身下马来,拱手笑道:“让诸位久等了,其实也不必如此客气的。”
  “侯爷,这一路上多是辛苦,侯爷要多保重。”陈庭拱手道。
  齐宁微微颔首,瞧见秦月歌也在边上,向秦月歌含笑道:“秦法曹,刑部那边还缺人手,你要是愿意,我和陈大人商量商量,过阵子你去刑部当差便是。”
  边上众人都知道齐宁这是有心要提拔秦月歌。
  秦月歌在东海虽然掌管刑名,但毕竟只是地方衙门,一旦进京,入了刑部衙门,自然不是地方上一个法曹所能相比,而且齐宁不但是世袭侯爵,更是刑部尚书,如今他亲自发话,若秦月歌当真进京当差,即使算不得鱼跃龙门,却也是前途无量。
  秦月歌拱手笑道:“多谢侯爷赏识,只是卑职资历尚浅,还想在这边多历练两年,到时候若侯爷觉得卑职还能做些事情,再前往京城效命不迟。”
  齐宁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边上有官员心中暗想,如此大好机会,秦月歌却当众拒绝,只怕是另有心思,毕竟朝中如今司马家势大,许多人都知道锦衣齐家和司马家之间矛盾越来越深,淮南王已经被司马家扳倒,谁又能保证锦衣齐家不是下一个淮南王,若秦月歌跟着齐宁进京,自然就和齐宁脱不了干系,到时候一旦司马家要整治锦衣齐家,秦月歌也就难免会成为司马家的打击对象。
  虽然留在东海,错过大好机会,但至少远离京城,反倒是可以明哲保身。
  但亦有人想,东海世家刚刚被扑灭,但这未必就是结束,东海几大世家在东海盘踞上百年,根深蒂固,未必没有余党走漏,这伙人若是在东海继续为乱,也总能让东海不太平,秦月歌留在东海,或许是为了肃清世家余党也未可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7/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