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986

  令狐煦叹道:“还有一事,今日也顺便麻烦诸位。”
  齐宁心想这老头子有完没完,却听令狐煦道:“这一件事情,却是与鄙国的天香公主有关。”
  两国使臣顿时提起精神来。
  此番双方前来东齐,目的就是要与东齐结亲,而对象正是天香公主,这时候听令狐煦提到天香公主,都不敢掉以轻心。
  齐宁心中却是猜测,令狐煦今日设宴,而且连出考题,应该就是早有安排,或许就是为了试探两国使臣的高低,不管如何,今夜之宴,很可能与结亲有着莫大的关系,顿时打起精神。
  煜王爷已经笑道:“相爷,莫非公主有什么难解的问题?”
  令狐煦拍了拍手,便见到一名家仆端着一只锦盘进来,跪在厅中,令狐煦起身上前去,掀开了盖在上面的黄色锦缎,众人只觉的眼前一亮,只见到那锦盘之上竟然放置一只白玉珠子,晶莹剔透,在灯火之下,白亮如雪。
  在场也都是官宦之人,见多了宝物,自然能够一眼就认出这是十分名贵的明珠。
  令狐煦含笑道:“这是曲径幽珠,是皇上赏赐给天香公主的宝物。”做了个手势,那家仆将锦盘先是送到煜王爷面前,随后才送到齐宁面前,齐宁瞧了一眼,这明珠的成色自然是无可挑剔,但却看到那明珠侧面有一处针眼大小的细孔,有些奇怪,令狐煦已经解释道:“曲径幽珠,顾名思义,在这明珠之内,有一条宛若毛发的细小通道,九曲回旋,可说是异常罕见。”
  煜王爷颔首道:“想必这颗明珠在制作之前,这玉石之中,便由此奇观,人力难以雕琢出如此细小的孔洞。”
  “不错。”令狐煦道:“这九曲通径,乃是天然而成,并非人力所作。”微微一笑,抚须道:“天香公主得到此宝,甚为喜欢,曲径幽珠有驱邪避凶之效,司天衙向公主谏言,若是能够将这曲径幽珠悬挂于床头,对公主必将有大吉之兆。”叹了口气,道:“可是无人可以用丝线穿透着明珠之内的幽径,公主心中愁烦,皇上又怎忍心,本相得知此事,请了此宝在手,也想寻思出办法来,但数日过去,用了诸多办法,依然无法解决。”左右瞧了瞧,才道:“王爷,锦衣候,却不知能否帮助公主解决这道难题?”
  齐宁若有所思,煜王爷显然也知道这个问题事关和亲之局,亦是沉思起来,在座的官员却都是交头接耳,低声私语,许多人都是摇摇头,心想如此细孔,而且其内九曲回绕,绝无可能将丝线从中穿过。
  令狐煦轻抚胡须,缓缓回到座中,也不说话,花厅之内一片寂静。
  煜王爷皱眉苦思,显然一时间想不出法子来,令狐煦瞥了齐宁一眼,见到齐宁的眉头舒展开来,笑问道:“锦衣候莫非想到法子?”
  齐宁拱手道:“相爷,也不知道成不成,不过……倒可以试一试。”
  令狐煦立刻道:“只要有法子,都可以试一试。这本就十分困难,锦衣候,你有什么法子?”
  齐宁道:“相爷,能否帮我找寻一只蚂蚁?”
  “蚂蚁?”众人面面相觑,心想这个时候要找寻蚂蚁却是要搞什么鬼,令狐煦显然也没有回过神,却还是吩咐人道:“找寻几只蚂蚁过来。”
  齐宁道:“相爷府里自然是有蜂蜜的,能否再让人取一小碗蜂蜜过来?”
  令狐煦立刻分派人去取蜂蜜,在场大多数人根本想不明白齐宁意图,煜王爷微一沉吟,似乎明白什么,叹道:“高明,高明,锦衣候年少聪慧,头脑敏捷,确实是让人钦佩。”
  众人听得煜王爷这样说,知道煜王爷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面面相觑。
  没过多久,蜂蜜先取了过来,齐宁却已经拿起那曲径幽珠,细细看了看,曲径幽珠两侧各有一个细小的孔洞,自然是出口和入口,但这中间却是九曲回绕的曲径,并非直通,他仔细瞧了瞧,这时候已经有人捉了几只蚂蚁过来。
  齐宁用指尖蘸了一丁点蜂蜜,轻轻涂抹在一孔边缘,又让人用丝线系在蚂蚁身上,蚂蚁细小,自然是要小心翼翼,众人都是不发声音,静静瞧着齐宁,齐宁将那涂了蜂蜜的曲径幽珠放置在锦盘上,这才用指尖挑着那只被细线系住的蚂蚁,放在另一端孔口,轻轻将那蚂蚁引导进入里了细孔之中。
  此刻令狐煦和煜王爷都是禁不住凑近上前来,边上诸多官员也都是围拢上前,死死盯着那曲径幽珠。
  过了好一阵子,却听一人叫道:“出来了,出来了……!”众人都是看得清楚,那蚂蚁竟果真从那涂有蜂蜜的出口冒出来,它身上系着丝线,自然而然地将丝线也带了出来,不少人都是情不自禁地显出欢喜之色,更有人竖起拇指赞叹起来。
  北堂风也是不由自主地凑在边上观看,瞧见那蚂蚁带着丝线出来,又听不少人夸赞齐宁,忍不住低声道:“雕虫小技。”却也不敢大声,免得被齐宁听见,只是他心中却也明白,这看起来简单,可是要想出这个法子来,只怕自己一辈子也做不到。
  令狐煦赞叹道:“锦衣候,果真高明了得,若无非常的才思,那可是万万无法想到。”
  其实一开始不少东齐官员瞧见楚国使臣如此年轻,还以为齐宁知是因为锦衣候的身份才被派遣至此,但此刻却都知道,楚国派遣这位年轻的小侯爷担任使臣出使东齐,显然不是随意做出的决定。
  “圣旨到!”众人正自赞叹,忽地听到外面传来声音,只见到从门外进来三人,左右两名护卫,中间是一名通事舍人高捧着圣旨进来,令狐煦和东齐官员立马都纷纷上前来,令狐煦上前跪倒在地,其他东齐官员也都纷纷跪拜在地,煜王爷和齐宁对视一眼,两人都非东齐之臣,自然不会向着东齐国君的圣旨下跪,却也还是上前来,微微躬身,算是表达尊敬。
  通事舍人扫了一眼,随即看向令狐煦,声音却十分恭敬问道:“相爷,北汉与南楚两国使臣是否都在此处?”
  令狐煦立刻道:“陈公公,北汉煜王爷和南楚锦衣候俱都在此作客。”
  通事舍人含笑点头,这才打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汉楚两国使臣来我大齐,修三国之好,亦乃天下之福,朕甚是欣慰,着国相令狐煦明日早朝,引领两国使臣入朝觐见,不得有误,钦此!”
  令狐煦高声道:“老臣遵旨!”双手接过圣旨,通事舍人这才辞别离去,令狐煦转过身,含笑道:“这几日本来朝中多有政事,这是皇上提前召见了。”
  齐宁听说明日一早便要召见,微松口气,他本来还担心因为泰山王谋反之事,入朝觐见东齐国君还要等上好几日,现在倒是放下心来。
  煜王爷道:“相爷,既然贵国皇上明日召见,今夜就不宜太晚,我先告辞,回去准备准备。”
  令狐煦点头道:“如此也好。王爷,招待不周,切莫见怪。”
  “哪里话,哪里话。”煜王爷笑道:“入朝觐见之后,相爷若有空闲,我们再一醉方休。”
  令狐煦哈哈笑道:“王爷,咱们可先说定了。”
  煜王爷也不多言,拱手辞别,领着北堂风等人离去,他们刚出花厅,贡扎西已经上前来,向令狐煦双手合十一礼,令狐煦道:“上师不要心急,这事儿我们定会竭尽全力。”
  “多谢!”贡扎西也不废话,辞别离去。
  齐宁见到煜王爷带人离开,也要上前辞别,令狐煦却是轻声道:“小侯爷稍后片刻。”其他官员知道多留无益,也都起身告辞,令狐煦送出众人,这才过来,向齐宁道:“小侯爷,请移步说话。”在前领路,带着齐宁到了花厅边上的一处小雅厅,又重新让人上茶来。
  “小侯爷,卓青阳卓先生一向可好?”落座之后,令狐煦开门见山问道:“听闻小侯爷与琼林书院交情很深,京华书会,正是替代琼林书院出场,此番出使前来,不知卓先生可有信函托你带过来?”
  ……
第0614章
河图洛书
  齐宁早先就已经得到讯息,晓得令狐煦与卓青阳乃是同窗好友,两人同出一个师门,他此前倒也想过,是否利用令狐煦与卓青阳的关系,让其相助此番结亲,倒不想令狐煦主动询问,微笑道:“相爷与卓先生是师兄弟吗?”
  令狐煦道:“小侯爷知道此事?”叹了口气,道:“不错,我与卓师兄同出一门,他的才华远胜于我,只可惜淡泊名利,并不曾入仕途。”
  “人各有志。”齐宁道:“卓先生只想着传播学问,相爷则是想要匡扶天下,虽然道路不同,却也是殊途同归。”
  令狐煦眼中闪光,笑道:“小侯爷的言谈举止,实在不像一个年轻人。”
  齐宁叹了口气,道:“相爷,实不相瞒,卓先生……已经很有些时日没有消息了。”
  那天晚上在琼林书院发生的事情,齐宁并未对外张扬,事后朝廷涉足其中,官方说明卓青阳是出门远游,而琼林书院也自此关闭,齐宁却知道卓青阳那夜突然消失,便是朝廷也未必知晓消息。
  卓青阳在重伤之下,消失不见踪迹,而这一切确实源自于地藏卷轴,地藏卷轴之事,齐宁自然晓得其中事关重大,并无告诉任何一人。
  此时令狐煦提到卓青阳,齐宁却是小心应对,令狐煦固然是卓青阳的师兄弟,却也是东齐国相,无论何时何地,齐宁都要防范几分。
  令狐煦皱起眉头,问道:“没有消息?”
  齐宁心想令狐煦既然知道京华书会之事,这消息自然是灵通的很,在楚国京城,自然少不了东齐密探,未必不知道卓青阳失踪的消息,点头道:“卓先生突然离开京城,外出游历,至今还没有消息。”
  令狐煦笑道:“师兄最喜好游历天下,我与他也有大半年不曾通过书信。”随即问道:“琼林书院眼下如何?”
  “已经关闭。”齐宁道:“先生游历,琼林书院可算群龙无首,所以……!”
  令狐煦皱眉道:“不对。”盯住齐宁问道:“小侯爷,你实话对我说,师兄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齐宁犹豫了一下,才道:“相爷为何这样问?”
  “我与师兄往来通信,互相之间十分了解。”令狐煦叹道:“琼林书院对师兄来说,比之性命还要重要,若是年轻时候倒也罢了,可他现如今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书院上,绝不至于为了外出游历丢下琼林书院置之不理。”说到这里,起身来,转到屏风后面,很快出来,递给齐宁一封书函,齐宁接过,见到书信外面字迹奇特,看不明白,但一下子却看出,这上面正是秘影字。
  秘影字是影萍居士所创,地藏卷轴便是以秘影字书写而成,极难辨识,齐宁瞧见上面是秘影字,心下便有些吃惊,从里面取出信函,打开扫了一眼,俱都是秘影字写成,皱眉道:“相爷,这……!”
  令狐煦道:“这是我与师兄往来书信所用的文字,知道的人不多,但他与我都能看明白。这是四个月前收到的信函,也是我最后一次收到师兄的来信。”微一沉吟,才道:“这封信的口吻与从前都不相同,师兄是个淡泊名利之人,无论发生何事,素来平稳,但这封信的措辞却颇有些凌乱,似乎有些心神不安,其中有多处出现用错了字,他做事小心,出现如此错误,绝不寻常。”
  齐宁皱眉道:“先生在这封信里可提到什么?”
  令狐煦摇头道:“那倒没有。师兄虽然与我交好,但他不入仕途,素来也不喜欢与官场中人结交,当年我在齐国为官,邀请师兄出山,师兄非但拒绝,甚至有两年不再与我说话。我好说歹说,他才与我继续交往,我与他往来书信,也从不提及官场之事,只是谈及一些学术文章而已。”叹了口气,道:“这封信里面,他只说后半生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琼林书院上,还说要著书立说……可是最后却说,若是他出现什么意外,所著之书无法完成,便让我将它续写下去,连同这封信送到的,还有他所著的八卷书稿。”
  “相爷,你是说先生预感到自己会出意外?”齐宁皱眉问道。
  令狐煦神情肃然,道:“我与师兄同窗之时,感情极好,学成之后,多少年来也未断了音讯。”淡淡一笑,道:“不瞒你说,当年我与师兄往来书信,朝中有人甚至污蔑我里通外国。”摆摆手道:“他身在楚国,我一直想多照应一番,但知道他的秉性,所以只能是以书信知晓他的消息,但这一封书信委实古怪,我接到之后,感觉不对劲,也想派人查查究竟是何事,但若被师兄知晓我派人暗中调查,以他的性子,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只能是心里着急。”
  齐宁微微颔首,道:“先生博古通今,一身傲骨,相爷派人调查,先生若知道,自然是不快。”
  “所以今日请侯爷前来,有一个重要的缘故,便是想向侯爷打听一番。”令狐煦道:“京华书会传遍天下,我也是读书人出身,对此颇感兴趣,也知道侯爷当时替代琼林书院出阵,这自然是与师兄有着极深的渊源。”微微一笑,道:“令尊与令堂,当年也是在师兄们下求学,这渊源自然是浅不了的。”
  齐宁微微点头,“相爷担心先生的心情,我也能理解。”
  “师兄绝非外出游历,定是遇上了什么麻烦事。”令狐煦神情凝重,“小侯爷,你在师兄身边的时候,可有什么察觉?”
  齐宁微一沉吟,摇摇头,令狐煦叹道:“师兄喜怒不形于色,想要看透他的心境,本也是极为困难事情。”苦笑道:“只可惜师兄这一走,有件事情也就难以为续了。”
  “难以为续?”
  令狐煦微一沉吟,才道:“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秘密,侯爷看这信函上的文字,可认得出来?”
  齐宁摇头道:“一字不识。”
  “这也难怪。”令狐煦抚须道:“这是秘影字,云破月影,浮萍送秋,这秘影字源自百年前一位叫做影萍居士的先贤所创,知道这秘影字的人极少。影萍居士本身是个谜,一直流传,这影萍居士其实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群人,这群人志同道合,影萍居士是这群人共有的称呼,秘影字便是他们所创,用来互相之间通讯。”
  秘影字的来由,齐宁早从侯府的账房先生廖先生口里知晓,影萍居士的传闻,他也是略有所知。
  “当年我们偶然知道了秘影字的存在,而且花费了诸多心血,得到了影萍居士的一支曲谱。”令狐煦凝视着齐宁,缓缓道:“师兄不入仕途,固然是因为他淡泊名利,但有一个重要的缘故,世上却并无几人知晓。”
  “相爷是说……那支曲谱?”齐宁问道。
  令狐煦摇头道:“虽然与曲谱有关,但真正的缘故,是师兄一直想要解开影萍居士的谜题。影萍居士一直以来都是谜一般的人物,也可说是绝世无双的天才,一开始师兄只是对秘影字充满了兴趣,后来一直找寻有关影萍居士的蛛丝马迹,我协助师兄找到了那支曲谱,师兄对那支曲谱入迷极深……!”顿了顿,若有所思,沉默片刻,才继续道:“师兄研究那曲谱多年,终于发现,那并非简单的曲谱,其中藏着关于影萍居士的诸多秘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