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986

  韦书同忙道:“下官对天发誓,绝不知情。侯爷,下官现在才明白,咱们进城那天,李弘信陪我们在酒楼用饭,说的那些话,就是为了蒹葭馆行刺。”犹豫一下,还是道:“西川李家和锦衣齐家结下了生死之仇,侯爷或许知道,李弘信的长子当初就是因为齐家而死去,李弘信对长子十分其中,一心想要传承衣钵,却落得那样的结果,此人对齐家,定然是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怨。”
  齐宁冷笑一声,并不说话。
  “此番侯爷来到西川,李弘信必然以为是绝佳的时机,所以一心想要报当年之仇。”韦书同神情凝重,压低声音道:“可是却又不敢光明正大谋害侯爷,所以只能使用鬼蜮伎俩的阴招。他故意宣扬成都府有专门刺杀官员的刺客,又在蒹葭馆事先安排好刺客,担心刺客直接对准侯爷他脱不了干系,所以假装自己也被刺客行刺,如此一来,朝廷追究起来,李弘信最多也就一个护卫不周之罪。”
  齐宁颔首道:“韦大人原来已经看透其中的玄机。”
  韦书同叹道:“都是下官糊涂,一直以为李弘信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可是……此人当真是心狠手辣。”看着齐宁,道:“侯爷,李弘信既然出手,恐怕就不会善罢甘休,定要多加小心。”
  齐宁淡淡笑道:“本侯是堂堂锦衣候,李弘信只是一个落魄王爷,韦大人,有你护卫,你觉着本侯当真无法活着离开成都?”
第0411章
三角
  韦书同神情一敛,立刻道:“侯爷放心,成都府的兵权还在下官手中,他李弘信还翻不了天。从今日开始,下官会派重兵守卫候爷的安全,直到侯爷离开西川境内。”
  齐宁淡淡一笑,问道:“韦大人,如果李弘信现在突然谋反,你如何应对?”
  “谋反?”韦书同冷哼一声,道:“侯爷,恕下官直言,虽然李弘信手握下官的把柄,可是他也知道下官的底线,不敢逼的太甚,而且下官也断不容他有丝毫的谋反之举。当年李弘信归顺朝廷,马放南山,朝廷将他麾下的兵马大都解散,如今西川各处的兵马,除了朝廷派来镇守西川的兵马,大都是后来重新招募。李弘信手底下只保留了一千编制的锦官卫,这些锦官卫的钱粮都归李弘信自己承担,但是他们的装甲兵器,却一直都是由朝廷拨给,每三年更换一次兵甲装备。”
  齐宁道:“如此说来,李弘信手中的装备,都在韦大人的心里?”
  “正是。”韦书同道:“当年解散蜀军,收缴了所有的衣甲兵器,由朝廷补偿了遣散费,这些人大都回家种田,而且免除了这些人三年的赋税,蜀军之中,有许多是被强征入伍,朝廷不让他们继续流血,还让他们卸甲归田,他们自然是感恩戴德。这都二十年了,当年那些兵士早已经归化乡里,李弘信想让他们拿起兵器也是不可能。”
  齐宁笑道:“没有装备武器,那些老兵也无法召返,所以韦大人觉得李弘信根本没有可能造反。”
  韦书同对这一点似乎很是自信,道:“不瞒侯爷,西川镇守各地的兵马,加起来也有四万余人,这些兵马吃的都是朝廷的军饷,领兵将官也大都是从朝廷调过来任命,归属下官调派。”顿了一顿,才道:“先帝为了防止西川出现变故,但凡调动超过一千人的兵马,都必须奏明朝廷,由兵部签署调兵令才可调动。便是下官,也只能调动成都的四千兵马,用以随时平定动乱。”
  齐宁微微颔首,道:“也就是说,李弘信并无调动兵马的可能?”
  “自然是不可能。”韦书同冷笑道:“先帝当年派出锦衣老侯爷平定巴蜀,就知道这李弘信并非善类。西川平定之后,虽然大加赏赐李弘信,给了他大片封地,让他享受荣华富贵,而且保留了一千锦官卫,可是先帝对此人十分防备,决不允许此人拥有调兵之权。虽然当初李弘信提出要安置他手下一干虎狼之将,朝廷也确实给了那帮人安置,但分散到各处,俱都是担任副职,处于监视之下,这些年下来,这些人在各部兵马之中,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权力。”
  齐宁若有所思,韦书同小心翼翼问道:“侯爷是否在担心什么?”
  齐宁摇头笑道:“我只是在想,蒹葭馆没有刺死本侯,李弘信接下来又会施展什么手段。”
  “下官定会派人调查此事。”韦书同道:“如果能找到证据,证明蒹葭馆行刺侯爷是李弘信在背后指使,就有了李弘信谋反的证据,到时候便可名正言顺将此人抓起来,也算是除了一大祸害。”
  “李弘信既然这样安排,那就不会容易找到把柄。”齐宁淡淡道:“几名刺客无一活口,人证物证俱无,李弘信根本不担心会查到他的罪证。”想了一下,忽然道:“韦大人,我还是要问你寺庙之事。”
  “侯爷难道怀疑李弘信捐建的寺庙有什么问题?”韦书同问道。
  齐宁道:“你说他已经捐建了十几座寺庙,可知道具体的地点?”微微一顿,不等韦书同说话,继续道:“你这边可有西川地图?”
  “有。”韦书同立刻起身,出了门,找人送来一份西川的地势图,回到屋内,齐宁接过地图,铺在桌子上。
  这时代不同于后世,地图乃是极为稀罕之物,民间极少有地图的流传。
  但韦书同身为西川刺史,府中自然有极其准确的西川地形图。
  地图之上,西川十六郡描画详细,特别是成都府所在的蜀郡地形,山川河岳都是勾勒的异常清楚,而各郡的城池也都是清晰标明。
  “韦大人,李弘信修建寺庙的地点,你能否在地图上一一标明?”齐宁凝视韦书同。
  韦书同见齐宁神情严峻,知道事情不简单,想了一下,才道:“侯爷,下官知道李弘信捐建寺庙十余座,也记得一些,可是……并非所有寺庙的地点都记得清楚。”
  “你将你所知的寺庙地点标明出来。”齐宁声音严肃:“李弘信若是捐建三两座寺庙,或许是为了掩人耳目,对外显示自己无欲无争一心向佛。嘿嘿,他李家在西川立足百年,李弘信乃是一代枭雄,手上满是鲜血,岂会这样容易放下屠刀。”
  韦书同眉头锁紧,拿过毛笔,蘸墨过来,细细想了想,在地图上多处轻轻一点,点上了墨点。
  齐宁见他点下墨点,显然是对西川的地理环境十分的熟悉,暗想韦书同毕竟不是庸碌无能之辈,只看他对西川地形如此了解,便知道此人在西川也确实费了一番功夫。
  韦书同十分谨慎地点了八处墨点,第九处却迟迟没有落下,终是放下毛笔,道:“侯爷,这八处不会有错,剩下几处有几处我不能确定,还有几处下官确实记不得。”
  韦书同是西川刺史,管理西川十六郡,诸事繁杂,李弘信修捐修寺庙这等事情,韦书同此前显然没有太过在意,但是能够记住八处地点,已经着实不容易。
  齐宁微微颔首,仔细瞧了瞧,手指轻轻划过,忽地抬头,道:“韦大人,你仔细瞧瞧,这些寺庙选择的地点,可有什么蹊跷之处?”
  韦书同这时候背负双手,弯身仔细观察,皱眉道:“下官所知的这八处寺庙,有六处在成都附近,剩下这两处,一处在巴西郡,一处在江阳郡……!”眯起眼睛,忽地抬头道:“是了,下官记起来了,剩下的那些寺庙,虽然详细地点下官不能确定,但似乎都是在巴西郡和江阳郡。”
  “且不说巴西郡和江阳郡。”齐宁指着地图上蜀郡境内的寺庙,“六处寺庙环绕在成都府的四周,而且几乎都是背山而建,嘿嘿,韦大人,你不觉着这六处寺庙看上去是将成都围了起来?”
  韦书同仔细看了一眼,身体一震,失声道:“侯爷好眼力,竟然果真是这样,下官……下官此前从未发现这一点。”
  “那也难怪。”齐宁道:“韦大人,李弘信是何时开始捐建第一座寺庙?”
  “李弘信捐建的第一座寺庙,就在此处。”韦书同指着成都府附近的一处墨点,“这里是青城山,是李弘信捐建的第一座寺庙。”想了一想,才道:“那应该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四年?”齐宁冷笑一声:“短短四年,李弘信捐建寺庙十余座,还真是大手笔。”
  韦书同道:“他当年归顺朝廷,朝廷给他留下了大片的封地,而且还赏赐了无数的黄金白银,让他享尽荣华富贵。据我所知,李弘信私底下还派人做些生意,每年也都是有大批的进项,他手下毕竟还有千名锦官卫,此外还养了一些门客,数量虽是不多,但都是极耗钱财,若无进项,这帮人就只有喝西北风了。”
  “也难怪他有那么多银子捐建。”
  韦书同皱眉道:“李弘信素来出手豪阔,当年与朝廷对抗,散尽家财,所以他一掷千金,下官并不为怪。几年前李弘信的正室过世,大办丧事,请了上百名和尚超度,从那以后,李弘信隔三岔五就请高僧去王府说法,下官也碰见过几回,确实是佛法精深的高僧,所以他开始捐建寺庙,下官也并没有太过在意,而且下官派人瞧过,也并无什么不妥,所以……!”
  齐宁心想这李弘信果然是老谋深算,但凡做事之前,都是步步为营,迷惑对手,然后做起事情顺理成章,让人大意疏忽。
  “韦大人,这六处寺庙环绕成都府,你以为用意何在?”齐宁若有所思,“他选择这样的地点,绝不会是一时兴起,定是早有谋划。”
  韦书同点头道:“侯爷说的不错,下官以前并不觉得,可是现在看这上面的地图,其中大有蹊跷古怪。”不禁抬手抚须,“可是六座寺庙,又能做些什么?”
  “再看巴西郡和江阳郡……!”齐宁抬手道:“成都在蜀郡,巴西郡在蜀郡东北方向,江阳郡则是在东南方向。”说到这里,伸手拿起毛笔,在地图上将三郡相连,韦书同立时便看到一个三角形跃然于纸上,不禁道:“这是……这是三角之势!”
  “这三角形,一下子将蜀郡、犍为郡、梓潼郡、江阳郡和巴西郡都包纳进去。”齐宁道:“而这五郡,正是西川的核心地带,韦大人,咱们现在该明白,这其中包藏了多大的祸心吧。”
第0412章
断子绝孙
  韦书同瞳孔收缩,眼神竟是变得锐利起来,低声道:“侯爷,我立刻派人去查一查,这些寺庙究竟有些什么古怪。”话一出口,立刻摇头道:“不行,不能光明正大的去查,如果李弘信捐建的这些寺庙当真有古怪,必然是十分的小心,贸然去查,未必能查出什么究竟。”
  齐宁颔首道:“韦大人方才说过,这些捐建的寺庙都不大,自然不可能是用来屯兵之用。”
  “绝无可能。”韦书同冷笑道:“小小寺庙,能屯多少人?而且真要是屯兵,便是几百人聚集在那边,下官这边也会察觉到。”
  “韦大人觉得这些寺庙会有什么古怪?”齐宁凝视韦书同问道。
  韦书同想了一想,皱眉道:“侯爷,您说……那些寺庙之中会不会藏有兵器之类的物事?”
  齐宁笑道:“韦大人,咱们是所见略同了,我想来想去,这些寺庙最有可能藏匿的只能是兵器。”
  韦书同神情凝重:“可是先帝为了防止西川暴乱,早就下达了禁兵令,民间绝不允许私造兵器。苗寨中的苗人不少是在山中狩猎为生,既是如此,各寨之中的兵器数目也是极其有限,官府有严格的限令,下官每年都会派人去往苗寨检视。”顿了一顿,才继续道:“禁兵令的主要对象,其实就是李弘信,李弘信麾下的锦官卫,都是有朝廷配备兵器,他们是绝不能私造兵器的。”
  “李弘信是西川的地头蛇。”齐宁淡淡道:“他们李家在西川立足百年,比你韦大人对西川熟悉的多,如果真要在私底下做些小动作,也是防不胜防。”
  韦书同颔首道:“侯爷说的极是,下官立刻派人暗中潜入那些寺庙,瞧瞧到底是什么蹊跷,若是这样还查不到,下官到时候直接找一个借口,拆毁一座寺庙,挖地三尺也要找出东西来。”
  齐宁并没有立刻说话,沉吟片刻,才问道:“韦大人,依你之见,李弘信这种时候有没有造反的可能?”
  韦书同想了一下,摇头道:“下官以为几乎没有可能。现在的李弘信,不似当年的李弘信,当年李弘信掌管着西川的钱财物资,而且李家与西川当地的士绅豪族关系密切,盘根错节,再加上此人当年愚弄西川的百姓,倒也是深得民心,所以才敢与朝廷为敌。”顿了一下,才冷笑一声道:“如今西川各地有近半官员都是朝廷调派而来,而且西川的税赋钱粮以及兵马也都掌握在朝廷手里,李弘信绝无胆量在这种时候谋反。”
  齐宁却是眉头一紧,盯住韦书同,问道:“韦大人确信李弘信没有谋反的可能?”
  “或许有谋反之心,却无谋反之力。”韦书同很肯定道。
  齐宁叹道:“韦大人,若是你犹豫不决,无法肯定,我倒还放心一些,可是你如此确定,恰恰让我不放心。”
  “侯爷的意思是?”
  “你是西川刺史,对李弘信应该是颇为了解,连你都肯定李弘信没有能耐谋反,那么天下人只怕都这样认为。”齐宁肃然道:“可恰恰如此,一旦李弘信真的突然造反,定会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韦书同神情一凛,随机锁紧眉头,若有所思。
  忽听到外面传来声音:“禀报大人,蜀王派人前来有请大人和侯爷!”
  两人向外瞧过去,却发现不知不觉之中,黎明曙光竟然已经显现,一夜长谈,竟已经是到了黎明时分。
  “蜀王知道侯爷在这里?”韦书同眉头一紧,靠近门前。
  外面声音道:“来人只说,如果侯爷在这边,就请侯爷和大人一同前往,王爷说已经查到了刺客下落。”
  韦书同和齐宁对视一眼,沉声道:“你告诉来人,我待会儿便去王府。”
  “大人,来人说王爷不在王府,是在宝丰楼等着。”外面声音回道:“王爷派人说,除了要和大人商议刺客之事,顺便要请大人和侯爷在宝丰楼吃早餐。”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韦书同吩咐一声,这才走回来,低声道:“侯爷,李弘信知道你来了刺史府。”
  齐宁淡淡一笑,道:“这并不奇怪。”
  韦书同冷笑道:“定是花想容那妖妇,她与李弘信是一党,昨夜逃脱,定是去了李弘信那边,所以李弘信才知道侯爷在此。侯爷若是不愿意见他,我单独前往,就说昨夜是我邀请侯爷来吃酒,侯爷酒力不胜,回官驿歇息了。”
  齐宁摇头笑道:“堂堂王爷请我们去吃早点,咱们为何要客气,不吃白不吃。而且这顿早餐不吃,李弘信心里不会安宁的。”顿了一下,才道:“韦大人,既然有刺客在城中横行霸道,我想还是安全一些的好,你调动一队人马,必须要忠心可靠,随我们一同前往宝丰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