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986

  齐宁将沾血的刀刃在尸首衣襟上擦拭了一番,淡淡道:“以下犯上,对本侯动手,这就是下场。”竟是向李源走过去,李源见到齐宁手拿弯刀向自己逼近过来,脸色惨白,颤声道:“你……你要做什么?”
  齐宁距离李源三步之遥停下步子,盯着李源眼睛,问道:“你方才是不是用拳头打了御赐金牌?”
  李源眼睛睁大,齐宁道:“御赐金牌代表着皇上,你刚才打金牌,就是打皇上……韦大人,你是朝廷大臣,不知道拳打皇上,又是什么罪责?”
  韦书同心知这要是论起来,李源定是死罪,犹豫了一下,才道:“侯爷,世子冒犯御赐金牌,确实是罪责极大,只是世子年纪还轻,依下官之见,先让世子回去将此事禀报蜀王,由蜀王写一道请罪的折子,再有朝廷拟罪,不知侯爷意下如何?”
  “如果本侯现在一刀劈了他,有没有理由?”齐宁忽然露出古怪笑容。
  韦书同忙道:“侯爷切莫冲动,世子虽然有罪,但毕竟是王爷所出,还是要禀明朝廷,由朝廷做主。”
  齐宁嘿嘿一笑,这才瞧着李源,道:“李源,你滥杀无辜,又拳打金牌,罪上加罪,我本可以现在就一刀斩杀了你,不过这一刀砍了你,恐怕你死得糊里糊涂,所以你先回去告诉你父亲今日发生之事,我不日便要拜会你父亲,到时候会让你父亲给我一个交代。”
  李源还要再说,韦书同已经皱眉道:“世子,侯爷宽厚大量,你还是赶紧先回去见蜀王,不要再说了。”
  李源见韦书同神情凝重,方才齐宁出刀杀人干脆利落,算得上是辣手无情,心中忌惮,自己身边不过十来名护卫,而齐宁身后跟着数十名苗人,若是两边真打起来,韦书同冷眼旁观,自己这边定然是要吃大亏。
  他手骨折断,痛彻心扉,这时候却也不敢久留,却还是嘴上叫道:“姓齐的,你……你给我等着,这事儿……这事儿没完……!”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狼狈而退。
  等到李源狼狈退走之后,韦书同这才上前拱手道:“侯爷受惊,下官失职,还请侯爷责罚。”
  齐宁皱眉道:“惊倒没有惊,只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看来这里的事情,倒是被皇上料中。”
  韦书同一怔,忙道:“侯爷这话是什么意思,还请指教?”
  齐宁也不记着解释,回头道:“巴耶力,刀子都收起来。”又瞧向岳乾良,皱眉道:“还不收刀?”
  两边这才纷纷收刀入鞘。
  “韦大人,咱们是当众说,还是……找个地方单独谈一谈?”齐宁瞟了韦书同一眼。
  韦书同忙抬手道:“侯爷请!”
  两人走到一旁,齐宁才皱眉道:“韦大人,你似乎对李源手下留情啊。”
  “侯爷千万莫误会。”韦书同忙低声道:“侯爷,下官是朝廷派到西川,有什么职责,下官心里很清楚。侯爷方才如果当真斩杀了李源,后果不堪设想。”
  “哦?”齐宁淡淡一笑:“李源拳打金牌,就是亵渎皇上,难道不该杀?”
  “该杀。”韦书同立刻道:“实不相瞒,李源在西川为非作歹并非一年两年,荼害之人不在少数,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顿了顿,才道:“可他终究是李弘信的儿子。”
  “怎么,李弘信的儿子就不能杀?”
  韦书同轻声道:“侯爷,李弘信当年虽然归顺了朝廷,可是却并非毫无条件投诚,这些年来,李家在西川的势力并没有完全拔除,西川十六郡,有近一半的地方官员都与李家有纠葛。李家在西川盘踞多年,西川的豪强士绅与李家也是交织了多少年,先帝在世,便知道一旦动了李家,不但会让天下人觉得朝廷秋后算账归顺之臣,而且还会造成西川大乱。”
  齐宁皱起眉头,并不说话。
  “李家是大树,西川那些豪强士绅就是树根,想要毁掉这棵大树,必然会扯动下面的树根。”韦书同神色凝重:“所以先帝派下官前来西川,主要就是为了监视李弘信,只要他不能动弹,朝廷再逐步削弱他对西川的影响,迟早有一天李家便会不动而亡。可是现在时机未到,便是朝廷也不会对李弘信轻易动手,侯爷今日若是杀了李源,李弘信只有这一个儿子,必然会狗急跳墙,到时候可就……!”他并未说下去,但意思却很明显,李弘信一旦狗急跳墙,西川自然是要大乱。
  齐宁皱眉问道:“李弘信只有一个儿子?”
  “侯爷有所不知,李源有一个哥哥李泉,当年锦衣老侯爷伐蜀之时,李泉不过十五六岁,十分勇武,深得李弘信喜欢。”韦书同解释道:“只是李泉好大喜功,据说当年领着一队人马偷袭楚军军营,却被发现,虽然逃了一命,却被射中了一箭,后来就是因为那道箭伤,年纪轻轻就死去,所以李源才被立为蜀王世子。李泉死后,李弘信就只有李源这一个儿子,难免溺爱,李源便养成了如今这幅骄奢凌人的性子。”
  齐宁这才明白过来,冷笑道:“如此说来,李弘信的长子,也算是死在齐家的手上。”
  “李弘信确实一直将这笔仇怨记在锦衣候身上。”韦书同道:“所以今日如果侯爷杀了李源,他两个儿子的性命就等若都是断送在锦衣齐家手里,侯爷试想,如此仇怨,李弘信岂能善罢甘休?”
  “这样说来,我倒是要谢谢韦大人的劝阻之恩了?”齐宁淡淡笑道。
  韦书同听出齐宁话中略带讽刺,略有一丝尴尬,转变话题问道:“侯爷方才说皇上料中西川之事,不知是指什么?”
  “韦大人难道不明白?”齐宁似笑非笑道:“皇上料定黑岩洞事件必有内幕,而且还说过,你韦大人上书,不尽不实,恐怕也是在刻意隐瞒朝廷!”
  韦书同闻言,脸色微变,急道:“侯爷,下官……下官冤枉!”
  齐宁见这半老的封疆大吏一副紧张模样,而且眼角抽搐,心知这韦书同必有古怪,轻声道:“韦大人,你也别担心,皇上后来还说了,先帝派你来西川,定然是看重你的才干和人品,若非如此,又怎可能将西川如此重地交到你手里?皇上说你可能有难言之隐,这才派我前来,瞧瞧到底发生什么。”微微一笑,道:“韦大人,皇上体恤下臣,实在是圣明之君,只盼你不要辜负皇上对你的信赖。”
第0395章
蜀王
  韦书同眼角跳动,拱手道:“侯爷,下官对朝廷的忠贞,天日可表。”想了一下,还是低声道:“还请侯爷奏明圣上,只要皇上一道旨意,下官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你若有才干,皇上也不会让你粉身碎骨。”齐宁含笑道:“韦大人也知道,皇上刚刚登基即位,正是用人之时。”顿了一下,才轻声道:“不过话说回来,新君新气象,皇上是有为之君,圣明睿智,若是真的对皇上忠心耿耿,皇上自然是大加重用。”
  “是是是!”韦书同连忙道。
  齐宁这才道:“韦大人,你看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办?白棠龄安然无恙,而且向你禀明了内情,黑岩洞乃是被人冤枉,是否还要驻兵围困?”
  韦书同想了一下,才道:“侯爷,下官立刻下令撤兵。”
  “这就是了。”齐宁含笑道:“数千兵马留在这里,每天要耗费多少钱粮。你也知道,咱们与北汉人在秦淮的战事结束不久,国库空虚,这种时候,你韦大人身为一方大吏,更应该为朝廷多想想,为皇上解忧。”
  韦书同见得齐宁年纪轻轻,面相青涩,可是说话却老陈的很,暗暗称奇。
  白棠龄安然下山,当众说明黑岩洞是被冤屈,而且锦衣候爷在场,韦书同自然不好继续将兵马留驻在此。
  只是两千官兵分守在黑岩洞各处要道,倒也不是一声令下便能立刻撤离,韦书同叫过都尉岳乾良,吩咐了小半天,这才过来道:“侯爷,下官已经吩咐下去,令围困黑岩岭的两千兵马两日之内必须全部撤离,侯爷放心,黑岩洞既然是被冤枉的,下官定然会还他们清白。”
  巴耶力听得韦书同下令撤军,这才宽下心来,松了口气,对齐宁却是感激不已。
  若是齐宁未能准时前来,双方自然还要僵持下去。
  黑岩岭的粮草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再围上个十天,山上必然会有人被活活饿死,用不了一个月,黑岩岭只怕是不攻自破。
  只是牙甘等几名苗人被蜀王世子李源残杀,一众苗人心中悲愤不已,可是李源乃是蜀王之子,胳膊拧不过大腿,心中虽恨,一时间却也不知该如何去讨这笔血债。
  “侯爷,天色已晚,请侯爷先往丹巴县城歇息一晚。”韦书同恭敬道:“明日一早,启程前往成都府,侯爷奉旨前来,总是要去成都看一看的,让下官略尽地主之谊。”
  齐宁笑道:“地主之谊倒是无妨,不过李源滥杀无辜,这笔账也不能就这样白白算了,我倒是要去见见那位蜀王,看看他怎么说。”
  虽然黑岩洞之围被解,也算是完成了小皇帝的交代,但齐宁心中清楚,这次事件的真正面纱,根本没有被揭开。
  一路上追杀依芙的那两名怪人,在苍溪苗寨背后指使朗察都鲁害死大苗王的真凶,刺杀白棠龄诬陷黑岩洞的幕后真凶,甚至指使戏子冒充锦衣候的持宝童子,这背后一连串的人物形成一道漆黑的深幕。
  齐宁知道,一旦揭开这道黑幕,背后隐藏的真相定然是骇人听闻。
  可是这股势力在西川已经形成一个庞大而严密的大网,齐宁此时也只是雾里看花,难解其中真相。
  他心中明白,这张网既然张开,黑岩洞事件只是开始,这次失利,并不代表这股势力就会销声匿迹,恰恰相反,这次失利,很可能让这股势力下一次的筹划更为凶猛,也更为谨慎。
  两人低声说了一阵,齐宁这才走到巴耶力这边,笑道:“洞主,我要去一趟成都府,韦大人已经下令撤兵,等我成都事了,再来拜会。”
  巴耶力行礼道:“侯爷对黑岩洞的大恩大德,巴耶力永世不忘。”
  “这是官府的错,让你们受了委屈,我是朝廷的侯爵,皇上所派,就是要弄清楚事情真相。”齐宁微笑道:“这一次你们受了冤枉,为你们洗清,也是理所当然之事。”看向巴耶力身后的白牙力,含笑道:“白头人,你转告大苗王,若是有时间,我自当前往拜会。”
  白牙力立刻行礼道:“我一定将侯爷的话带到。”
  齐宁这才看向依芙,柔声道:“你自己多保重,我很快回来瞧你。”
  依芙脸颊微红,她与齐宁之事,尚未被别人所知,也不知是否该向巴耶力说明,见得齐宁当众对自己柔声细语,有些羞赧,巴耶力见官兵还有些距离,凑近一些,低声道:“侯爷,你去成都府,可要小心。”
  “哦?”
  “你刚刚教训了李源,而且还杀了他手下两名护卫,李源这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巴耶力颇有些担心,瞧了不远处正自沉思的韦书同一眼,更是压低声音道:“侯爷,巴耶力有话直说,这韦大人似乎与侯爷也不是一条心,到了成都,侯爷你身边没有几个人,所以……!”
  齐宁笑道:“多谢洞主挂心。不过你们也不必担心,锦衣候可不只是一块招牌而已。”
  巴耶力想了一想,才道:“依芙,官兵未撤走之前,我不能离开,你带几个兄弟护卫侯爷。”
  依芙立刻道:“是,阿兄。”
  齐宁本想劝阻,毕竟此行成都府,吉凶未定,说不定还要牵累依芙,可是见到依芙眉宇间带着一丝欢喜,只能笑道:“也好,依芙,你随我去成都府,瞧瞧看看也好。”
  天色已晚,一行人也不耽搁,巴耶力自带众人回山,韦书同则是调了一队人马,护送着齐宁往丹巴县城去。
  依芙则是领着几名苗汉跟随在齐宁身边。
  白棠龄身为丹巴县令,死里逃生,回到县城,感慨万千,自他的死讯传出之后,丹巴县令的位置一直空缺,由县丞主理事务,白棠龄突然回来,众人都是大吃一惊。
  众人在丹巴县城歇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即向成都府城出发。
  成都府为与西川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而且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这一日将到成都,只听得前方一骑飞马驰来,一名骑兵报道:“蜀王来迎侯爷!”
  韦书同和齐宁都是有些错愕。
  蜀王李弘信乃是王爵,而齐宁虽然是帝国四大侯爵之一的锦衣候,但毕竟只是一个侯爵,爵位之上,齐宁比之李弘信要低上两等,虽说实际上锦衣候在楚国的实际地位远高出蜀王,但身为王爵,李弘信却出城相迎,还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众人催马往前,距离城下不远,便见到一队队士兵铠甲鲜明,骑着高头大马,驰到眼前,一齐下马,排列两旁,号角声中,只见到一人纵马而来,距离十步之遥,那人翻身下马,快步上前,人未靠近,笑声已经传过来:“锦衣候在哪里?”
  齐宁也已经翻身下马,脸带微笑,迎上前去,只见到那人身躯雄伟,一张国字脸,头上的发髻黑白相间,白发多而黑发少,看上去年纪不小,但是步履矫健,高视阔步走来。
  齐宁知道蜀王李弘信最多也就五十岁出头,可是却不想白发丛生,若不是看他虎步龙行,乍一看去,倒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心中不由冷笑,暗想这李弘信当年独霸西川,何等威风,后来归顺了大楚,朝廷又派人监视,想来这些年这位王爷过的并不是十分的舒坦,难怪会华发早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