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986

  接下来几天,齐宁也不找顾清菡,顾清菡也不主动去和齐宁说话,不过顾文章带着家眷刚到京城,齐宁倒是安排人带着他们在京城到处逛一逛。
  建邺京城乃是数百年的古城,规模宏大,可游玩的地方倒也是不少。
  顾清菡虽然没有再主动和齐宁说话,有时候碰到也只是低头走过,就当没看见一般,可是齐宁的事情她却还是用心去办,府中的大小事务依然操持,倒也没有出现齐宁所担心的顾老太去求太夫人放顾清菡离开侯府。
  此外顾清菡派人在附近给小瑶母女找寻房屋栖身,这附近一带所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大宅深院,小瑶母女不过两人,再加上侯府本就不算阔绰,自然不可能给小瑶母女买下一栋大宅居住。
  派人找了五六天,倒是在隔了两条街的地方找到了一处一门三间的房子,虽说侯府银两不算阔绰,但是要买下这样一处房子,却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顾清菡亲自过去看了一眼,从账房取了银子买下,又派人收拾了一番。
  唐诺这几日倒是没有往永安堂去,只是待在自己屋里看医书,上次齐宁瞧见唐诺对医书有兴趣,了解之后,才晓得唐诺虽然医术精湛,可是所阅读过的医书却是寥寥无几,便吩咐韩大总管跑去搜罗了一堆医书过来。
  唐诺调养身体的几日,几乎都是手不离书,其实书里的许多医理唐诺都是了如指掌,甚至有些医书之中出现的错漏之处,唐诺也是一眼便即看出,但学无止境,偶尔也能让唐诺找到几处新奇之处,对唐诺来说,阅读这些医书,就像是在沙粒之中淘金,虽然有些辛苦,她却显得很有兴致。
  齐宁倒是让唐诺帮忙瞧瞧瑶母的病症,唐诺专门去看了一眼,也并无多说,开了一副药方,让瑶母先吃上三个月再作计较,药方所需的药材倒也很普通,齐宁直接令人去永安堂取来,小瑶对齐宁心存感激,接下来时日,到书院开课便按照齐宁祝嘱咐,继续往书院去。
  琼林书院并非每天都会开课,一个月会有六天时间假期。
  等到顾清菡将房子买好,便安排小瑶母女住了进去,小瑶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举目无亲,考虑到瑶母的身体,也只能接受齐宁的好意,为了让小瑶安心读书,齐宁派了一名丫鬟每日里去照顾瑶母,对侯府来说,派出一名丫鬟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但却解了小瑶的后顾之忧。
  对齐宁来说,当前最重要的还是重建黑鳞营,段沧海和赵无伤早已经离开侯府,各自去募集兵士,便是齐峰,也被齐宁派往旧营那边,协助工部的人翻修兵营。
  虽然兵部那边在钱粮装备上进展缓慢,但是倒也早早和工部的人协商之后,从户部要了一部分银子去翻修军营,重建黑鳞营毕竟是小皇帝亲自下旨,门面上的事情,倒也不敢太过于怠慢。
  日子一天天过去,年关逼近,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这一年来其实是经历了不少的风雨,所以谁都希望用一个喜庆的年关迎接新的一年,驱散因为先帝和齐景离世而笼罩在京城之上的阴霾。
  不过先帝驾崩不久,百姓想要张灯结彩也是不成,为了祭奠先帝,京城到处都是挂白飘幡,这对锦衣侯府倒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无论是否先帝驾崩,齐景过世,侯府今年也只能挂白。
  按照大楚的习俗,今年侯府的大年夜还不能大鱼大肉摆下宴席,反倒是要请高僧入府再做一个法场。
  大年三十的头一天,顾清菡就安排人请了大光明寺的净悟大师前来府里,净悟大师亦是大光明寺的光明十三僧之一,慈眉善目,为人敦厚,但佛学高深,武功在十三僧之中偏后,但是佛法的钻研却是造诣极高,大光明寺高僧无数,但能够在佛法上与净悟相提并论的却是屈指可数。
  也只有锦衣候这样的世袭侯爵,才有资格请到大光明寺的高僧前来作法场。
  对于大光明寺前来的高僧,侯府自然不会怠慢,除了净悟大师,另有从大光明寺前来的十几名僧众,因为是出家人入府,上至顾清菡,下至府里的一个小丫鬟,都是不能轻易抛头露面,一切事宜都是由齐宁领头,韩总管在一旁辅助。
  顾清菡事先已经将一切事务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所以齐宁倒也不用多费什么气力,可越是如此,齐宁便越加感觉锦衣侯府离开了谁都可以,就是离不开顾清菡。
第0321章
群虎归山
  齐宁心里觉得这些俗套的礼仪实在是闹心的很,但身在其位,也是没有法子。
  大年三十这天,京城大多数人家都是齐家欢聚,但锦衣侯府却从正午时分开始,就开始在净悟大师的带领下,做起了法场,这次摆下法场,时间虽然不会太长,却也要一直持续到次日正午时分,前后要延续十二个时辰。
  齐宁在这十二个时辰之内,只能待在法场内,足不出户,府里其他诸事,虽然由顾清菡幕后指挥,但也只能是韩寿处理,好在大舅爷顾文章还没有从侯府搬离,帮衬着打理,一切倒也是井然有序。
  对齐宁来说,这十二个时辰当然不是很舒坦,耳里聆听着大光明寺和尚们的诵经之声,时不时地都要睡着。
  因为有新位,初一一大早,就开始有人过来祭拜。
  前来祭拜之人,都是点上一炷香敬上去,年纪大官位高的作揖,年纪轻的以及官位较低的,便都会拜上两拜。
  这一次忠义候倒是亲自过来,淮南王那边,却是派了淮南王世子前来,武乡侯苏祯这一回也是赶了个早,金刀候也是派了人来,六部堂官也都给了面子,祭奠新位,其实并不算是盛大之事,但是这一天前来的官员比之齐景丧葬期间竟是还要多一些。
  整个上午,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锦衣侯府倒很有些时日没有这般的车水马龙,好在府里下人众多,勉强伺候的过来,而且拜新位也并不需要准备酒宴,都是过来祭拜一下便要离开,初一一大早到正午时分几乎是没有间隙,齐宁虽然身体结实,可是每来一个人都要还礼,一个上午下来,还真是有些头晕眼花筋疲力乏。
  好在过了正午,该来的人也都来过,法事也到了收场的时候,府里请一种僧人用了斋饭,净悟大师便即领着众僧辞别而去。
  接下来几日锦衣侯府来客也是不少,齐宁得了圣旨,重建黑鳞营,许多官员自然都敏锐地察觉出小皇帝有心要重用锦衣齐家,即使许多官员和齐宁没有什么交情,甚至大部分都没见过面,却还是拎着大包小包前来拜见。
  只要身在官场,是个人都知道自从先帝驾崩之后,大楚朝堂已经泾渭分明地出现了两大势力。
  先帝理政之时,文有司马岚,武有锦衣候,而且先帝文韬武略,威望极高,足以威慑满朝臣子,整个大楚的运转也算是十分顺畅。
  不过先帝驾崩之后,朝局为之一变,忠义候司马岚在新君继位一事上立下了头功,威望和势力迅速扩大,而没有了先皇帝的威慑,淮南王虽然没有在新君继位一事上占到任何便宜,也没有敢轻举妄动,但声音和腔调显然大了一些,他在朝野本就有不少党羽,如今投奔其势力圈的官员亦是不在少数。
  忠义候与淮南王两派之争,甚至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双方党羽泾渭分明,不过对于两派大多数官员来说,无论身在哪一派,都不影响他们来和锦衣候拉拢一下关系。
  齐景过世,朝局变幻莫测,许多人都暗中在看锦衣侯府的笑话,但接下来的发展却是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谁也没有想到,被称为锦衣傻子的齐宁竟然一步步走到了黑鳞营统领的位置。
  锦衣候爵虽然是四大世袭候之一,爵位尊荣,大小官员见到都有礼敬三分,但是没有实权在手的侯爵,也只是面子上好看而已,就像齐宁先前仅仅是承袭锦衣候爵,官员们在面子上自然不敢太过怠慢,但骨子里也只是到此为止。
  但是一旦握有实权,这个侯爵的分量就大不相同了。
  更何况大伙儿既然都知道是小皇帝有心要提拔齐家,在齐家还没有卷入两党之争前,先去拉拢一下交情,那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事情,身在官场,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在下雨之前,能够打点底子,给自己多留条出路都是人之常情。
  所以锦衣侯府连续几天都是人来客往,好不热闹。
  过了正月初六,齐宁才算缓下来一些,只不过从那天晚上之后,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和顾清菡说上话,而且顾清菡几乎也没有再给齐宁单独相处的机会,这让齐宁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初七早上,段沧海终于率先回到了侯府,齐宁得到消息,立刻叫了过来,这一次不但段沧海回来,而且还带了七八个人一同过来,见到齐宁,几人齐齐跪倒在地上参拜,段沧海看上去风尘仆仆,本就粗糙的皮肤如今更是粗糙许多,笑道:“侯爷,这都是黑鳞营的老兄弟,我给你将他们都找了回来。”
  齐宁怔了一下,段沧海和赵无伤离开侯府已经很有一阵子,要重建黑鳞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当然是招募人手。
  黑鳞营和普通的队伍不同,在齐宁看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一支特种部队,挑选人手当然要精益求精,若是条件宽松,最多也只是训练出一支普通的兵马来,不可能达到当年黑鳞营的高度,所以这第一步招募人手反倒是最为重要。
  段沧海倒是说过,要将当年黑鳞营所剩无几的残部都召回来,但齐宁对此却是不以为然。
  毕竟他不敢相信黑鳞营其他人都像段沧海一样对黑鳞营的重建始终保持着期待,而且当年黑鳞营剩下的那几十号人,后来都被朝廷提拔任用,分配到各处,好歹也是成了武官,拉回黑鳞营,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可都是要往高处走。
  “莫复宽,武卫中郎将,已经辞官,愿意回来追随侯爷。”段沧海抬手指向一人介绍,那人立刻跪倒在地,高声道:“莫复宽拜见侯爷。”
  “陈大有,建中校尉,已经辞官。”
  “陆亢,长水校尉,已经辞官。”
  “周云彬,凌江将军,愿追随在侯爷麾下效命!”
  段沧海每点到一人,那人便即单膝跪倒在地,拜在齐宁身前,这几人年纪最小的也已经有三十六七岁,最多的有近五十岁,可是腰板都是笔直,齐宁看在眼里,便觉得这几人与普通军人所散发出的那种气质完全不同,显得更为坚韧,而且眼眸之中有着掩饰不住的凶悍气息。
  齐宁这时候意识到,自己从没有亲眼见过黑鳞营冲锋陷阵的样子,段沧海和赵无伤几人虽然出自黑鳞营,但由于身份原因,对自己毕恭毕敬顺从惯了,所以自己骨子里或许真的对黑鳞营小看了一些,但是这时候看到这几个浑身上下散发着独特气息的军人,他便知道黑鳞营或许比自己所想的还要强横得多。
  这些人身上的气息,只能是从血与火之中历练出来,没有经过生与死的考验,没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就不可能散发出这种凶悍甚至是野蛮的气息。
  “侯爷,这几个家伙都被分配到了京外担任武官。”段沧海道:“我跑了一大圈,找到了这几个家伙,还有一些手头上有公务在忙,辞呈已经交了上去,等到手里的军务交接完毕,兵部准了辞呈,就会立刻赶过来报道。”
  齐宁亲手将几人一一扶起来,含笑道:“你们都是有官身,而且都有能力,前途无量,段沧海有没有和你们说清楚,你们要是回到黑鳞营,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我也不敢保证你们能够升官发财。”
  “侯爷,当年和血兰军那一战,我们本都该是死人。”众人之中,莫复宽辞官前的地位最高,“苟活下来,是三将军嘱咐我们,哪怕是留下一个人,也要等到黑鳞营重建那一天。我们一直在等,而且……当年的血海深仇,不能不报。”
  陆亢肃然道:“侯爷,末将是个粗人,只想求侯爷一件事情。”
  “你讲!”
  “黑鳞营练出来之后,末将希望有朝一日,侯爷能领着我们再次上阵,末将这些年一直在打听,听说北汉血兰军一直都在。”陆亢道:“如果有机会再与血兰军碰面,侯爷定要领着咱们将那帮狗杂碎杀个片甲不留,除此之外,末将再无别的要求。”
  齐宁含笑道:“我要重建黑鳞军,当然不是让这支兵马巡街抓贼,是龙就要遨游九天,是虎就要啸傲群山,既然是黑鳞营,最后的战场,当然就是前线,其他队伍做不了的事情,黑鳞营来做,别的军队攻不破的城池,黑鳞营来功……!”顿了顿,目光如刀:“别人杀不了的人,黑鳞营来杀!”
  齐宁的声音其实并不高昂,甚至有些淡定低沉,可偏偏就是这番话,却让众人眼睛都亮起来,齐齐抱拳道:“原誓死效忠朝廷,效忠侯爷!”
  “你们都是刚到京城,正好这些日子我没有好好喝上一顿酒。”齐宁笑道:“刚好你们过来,今天咱们就放量痛饮。”随即嘿嘿一笑,道:“你们都是前辈,莫看我年纪轻,酒桌上欺负我,我这人会公报私仇的。”
  众人一怔,随即齐声哄笑起来,都觉得这小侯爷当真是风趣的很,与齐家人素来严肃古板颇有些不同。
第0322章
食座捐
  齐宁有了这几人的投奔,顿时信心大振,从大年初七一直到初八的晚上,齐宁与这帮悍将连续议事,话题主要都是围绕着黑鳞营。
  在场这几人,不但是黑鳞营的残部,而且当年齐景练兵,这几人都是最早加入黑鳞营的兵士。
  齐景当年组建黑鳞营,虽然只是一千人的编制,但是兵士的来源却是五花八门,有些是齐族老家跟来的子弟兵,有的是齐景从其他军队抽调出来的骁勇之士,其中甚至还有一小部分本是出身于江湖世家的人物。
  齐宁从这几人口中详细了解了当年黑鳞营从籍籍无名到威震天下的过程,其中最着重了解的便是齐景训练黑鳞营的过程。
  诸人你说一段我说一段,渐渐让齐宁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其实有了这些人的出现,齐宁也就根本不必担心兵源的问题。
  这帮人出自黑鳞营,对于黑鳞营选人的苛刻条件了若指掌,而在场几人,几乎都是统帅兵马的武官,最少的麾下也有几百号兵士,他们在此之前就已经暗暗留心,在自己麾下的兵士中精心选人,仅在场这几名武将,就足可以带来一百多号完全符合黑鳞营选人条件的兵士。
  按照段沧海所言,黑鳞营剩下来的几十号人,大部分都可以回来效命,每人各自报上几个名字,交给齐宁,再由齐宁从兵部要人,这实在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毕竟齐宁身为锦衣候,奉旨练兵,从各支兵马中抽调出一些兵士来,并不也不敢因此而得罪齐宁甚至是抗旨。
  齐宁十分清楚,一个好的将领,并不是如何的会做事,而是能够人尽其用,既然这帮人对黑鳞营的点点滴滴了若指掌,齐宁便令段沧海主持黑鳞营的初建工作,其他诸将从旁协助,但凡遇上什么问题,再由自己亲自出面。
  有一点齐宁心知肚明,小皇帝让自己重建黑鳞营的目的,无非是希望能有一支能够随时被皇帝调遣的兵马,在当前的形势下,利用第一武勋世家锦衣候的名头去做这件事情,自然是最好不过。
  皇帝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心思,就能够左右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
  小皇帝眼下虽然还没有乾纲独断的能耐,但是他这个心思,却还是让齐宁有了机会实质性地进入军方,拥有了立足于朝堂的根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