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677

  也有不少将卒歪着身子,已经裹着毛毡在草地里打鼾熟睡过去,但即便睡过去,还将战马的缰绳紧紧的抓在手里。
  “……”韩谦让人将马牵走一边,示意左右清醒着将卒莫要惊扰,也不用起来行礼,以免惊动已经就地睡着的将士,他与赵庭儿、奚荏、冯缭、顾骞、秦问等人,小心翼翼的从中间走进城里。
  殷鹏提前赶回垣曲城,与前期作战其部就承受颇大伤亡、后续负责留守垣曲城的苏烈等人,正跟李秀、沈鹏以及这几年成长起来的李延等将领,介绍昨日一战的情况。
  韩谦走进衙署大厅,示意殷鹏他们继续说下去,他与赵庭儿、冯缭、顾骞、秦问等人坐到一旁,也不干扰他们议论军情。
  “……”殷鹏继续跟李秀、沈鹏他们介绍道,“昨日趁雾大战,大量的溃兵东逃,但昨日入夜后星月当空,溃兵又陆续往安邑等地集结,看得出已经逃往翼城的乌素大石,不想看到绛县以西的溃兵都被我们包圆了,派人下令他们从绛县、曲沃之间找空隙突围北上。曹霸、赵慈、卢泽、朱贞四部骑兵,战了一天一夜,人乏马困,再一个跟敌骑缠战半天,伤亡也重,目前撤到曲沃、绛县两城休整。倘若敌军决定今日夜间从曲沃、绛县之间往北突围,考虑到乌素大石在翼城也收拢到一万多溃骑,我们极可能会损失掉相当一部分战果……”
  轵关陉一战,他们可以说已经奠定胜局,但最终能获得多大的战果,能不能真正重创蒙军的有生力量,关键在后续的追亡杀溃上。
  事实上有史以来,中原王朝即便能屡屡击败来犯的胡虏,但由于骑兵不占优势,很难成功的打出歼灭战,也就难对来犯之敌予以重创,胡虏骑兵溃散后,不久就又能重新聚集起来,致使边境长期不得安宁。
  虽然夜间,他们已经紧急往绛县、曲沃送去数千匹军马,使得一部分精锐步卒,拥有长距离追击的能力,但单纯以马步兵编制追击溃敌,在遭遇到大股敌骑时,却又需要下马结阵才有抵挡敌骑冲击的战斗力,又会显得相当被动。
  而昨日一战,总计只有一万两千人骑兵部队,午前承担掩护侧翼、突击敌营的作战任务,午后又承担切割、拦截敌溃的作战任务,伤亡极重,目前还持续作战的人数及战马,不足一半。
  即便蒙军已经遭受到重创,其骑兵部队死伤甚至在他们数倍之多,但他们只要还有半数骑兵拥有持续作战的能力,其骑兵的绝对数量,还是要远远超过他们一大截。
  这种情况下,蒙军就很容易利用其在骑兵上的优势,在曲沃、绛县以北的开阔地带,迟滞他们的追击兵马,以便更多的溃兵能找到空隙北逃。
  现在对梁军将卒而言,多叫一名蒙军逃出去,就相当于到嘴的肥肉丢掉一块,叫人好不肉痛,但他们既要保证吃下更多的战果,又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能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出岔子,也凿实头痛。
  李秀、沈鹏这么快就率领五千多骑兵赶到,休整大半天就能进入北面的汾水河谷参战,实际将极大增强他们追击溃敌的力量。
  殷鹏、苏烈乃至冯缭、顾骞、秦问等人都相当振奋,之前都没有想到李秀、沈鹏他们竟然敢大胆直接从敌境借道,缩短赶来增援的时间。
  “敌军必不敢守翼城,其弃翼城,有两路通道可逃,一路往北逃去霍县,一路往东经梅河古道、沁水河谷,逃入泽州,而这两处也都是蒙军的必守之地。”
  李秀接到令函后,就对汾水河谷的战事发展有他的预测,他与沈鹏要如何参战,也有他自己的考虑,这时候看向韩谦说道。
  “在绛县、曲沃之间夜战拦截敌军,未必能保证最大的战果,请君上许我与沈将军率所部兵马,袭夺梅河、沁水,一塞敌军东逃的通道!”
  韩谦看向长案上所铺的地图。
  霍县在翼城北一百五十里,距离蒙兀南院的腹心之地太原府近,说不定乌素大石从太原府抽调的援兵已经进入霍县境内,在探明情况之前,贸然派兵马远袭霍县,无疑是太冒险了。
  不过,霍县以东的梅河、沁水河谷,位于太岳山南麓,是衔接河津与泽州的要隘通道,历史上最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这一地区就是秦兵的主要进兵通道。
  而泽州的兵马,在战前几乎被乌素大石都调到晋州、蒲州参战。
  此时乌素大石仓促间很难从泽州再征调多少援兵进入梅河、沁水一带,加强要隘防御。
  而梅河距离翼城仅有六七十里,同时他们派骑兵及马步军贴着王屋山北坡直接杀过去,也只有八九十里。
  李秀、沈鹏他们赶过去,为了速度上更快,即便无法携带战械,很难强攻关塞,但只要成功堵住进入梅河、沁水河谷的通道,将溃兵拦截住不让其东进,就能完全既定的作战目标。
  这时候,也许没有办法阻止一部分蒙兀骑兵沿着汾水河谷往北逃去霍县,但敌军那些用两只脚跑路的步卒,不能从梅河、沁水东逃进泽州,而要多走七八十里才能逃入霍县境内,就相当要他们的老命了。
  如此安排,意味着他们不仅能夺下从太岳山与王屋山之间东窥泽州的要冲之地,还能尽可能多的将敌军步卒拦截下来予以俘虏或歼灭。
  夺下汾水中下游河谷,歼灭三到四万的敌军,与夺下汾水中下游残灭七到八万的敌军,意志显然是不一样的。
  “将卒在垣曲再歇息两三个时辰动身不迟,你们去找温博,看他赞不赞同这个作战方案,”韩谦说道,“我现在将前锋兵马指挥权都交给他,你们也要受他节制。”
  “君上,苏烈请求与李将军、沈将军一起去见温督帅。”苏烈说道。
  伤卒留在垣曲休养,他所部还有三千战卒能用,从垣曲城直接骑上军马赶往太岳山南麓,据险地结阵拦截溃敌以及狙击从东面过来的敌援,比骑兵发挥的作用还要大;苏烈可不想错过会战最后的高潮部分……
  “好吧,你们一起去见温博,我替你们坐镇垣曲!”韩谦笑道。
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
  十月十四日的白昼,汾水东南岸河谷,显得格外的静寂。
  梁军突袭夺得曲沃、绛县两城,便依托两城以及敌军所弃的残营,马不停蹄的巩固防线,以便能将数万溃敌围困在绛县、禹河、汾水及襄山之间再从容吃掉。
  然而问题于蒙军之前所修筑的诸多营寨,主要是面向王屋山北坡呈梯次分布,以防范出王屋山北坡往汾水河沿岸推进的梁军。
  这些营寨,在横向上是连贯的,也相当厚实,但纵向却十分单薄,在绛县、曲沃境内,给敌军留下纵向穿插北逃的空隙。
  而绛县以东的溃散蒙军,整个白天则在安邑、闻喜两县西部接临绛县、曲沃的区域聚集——武将军官自不用说,那些兵卒的家小都不在汾水河谷盆地之内,不到山穷水尽之时,谁不想着返回故土,而甘愿缴械沦为俘兵?
  入晚后寒风凛冽起来,风又干又冷,如刀割面。
  蒙军想要反败为胜,是不可能的,其编制都已经被打散、打乱,甚至相当一部分人马为了逃命,将兵械战甲都丢弃掉。
  大多数兵卒人心惶惶,只想着逃命,压根没有什么士气可言。
  这样的情况,蒙军甚至不敢白天从绛县、曲沃境内穿过。
  不过,等到夜色降临下来,不求与士气正旺的梁军将卒在开阔地带列阵而战,蒙军而是迈开脚丫子,从绛县、曲沃境内找空隙穿过去,沿着夹于汾水河与太岳山之间的开阔地形,往北面的翼城方向逃命,至少能比穿着整饬铠甲的梁军步卒跑得更快。
  而黑灯瞎火,梁军想要夜间出营拦截,难度要大得多。
  击溃与杀溃,是两个概念。
  梁军能以哨队为单位组织夜战,但不想在蒙军骑兵的反击下伤亡太大,兵力就不能进一步拆散。
  而对一心只想逃命的敌军而言,只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完全打散了逃命,却毫无压力。
  区别之大,相当于将几万头猪冲散与在方圆百里内将几万头猪拦截捉住或杀死。
  这时候乌素大石、萧衣卿也是尽可能在翼城南部岭地集结骑兵部队,准备进行接应,这也进一步增加梁军夜间出营拦截的难度、凶险性。
  黄昏时,萧衣卿在翼城南部的丘山之上堆柴烧起大火,以为标识;萧思庆、敏山两将,将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嫡系扈骑聚拢起来,直接驻扎梁兵最多的绛县、曲沃两城进逼过来,夜色很快暗沉下来。
  是夜,薄阳天气,天际仅有几颗星辰寂寥,数万散溃兵马,仿佛洪流一般,往西北方向涌去。
  进驻绛县、曲沃境内的梁军,当然不可能坐看溃敌穿境而过,依托营寨城垒,以三十个整编步战营散入开阔的汾水河谷之内结阵,烧起数百堆篝火,以床子弩、蝎子弩等战械封锁开阔地带,射杀试图穿境而去的溃敌。
  却也不可否认蒙军精锐骑兵的野战能力惊人,即便经历这样的大溃之后,短短一天一夜,又拧成数百骑一股,趁着昏黑的夜色,一队接一队的避开坚固的营寨,不计伤亡的去冲击营寨之外的梁军拦截阵地,裹挟步卒往西北转进。
  谁也不清楚这一夜两军又各自添加了多少伤亡,萧思庆浑身欲血,杀到灵溪峪与乌素大石、萧衣卿会合时,天边正好刚刚浮现一抹鱼肚白。
  灵溪峪是翼城县南部的一座溪谷,夹于两座低矮的山岭之间,一道曲折蜿蜒的溪涧从太岳山南麓流淌而下,往西汇入汾水。
  溪涧十数丈宽,积满卵石,淙淙溪水,被战马践踏得浑浊。
  也亏得入冬后,太岳山降雨降少,溪水都淹没不了膝盖,骑兵可以直接淌水而过,北逃的步卒则可以借着几座简易浮桥北上。
  要是在夏秋季,水位暴涨,绝大多数的兵马都会被这条溪河拦在南边,那时真是要欲哭无泪。
  虽然此时冲过包围圈,第一批赶到灵溪峪会合的骑兵还不到千人,但萧思庆却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是骑兵,跑得自然快,心想等到太阳升起来之后,后面成千上万的兵马就能撤过来,然后依据北面的矮山建立防御,迟滞追兵。
  翼城县衔接晋州北部及泽州西部的要冲之地,但萧思庆匆匆赶来,不清楚乌素大石有没有守翼城的想法,亦或先暂时建立防御,等到兵马往太岳山南麓及北面的霍县撤出后,将包括翼城在内的整个晋州都放弃掉?
  “……”萧思庆咽了一口唾沫,看到乌素大石与族叔萧衣卿,脸色严峻的站在山岩之上,他走过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直接放弃晋州的话,他也没有办法直接问出口。
  这一仗打得太憋屈了,甚至绝大部分将卒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溃败了。
  看乌素大石、族叔萧衣卿对他的到来视而不见,眼睛还紧紧盯着西南方向,萧思庆还以为自己逃来太早,没有留在后方掩护其他溃卒北逃,而令他们心怀不满。
  他硬着头皮请战说道:“梁军必衔尾追来,西南有一道山嵴,可阻敌军,某率部去那里候着!”
  要掩护更多的兵马北逃,必须要有骁勇善战的殿后兵马,去纠缠、遏制梁军的追击。
  “你们穿过绛县、曲沃而来,梁军在两城的骑兵可有出动?”乌素大石面带忧色的问萧思庆。
  “敌骑应该是打疲了,没有从城营出动。”萧思庆说道。
  “不对啊,韩谦不是这么谨慎的人。”萧衣卿摇头说道。
  “敌骑前日伤亡也大,剩下六七千骑出城夜战也拦不住我们。”萧思庆说道。
  这一仗败得太憋屈,萧思庆他手下就有很多骑将,心里甚至巴不得梁骑夜间出动,好叫他们能讨回些颜面,但奈何整个夜晚,梁军除了派出步卒出营城结阵封锁空隙外,仅剩不多的骑兵纹丝不动。
  萧思庆以为梁军骑兵是伤亡太重,不愿意再用于混乱的夜战之中,而想着养精蓄锐,等着天亮之后与其步卒及马步兵协同作战,从后面追杀他们的溃兵。
  在他看来,这也是梁军在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扩大战果的稳妥战术选择。
  乌素大石、萧衣卿都没有再问什么,他们内心深处也希望如此。
  越来越多的逃兵会聚过来,天地间嘈杂一片。
  这时候天色也更加明亮起来,远山的峰岭依次露出清晰的山嵴线,远远看到南面的山林上空,鸟雀飞腾。
  乌素大石神色陡然一肃,从扈卫手里接过铜望镜,往西南方向的王屋山北坡望去,手打着一个哆嗦,差点叫铜望镜掉落下来。
  萧思庆的眼力极强,就见西南二十余里,一纵兵马正翻过一道山坡,冒出头来,黑压压一片,似巨浪从那道山坡后翻涌出来。
  他心里也是“咯噔”一跳,这么整饬的骑兵阵列,绝非是他们从西南逃来的兵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