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677

  而这一刻以右武骧军为主的招讨军右翼兵马,正沿着汉水与大洪山西麓之间的通道,迅速往樊城与枣阳之间的区域集结。
  很显然周炳武、赵臻这时候已然确认是棠邑军从北面发动进攻,此举意在拦截周数率随州行营军经枣阳往樊城撤逃。
  这时候荆襄军的弱点完全暴露出来。
  之前的襄北军不要说冲锋陷阵的战马了,军马数量也很有限,还大部分都被李知诰带到梁州去了。
  招讨军虽然也没有多少战马,但军马却不缺。
  左武卫军、右武骧军之中,机动速度更快的马步军差不多占到总兵力的一半,便是这些马步军令柴建、钟彦虎难以有效摆脱追击,损失惨重。
  而赵臻亲率五千马步军,此时已经集结到枣阳西三十里的池阳,而周数所部第一批往西撤逃的兵马,才进入枣阳城。
  更为关键的是发源伏牛山余脉攻离及七峰山的唐河、白河,在新野县南部合会,继续往南,在樊城东部汇入汉水,此时才刚刚结了薄冰;而下游接近河口位置,原有一座浮桥,但钟彦虎为阻追兵进逼樊城,已一把火将浮桥烧毁。
  这也意味着除非周数能率部将赵臻所部击溃,其部才有乘渡船过唐白河逃入樊城的机会!
  想钟彦虎率樊城残兵从西翼策应,接周数突围已不可能,却不是说钟彦虎不敢战,而是已经有近两万棠邑军精锐进入邓州,此时正大举分兵马不停蹄的往淅川挺进。钟彦虎倘若不能第一时间率部去增守位于丹水入汉水河口的沧浪城,致使沧浪城先一步为棠邑军所夺,就意味着所有在沧浪城以西的人马都会沦为瓮中之鳖。
  残阳之下,被人马踩踏得一片泥泞的雪地,上千具尸首倒伏在一条无名小溪两岸,白天的气温略高,温热的鲜流汇聚到溪河之上,令薄冰融化,静滞的溪流仿佛里许长的血河,横亘在大地之间。
  赵臻踌躇满志的坐在马鞍之上,驻足河畔,眺望远处覆盖皑皑白雪的山嵴。
  “督帅,周数没挺过去,咽气过去了!”一名小校按着腰间的挎刀,揭开帐篷帘子,小步跑过来禀报道。
  “找一副棺木来,将周数的尸首收殓,等周兵部过来再作处置。”赵臻说道。
  这一仗可以说是胜得摧枯拉朽,唯一像样的战事,便是周数率两千嫡系想从右武骧军的拦截下突围杀到唐白河衅去。
  虽然赵臻最终还是将这一部叛军歼灭于唐白河东岸,但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的右武骧军却也付出逾千伤亡。
  最后将周数擒获时,周数身中数十箭,还杀伤他右武骧军十多将卒。
  赵臻却是敬周数是条汉子,也想着将他活捉送往金陵,功绩更显,却未想周数失血过多,最终还是没能救活过来。
  此时叛军残部已经逃往汉水上游两岸的沧浪、郧阳、房陵,据秦岭、武当山迫切汉水的险峻地形,守峙西进汉中的门户。
  入冬之后,丹江口往西的汉水上游水浅流却急、礁石密布,大小船舶不得进,两侧的小道更是狭窄险僻,易守难攻。
  不管怎么说,在春夏汉水上游的水位涨上来之前,招讨军短时间内极难打开西进汉中的通道。
  何况棠邑军此时占据淅川、靖云、荆子口、内乡、穰城、邓州、泌阳、南召、方城等占据邓均两州大部的十一县,同时周惮在光州占领平靖、武胜、黄岘三关,控制从淮西经淮阳山口南下荆襄的另一处通道。
  当然棠邑军也是奉诏进攻叛军,不能说他们的不是,但后续招讨军与棠邑军如何分配讨伐作战任务,却需要好生斟酌一番的。
  目前张蟓率部进驻襄城,赵臻也派前锋兵马占下樊城,后续讨伐作战要怎么打,乃至荆襄后续的防区要怎么划分,不要说他们都作不了主,金陵那边也未必能直接下旨,说到底还需要看金陵与棠邑怎么讨价还价了!
  说到底,太多数人都没有料想到第一次河淮战事,竟是以这样的结局暂时降下帷幕。
  “应该是周兵部的官船过来了!”
  军司马阮仓指着远处汉水江面上数艘扬帆南下的战船说道。
  阮仓乃阮延之子,曾任扬州长史,淮东削藩,除了其父阮延继续担任楚州刺史,协助信王杨元演率楚州行营军守御淮河下游防线外,扬、泰两州的刺史、司马、长史以及六曹参军,皆由金陵派遣官员担任,阮仓也就随赵臻西进,在右武骧军担任军司马。
  周炳武以兵部尚书出领招讨使,目前是朝廷在荆襄的最高军政长官,赵臻带着阮仓等一干将吏,赶往岸边去参见周炳武;待他们赶到长满苇草的江滩时,张蟓也乘兵船从襄城赶了过来。
  周炳武年逾六旬,却犹精神抖擞,身穿紫袍官服,没有戴幞帽,花白的鬓发被寒风吹得有些凌乱,登岸看着荒凉的原野,身形削瘦的他站在岸边,仿佛清矍儒雅的文臣。
  相比较之下张蟓的相貌要粗犷得多,身穿战甲,手按住腰间的挎刀,都看不出他的年纪,实际比周炳武还有大两三岁。
  随周炳武登岸的,乃是招讨军都监张潜,身穿绯衣官袍。
  不提官位,周炳武、张蟓可以说是大楚军中硕果仅存不多的老帅、宿将,赵臻上前给他们见礼。
  “棠邑军目前主要驻守哪几座城池?”周炳武关切的问道。
  “棠邑军主要驻守邓州、淅川等城,新野、唐河仅派驻数百军卒;随州方向,周惮也仅是派兵接管平靖、武胜、黄岘三关,并没有继续往南——我昨日黄昏派人去见孔熙荣,应该快有回复了。”赵臻说道。
  “战事既了,扫尾战场及接管随阳等事,由都将分头负责便是,我们先去樊城吧。”周炳武说道。
  守襄必守樊,襄樊两城夹汉水而立,守住樊城不仅能拒棠邑军将触手伸及到汉水沿岸来,还能控制唐白河下游的南阳盆地南部地区。
  说来也巧,赵臻、张蟓、张潜随周炳武乘船赶到樊城时,孔熙荣、李秀也正好在一队侍卫的簇拥下赶来,两军算是在樊城正式会师了。
  金陵七月下旬传诏棠邑,从侧翼出兵进攻襄北,并没有正式将棠邑兵马编入招讨军序列,因而周武军对进邓均两州的棠邑兵马,即便是名义上的节制权也不存在。
  因此,双方进入被钟彦虎弃城逃跑前纵火烧过的衙署,在大厅里则是对等的列案而坐。
  左列乃周炳武、张蟓、赵臻、薛若谷等人,即便是赵臻、张潜也都年逾五旬,鬓染霜发。
  右侧只有孔熙荣、李秀二人孤零零的坐着;李秀还要稍长三四岁,孔熙荣满打满算,今年才三十一岁,可以说是年轻得过分。
  “棠邑军从蔡州借道南下,黔阳侯应当预见到叛军摧枯拉朽,不堪一击,可有说下一步阶段棠邑军当如何参与作战?”周炳武问道。
  “想必周兵部已然知晓蒙兀人夺下雍州,而赵孟吉、王孝先欲投蒙兀等事,”孔熙荣也不跟周炳武打什么马虎眼,径直说道,“后续熙荣将奉命进入商洛,与梁军联手进攻占领渭河两岸的敌军,但考虑到桐柏山驿道修造不便,最早要拖到明年秋后才有可能修通,军械粮谷经陆谷转输极为不便,还请周兵部尽快发兵攻下沧浪城,使赤山会商船能尽早进入丹水……”
  往淅川及武关一线输送物资,最方便的还是经长江水道入汉水再转入丹江水道,大量的军械粮草才能源源不断的从东湖等地运入商洛,支撑南阳行营军在商洛地区的作战——这条水路要打通,首先要保证将位于丹江河口的沧浪城从叛军手里夺过来;要是沧浪城不能夺回来,赤山会的商船就只能从樊城东侧进入唐白河,军械粮谷经新野上岸走陆路运往淅川,再从淅川装运上船去武关,多一番折腾不说,还要多绕两三百里陆路,靡费也大。
  虽说物资从期思登岸后,从北面蔡州境内借道,到邓州、再到淅川,陆路也就一千里左右,要比走南线水路近多了,但没有完善平整的高等级驿道,陆路车马的运输能力,是远无法跟水路舟船相提并论。
  即便将来会在桐柏县境内,修一条横穿桐柏山北麓山谷的驿道,能将淮河上游进入邓州的陆路运输缩短近三百里,但也不及水路便捷。
  当然,这条驿道修成,则能保障南阳与淮西的联络不会被切断掉。
  这也表明棠邑将长期控制邓、均两州的野心。
  周炳武看了坐在下首的张蟓、赵臻、薛若谷等人一眼,心里叹了一口气,很显然即便韩谦有将邓均两州并入棠邑的野心,也不是他们这几人能拒绝的,最终还是要政事堂诸公与棠邑角力……
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
  “什么,李知诰不许我们退入洵阳,他这是什么意思?”
  听信使回禀李知诰其人就在洵阳,封锁住从白河寨前往金州洵阳的水陆通道,周元急得直跳脚,恨不得把信使揪到跟前来,看看他是不是谎报消息。
  荆襄战事后,天佑帝新置均州,之后又陆续在均州南部的汉水两岸,恢复房陵、郧阳两县的建制,但这两县夹峙于武当山及秦岭迫近汉水的山岭之中,地少田稀,之前勉强迁编五千余户、三万丁口,但随着山寨系从附近迁出,人丁更是下降不到两万人口。
  房陵县城新修了夯土城墙,仅四百步见方,仓促间撤入残部、家小两万余人,便显得拥挤不堪。
  大雪过后,人马践踏,城里一片泥泞。
  简陋的县衙,三四十间屋舍,此时充当行辕,行尚书台的大小官吏百余人,隐隐约约能听见周元从大厅里传来近似咆哮的愤怒喊声,他们眼神里更见绝望与仓皇,完全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春十三娘将大厅的门扉掩上,狭仄的大厅更见昏暗。
  周元气愤地叫道:“将门打开,现在是李知诰要断我们的退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春十三娘苦笑一下,站在大厅门口,闭门不是,推开门也不是。
  钟彦虎目前还率残部守在沧浪城里,但沧浪城位于汉水以北、丹水以东,就凭他们残剩的二十多艘战船、两千水军,很难阻止招讨军的水营西进。
  而一旦等招讨军的水营精锐杀入丹水,沧浪城就会被封锁在丹水以东。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沧浪城里的军民都撤到丹水以西的房陵、郧阳来。
  房陵、郧阳两县,人口加起来都不足两万,坡地梯田加起来有十五六万亩瘠田,一年收成可能也就十三万石,即便他们此时能将地方上的存粮搜刮一空,不给民户留一粒粮食,又能够两万残军败卒以及近四万家小眷属支撑多久?
  甚至将四万家小眷属及闲杂人等白送梁州,他们率两万残军守郧阳、房陵,粮食也支撑不到明年春后。
  房陵、郧阳两地虽然都易守难攻,但就粮太困难了,周元他们还想着将大部分军卒及家小先撤入梁州,在房陵、郧阳留三四千精锐据险防御就行。
  甚至在这样的恶劣局势下,将房陵、郧阳两县都放弃掉也没有什么可惜,残部都撤入梁州休整,在金州东部的洵阳等地,守住险要地形,将招讨军挡在汉中盆地之外,未必就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这跟李知诰最初所主张的退守金梁两县相比,即便损兵折将极为惨烈,但考虑到梁州极限也只能养两三万兵马,一部分兵马损失就损失了,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谁都没想到李知诰竟然会在这时候封锁洵阳的水陆通道,禁止他们进入?!
  “李督帅却也没说完全不让,只是说可以将兵卒家小以及伤病都先撤入梁州安顿,但郧阳、房陵必不能失,希望吕宫使与柴督师及周大人亲自护卫太后、襄王殿下,督守这两座城池,将敌军拒以汉中之外。”信使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什么屁话,将我们挡在汉中之外自生自灭不说,还要将四万多将卒家小都夺过去,当我们是蠢货啊?”周元气急败坏的跳起来说道,“夫人,我们现在就护送太后及襄王去洵阳,看李知诰有没有胆量下令射杀我们!”
  周数战死,周元除了长子周炼在身边任事,次子及两个侄子都落入招讨军的囊中,没能逃出来——周家兄弟作为附属于信昌侯府及晚红楼的子弟,与之前的宗族脱离关系,本就人丁稀薄,这些年收拢了百余家兵、家将,绝大多数也都葬送在唐白河以东,叫周元怎么不气急败坏?
  “知诰的翅膀终于硬了,”吕轻侠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跟姚惜水说道,“你去洵阳见知诰,看他到底有什么条件,才同意让开路,叫我们这些残兵败将撤入汉中缓上一口气。当初撤到襄城时,我就说过诸事以他为首,他拒之不授,却也没有必要在这时候做这种亲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
  “我这便去见大哥。”姚惜水苦涩说道。
  从白河寨到洵阳相距仅一百里左右,但紧贴着汉水南岸的狭道,因为年久失修,好几处被山体坍塌滑落下来的土石堵住,成群结队的人马想要通过,已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也只有用纤夫踩踏着嶙峋刺腿的滩石,拉着舟船,才能勉强顶住湍流徐徐上行。
  招讨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沿汉水西进,进攻郧阳、房陵,姚惜水不敢耽搁,带着几名护卫,还是从汉水南岸的崎岖山岭间赶路前往洵阳。
  洵阳城位于汉水的北岸,不仅两岸的狭道都修筑了栅墙,湍急的河流之中也打下好些暗桩,用几根粗长的铁索连接两岸的崖石,将水道彻底的拦断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