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677

  虽然他两三天前也成功派人打入灌江楼,但他们打进去的两名眼线还仅仅是低等小厮,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灌江楼后院的核心区域,而即便有什么发现,也不会鲁莽的打草惊蛇,应该不是他们的人。
  再说,他们与灌江楼眼线的联络点在另一侧,而不是慌不择路的往这一边的巷子逃。
  当然,梁国密间也不是鲁莽,如王辙所说,定是见到不得了、必须第一时间通传出去的秘密,才不得不冒险潜出通风报信,以致露了马脚。
  梁国密间都成功打入灌江楼,要是蒙兀使者都不能叫他们大惊小怪,哪还会有什么事情会叫他们猝然不防间慌了阵脚?
  韩豹、霍厉对视一眼,想到王辙刚才的猜测。
  梁帝对王元逵投靠蒙兀人有预料,因此潜伏到定州的梁军密间不会大惊小怪,但顶替梁师雄任魏博节度使的梁贺王朱让与蒙兀人勾结这事,则足以叫梁间在察觉后猝然间变得惊慌失措!
  他们刚才想到这点,都那么震惊了,何况梁国密间?
  “有人在灌江楼里纵火……”这时候站在最上方的石如海又说道。
  韩豹、霍厉转头看去,看到灌江楼主楼的三楼一只窗口里有火苗窜出,要不是石如海盯住那里,在夜里还不是十分的分明,很容易错过去。
  这时候陆续有人乱哄哄的逃到主楼南面的长街上,可见楼里的火势定是不小,只是还没有烧透窗户。
  韩豹他们这段时间主要就在外围观察灌江楼及成德军节度使府的动静,没有过深的渗透进去,更没有轻易冒险潜入刺探,也不清楚梁军密间对灌江楼及成德军节度使府的渗透有多深。
  不过,看灌江楼里的动静,韩豹他们也明白绝不是仅有一两名梁间成功潜入灌江楼,很可能之前翻墙逃出的人与之后纵火的人,目的都只是制造混乱或转移灌江楼守卫的注意力。
  灌江楼的守卫为防止间谍混杂在躲避火灾的人群里逃走,这时候有一百五六十人分作两队,出侧门从侧面的巷道里鱼贯而出,封锁住长街两侧。
  这些守卫皆披坚执锐、手持弓弩,这时候也能看到灌江楼暗藏的武备是何等之强。
  “王元逵可能早已经与蒙兀人暗中谈妥条件了,迟迟未动实是等朱让派人过来?”看到灌江楼里的守卫公然装备兵甲、手持弓弩封锁长街,王辙蹙着眉头说道。
  韩豹、霍厉也点头称是。
  灌江楼乃是晋国一大商贾势力不假,其在晋国各州县设立联络点及立足,使其爪牙遍布晋国各地,都没有问题,但在定州这么重要的城池里藏有成建制的甲卒武力,性质就变了,就是居心叵测的“暗蓄私兵”了。
  更不要说今日还公然绕过官方机构,在长街上明目张胆的使用这些武力。
  赤山会旗下的武装商船,即便得到特许能够拥有甲兵护卫商货以防盗寇,但从地方州县经过都会提前报备。
  而倘若有人要上岸进入州县城池,更是只能携带短刃防身,长弓、臂张弩等兵械都不能随意带进城池。
  灌江楼在晋国的地位,至少在明面上不会比在大楚背后有棠邑军及韩家撑腰的赤山会的地位更高。而赤山会在淮东、在襄北等地,受到的限制更大,杨元演、李知诰恨不得派人死死盯住赤山会入境的每一艘舟船、每一支驼马队。
  王元逵即便不是神陵司所属,但他这些年得王景荣明里暗里相助,才坐上成德军节度使的位子,也应该早就明白灌江楼与神陵司河朔遗孽的关系,也应该明白灌江楼跟北逃士族及蒙兀人的瓜葛。
  之前蒙兀使者扮作商队进入定州后住进灌江楼,还可以说灌江楼因为跟两边都有接触,适合充当蒙兀与成德军的中间人。
  不过,这时候明确灌江楼在定州拥有成建制的甲卒,甚至能毫无顾忌的公然使用这些武力,这说明灌江楼及王景荣在定州,实际上拥有着比外界想象中的更高地位及权势。
  那就远不仅仅是牵头人这么简单了。
  “有没有可能王景荣及灌江楼早就暗中投靠萧衣卿,投靠蒙兀人呢?”韩豹看到眼前的此情此景,想到一个可能,震惊的问道。
  王辙点点头说道:“大人跟夫人都有些担忧这点,这才使我过来,看能不能找到更明显的迹象,却没想刚赶定州,就发生这样的事情。”
  之前还仅仅是有一点的担忧,但眼前发生的一切,则说明这个猜测才更接近于事实真相,不然他们所看到的很多疑点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韩豹少年老成,这时候也禁不住一脸震惊。
  灌江楼依附于晋国,暗中通过扶持王元逵等势力,又或者暗中跟蒙兀人勾结,寻求复国、报仇雪恨的机会,这是他们最初所做的猜测,这与他们现在猜测灌江楼早就投靠、附庸蒙兀人,完全是两个概念,对后续河朔局势,也完全是两个概念。
  要是前者,即便王元逵与蒙兀人谈妥投靠的条件,蒙兀人也不可能立刻就对王元逵有彻底的信任,甚至可能需要王元逵将家小亲族作为质子送到幽州之后,蒙兀骑兵才敢大规模集结南下。
  要是后者,只要王元逵下定决心投靠,蒙兀人就能通过灌江楼第一时间掌控制成德军的军政体系及主要将吏的家小,此时极可能已经在定州北部完成集结的蒙兀骑兵,只需要等进一步跟梁贺王朱让派来的使者谈妥条件,就可以毫不犹豫的长驱直入,甚至连沿途的粮草都不需要他们考虑。
  前者,蒙兀骑兵最快也需要先花费一个多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完成诸多防范工作,之后才敢联合成德军推进到南面的祈州、赵州境内,而再往南推进到魏州境内,与梁贺王朱让联手用兵,会需要更久的时间。
  后者,蒙兀骑兵可以昼夜驰行,两三天时间就通过成德军的控制区进入祈州、赵州境内;而成德军也极可能已暗中完成军事动员,随时配合出兵南下。
  这时候梁贺王朱让再与蒙兀人确定勾结起来反叛,可以说最短仅需要四五天的时间,就能联手切断此时正经泽州围攻潞州的梁军主力与汴京的联络。
  梁帝朱裕再有通天彻地之能,十万精锐深陷河东故郡南部的山地之中,也将成为孤立无援的孤军——根本不给他调兵遣将、调整部署的时间。
  即便朱裕可以从河东故郡的西南部摆脱蒙兀人的骑兵追击,逃往关中地区,但等到朱裕再从关中借道返回汴京,需要多少时间?
  但是,梁贺王朱让在正式叛变后,等蒙兀骑兵封住梁军主力从卫州回汴京的通道,他从魏州直接出兵,可以仅需要四五天的时间,就能进攻到汴京城下……
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
  能在灌江楼饮宴作乐者,在定州城里非富即贵,甚至很多人就是成德军及州县衙门的中高层将吏,他们看到灌火楼里的火势越烧越旺,甚至已有一蓬蓬火星往长街上飞溅过来,不要说此时是来历不明的灌江楼护卫从两侧封锁长街了,即便是节度使王元逵的侍卫牙军精锐封锁长街,他们也敢上去理论一番,要求先从险地撤走。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暗中鼓动,韩豹、霍厉就隐约听得人声鼎沸,见长街上很快就出现骚乱,拥挤在长街上的人群往两边推搡挤去。
  灌江楼的披甲护卫手持刀械弓弩,但显然还不敢直接用武力镇压今夜在灌江楼饮宴的定州权贵。
  饮宴者即便大多数人都清楚灌江楼在定州的特殊地位,但只要幕后的秘密没有正式公布,一切都还停留在揣测上,突然看到灌江楼突然闯进这么多披甲护卫来,哪个能镇定如素的留下来,心里不慌?
  饮宴者差不多都随身带着家兵奴仆,也有人府邸就在附近,家兵奴婢更是想着将自家人接回去,气氛、局势越发紧张、混乱起来。
  看到这一幕,霍厉禁不住说道:“灌江楼暗中主事的人,或许已发现有梁国密谍混杂在人群之中,你们看他们又从后院调来更多的人过去,要在长街结盾阵,防止被人群冲散。”
  王辙看灌江楼此时在长街两侧差不多有超过两百披甲精锐,也更加确定他之前推测的极可能更接近事实。
  要知道定州城即便是成德军的治所、节度使府所在地,但城中的守军也仅有三千人马而已,更多的精锐至少此时在明面还主要驻扎在北面防备蒙兀人南下的防塞里啊。
  要想王元逵暗中默许灌江楼直接在定州城内暗蓄这么多的精锐甲兵,可能性不多。
  第一个可能性就是灌江楼与成德军早就融为一体。
  这一点可能性其实不大,从王元逵斩梁使之后对梁军却又出兵迟疑看得出,王景荣与王元逵及成德军其他高层将吏存在分歧。
  而要是没有分歧,甚至都没有必要急着通过诛杀梁使表明与梁国势不两立的立场;即便晋太子石承祖或潞王表态,也只需要驱逐梁使就可以了。
  第二个可能性不是王景荣及灌江楼早就是蒙兀人的附庸,而王元逵在王景荣擅自诛杀梁使摊牌之后,就直接通过灌江楼暗降蒙兀人。
  除了这两点之外,当然也有其他可能性,只是其他可能性都有解释不透的地方。
  眼下情形,更急切的还是梁军密间,他们要是不能及时将消息传出去,梁帝朱裕再雄才大略,败亡便是指日可待了。
  “不管个别梁军密谍能不能从灌江楼前成功逃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王元逵必然会净街搜城,搜捕城中有无其他的梁军密谍,”韩豹说道,“我们不能都留在此间……”
  定州城虽然雄伟,是成德军的治所,但城里也就五六千户人家。
  这栋废宅子,虽然平时不引人注意,但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一旦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下令全城搜捕,就不要指望这里还能继续隐瞒下去。
  他们需要立即疏散,进一步隐藏身份。
  对此韩豹近两个月来也早有安排。
  简单商议了一下,决定由石如海、张士民等人掩护王辙等人先离开前往城东的藏身点,而韩豹与张士贵、霍厉等人一组,则计划往另一个备用的藏身据点潜去。
  王辙没有急着动身,他担心随时会出变故,进屋借着灯火草,赶着草拟出多份需要紧急发回棠邑的秘信,这样即便他们不幸被捕,秘信还能由其他人想办法出城送走。
  霍厉则与韩豹带着人,伪装现场,即便这里被成德军及灌江楼的人发现——一旦全城搜捕,这里被发现几乎是肯定的——也要误导他们以为这里是梁国密间的一处据点。
  霍厉、王辙这次过来,还有一个极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跟韩豹等人强调一点,灌江楼与晚红楼保持极密切的联络,棠邑想要隐藏意图,要让吕轻侠、李知诰误以为棠邑对北线情形一无所知,他们在定州就不能打草惊蛇、不能露了马脚。
  这时候守在树冠里观察灌江楼那边情况发展的张士贵,又跑进来叫道:
  “有十数人持刀弓杀入灌江楼后院西墙杀进院中,之前在长街制造混乱,似要调虎离山,将灌江楼的护卫引出,好方便刺杀蒙兀使者!”
  王辙、霍厉、韩豹又爬上树,看到灌江楼已经火势焰天,照着左右一片通明,他们能清晰的看到十数黑衣人已经杀入灌江楼的后院,正与后院留有的二三十名护卫血战。
  “不对,长街之上必有梁军的极重要人物需要脱身,要不然这时候不应该飞蛾扑火的去搞刺杀!”王辙眉头大皱,说道。
  王辙虽然习文事,不治刀兵,但也清楚灌江楼就算是之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哪怕将后院的护卫力量都抽空,仅蒙兀使者及魏州使者身边的贴身护卫,武力也绝对不弱,岂是十数黑衣人能杀穿的?
  即便都是像韩豹、霍厉这等级数的好手,冒险一搏,成功刺杀的可能性也不会超过五成。
  再说了,使者即便是重要人物,但两方势力确定要勾结到一起,又岂是刺杀使者能阻拦的?
  即便刺杀成功,也只能拖延一些时间吧?
  梁军在定州城内藏有这么多的人手,此时难道不是优先确保这么重要的消息传到潞州梁帝朱裕大帐之中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
  梁军密间不惜在这种极不利的情形下搞自杀性的刺杀,王辙唯一能猜到的是他们此举是掩护更重要的人物脱身。
  什么人物,比这么重要的军情传递还要优先?
  韩豹、霍厉、王辙面面相觑,反正他们三个人,都没有比这么重要的军情传递更优先,甚至他们三个人哪怕是牺牲性命,都要保证这么重要的军情能第一时间传递出去。
  韩豹他们是旁观者清,但灌江楼暗中主事的人却不敢让院子里的贵客有生命之忧,在十多刺客杀入后院后,只能先从前面的长街抽调人手回去加强对刺客的围杀,长街上的封锁随即被混乱的人群冲散。
  王辙仓促间写好数封同样的秘信,韩豹安排石如海、张士民等人携带六只信鸽先行疏散撤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