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677

  走水路的速度看似不慢,但叙州商船一路过来,沿途要经多重关卡的盘查不说,更关键的是一艘大型商船,总不可能说走就走吧?
  想要保证消息的快速传递,这里面要动用的人力、物力,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人员的挑选也是大问题。
  在叙州时,韩谦吩咐挑选合适的人手,冯缭当然也有考虑到重新招揽韩东虎他们任事。
  之前叙州虽然与金陵这边没有直接联络,但从对地方官员及门阀士绅群体公开的驿传邸抄里,也能知道广德府发生的一些情形。
  以韩谦的声望,再将受迫害逃入山里、有可能与韩东虎、苏烈他们会合的这些广德军退役武官招揽过来,不仅能使他们对广德府以及禁军及侍卫亲军的渗透力,直接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同时也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人手,去组建这个信息传递网络。
  然而,问题在于,当世没有谁真甘心情愿做别人的棋子。
  他们是可以派人去联络韩东虎以及苏烈这些尚家逃奴,但联络后不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却还要这些人事事听命于叙州,真当这些人是傻子啊?
  叙州能给他们什么支持?
  他们又想得到怎样的支持?
  这是冯缭最后几天在叙州时,与韩谦讨论最多的问题。
  但问题在于,这些人是朝廷及地方州县除之而后快的逆党,他们的家小随时有可能会被官兵清剿屠杀,韩谦凭什么叫他们安心为叙州效力?
  现在诸多关隘,都加强了对出入叙州的盘查,这么多人的妇孺家小,很难悄无声息的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再迁入叙州。
  韩谦早期在叙州招揽流民,说白了是潭州有心将自己的人马混入流民之中,渗透进叙州,才予以放行。
  要不然四面的关卡一封,没有经历严格训练的普通民众,怎么避开官府的耳目,去翻越重重山岭进入叙州?更不要说身体孱弱的妇孺老弱了。
  韩东虎、苏烈他们牵涉刺杀案,犯了众怒,想要以招抚的名义撤消地方官兵对他们的清剿,就必须先要进行翻案,将尚仲杰屠杀流民、尚文盛毁尸灭迹等事真相揭开来。
  只是现阶段想要找到合适的人,去翻这个案子,太难了。
  满朝文武,有谁愿意去冒着得罪世家门阀的风险,不顾被他人怀疑与叙州暗中勾结,站出来去翻这个案子?
  这可是有可能要将身家性命都搭进去的事。
  “沈相会翻这个案子吗?”削瘦身影问道。
  “估计不可能,沈漾没有那么不识时务……”冯缭摇了摇头,说道。
  沈漾身居宰执之位,所虑所谋乃是大楚社稷全局的安危,不会为一时的义愤,将自己牵涉到这等麻烦之中。
  “薛若谷呢?”削瘦身影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问道。
  “大人有过考虑,但不能是叙州的人去接触薛若谷。薛若谷正直归正直,但也不会轻易就被叙州牵着鼻子走——此外,想要薛若谷敢冒这么大的风险站出来,仅凭一些传闻及说辞,还是远远不够的。”冯缭说道。
  “请老太爷出面,促成薛若谷贬到溧水去任县令——卫甄在这个案子里搞了太多事情,只要薛若谷顶替卫甄去主政溧水,应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削瘦身影说道。
  “大人不想将老太爷牵涉进来。”冯缭说道。
  “你到金陵来,应该审时度势、自行决定一些事情。”削瘦身影却是建议冯缭在这事情上自己拿主意。
第五百零五章
访客
  曹干抵达金陵,一直没有受到理会,他以为是大楚朝臣故意冷落他,其实就是他乘官船抵达金陵的这一天,大楚集结于舒州等地的兵马,正式对巢州展开攻势。
  金陵与滁州、巢州隔江相望,驻守长江南岸沿线的兵马也是风声鹤唳,六部院司更是像一座机器般满负荷运转起来,几乎所有人的神经都关注着北岸的动向,谁在这时候能闲下去管蜀楚和议的事情?
  拖就拖着呗。
  近十万兵马集结于舒州,前后拖延近半年时间,才对巢州发动攻势,在大的形势上,对楚国是相当的不利。
  大量将卒、随军民夫长时间滞留舒州,这一期间额外消耗的粮草便高达上百万石。
  而选择这时候全面对巢州发动攻势,又赶上春耕播种时节,大量精壮皆在军中,致使各地的屯营军府,缺少足够的劳动力,春耕也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然,对控制江东、江西、湖南、荆襄等地、逾一千两百万人口的大楚而言,这点负面影响还是能够承受的。
  相比较而言,安宁宫叛军撤到江北后,看似精锐兵马犹维持在十万人规模,但粮秣补给只能依赖于原本就受梁楚两国边境战争长期影响、人口仅剩六十万左右、大片田地无人耕种的寿、巢、滁、霍四州,就真正算得上是一种煎熬了。
  拖延到延佑二年春,安宁宫为维持军队必要的补给,只能在所控制的地域内百般搜刮、盘剥,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在如此规模的精锐兵马镇压之下,不要说普通民众了,地方上的世家乡阀也全无反抗的余力。
  大批的民众无力反抗,但粮食甚至连春耕的种子都被搜刮干净,不想饿死,就只能背井离乡,纷纷逃离其地,到他乡逃荒。
  即便往西受山岳及两军防线的阻拦,往北受阻于淮河,往南受阻于长江,但成千上万的人,拖儿带女逃往淮东的通道却是畅通的。
  这也使得安宁宫叛军在长江北岸的境遇,变得越发的窘迫。
  进攻巢州,也没有什么奇谋可言,枢密院早在半年前就拟定详细的用兵方略,延佑帝召集政事堂诸公也多次讨论过,现在主要就是照方略执行。
  也由于与此时收复的目的地,与金陵仅隔一江之水,故而延佑帝也极方便通过枢密院,直接指挥战事的进程。
  叛军在南线的守御,主要集中在巢州;巢州以东,位于巢州、扬州之间的滁州,防御是空虚的。
  不过,考虑到信王杨元演并不值得信任,即便叛军在滁州的防御如同空置,楚军的主攻方向,也是选择从西面的舒州往东展开攻势。
  高承源率五牙军的水师战船,主要是负责封锁巢滁等地进入长江的水道,将楼船军残部封锁在洪泽湖之内。
  等到李知诰集结于舒州的七万多马步军,先拔除掉巢州外围的城寨,再水陆并进,推到巢州城下,拔除掉叛军在南线的这个核心据点。
  之后再顺势收复滁州,也不用担心信王杨元演在背后搞什么妖蛾子了。
  战事铺开有七天,各方面的推进一切都顺利的照计划在进行,但朝堂之上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韩道铭今日天未亮就赶往政事堂参加议事,午后又因户部田赋之事被召到崇文殿应对,直忙到星辰满天,才饥肠辘辘的乘马车回到宅邸。
  看到府门外停着两辆马车,韩道铭走进西苑,却没有人通禀有客人来访,好奇的问府里的管事:“今天还有哪里的客人在府里?”
  “是从叙州来的客人,携带些礼物过来看望老太爷——老爷要不要将叙州的客人召过来问候一声?”管事回禀道。
  “我见这些人做甚?”韩道铭脸色阴沉下来,却也没有办法将人赶走。
  婺川河谷,乱匪所编的天平都与蜀军打得惨烈,令人再难质疑叙州跟乱匪、跟蜀军存在勾结,但再难质疑,并不意味着就彻底消除掉宫里那位内心深处的猜忌。
  叙州没事派人跑过来走动,真是闲得慌!
  韩道铭心情烦躁的接过侍女递过来银耳羹,喝了一口,又觉得嫌烫,“啪”了一声将瓷盅扔桌上,正要往书房里走去,却见韩钧慌里慌张的从里厢走出来,张口喊住他,问道:“慌里慌张作什么,你今天不用去长春宫当值?”
  “爹爹,孩儿正要出城回长春宫去,”韩钧有些慌乱的回禀道,“黄虑等人今日告假回城,找枢密院上书,想着请调到江北战场,孩儿陪他们走了一遭。”
  就目前所草拟的安排里,随着后续战事的推进,长江南岸还有一些禁军会调到江北驻防,但侍卫亲军的职责就是负责金陵城及皇宫大内的守御。
  一些侍卫亲军年轻的武官将领,热血沸腾想立战功,包括湖南宣慰使的儿子黄虑在内,都三番五次上书要求调入舒州军中参战。
  韩道铭不悦地说道:“你掺合这些事做什么?”
  目前韩家,不提叙州那边,他出任参知政事兼领户部尚书,韩道昌出任工部侍郎,他女儿又入宫为妃,韩钧目前出任侍卫亲军都虞候,可以说短时间内怎么都不可能再在军中获得提拔了。
  要不然,他韩家就太遭人忌恨了。
  韩钧迟疑了一会儿,但想到他真想请求调入舒州军中,父亲必然会坚决反对,便说道:“我也就陪着黄虑他们回城一趟,倒没有掺合进去。”
  “你心里明白就好。”韩道铭挥了挥手,示意韩钧赶紧出城回长春宫当值去。
  然而看着儿子韩钧走出院子,韩道铭又寻思出一些不对劲来,叙州来人见老父亲,韩钧怎么就当没这回事似的?
  ……
  ……
  韩府占地逾四十余亩,共有十余处建筑群,韩文焕年纪老迈,不怎么出去活动,便住进紧挨后花园的青竹苑里,平日里有六七名仆佣、侍女贴身伺候着。
  这一刻,仆佣、侍女都守在院子里,堂屋房门半掩,明烛高烧,从院子里能看到叙州来的几名客人,都背着门而坐,正跟老太爷说话,也看不见他们的脸。
  韩文焕枯瘦的老脸,仿佛年深日久的树皮一般起皱,老态龙钟,唯有眼瞳还颇为精神的看着脸色腊黄、面容稍加伪饬、仅有轮廓还能辩认的冯缭。
  过了好一会儿,韩文焕才声音嘶哑地问道:“不是韩谦叫你来找老夫的吧?”
  “大人确实不想麻烦到老太爷,是冯缭不忍看广德军旧人惨受迫害,上千家小不得不流落山野,却随时会被官兵当成逆匪清剿屠戮,心想着借薛若谷之手,将这桩案子彻底翻过来,或许才能真正了结掉这件事。”冯缭说道。
  “你的心思没那么单纯,我也懒得问了,这件事我尽力而为吧,你也不要抱太大的期待——不要说现在,早前我说什么话都不顶用的。”韩文焕老态龙钟地说道。
  薛若谷在御史台已经够遭人嫌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将他踹到地方上去。
  再说沈漾主持政事堂之后,在推选官员,一直有意避免官吏在祖籍任职。
  为避免世家门阀在地方的势力过度膨胀,有人进谏提出将卫甄从溧水县令任上调走,也是极正常的一件事。
  关键还是要有人站出来将这两件事促成到一起。
  要不然的话,薛若谷离朝外放,也不可能恰好是外放到溧水县任职去。
  冯缭也不指望老太爷对自己有什么好的感观,见目的达成,当下便起身告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