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677

  三面皆是强敌,哪怕是与顾芝龙保持现状,保证进入浮玉山的老弱妇孺,西侧不会受到宣州兵的进剿,也能极大缓解赤山军此时所面临的压力。
  当然,张平也清楚韩家在宣州的影响力巨大,真能说服韩老爷子韩文焕或者韩道铭或韩道昌到宣州游说,效果将更好一些。
  不过,韩老爷子此时在岳阳,韩谦与他大伯、二伯关系又是那样的恶劣,张平心里很怀疑韩谦会不会跟他大伯、二伯低这个头?
  韩谦沉吟片晌,说道:“张大人陪冯翊去郎溪甚好——岳阳那边,我也会写封信,派人送回去。”
  张平颇有意外,但心里想韩谦要是愿意稍稍低头,对改善赤山军的状况,总归是有大好处的。
  ……
  ……
  从南塘寨往南到亭子山,往东到安吉县境,基本都位于赤山军的控制范围之内,而宣州兵还老老实实的龟缩在郎溪等城,因而仅需要派少量兵马引导溧水县民继续前行。
  秋湖军三千精锐兵马也得以临时在南塘寨的西面扎营修整。
  李普等人退出南塘寨,回到临时营地,权衡利弊,商议到后半夜,也觉得该拿下四田墩,在界岭山东南麓自成一系立足,才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而非事事看韩谦的脸色行事。
  与位于平野之地的溧水城不同,四田墩四周山岭险峻,易守难攻,特别是东北面濒临太湖的悬脚岭又有三四十里纵深,是很好的立足之地。
  到时候即便韩谦再耍他们一道,不打招呼就率赤山军主力撤走,他们也能据之坚守,不会再像这次这般狼狈、这般的鸡飞狗跳。
  研究了一宿,甚至将具体的用兵方案都推敲出一个大概,见天色已亮,李普也顾不得休息,又跑去南塘寨里去找韩谦,告诉韩谦他们的行动方案。
  卫甄与晚红楼主事徐靖等人,负责后续溧水县民的迁徒,姚惜水与云朴子护送李遇到广德寨养病,而李普则将亲自带着李秀、陈铭升、李碛、卫煌等人率秋湖军三千精锐从界岭山与浮玉山之间直扑金钟岭。
  没有妇孺拖延,他们大约两天后便能控制四田墩西面的金钟岭,完成对四田墩外围的清理。
  不过,他们同时也希望赤山军能在此之前对湖州西部的安吉县或长兴县做出进逼的势态,将湖州刺史黄化所率领的州兵主力,能吸引到长兴县与安吉县交界的地区,主要用来防备赤山军主力东进。
  四田墩有四五百世家宗兵,他们可以尝试着强攻一下,但倘若湖州派出上千的援兵进入位于四田墩内部的许家寨,这个难度就太大了,他们不可能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军事冒险。
  “没有问题,”面对李普的要求,韩谦盯着长案上所铺开的地形图,说道,“我这就命令已经进入到广德旧县东境的高绍所部,继续往安吉县、长兴县与广德旧县之交的九渡山、仙山湖进逼,希望能将湖州兵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韩谦答应得干脆利落,李普反倒迟疑起来,怀疑韩谦是不是有其他居心,只是他又不能当面质疑什么,与李秀、卫甄、陈铭升等人告辞离开,多少显得有些心思游离、忧心忡忡。
  清晨天阴,没有那么炎热,姚惜水与云朴子这时候则准备先送李遇去广德寨养病。
  看到李普心事重重的走回来,姚惜水迟疑地问道:“韩谦没有答应侯爷之请?”
  “答应却是答应了,只是他答应太干脆了……”李普迟疑地说道。
  李遇暗叹一声,剧烈咳嗽一阵子,点破道:“赤山军兵马往东进逼,对安吉、长兴两城作出威胁之势,除了能帮你们吸引住湖州兵的主力外,韩谦要庇护那么多的老弱妇孺,也需要争取彻底控制住广德旧县的东翼地区——瞻前顾后,有时候要比算有遗策,害处更大……咳咳咳……韩谦使你攻溧水、守溧水,使楚州军、南衙禁军见疑,你觉得被利用,但你想想,真又有吃亏在哪里?”
  李普被李遇说得面红耳赤,姚惜水却心有所思。
  她暗想一个月前,李秀、李遇不过率三百多骑卫过来,驻扎在小茅峰难有作为,今日虽然看上去狼狈,但秋湖军的旗号立了起来,又编有三千精锐。
  倘若他们真能庇护溧水县民在四田墩扎下根,则能进一步确保诸家宗兵及子弟,与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在兵贵精不贵多的当世,三四千精锐的战力实际上不容小窥,何况两万多溧水县民之中,还有三四千青壮的军事潜力可以挖掘。
  而赤山军看似声势浩荡,兵马众多,但最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要不是如此,韩谦何需狼狈南撤,又何需派张平、冯翊一早就赶往郎溪城,去见顾芝龙示弱求和?
  她们不能因为这几次都被韩谦牵着鼻子走,就错失对整体形势的判断能力,就灰心丧气。
  郡王爷的意思,应该是这个吧?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
  清晨,姚惜水与云朴子就护送身体状况极差的李遇先往广德寨而去。
  张平、冯翊一早就前往郎溪见顾芝龙,韩谦留赵无忌率骑营会同林海峥所率的五千精锐在南塘寨休整,他上午修书一封,派密间以最快速度送往岳阳,也赶在午前在侍卫营的簇拥下,马不停蹄的赶回广德残城,差不多于黄昏之时,在广德残城西六七里外,追上清晨时就出去的姚惜水他们。
  韩谦放缓速度,牵着缰绳,与李遇、云朴子、姚惜水所乘的马车并行。
  虽说赤山军的家小以最快的速度撤到界岭山以南,但往浮玉山中疏散的速度并不快,也不能太仓促,此时在广德残城外围,犹有大量的临时营寨安扎在那里,到处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妇孺。
  虽然有乡吏牵头,女营及少年营成员打散跟投附奴婢家小编伍,大大小小的破落营寨都能维持基本的秩序,没有乱糟糟一团,但长期饥饿所带来的虚弱,长途跋涉所带来的疲惫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或者说麻木,则是一目了然的。
  而进入广德残城(广德寨),云朴子也看到广德寨里外所驻守的赤山军第三都兵马,兵甲是那样的简陋,大多数将卒都衣衫褴褛、也相当孱弱,跟最为精锐的赤山军第一都远不能相提并论,也要差高绍为都将的赤山军第二都一大截。
  这也直接反应出赤山军物资供应的匮乏。
  韩谦所面临的窘迫困境,实际上要比他们所想象的严重。
  恰如李遇所说,秋湖军真不能几次被韩谦牵着鼻子走,就灰心丧气得不行。
  十年前广德城毁于战火,夯土城墙当年就被投石车砸开无数缺口,废县之后,城墙无人修缮,又经过这些年的风吹日晒暴雨冲淋,更是残颓不堪,仿佛一截截土堆长起茂密的杂草,或有林鸟飞起。
  “韩大人用谋当真是三五人之列,想楚州军斩获静山庵大捷,是何等的酣畅淋漓,却也不敢试探韩大人的虚实。”云朴子进城时忍不住跟韩谦搭腔说道。
  韩谦微微一笑,并无意搭理这位前升州节度使府的监军使,云朴子话里的意思无非是说他虚张声势,色厉内荏而实际上不堪一击罢了。
  要是他们这样想,自我感觉能好一些,也便由着他们。
  残城之内,栖息生存于此的人们并没有将之废弃掉,这些年新修建了不少屋舍,人烟没有以往那么稠密,空阔处还开垦出不少菜园子,能寻得见旧日模样的街巷旁种植得桑枣树,此时正绿荫浓密、蝉虫鸣躁。
  安排给李遇养病的宅子,是赤山军过来之前就已经拖家带口逃走的一户富裕人家,三进的院落在左右街巷之内却显得雅致,院中有一株数百年生长的银杏树,在盛夏时节,院子却也是荫凉,不会那么躁热。
  韩谦就将李遇送到院子前便告辞,李遇勉强撑起身子,说道:“败也人心、立也人心。”
  “郡王爷所言甚是。”韩谦拱拱手说道。
  姚惜水狐疑的打量李遇与韩谦,猜不透他们二人又在打什么机锋。
  看着李遇一行人的车马进宅院,出寨迎接韩谦,又陪同一起送李遇进宅院的冯缭,颇为感慨道:“却是郡王爷看得最明白,很可惜他的身体状况太差,怕是熬不过这个夏秋,要不然当前的乱世,李氏一族的前程将难以估算啊!这也是天假李氏啊!”
  韩谦微微一笑,没有接过冯缭的话茬,听他与季希尧、周处等人汇报他离开这几天,广德寨这边的状况。
  广德城毁于天佑八年楚州与越王董昌所部的战火,之后广德县便撤销。
  广德旧县的主要区域,位于浮玉山与界岭山之间,差不多有六十里纵深。
  除开两侧高耸的丘山外,虽说两山中间的谷地极为开阔,占地面积高达一百五十余万亩,但作为两侧山岭的延伸,也可能是位于地形褶皱带上,这一片地势尤其的坑坑洼洼,谷地里尽是十数米三四十米不等的低矮丘山连绵不绝,又或者是数米深、十数米深的山涧山沟纵横交错,极其密集的分布于谷地之内。
  这使得这一大片看似平坦的谷地里,能开垦的平地极少。
  此时虽然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古越人栖息繁衍,但两三千年来,目前初步估算可耕种田地仅二十万亩左右,而将乡豪地主、奴婢、佃户以及小自耕农都统计在内,全境大约仅有两万五千余口。
  叙州一县的丁口,大约也就三万多人,辰州、思州等西南羁縻州县的丁口规模要更少,甚至少到万余人,但在江南鱼米之乡,广德旧县的丁口规模就相当偏少。
  因此在广德县城被摧毁后,朝中便索性将广德旧县拆给郎溪、安吉两县,而省去重建广德残城的靡费。
  韩谦控制广德旧县全境之后,首先便是使冯缭、季希尧两人暂领广德县事。
  虽然那么多的妇孺老弱疏散到浮玉山,但不意味着放手不管,甚至还要比以往数倍精细的去照顾这么多的老弱妇孺,才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饥荒病疫。
  这需要精于吏事的冯缭、季希尧等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进来,才能面面俱到,不会出太多的漏子,而同时韩谦还要冯缭、季希尧在广德旧县推进初步的授田工作。
  履行他最初对召征奴婢入伍的授田承诺是一方面,尽一切可能避免赤山军沦落为流民军,有落脚之地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还是要在当前如此恶劣的物质供应条件下,保持人心不涣散,保证士气不低迷,那就需要给大家有看到曙光的希望。
  投军的奴婢是那样的虚弱,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是那样的衣衫褴褛,却也有一个很容易被世人忽视的优点,那就是这些最低层、最卑微的奴婢,只要给他们希望,他们就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忍耐力、坚韧以及奋不畏惧的勇气。
  这便是李遇所说的“败也人心”、“立也人心”。
  韩谦只要保证赤山军的人心不涣散,楚州军与安宁宫打出屎起来,他都可以暂时不用理会。
  然而授田之事极其复杂,绝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那些逃走的大户,其田宅当然可以直接征收过来,但也仅有三四万亩耕地的样子,根本就不足以对赤山军将卒及家小进行普遍的授田。
  而原住民的利益也需要维持,避免激化与地方的矛盾,甚至还要进一步争取地方上中小地主及中下层贫农的支持。
  这里面的考究就太深了。
  冯缭根据叙州丈量田亩、更改田税的实践,以及韩谦前几天所给定的大体思路,与季尧希等人拟定的一个方案,就等着韩谦回广德寨做进一步的推敲与完善。
  除开逃亡的大户,田宅予以征收外,其他留在当地的民众,已经是拥有田宅的大小地主,草案决定确保其对己有田宅的私有;全境废除奴户贱籍,但准许雇佣佃工仆役劳作、服伺,将丁赋杂捐摊入田亩之中,额外所征的粮谷,皆以赤山军的名义支借。
  真正所能抄没的大户田宅,大约有田四余万亩,屋舍两千间。
  由于广德旱地居多,真正要授田,每户差不多要授十五到二十亩地才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温饱,这实际上也只能让实际投附过来的近五万户奴婢,最多仅有二十分之一的人口能在广德旧县得以授田。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给予投附将卒以示范性的希望。
  除了征没的田宅可以利用,浮玉山与界岭山之间还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
  这主要也是千百年以来,江南东道人口繁衍还没有到人满为患的地步。
  另外,主要也是长江两岸的平原足够开阔,土地资源丰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