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677

  “陛下两个月前召孩儿进宫,有意在两年内撤除潭州节度使府,使潭朗岳三州官员皆受金陵所命,而非马氏世袭,孩儿便献上这瞒天过海之策。到明年入秋时,孩儿要在叙州整编一部精锐兵马,能从沅水上游出兵牵制潭州,为金陵出兵创造有利条件,当然最好的结果乃是马氏自请削去世袭潭州节度使之职!”韩谦说道。
  “你为何不派人过来跟我事先说明?”韩道勋想到他在城头有过一丝动摇要下令射杀韩谦,现在想想也后怕,责问道。
  韩谦当然不会承认他没有事先通报一声,纯粹是有意试探他父亲的心意,可惜这老愤青还是太顽固了啊,不认为此时割据叙州利国利民!
  韩谦当下只有说道:“唯有如此,我们父子俩在黔阳城前的这出戏才能演得唯妙唯肖啊,才能彻底的骗过潭州等势力啊——接下来还请父亲下令打开黔阳城门,让冯氏族人及左司兵马进城,然后父亲派人去金陵上疏请罪惩治孩儿的不告而别!也唯有这样,陛下才能有借口对我们父子俩继续赏功授爵啊!”
  范锡程不得不承认,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世人则会坚信朝廷是迫于西南的形势需要,不得不暂时默许韩家据叙州自立的事实,但他心里也清楚,如此一来,家主韩道勋在世人的眼里,就彻头彻尾变成一个惺惺作态的奸佞小人了!
  从《疫水疏》开始,韩道勋就不怎么在乎个人的声名受累,迟疑地问道:“冯文澜、孔周刚被赐死,冯氏被抄家,冯氏族人怎么可能会助朝廷牵制潭州?”
  “冯氏族人没有什么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冯家那五千奴婢部曲,”韩谦说道,“冯缭他们并不知道秘旨的存在,他们此时都深信我与父亲有割据叙州的野心,那接下来将冯氏族人与奴婢部曲隔绝开来,相信冯缭等人也不会反对。待我将冯家奴婢都收编、消化之后,到时候冯氏的态度实在不足为虑了。”
  冯氏族人及奴婢最终有五千六百余人迁入叙州,其中冯族子弟仅有四百多人,更多的是冯氏这些年奴役驱使的奴婢、部曲及他们的眷属。
  冯氏迁到叙州,本就是寄人篱下,手里无钱无粮无地无田宅,韩谦此时要收编冯家的奴婢、部曲,又岂容冯缭等人拒绝?
  对于冯缭等人而言,与其此时得罪韩家父子,还不如好好依附于韩家父子这棵扎根于叙州的大树身上,以期冯氏能再次崛起的机会。
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
  不管韩道勋愿不愿意,他关闭城门拒韩谦入城以及韩谦赤膊负荆请罪,在世人眼里就是一出演给金陵看的大戏,用意就是韩家父子目前只是想在事实上割据叙州,但又不想立即就跟金陵直接撕破脸,现在就看金陵那边会不会就着这个台阶下来。
  韩谦先负荆请罪入城,随后韩道勋下令打开城门,先接纳左司斥候、船帮武装护卫及冯氏族人千余人进城安置,接着又令叙州船帮的船队,将冯氏奴婢、部曲以及左司子弟送往五峰山接受整编,一顿忙碌下来,韩道勋最后在州衙召集官吏,商议如何惩治韩谦的潜逃之罪。
  叙州诸官吏又能说什么?
  建议将韩谦先关入州狱严加看管,又或者建议刺史大人直接将韩谦捆绑起来送往金陵治罪?
  黔阳城内目前有两支正式的武装。
  之前受四姓大族控制的州营,目前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就剩两三百多老弱病残,勉强维持黔阳城内外的治安。
  而受赵阔直接统领的州狱狱营,在州狱暴动时就清洗过一遍,之后以韩家部曲为基础进行重组,荆襄战事过后又招募在荆襄战场立功返乡的刑徒兵精锐为武官,将规模扩编到三百人。
  狱营的普通将卒绝大多数为客籍子弟,这部人马看着不多,却对刺史韩道勋忠心耿耿,是目前韩道勋控制黔阳城附近的主要凭仗,但由于狱营的兵马太少,影响力还无法延伸到叙州的角角落落去。
  而这次进城的,除开冯氏族人不说,船帮武装护卫以及左司精锐斥候四百余人,都可以说是韩家父子的私兵。
  谁要是在这时候还看不清楚形势,不是嫌命长吗?
  大家七嘴八舌,无非是说韩谦年少,冯家治罪令他心感惊惶,才犯下这样的错事,刺史大人应该严加管教,但要怎么处置,还要等金陵那边的令旨下来再议。
  最后讨论下来,还是回到韩谦一开始就预料到的先上疏请罪的节奏上来,当然在金陵的旨意下来之前,大多数人都觉得现在也不能将刺史公子关押起来,以免有害刺史公子的身心健康。
  “薛若谷、李唐、秦问三人在大堂议事时一言不发,议过事脸色很坏的离开,无意过来接受少主的邀请,到芙蓉园来参加私宴。”
  芙蓉园东院宅子里,刚刚从前衙赶回来的范锡程,看了坐在韩谦身边的冯缭、冯翊、孔熙荣等人一眼,说起前衙议事的情况。
  韩谦心里轻轻一叹,州衙大大小小有品阶在身的官吏,除去四姓大族外,还有三十余人乃是金陵正式委任的流官,但当初王瘐亡故,他父亲到叙州赴任,仅有薛若谷孤身一人无畏四姓的打击报复,走出黔阳城相迎。
  而在他们进入黔阳城的当夜,也是薛若谷邀请李唐、秦问二人一起,助他父子镇压住州狱暴动。
  薛若谷这时候没有站起来直斥他父子二人狼子野心,已经够给面子、够隐忍了,只是韩谦此时还不能将秘旨之事泄漏给薛若谷他们知道。
  毕竟薛若谷、李唐、秦问此时对他父子的疏离甚至反抗,才是符合潭州所预期的,要不然的话,破绽就太明显了。
  冯缭到叙州半个多月,虽然才第一次被允许进城,但他对叙州的情况了解得也颇为清楚,知道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薛若谷三人正是对金陵的忠心,才聚集到韩道勋麾下尽心任事,这时候对薛若谷三人而言是形势陡然转变了,当下便建议道:“或许需要派人盯住薛若谷三人,以免他们在暗中捣鬼。”
  韩谦看了冯缭一眼,心想即便冯缭最后知道他父子二人为朝廷谋算潭州,也顺带着冯族算计进去,但只要冯氏族人能在叙州扎下根来,相信颇识时务的冯缭对他父子也不应该会有太深的怨恨吧?
  “薛若谷三人是要派人盯住的,”韩谦沉吟片晌,跟冯缭说道,“以往我父亲在叙州,乃是薛若谷三人倾力相助才勉强稳住局面,而目前看来,薛若谷三人即便不暗中捣鬼,也必然会百般懈怠,我父亲身边缺少熟知吏事的助手,不知道冯兄可愿屈就?”
  “少主所命,冯缭怎么不从?”以往心高气傲的冯缭,这时候也放低姿态应道,愿意到韩道勋身边任事。
  再怎么说,韩道勋都是韩家家主,到韩道勋身边任事,总是要比留在韩谦身边听候差遣,更能叫冯缭愿意接受——他却没有想到韩谦要亲自整合冯氏奴婢部曲,才不让他留在自己的身边,以免这些奴婢部曲习惯性的更聚集到冯缭的身边。
  “冯族子弟衣来伸手、食来张嘴,享受惯了富贵,能治事者十无一二,以往无所谓,冯族的财富能供他们享用八辈子,但此时绝非冯氏之福。冯氏想要再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韩谦又跟冯翊、孔熙荣说道,“我会在五峰山那边划出一座田庄来,专使冯氏族人迁进去耕种,不得用奴婢、部曲代之。冯兄留在我父亲身边任事,而到田庄统领族人劳作以及教导子弟读书、学习拳脚兵事等务,便要你们二人担待下来。”
  即便将冯家奴婢剥离出去,韩谦也不想白白养活四五百号冯氏族人。
  冯翊、孔熙荣多多少少觉得韩谦不够意思,冯缭则更能认清现实。
  首先韩家父子掌握着叙州的大权,与冯氏再交好,也不会拿出那么多的资源,让冯氏在叙州一举成为拥有五六千奴婢的豪族。
  将奴婢部曲交出去,是冯氏族人能在叙州安身立命、托庇韩家父子的条件而已,这是冯缭在金陵就想明白的事情。
  而冯氏此时在叙州,可以说是筚路蓝缕。
  除了娇生惯养、眼高手低、满心怨气、离心离德的四百多族人外,冯族现在手里什么都没有。
  冯缭也在思考冯氏不想被击溃,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甚至不将四百多冯氏族人集中起来安置,冯缭都怀疑或许用不了多久,冯氏就会彻底的变成一盘散沙。
  韩谦此时提出要将冯氏族人集中到一座田庄里,强制劳作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冯缭看来,这或许是保持冯氏不分崩离析的唯一办法。
  至少他与冯翊、孔熙荣三人,要是没有韩家父子的强制力帮助,是没有办法要求其他族人听命行事了。
  而冯翊、孔熙荣二人,经历这次剧变,也应该成长起来,承担一些责任了。
  这时候田城、高绍、林海峥三人一起穿过院子,走过来,韩谦招呼守在院子里的奚昌,跟他说道:“你先带着冯家人去奚寨安顿下,奚寨以西鸡笼岭下的田宅,都交给冯家人耕种居住,田舍有所不足,奚寨应全力资助其建造开垦,钱粮实报实销……”又跟冯缭说道,“冯兄去奚寨熟悉一下情况便回城来,我父亲身边亟需冯兄相助。”
  黔阳城外只有两大据点是韩谦能直接控制的,一是杨潭水寨,一是奚寨,冯家奴婢、部曲都暂时安排到杨潭水寨,那冯氏族人就只能安排到奚寨,从奚寨附近划一块地,供他们开垦耕种。
  至于韩谦对冯缭说的这句话,一方面也是看重他的谋划能力,一方面也是安他的心。
  初到叙州,一团乱麻,看韩谦还有很多事情忙碌,冯缭、冯翊、孔熙荣便先随奚昌出去,带着族人先迁往奚寨安置。
  待冯缭、奚昌等人走后,韩谦才将林海峥、高绍、田城以及杨钦喊进来。
  韩谦已经授意高绍将秘诏之事说给杨钦知道,杨钦此时还一脸的惊讶,暂时还在消化这一惊人的消息。
  韩谦也不管他,直接问范锡程:
  “范爷,目前宅子里家兵部曲,情绪如何?”
  这时候,他潜逃叙州后与父亲“割据叙州”的意图算是正式公开了,但事情成与败,人心是最难掌控的,所以他要第一时间摸清楚里里外外对“潜逃”之事的反应。
  范锡程舔了舔嘴唇,有些讪然说道:“家兵部曲的眷属都在叙州,更多人是震惊之余有着难抑的兴奋,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
  家兵部曲没有家小的牵累后,效忠的还是韩家父子,更准确的是相信韩家父子能带给他们更大的荣华富贵。
  很显然韩道勋、韩谦要割据叙州,州衙、州营及属县的职缺,第一步自然是挑选忠心耿耿的韩家部曲,去替代掉目前金陵所委任过来的流官。
  韩家部曲之前的身份、地位,比奴婢、平民要好,但没有人身自由,除非像林海峥那般立下很显赫的战功,要不然很难有晋升的机遇;赵阔目前也只是代掌狱营指挥一职而已。
  这种限制一下子打开,众人难免都有鸡犬升天的兴奋之感。
  叫范锡程暗感尴尬的是,在这众人难抑的兴奋之中,家主韩道勋的精心赤诚多少显得有些悲凉,甚至这宅子里绝大多数人也都以为家主韩道勋之前的闭城只是演戏……
  范锡程也不知道家主韩道勋将这些看在眼底,到底是怎样的感受。
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
  韩谦无暇去顾及父亲此时的感受,看向田城、高绍、林海峥三人,问道:“左司人马现在都是什么心思?”
  叙州船帮的武装护卫,要么是韩家部曲,要么是奚氏族人,要么就是杨钦招揽的江寇水贼,韩谦不用担心他们会有什么异状,此时更在意左司精锐斥候的人心动荡。
  左司最初都是从桃坞集军府兵户里招募精锐斥候,荆襄战事前后,又从山寨及刑徒兵里挑选了一批精锐补充进来。
  十数名刑徒兵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他们的家小都在叙州,他们加入左司之后,也是被韩谦当成嫡系使用。
  而当初愿意进左司的山寨精锐,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牵无挂,觉得追随韩谦能有战功可捞,衣食无忧,这二十多人只需要用心拢络,问题也不会很大。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六十多名精锐斥候,他们的家小还留在金陵,在确知韩家父子“诱拐”他们到叙州谋求割据,他们的心思能安稳,才叫见鬼呢。
  相比较之下,韩谦前后两次得赐的三十户奴婢,这次到叙州来,对韩家更忠心耿耿。
  韩谦目前主要是让田城、高绍、林海峥他们去评估这些人的状况。
  田城讪笑以对,表明这些人状况很是堪忧,心思很不稳定,只是韩谦积威甚重,暂时没有人敢公然乱说什么,但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能完全依重于这些人去做事。
  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不能放心去用,实际是很大的损失。
  韩谦点点头,虽然很有些遗憾,但也没有进一步追问下去。
  这些人目前状况堪忧,心思游离,那意味着人数高达五百多的左司子弟,绝大多数人心思也是一片慌乱。
  虽然天佑帝曾答应会随后将左司将卒的眷属家小都送到叙州来,以便他能在最终出示密诏之前掌握左司将卒,但韩谦对此是深怀疑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