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677

  待其气绝不在挣扎之后,高绍又飞快在往南一些的院墙上搞出些攀爬过来的痕迹。看到高绍悄然离开,田城便大叫有刺客,拔刀连刺,李骑驴刚死片晌,刀刺入身体,鲜血照旧喷出,溅了田城一身,这时候外院的护卫冲过来,只是看到田城手刃刺客的场景。
  而韩谦刚回到兰亭巷韩家大宅不久,刚假装脱衣睡下,郡王府的人便骑马赶来砰砰砰敲响大门:“韩大人,有刺客夜闯郡王府,殿下请韩大人即刻赶往郡王府。”
  韩谦这才装模作样的穿好衣裳,而且戏要演全套,还特地穿上革甲,带着赵无忌、奚发儿等人牵出马,往郡王府飞驰而去,也不管急如骤雨的蹄声惊醒多少人的美梦。
  三皇子出宫就府,遇到刺客也不是头一回了,但哪怕刺客刚摸进郡王府,连内宅的门在哪里都没有摸着,就已经被田城连刀刺死,也绝没有人敢等闲视之。
  韩谦赶到郡王府,信昌侯李普、陈德、沈漾、郑晖、王琳、高承源、郭亮、张平、郭荣、李冲、郑兴玄等人前后脚都赶过来。
  “劳烦张大人即刻派人进宫传讯,又发生这等事情,必须第一时间报与陛下知晓。”韩谦没有去见三皇子,而是直接赶到缙云楼的庭园里,看到死尸被连戮三刀,又抬头看院墙攀爬过来的痕迹,确定田城、高绍所做的手脚没有留下什么破绽后,便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张平说道。
  “已经派人进宫了。”张平说道。
  “那我们就封锁现场,等陛下的旨意吧,这案子或许还得是内侍省直接处置吧?”韩谦看向沈漾,征询的问道。
  “你不觉得这人脸熟?”李冲压着声音提醒韩谦道。
  李冲他们都比韩谦住得进,已经初步勘验过现场。
  “哦!”韩谦蹲下来,拿手拨了一下死尸的脸,倒吸一口凉气,顿时满面狐疑的朝幽禁冯家兄弟的院子看过去,问亲事府典军高承源:“那边院子有没有加派了人手?”
  虽然冯翊年后出入郡王府的次数不多,但他身边几名扈随的脸,郡王府里很多人都认得,韩谦却也没有必要故作不识。
  “已经派人给他们三个上了脚铐。”高承源说道。
  作为亲事府典军,高承源实际担当的就是之前侍卫营指挥的角色,只是此时武官级衔更高。
  郡王府内外的守卫都是他一手负责,虽然刺客刚潜进来就被田城撞见杀死,但高承源肩上承受的压力不小。
  在一切查清楚之前,高承源自然是先下令将冯缭、冯翊、孔熙荣关押起来。
  “他们知道什么?”韩谦问道。
  “人刚潜过来,就被田城撞见,应该还没有接触,我也是以防万一才给他们上了脚铐,却没有问他们话。要不,你去试探一下他们?”高承源问道。
  高承源作为亲事府典军,官阶要比韩谦高一截,但他知道韩谦在三皇子眼里的地位。
  高承源绝对不相信韩谦跟刺客有关,但刺客从缙云楼这边潜入郡王府,更有可能是过来跟冯家兄弟联络,同时又是韩谦念及以往情谊,将冯家兄弟幽禁在郡王府,这事真要让内侍省接手去查,特别是内侍省大多数的宦官又都是安宁宫的人,高承源觉得有必要让韩谦跟冯家兄弟先通个气,免得被安宁宫的人搞出些事情牵累进去。
  韩谦看了左右一眼,跟沈漾说道:“沈漾先生,你们先去见殿下,我耽搁一会儿就过去。”
  韩谦要单独去见冯家兄弟,其他人也没觉得有什么,既然里里外外都加强了护卫,他们便先去内府见三皇子。
  韩谦走进幽禁冯家兄弟的院子,示意侍卫守到院子里外,不要站在廊前妨碍他跟冯氏兄弟说话。
  冯缭坐在角落里,脸也不看韩谦一眼,孔熙荣满脸怒气,却是冯翊先忍不住,压着声音斥问韩谦:“你这是什么意思?李骑驴这杂碎明明是在你手里,突然闯进郡王府,被田城所杀,你到底想干什么?”
  “你们有没有将这事跟别人说?”韩谦见已经有侍卫暗中将李骑驴闯府被杀的事情说给他们听了,心想这倒省去他的铺垫,故作惊惶的问道。
  “韩谦你心狠手辣,我们有胆跟别人说这事?”冯翊气鼓鼓地说道,“你到底想干什么?你他娘快说出来,即便要杀我们,也请给个痛快!”
  “冯缭兄不会以为这事是我要故意害你们吗?”韩谦一脸委屈的问冯缭。
  这恰恰也是冯缭百思不解的地方,他实在猜不透韩谦有害他们的动机,但是李骑驴被韩谦扣押住,韩谦也是拷问李骑驴之后才知道他们的行踪。
  见冯缭不说话,韩谦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能守住口,还算是幸运的,我刚才看到李骑驴,就担心你们情急之下说漏嘴——内府局的人两天前就将李骑驴押走了!目前郡王府里其他人暂时还不知道李骑驴曾被我扣押,又被内府局的人暗中押走!”
  “啊!”冯缭霍然立起,难以置信的问道,“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谁知道,难道我能跑到陛下跟前去问吗?这事我只能装不知道,你们便是嚷嚷出去,我也不会认的。”韩谦苦笑道。
  见韩谦一脸畏惧的样子,冯缭没有说什么。
  冯家这样的遭遇,朝中谁还敢乱说话?再说韩谦今日刚受到召见,指不定青云在即,又怎么会做得罪内府局的事情?
  冯翊却咬牙切齿地问道:
  “难不成到现在,他还以为我们有什么财货隐瞒住没说不成?”
  “不管陛下怎么想,又或者想做什么事情,我都会在殿下面前替你们作保,这事与你们绝无关系,”韩谦说道,“要是内侍省派人过来讯问,你们便推说不知,也就多委屈两天,我接你们去雁荡矶庄院——我估计着,冯家人那边可能还要多折腾两天,但也应该没有什么了,除非你们真有什么隐瞒,被他们看出蛛丝马迹了!”
  “你不信我们?”冯翊急得就要指天立誓。
  “别别别,跟我真没有关系,我信或不信,真不重要,”韩谦摊手说道,“我在殿下面前已经够坦诚了,而且我经营匠坊、货栈、钱铺之能,大家都看在眼里,我想敛财,自有敛财之道,不会去贪图横财。所以我还是会替你们说话的,而你们即便有什么隐瞒,最后也不会牵连到我头上来,别人只会说我是受你们蒙蔽。”
  “冯氏倘若能有再起之日,绝不会忘你今日之情。”冯缭沉声说道。
  安顿好冯家兄弟之后,韩谦便赶去内府,这时候满脸困倦的沈鹤带着几名小宦以及宫里侍卫赶过来。
  沈鹤看韩谦的眼神充满幽怨,摆明了是抱怨韩谦什么时候设局不好,偏偏在这凌晨子时,在他睡得最舒服的时候,将他从宫里拖出来合演这出戏。
  沈鹤在韩谦、沈漾、郑晖、陈德等一群人的簇拥下,又到缙云楼看了一圈现场,确认死者身份乃是冯翊身边的旧部后,便安排手下宦官去讯问冯家兄弟,他们则到内府去见三皇子。
  “三殿下、沈大人,你们觉得这案子是怎么回事?”沈鹤给人的印象是向来油滑,他开口说话也符合向来的调性,就是先让这边说话,他再酌情掌握分寸,这样他便能将事情办好,又哪方面都不得罪。
  “冯缭、冯翊幽禁在府里,冯家人或许担忧他们的安危,才派人过来探望,应无谋害殿下之意。”韩谦直接给这事定性。
  “是不是如韩大人所说,还是要审问清楚才好,事关殿下安危,便无小事。”王琳说道。
  韩谦看了王琳一眼,心知他说这话未必是跟他唱反调,实是他跟冯家没有什么交情,这事既然发生了,怎么也得闹个天翻地覆,才能显示郡王府的存在,或许在场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思。
  冯家已经是落水狗,这案子怎么挖,都是折腾冯家人。
  韩谦看向沈漾,问道,“沈漾先生,您觉得呢?”
  沈漾沉吟片晌,说道:“韩谦推测在理,但还是尽可能要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到这里,又看向沈鹤问道,“沈大人,你觉得呢?”
  “这事还是看你们啊,”沈鹤说道,“陛下午夜才睡下,已经被惊醒过一回,要真没有什么紧要的,我可不想回宫再喊醒陛下。”
  “父皇身体重要,这事就不要再惊扰父皇了!这案子明日报大理寺并查吧!”杨元溥这时候一锤定音地说道,他们的目的是打草惊蛇,而非其他,也只有谁都说不好的悬案才会让冯家部曲、奴婢西迁变得顺理成章。
  其他人又哪里知道三皇子与韩谦、沈鹤三人的心思,心里想皇陵崩山案乃是由大理寺少卿郑畅主审,虽然冯文澜、孔周畏罪自杀,这案子差不多就算是结了,但对冯家人的监押还没有结束。
  而对冯家族产的查抄,也主要是大理寺牵头御史台、刑部进行。
  现在三皇子将今夜之事当成皇陵崩山案的小插曲,交给大理寺并查,却也合情合理。
  要不然的话,真要去大肆折腾冯家人,或许外人会误解陛下并不想对冯家人手慈手软,朝中难免又是一阵惊扰!
第二百三十八章
奴婢
  不管郡王府这边想息事宁人,刺客夜闯的消息还是纷纷扬扬传播出去。
  而这件事再怎么低调处理,大理寺最终还是从冯家奴婢及部曲里抓住二十多个行迹可疑、有劣迹在身的人扣押起来严加审讯。
  接着,冯家多名奴婢密谋为主报仇的消息随之传了出去,中间又掺杂着一些刺客夜闯乃郡王府自导自演矛头隐然刺向天佑帝的传言,使得一切看上去又清楚又扑朔迷离。
  天佑帝最终下旨,对皇陵崩山案进行最后的结案,冯氏族人包括冯缭、冯翊、孔熙荣在内,悉数贬为庶民,驱逐出金陵。
  刺客夜闯郡王府牵连二十多人有谋刺三皇子的嫌疑,但大理寺最终没能结案,天佑帝此时没有将冯家奴婢、部曲强行收编官用,而是许其随冯氏族人一并离京,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冯家(含孔家)奴婢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家兵部曲及其眷属子弟,总计有二千二百人;这一类人主要居住在金陵。
  第二类是冯家打理货栈、典当铺、酒楼等生意的掌柜、核心伙计及眷属子弟,扣除掉与第一类的重合部分,总计有一千八百余人。
  这一类人原本分散各地,但三司为核对、查抄冯家的族产,将这些人全部羁押到金陵来。
  第三类乃是冯家分散各地打理田庄及庄园的管事、庄丁,总计有一千余人,主要分散于各地;而冯家在金陵的田庄,主要用家兵部曲的眷属子弟打理,与第一类不再重复计算。
  第四类则是冯家在金陵各处府邸、庄园所用的仆役、丫鬟,总计有八百余人。
  也就是说冯家六千名奴婢、部曲,有五千人都在金陵,再加上近四百冯氏族人,被勒令十天内离开金陵。
  这么多人被赶出冯家府邸,只能暂时到收容他们的雁荡矶栖身。
  此时已经是十月下旬,虽未下雪,但北地寒风刮来,霜地发白,五六千人将雁荡矶新建的围屋庄院挤得满满当当,大多数人只能在院子里铺草褥而睡,都如惊弓之鸟般狼狈不堪,不知何去何从。
  冯家所有的庄院、田地都被查抄,即便有私藏,这时候谁又敢拿出来等着官兵如虎狼般扑过来带走斩头?
  回宣州也是无栖身之地,天下之大,却无冯氏的容身之地。
  特别是刺客夜闯郡王府这事发生后,以往受过冯氏恩惠的,这时候也再不敢沾染是非。
  韩谦则表现得像个另类。
  冯氏族人被驱逐出府邸后,那么多奴婢、家兵部曲因为有人很可能跟冯氏族人一样心存仇怨,没有被强行充为官奴婢,天佑帝又想表现得对冯家没那么心狠手辣,也没有将冯氏族人及这些奴婢流放充军,但这些奴婢的身契,显然不可能让冯氏族人带走。
  也就是这么多的奴婢、家兵部曲,这一刻成了没有身份的流民。
  流民当然是自由的,但他们依赖惯冯家了,无依无靠之时,又被勒令必需在十天内离开金陵,身上甚至连过冬的袄衣都没有人,他们除了继续跟冯家人共进退,又能如何?
  很早就有人提出去叙州,但在大多数的冯家人心里,叙州太遥远了、太荒凉了,是瘴毒遍野、蛇虫肆虐之地,他们去叙州,跟流放充军有什么区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