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677

  韩谦刚才话里的意思,柴建他们想要接管这批物资,就要以每石三千钱的盐价结算给左司。
  “都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此战若胜,柴兄、李参军、周都将等人,论军功最后要获得多少赏赐。而我将山寨募兵拱手让出去,手里就四五百刑徒兵能用,你们摸着自己的胸口想一想,我这已经让出多少军功给你们?你们当真要跟我计较一千万钱的盐利不成?难不成我此前为谋此事,都熬白了好几根头发,都不值这么一点盐利?”韩谦不客气的训斥姚惜水说道。
  左司这几个月来的亏空太大,临江钱铺收筹贷的三千余万钱都叫他用得一干二净,要没有这一千万钱的盐利去填补亏空,韩谦也会感到压力巨大……
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
  小雪纷扬而下,雪花被汹涌的江水一卷即没。
  暮色将至时,有数十骑梁军斥候驰及汉水北岸。
  目前梁军斥候频频出现在汉水北岸,樊城方向的守军没有动作,南岸的龙雀军将卒,自然也是无视之。
  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身穿梁军斥候所穿的普通铠甲,唇上留有浓密的短髭,鹰鼻深目,看上去相貌普通,但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英武非凡,是普通衣甲怎么都遮掩不掉的。
  只是左右皆是荒野,南岸的龙雀卒在暮色里也只能看到北岸隐隐绰绰的数十人影,不可能将这青年的相貌纤毫无差的看在眼底。
  数十骑在江滩前停下来,青年走到水边,对南岸的楚军营寨似乎也毫无在意,弯腰伸手入水,感受到这冰冷的水温及水流动的速度,眼神凝重的注视着水流,似在思考用什么办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这冰冷的江水。
  “对岸乃是龙雀军第三都周数所部,周数乃楚信昌侯李普手下悍将,能力举四百斤石,善使一对铁锏。听说前两天,李普的次女婿柴建离开临江侯府身边,与周数会合,此时应该也在对面的营寨之中——这个柴建则是一员谋将……”梁军斥候头目杨雄走过来跟青年说道。
  “柴建、周数皆不足为虑,但我原以为龙雀军唯有沈漾算是一号人物,没想到李知诰、韩谦这二人,才真正不容小窥。”青年感慨说道。
  “卑职无能!”杨雄惶然请罪道,最初便是他受挫于沧浪城前,没能将丹江口这一处要点强攻下来。
  “这是我判断有误,与你何干?”青年感慨地说道,“有些情报不仔细去做工作,不是军前斥候能侦查出来的!特别是这个韩谦,我以往只关注过他的父亲韩道勋,倒没有怎么在意他,没想到在他身上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
  “要不要唤醒两名休眠的蛰虎,刺杀之?”后面一员虬须大汉凑过来问道。
  “蛰虎不是这么用的,也没必要冒这个风险,”青年哂然笑道,“这个人非但不能刺杀,元齐,你要是有机会逮住这人,给我记住,千万记住要留活口!”
  然而梁军斥候头目杨雄及青年以及虬须大汉都没有意识到,此时韩谦就在对岸的军营里,完全无视所面临的巨大危机,正唇枪舌剑的争论战后的分赃。
  而最后谈定的条件就是韩谦保留左司、盐事以及他在叙州的运营,李知诰战后也得以率部继续驻守丹江,但在战时新置由三皇子遥领的均州之时,除了李知诰可以出任州司马执掌防务外,而分掌除防务之外其他事务的长史等职,则由晚红楼及信昌侯府派人掌控,甚至执掌地方州营的司兵参军,也将由晚红楼及信昌侯府派人出任,只是名义上接受李知诰的节制。
  以周惮为首的山寨雇佣兵,则由李冲负责监管——论道理来说,龙雀军在西线破例征募的其他兵马,包括以刑徒兵为主的叙州营,都应该接受录事参军李冲及监军使郭荣的监管。
  不过,除了保住左司及李知诰所部的权益外,韩谦对信昌侯府及晚红楼也非没有其他方面的限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谁都不得试图控制三皇子的人身安危。
  而要实现这一点的基础,依靠双方的自律,显然是无法彼此信任的,折中的办法就是要给沈漾、郭亮、高承源这些中立派足够的尊重,给他们留下来发展权势的空间。
  虽然被剥夺侍卫营的兵权,柴建等人每想及这事,心里都隐隐作痛,但痛定思痛,憎恨韩谦、李知诰的同时,他们也未尝没有反思。
  事实上也唯有这样,龙雀军及临江侯府也才有可能接纳更多的人才,发展出跟安宁宫及太子一系抗衡的势力,三皇子才有可能真正赢得争嫡的资格。
  至于晚红楼真正的图谋,双方则是小心翼翼的都没有提及。
  谈妥这些,韩谦便与柴建、姚惜水赶往襄州城,也没有意识到北岸出现的一队梁军斥候里,暗藏着怎样的人物。
  ……
  ……
  襄州城多多少少有些过年节的氛围,锦兴坊沿墙挂了一圈红灯笼,散射着红晕晕的光环。
  骑马进锦兴坊,柴建、姚惜水去见侯府监丞张平,韩谦直接去见三皇子杨元溥。
  “……此事于大楚是次危机,但恰是如此,才需要殿下站出来力挽狂澜,也唯有如此,殿下才堪为大楚柱梁!”韩谦借沈漾不在的当儿,将梁雍王朱裕已经秘密抵达宛城、主持梁军西线战事之事,跟三皇子和盘托出。
  韩谦宁可给柴建、姚惜水让出一些实质性的利益,但也坚持亲自到三皇子跟前解释此事,实是他心里清楚,这些事往好处说,是他们忠心耿耿,要助三皇子抓住人生最大的机遇;往坏处说,则是他们将三皇子的性命押上去搏一把大的。
  而也唯有他亲自回到襄州城,才能令三皇子释疑。
  “此事可与沈先生商议?”杨元溥问道。
  有时候杨元溥也很厌恨沈漾的顽固、倔强,但也不得不承认沈漾的公正无私。
  “一切全凭殿下定度,但沈漾先生知道此事,多半会劝阻殿下不冒这个险。毕竟沈漾先生得考虑殿下遇险,对朝廷及陛下的打击会有惨烈,他知道这事后,多半会建议杜崇韬顶替殿下到西线主持全局,”韩谦不动声色地说道,“沈漾先生最终所维护的还是大楚的根基,唯有殿下坐到那个位置上,对大楚是有利的,沈漾先生才会真正无私的支持殿下,但在此之前,殿下需要先向沈漾先生证明这点。”
  “柴建、张平他们真可靠吗?”杨元溥颇有疑虑的问道。
  “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可靠,也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不可靠的,即便是我,殿下也不要全然信任。说实话,我此来劝殿下行险,也是不想此前种种谋算、经营都化为泡影,是存有私心的。而即便一心辅佐殿下争嫡,韩谦内心也更是希望自己凭生所学能施展出来,最终能在青史留一笔薄名。而说到真正的大公无私,韩谦也实在做不到,要不然的话,韩谦便不该过来劝殿下冒这个险。”
  韩谦前倾着身子,满脸诚恳地说道。
  “而说到柴建、张平乃至信昌侯府及晚红楼,人心是经不起揣测的,但只要殿下能给他们想得的利益,那他们便是可靠、可以信任的。在这点上,我与沈漾能教给殿下的,实际都很有限得很,殿下实是要跟陛下学习,要有‘能为所用者,忠奸皆宜’的胸怀。天子之权,最终还是要殿下亲手掌控的,不能假手于人,殿下应该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的人跟事,彼此制衡,才能最终谁都脱离不了殿下的掌控……”
  杨元溥深有所感的点点头,说道:“到时候便依你所定之计行事。”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韩谦抬头往室外看去,却见沈漾急冲冲的径直往这里走来,柴建、张平跟随其后。
  韩谦陪三皇子站起来出屋相迎道:“韩谦见过沈漾先生。”
  “……”沈漾却是狐疑的瞅住韩谦打量了好几眼,对韩谦进城后绕开他单独找殿下密谈之事甚是怀疑,问道,“你与柴建一起回襄州城后,我刚刚碰见柴建、张平,他们都说要建议殿下到西线巡兵,是怎么回事?”
  “陛下使殿下统兵,是希望殿下有朝一日能成长为傲视风霜雷瀑的雄鹰,而非藏于屋宇之内不堪折的小草小花,”韩谦淡然说道,“龙雀军数千将卒在西线用命,倘若殿下从头到尾都不出现,那数千将卒对殿下的忠诚,要如何建立?”
  沈漾也清楚韩谦与信昌侯府一系人是有很深的分歧,但这次看他们在三皇子西线巡兵的事上再次站到一起,也没有感到十分意外,毕竟他们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都希望三皇子能争嫡成功,甚至不惜为此不择手段。
  沈漾也没有深想。
  韩谦隐匿掉最关键的信息,他能猜想到什么?
  韩谦、李知诰在沧浪城、铁鳄岭初挫梁军的意图,此时迎三皇子巡兵,却是进一步树立三皇子在军中声望的良机。
  “沈先生莫要担忧,我去西线巡兵,迟则七八天、快则三五天便回襄州城,此间事便多赖沈先生照料了。”杨元溥宽慰沈漾说道。
  “我陪同殿下过去。”沈漾说道。
  照道理说,沈漾应该留下来主持诸事,但他又深刻认识到韩谦跟其父韩道勋并非一类人,殿下去西线巡兵不可疑,但韩谦为这事跟柴建、张平再度站到一起,便颇为可疑。
  只是殿下、韩谦以及张平、柴建等人都主张巡兵,沈漾也不便强行阻拦,那只能也跟着过去。
  “既然如此,那还要请先生与殿下去跟杜大人辞行,此事宜早宜急,在梁军对西线再度展开攻势之前,殿下还是要回到襄州城来。”韩谦不动声色地说道。
  三皇子身为副帅,在襄州城受杜崇韬节制,出襄州城自然要先得到杜崇韬的许可。
  不过龙雀军内部统一意见,在西线暂时还不算特别急迫的时候,杜崇韬也没有理由将三皇子禁锢在襄州城中。
  得到杜崇韬许可后,韩谦、沈漾、张平、柴建、李冲等人便与三百新编侍卫簇拥着三皇子杨元溥,乘船奔沧浪城而去,留监军使郭荣孤家寡人一个,代表龙雀军留在襄州城坐镇……
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
  三皇子杨元溥乘船前往丹江沿线巡兵,驻扎在襄州城西的周数所部、龙雀军第三都自然也随之开拔,沿汉水南岸西进,没有人觉得这有丝毫的异常。
  杨钦、冯宣他们这次从叙州过来,带来两艘新造的快速帆船。
  虽然造船对木料的要求极为严苛,好在叙州有现成的造船木料储存,季希尧收购过来便能用于新船的建造,不必从储存木料开始进行船场的筹备。
  这两艘新造的快速帆船,还是试验性新船,相比较传统的宽头平底船头,采用全新的尖底长梭形船体,满载货物吃水能在丈余深,虽然不能像平底船能随时停靠浅滩,但侧逆风高速航行时,抗侧移的能力极强。
  同时新式船型除了水面下的船舱容积大增外,同时也尽可能减少水面上的舱室,使得船体的重心大幅下沉。
  这也使得新船的扶正能力、抗倾覆能力大幅提升,这都是快速帆船在开阔江河快速航行的前提条件。
  布帆代替笨重的席帆,船帆则能造得更高、更大,三根船桅支撑展开吃风的帆面足足比传统的硬式席帆提高一倍。
  传统的帆船从襄州城到沧浪城,一百六七十里水路,逆流航行,紧赶慢赶,少说也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而韩谦陪同杨钦、沈漾等人于亥时在襄州城北的码头登船,这时候北风呼啸而来,吹过北岸的荒野,灌江而过,吹得风帆哗哗作响,借着雪停后晴朗的星月全速西进,天光大亮时便已经看到晨曦下静伏在汉水、丹江之交、黑龙山西南麓的沧浪城。
  新船之快,仅比快马全速奔驰稍慢些许而已,算算时辰,竟比传统的帆船快上近一倍。
  尖底船不能停靠浅滩的缺点,对大宗物资运输而言,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要不是沈漾怀疑韩谦再次跟张平、柴建站到一起,鼓动三皇子西巡另有图谋,他都想先研究研究叙州新造的这两艘船到底有什么奥妙,逆流而行也能如此快?
  这两艘船年前就已经到襄州了,之前没有引起注意,这两艘船跟其他运输船、战帆船编队而行,并没有将速度优势发挥出来。
  而韩谦此次回襄城,中途要先见柴建,也是乘马与姚惜水而归;与走水路接应的杨钦分开而行。
  除了百余步见方的沧浪土城,位于沧浪城与丹江、汉水之间,还有三座栅墙营寨——除了左司斥候、刑徒兵及奴兵为主的叙州营外,以周惮为首的雇佣山寨兵,也驻扎在沧浪城西北角的江滩营寨里,还有七百多山寨民夫正抓紧时间修造城寨、开挖壕沟,彼时荒凉的残城,倒也予人有沸反盈天之感。
  船停靠上码头,韩谦陪同三皇子杨元溥、沈漾、张平、柴建等人登岸。
  众人走进沧浪城,韩谦刚将田城、周惮等人召集过来参见三皇子杨元溥,便听到城内左首一间土屋里传出气急败坏的破口大骂声:
  “你们这些临江侯府的狗奴才、贱种,目无王法,颠倒黑白,血口喷人,没有半点凭证,竟然污我等资敌。你们今日有种就杀我们灭口,要不然我们必到金陵告御状……”
  “……”沈漾看过去,那边几间房皆是铁栅窗,想必是临时充当囚房的,还有兵卒守在外面,狐疑的问韩谦道,“是什么人关押在那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