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系统[快穿](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292

  一直到那天,我实在没办法,邀请着对方一定来学校里看一次阿东跑步,我准备了很多,特地请来了市队的孩子作为阿东的搭档,可足足一个半小时,对方都没有出现,打电话去问,阿东爸爸却还是那句话。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他显然不会来了,阿东站到了我的面前,先是道歉,然后他冲我鞠了个躬,告诉我,教练,也许我是真的不行。看着少年阿东眼神里的失落和难过,我想,我带不走阿东了。
  很多年后,我时常还是挂念着这个孩子,他是我见过最有天赋、同时也对田径充满热爱的人,可我哪怕和他说一万句,你行!都敌不过他父亲的那句不行吧?
  文章里的这个少年阿东,便是原身的儿子裴向东。
  原身是A县的土著居民,他的父母是吃商品粮的工人,家里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也给了他还算优厚的生活条件,他和大多数同龄朋友一样,认真读书,后来,出于现实的想法——想找个有分配工作的单位,便考入了C省的医科学院,毕业后,便被分配回A县医院,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
  他和同样就读C省医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情投意合,走到了一起,两人婚后感情很好,可随着时间流逝,却也渐渐产生了裂痕,原因其实很简单,妻子本是个北方姑娘,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到了南方定居,平日里回趟家,就得做个一天的车,也不能陪在父母膝下,两夫妻又都是医生,刚工作那两年,又是在科室轮转、又是三不五时夜班的,时间总对不上,聚少离多,渐渐地再多感情,也变得有些疏离,在妻子怀孕期间,原身正好被医院安排着到了北方进修,条件不允许经常回来,只得让妻子边工作边照顾自己。
  等到裴向东出生后不久,妻子便出现了产后抑郁症状,由于两人都是学医的,多少都了解过相关病症,可即使试着调整,却没那么容易解决。妻子犹豫之下,同原身促膝长谈,她意识到,当年那股爱的冲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渐渐地被磨平,剩下的则是越发多的不满和愤怒。
  她想念自己的家人、也不习惯这儿的生活条件、同时对丈夫也失去了感情,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已经出了问题,她不希望勉强自己留下来,结果反倒是伤害了孩子和原身。
  原身痛苦、挣扎了许久,还是选择了同意,他送走了妻子,并和妻子承诺,只要她愿意,他会永远等她,当然,妻子并没与答应,只是郑重地告诉他,希望他好好照顾孩子,她回了家,也会自己好好生活。
  于是,这个实际相处时间很短的三口之家,才刚凑成,又很快散了,在裴向东一岁那年,这个家只剩下了爷俩,相依为命。
  原身虽然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医疗知识储备,可在照顾孩子上还是个十足的愣头青,只能摸石头过河,小心翼翼,生怕出点什么严重问题,幸运的是,裴向东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旧健健康康的长大了,甚至比大多数孩子更优秀、更乖巧。
  可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家缺失了母亲的角色,有很多的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浮现。
  裴闹春是个人人夸赞的温柔医生,病人们那是又送锦旗、又到处夸赞,直夸他从不发火、态度专业。在同事那,他医学水平高,又格外谦逊,哪怕是新来的实习生,他也待人和煦。他是个没什么脾气的人,从医、工作经历中,几乎从没和人发过火,不少人时不时地还会摇头感叹,直说不知道到哪能找到这么个人。
  可大家都想象不到,在家里,他却是个,永远都不会夸奖人的父亲,这也是裴向东所有痛苦的来源。
  裴闹春的教育方式,严格来说,就是传统的打击型教育,他的嘴上从来不会有儿子的一句好话——
  “爸,我今天特别乖,一直坐在这里看动画片,没有乱动其他东西呢!”小小的萝卜头,一见爸爸进门,便匆匆忙忙地跑过去抱住了他的脚,等着爸爸夸奖,他单纯的小脑袋里,只知道爸爸说了,不能乱动家里的东西。
  找不到人托付带孩子,只得将孩子锁在家里。原身便会随意地来上一句:“嗯,可是你为什么不去看看书呢?或是看我给你买的影碟,爸爸不是给你买了成语故事大全的影碟吗?去学学成语,别玩物丧志。”他随心而说,丝毫没发觉,儿子忽然黯淡的眼神。
  五六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很多,笨手笨脚地捧着洗脚盆出来,可由于力气不够,却洒了一地板的水:“爸爸!老师和我们说,要孝顺父母!今天是父亲节,我给你洗脚!”水盆能装下一整个他,明明累得满脸通红,可却还是很激动。
  原身心里有感动,可脱口而出的却还是数落:“你看看,怎么这么不小心?洒了一地板的水,等等还得去拖地板,平时家里的环境要及时维护,否则肯定一团乱。”
  “我等等就去擦。”刚刚还满脸兴奋的小脸,像是在这一刻冷却,低着头蹲下,眼睛有眼泪在打转。
  上了小学之后,开始要注意的东西多了。九岁出头的裴向东,刚当上了班上的班长,他坐在饭桌上,低头扒饭,犹豫地开了口:“爸,我现在是班上的班长了……”
  话音还没落,原身的话就到了:“嗯,班长,班长后头不还有什么中队长之类的吗?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上回去给你们班开家长会,优秀的同学可不少,有乐器考级的、会跳舞的……你要不要也学点什么。”
  裴向东以为自己已经习惯,却还是会难过,他低下头吃着饭,闷闷地回答:“……我想想。”
  县实验中学是通过入学考试试卷分配班级的,中考仅仅是第一道门槛,裴向东很擅长读书,考得一贯很好,进了实验班后的第一次月考,便考了年段第一,他拿着成绩条回了家,等着爸爸下班,对方一进门,他便递了过去:“爸,这是月考的成绩。”他情不自禁地往下说,“这回我是年段第一。”
  “我看看。”原身扶了扶眼镜,认真确认,“这才一次月考,没什么可骄傲的,之后还有三年了!况且你要知道,你以为你的竞争对手是学校里的学生,可以后高中呢?你能考到市里吗?大学呢?现在还早着呢!”
  “嗯,我知道了。”他早就知道,会得到这样的答复。
  原身一直以为,他是在替裴向东查漏补缺,替他找到问题——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的只不过是一句夸奖,他的那些“箴言”反倒成了孩子肩膀上的枷锁,要他渐渐地怀疑起了自己。
  ——我有这么差劲吗?
  ——有,你就这么差劲。
  裴向东和原身一起出门过很多回,县城不大,住久了,认识的人也多,他们逢年过节时,也时常去拜访原身的朋友,每一次拜访,对于裴向东而言,都像是在心里差一刀。
  认识的阿姨言笑晏晏:“我们家小芳,最近幼儿园毕业汇报演出了,来,我给你看照片。”她开开心心地拿出了一整本的相册,翻找着里面孩子的图片。
  “小芳一看就出挑,没准以后还能成个艺术家呢!”原身很捧场,完全不知身后的儿子,听到这话的刺痛。
  “哎,别说我们家小芳,哪里比得上向东,我都听人说啦,向东现在考得好,很优秀!没准以后就成了什么尖端人才了!”
  原身立刻摆头:“哪有,他啊,不行!这孩子骄傲的,又粗心、偏科,他有好几门课程拉后腿得厉害,现在就是占别人综合平均比他差点的便宜,若是不自己注意点,准保被人压过去。”
  ……嗯,他知道,他也懂。小时候的他,还会立刻为自己辩驳——然后迎接爸爸狂风暴雨般地批评自己的不礼貌、不知社交礼仪,而现在他已经习惯于接受。总之,任何人,在爸爸的心里,任何人都比他更好。
  在初中的时候,家长们时常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打听着种种加分的方法,便督促着孩子去做,其中,运动,便是很受欢迎的一项,哪怕真不成,也可以当做是锻炼身体。
  裴向东非常喜欢跑步,从很小开始,他便总是自己上下学的——县城的治安挺好,钥匙小孩从来不少,他喜欢一路狂奔回家,也喜欢在开心时,撒欢地跑,不开心时,跑到自己流汗。体育课出挑的测试成绩,让体育老师向他伸出了橄榄枝,A县实验中学是出了名的长短腿,学生会考试,可体育、艺术类比赛拿不出手,连每年的县级、市级运动会,都是吊车尾,体育老师找苗子找得火急火燎,一见裴向东天赋好,便拉着他入了校队。
  进入校队后,他如鱼得水,虽然体育老师不算很专业,给予的相关针对性培训,在专业人士看来,都是班门弄斧、胡搞一通,可却也让裴向东的成绩一日千里,他在县中学生运动会中,直接拿了个大满贯,50米、100米、200米、400米冠军全包,带着学校一路闯到市中学生运动会,也因此,被省队下来巡视的王教练,一眼看中,然后便像书里说的一样,王教练使劲浑身解数,裴向东屡屡向爸爸乞求,却都没能说服对方。
  原身那时,和裴向东说了那么一段话:“你知道国内有多少人吗?十几亿人,那么多年,才出一个飞人,剩下的,全没了。你别听那老师唬你,哪有这么多有天赋的人?你不行的,到时候去什么市队、省队了,想出来,就难了!”
  “可是爸,我真的很喜欢跑步,而且王教练也告诉我,我很有天赋。”他头一次,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在父亲面前,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喜欢有什么用,你没有这个能力。”原身语重心长,“你见过咱们身边,出一个奥运冠军的吗?连一个全运会冠军都没,你再看看电视上,跑步的大部分都是黑皮肤的人,不是人家说你行就行的,你不行,你就听爸的,按部就班好好读书,以后找个工作就是了,跑步这事情,和我们八竿子打不着!什么天赋,都是说笑的骗人的。”
  他并不是觉得世界上只有读书这一条路,要知道,他们科室里的护士,还有中专出身的,出来还不照样拿个几千块不成问题,可跑步,太虚无缥缈了!他怎么看,都不觉得自家儿子有什么出人之处,怎么可能呢?原身认定了,便也没打算修改自己的想法,他甚至没打算去看儿子跑一次步——不就是跑步吗?有什么好看的?没这个必要!
  在他的坚定面前,王教练和裴向东不得不地都选择了放弃,毕竟裴向东还是未成年人,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再者他也并不是那么有主见、或是叛逆的少年,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的他,下意识地听从了爸爸的话。
  然后裴向东就是像爸爸说的那样,按部就班的活着,他考到了市里的学校,又以优良的成绩考到了C省医科大学,延着爸爸画好的路,成为了一名医生,当然,即使是如此,他的生活中,还是免不了爸爸的殷勤督促。
  “你得再加把劲啊!职称什么的都得跟上,否则你拿什么和别人竞争?你别以为自己现在还不错,世界上优秀的人多了去了!”、“你新登的论文?我看过了,不过你发的这个期刊还不够权威,积分不高,你下回再试试别的好期刊,还有,这选题还是不行,下回再斟酌斟酌。”、“你要去做讲座,也得从别人身上吸取好的,以最好的状态去准备,别以为人家请你去做讲座,就是认可你了,这只不过是你现在名气大罢了!人没准还不认可你的想法呢。”
  原身总是这样说着,哪怕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又有了孩子,也依旧如此,看着儿子在自己的鞭策下不断进步,他颇是满足。
  原身对自己的一生算得上满意,事业上,声名斐然,对待医学的追求,也算是有圆满的结果。家庭上,虽然和妻子离婚后,守着儿子过完了后半生,可倒也不怎么寂寞,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医生,后来也有了幸福的家庭,他哪有什么遗憾?他很幸福。
  可没想到,临老了的一场病,却叫他所有的想法都被打破。年纪大的人,身体不可避免的到处都是毛病,他意外的一摔,直接把自己摔到了医院,上了年纪又没法手术,虽然勉强能自理,可也只得麻烦儿子、儿媳多加照顾,幸运的是,儿子就在医院工作,每天下了班,就能直接到病房休息、顺便也能陪他说说话,白天的时候,则托付护士多照看一下,不用太麻烦别人。
  他在病房里百无聊赖——医院的智能电视台数不多,他便也时常看体育台,看各种比赛,权当打发时间。他意外地发现,每回只要是播到跑步类别的比赛,儿子总是眼神一动不动,盯着电视,连眨眼都不舍得。
  他想起从前,开玩笑地说:“你瞧瞧,现在国内能跑的,也就这么一两个,我当年说你不能跑,没说错吧?”
  原身却不想,他随口这一句,却要得儿子的心里差点失控,裴向东看着他,忽然开了口:“万一我行呢?”
  他笑了:“哪有万一?不行就是不行。”
  裴向东没吭声,只是难堪地笑了——万一真的有呢?他关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国内各项赛事成绩,信息时代后,网络很发达,大部分信息都能搜索到,他真的就那么不行吗?一直到此刻,看着电视上尽情奔跑的人,他依旧会怀念——跑步的时候,真的很快乐。
  当医生确实是个好的选择,他现在做的也挺好,可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他夜深人静,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没能在当年,有主见地坚持,告诉爸爸,就算你说我不行,我也想试试,最起码,我想要个试试的机会。
  那天晚上,裴向东的医院聚会,他喝了不少酒,醉醺醺地回到了病房,他坐在原身床头的椅子上,愣愣地看着父亲,忽然笑着笑着哭了,都说酒后吐真言、酒壮怂人胆,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曾经憋在心里的话,忍不住想倾泻,他摇摇晃晃地坐不稳,一句一句地说着:
  “爸,我在你心里,就这么没用吗?从小到大,你一直在告诉我,我错了、我不行,哪怕是我再努力,都得不到夸奖,我真的已经够拼了,可然后呢?”他笑得要人难受,“然后你还是会看着我,对我说,裴向东,你是个没用的儿子,你做什么都做不好的。”
  “从有记忆开始,一直到现在,我没听过你夸我一句,在外人面前,我从来是没有面子的,你总会告诉他们,看,我的儿子根本不优秀。关上了门呢?还是一样,无论我做什么,你永远都能挑出错误。”
  他看着老去的爸爸,四十多年了,他都是当人爸爸的人了,可他却还是耿耿于怀:“朋友、同学、老师、亲戚……那么多人都说我没那么糟,可在你心里,我永远都是最差劲的那个。爸,我喜欢跑步,王教练他没骗我,后来大学时,我又遇到他一回,我跑给他看了!他还是说我能行!”
  原身躺在床上,愣愣地看着儿子,一句话说不出,他一直觉得,孩子就是该骂、该管教的,哪能夸呢?夸多了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可怎么就至于这样了呢?裴向东当然是个好孩子,只不过他没夸出口罢了。
  怎么就这样了呢?他给不了自己的答案。
  “这辈子,我就算功成名就,在我老子眼里,就特么是个废物。”裴向东很少哭,他坐在那,淌着泪,模样狼狈。
  “我……”原身想开口,却见着儿子打起了鼾,酒劲一来,整个人昏睡过去,他平躺着,脑中的思绪越来越乱,只想着等明天再说,却没想到,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多明天呢?不知是冬天气候不好,还是当晚受到太大刺激,他脑出血,第二天直接离开人世。
  裴向东认为是自己气死了父亲,痛不欲生,在和父亲遗体告别时,他靠近父亲的棺木,声嘶力竭地说:“爸,你没说错,我这辈子,算是个什么玩意。”他到父亲走的那一刻,依旧没能得到那一句夸奖。
  黑暗空间里,那男人说完这些,眼睛已经有泪,他一点点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你替我夸夸他吧,他是个好孩子,已经做得够优秀了。”他顿了顿,身体已经开始渐渐地要消失,“还有……如果他这么喜欢跑步,让他试试吧!没准,他能行?”他忽然意识到什么,苦笑出声,到了最后一刻,他下意识地,还是对向东充满怀疑,连一点信任,都不能给他。
  ……
  南方的秋天,带有自己的色彩,纵然课本上常写秋来叶落,可在这地界,树上却依旧是郁郁葱葱,满目都是绿意,若不是有大风天气,地上也只会有几片不多的落叶。
  小县城向来有自己的节奏,许是经济没那么发达,总也慢悠悠的。
  A县实验中学,算得上是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学校,这几年来数次扩招又改造,现下老校区被充做高中部,新入学的初中学子,则到城郊的初中部就读。
  初中部的中心位置,是一整圈的塑胶跑道,暑假时刚重新上了色,原本已经有些黯淡地跑道痕迹和数字变得清晰,一眼可见,现在是下午临放学的最后一节课,操场上只有这么十几个学生,大多是校队的,在总被老师征用的课外活动课中,依旧有特权能下来运动。
  “向东,你怎么了?”刚绕着操场跑圈完的男孩撑着腿喘气,低头看向伙伴,他的额头上全是汗水,一滴滴地往下淌,白色的校服上,也因为汗水显得深深浅浅。
  “没什么。”裴向东平躺在地上,愣愣地看着天空出神,像是在想些事情。
  何晓亮喘直了气,向好友伸出了手:“起来吧,躺着等等衣服都脏了。”虽然看得出好友心情不好,可他没有刨根揭底的习惯,“要不……我请你喝饮料?”只要喝点带碳酸的饮料,烦恼便总能变少。
  “走吧。”裴向东抓住了好友的手,被拉了一把,直接站起,两个少年,一左一右,并肩地走在一起,往围栏那去——
  是的,围栏,并不是门,A县实验中学这几年管理越发严格,每天校门口那,都会有专门督导的学生和老师,用一双鹰眼检查学生的手、露出的背包,决计不许有漏网之鱼,要学生偷偷带违禁物品进校,当然,这违禁物品的种类就多了去了,饮料、零食均在其内。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曾经被学生们抱怨款式老旧、毫无时尚感的宽阔运动校服,现在就成了藏东西的利器,如果不是真的伸手去掏,没人会知道,那一个裤兜,一件外套里,可以放下好几大包薯片。哪怕真“偷渡”不进来,还有“走私”的办法,就像这样——
  学校的围栏尽数漆成了白色,下半部分是平整的扁形棍、上头则是带着尖角的雕花,中间有缝隙,够一个成年人的手臂款。
  “老板娘。”何晓亮扯着嗓子,他顶着一头小卷毛,不识货的人以为是自然卷,可那实际上花了不少钱,他的手臂长又瘦,穿过了栏杆缝隙使劲招手,“两瓶脉动!”手上还抓着一张十元钞票,随着风舞动。
  这夹角的围栏处,便是个巨型的“走私窝点”,正对面的是一排的杂货店,里头上到文具、零食、饮料;下到玩具、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学校的政策,可以说是要他们的利润直线下降,便也只得曲线救国,帮着学生们运送东西。
  “来了。”头一间杂货店的老板娘最为眼尖,她摇了摇手,拿了个黑色塑料袋,把饮料往里头一装,便迅速地穿过道路,走到围墙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不寒暄,直接回头就走。
  “拿去。”何晓亮把脉动递了过去,事实上这东西他喝不出来好喝,只是听多了宣传语,运动完了当然得喝上一瓶运动饮料,“记住,今天是哥请你的。”他和裴向东是同龄人,两人也就是前后两个月份差,可他一直对自己哥哥的身份耿耿于怀,屡屡试图说服裴向东喊他一句亮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