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系统[快穿](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292


第174章
女儿是朵莬丝花(三)
  学生时代最受欢迎的同学,
一定有那种,总是在同学间零花钱“出类拔萃”,
到了放学的时候,可以挥舞着对于孩子们已经是大额的钞票,在学校门口一手烤串一手奶茶,
还时不时地充老大请客一番。
  一到了下课,学生们从教室里鱼跃而出,小镇治安挺好,
这年头也还对安全意识不够重视,
孩子们通常是在教室就原地解散,各回各家,
各找各妈,
除了做值日或被留堂的,
绝不会在学校耽搁一会。
  “裴晓白!”王小胖抓着书包,
跑起来就像一股小飓风,肥肉都跟着一动一动的,他可没再想从前一样又是拉书包又是扑人的,喘着气眼神里全是兴奋,
“今天有炸鸡翅吗?或者是炸鸡架?”
  说到这两样,
他的口水都开始往下淌了。
  从两年前开始,裴闹春便开始用家里最后一点积蓄,在学校门口支起了小摊,说是小摊,这也是高抬了他,
其实也不过就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外加一前一后两口绑好的大铁锅罢了,这锅用棉布包得严严实实,旁边的边角还塞着同样包好了的食物,每天中午、晚上一到下课的点,这自行车便在学校旁边树荫下一停,坐在那就开卖了起来。
  裴闹春本就有一手不差的厨艺,又在各个世界之间,体会了风格不同的特色美食,再加上基本的经济知识,已经足够应付早期的创业工作。
  像是这样的学校门口小摊,只要能吸引到学生,基本都不存在亏损的可能,不过因为小镇经济条件一般,便也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不能卖些高价品。
  裴闹春在深思过后,决定做的,便是那“本土版”关东煮,起码在他的记忆里,这东西再过个二十年都不会被淘汰。
  他选择的食材,大多是便宜的,什么香肠、丸子、蟹肉棒、鱼豆腐,只要找到厂家电话,一次批发多要一些,再找个大冰柜,算下来价格依旧很低廉;素菜花样则多了,什么萝卜、土豆、海带结、莲藕,市场上什么价格便宜,那就准备什么。
  自己琢磨调味好了的汤汁,插电好好地煮,煮到这汤沸腾开、香气四溢,任何一样东西放嘴里一咬,都是汤汁满溢,就单喝这汤,除了略微清淡点以外,绝对没有问题,带着的调料统共就一位,同样是自制的辣椒油,口味稍重的,这么少少弄上一小勺,能要人在冬天都有种快出汗的快感。
  当然,也不能只做这关东煮的生意,他还不忘带了包茶叶蛋——这东西简单做、成本也不高,从早卖到晚,不亏;顺带卖起了甜品,另一锅里,是满满的豆花,这和后世的豆花不太一样,是传统的纯豆花,去菜市场买的,这么一锅也要不得几多钱,然后再带上自己配的蜂蜜水、甜红豆等调料,谁要点了,就这么撇个小一碗的豆花、倒上蜜水撒点红豆,解腻又清凉。
  裴闹春凭借自己的这一门手艺,在校门口一站,便这么正式开张,生意好得不行——计划生育后,谁家还不是小皇帝的,尤其是那些爷爷奶奶带孙辈的,基本也挨不住孙辈的几句哀求,只得掏钱了事,不过裴闹春是当地人,做东西又讲究干净,手艺还好,价格又低,大家便也不觉得多亏。
  这不,去年甚至还有隔壁几个镇子的人上门,就为了讨他这一手汤底和调料的秘方,没打算把这当做一生事业的裴闹春,利落地答应了,提出了个在当地还很新奇的“加盟费”说法,还做起了创业老师,现在这裴氏关东煮,在周边的好几个小镇,都风风火火的开起来了。
  等到把第一桶金给积蓄完毕,裴闹春便正式地在当地买了个前店后院的房子,带着女儿搬进了这只有两人和帮工居住的小院落,父女俩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大房间,住进去之后,裴闹春便直接利用起了前头的店面,他也不做别的,就做炸鸡,挂了个裴氏鸡腿王的牌子,一锅油、一玻璃柜台、一堆腌制好的穿上竹签的鸡肉,这便风风火火的开了起来。
  这店还搞起了饥饿营销,每晚只有七点半后过了开门,东西统共就准备柜台那么多,卖完拉倒,除了刚开业那两天,至今为止,就没有卖不完过。
  不过裴闹春为了“回馈”最初的顾客,三不五时地,还是会带上这么个小十串到小学门口,等女儿的同时顺道卖卖。
  这不,像是天黑了就得被爸妈关在家里念书的王小胖等人,只要一想起运气好吃过的那两回,就至今回味无穷。
  “我不知道,等等我问问爸爸吧。”裴晓白走在前头,她头发被留长,扎在上头的头花,是可爱的毛茸茸球状,由于爸爸每个月都得到市里进货,便也时常给她带些镇上没有的时兴玩意,什么小头花、新本子、好看的笔,总之只要够花里胡哨,裴闹春便买得下手,这便也使得裴晓白在女生中越发地受欢迎起来,毕竟她本来性子就又好又软,很好相处。
  至于在男生这头,嘴馋的王小胖,早就一手摆平,不惜天天做个护花使者,毕竟他可是受过“教训”的人。
  那是裴闹春头一天出摊,他又忍不住和裴晓白开起了玩笑,结果这回,被裴闹春当场逮住,对方也不打他,只是板着张脸说:“我的东西才不卖给我女儿不喜欢的人。”
  王小胖登时就委屈上了,以他的年纪,是想不太明白,自己做错什么的,便也只觉得很冤枉,他分明什么都没干好吗?行,不吃就不吃!有什么了不起的。
  第一天,他忍着了,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
  第二天,他耳朵很尖,听到好朋友在那夸,门口那摊的豆皮有多香、多入味。
  ……
  第八天,李小明叛变了,他居然投敌,去和裴晓白道歉,还送了裴晓白一张公主贴纸,得到原谅后吃得满嘴都是,还来和他炫耀。
  他王小胖,绝对……不会和美食过不去的,第十天,他特地从家里拿了个大号的水蜜桃,小心翼翼地塞到了裴晓白的抽屉里,别扭地和她说:“对……对不起。”
  他也是前一天才知道,原来裴晓白的爸爸,已经去他们家,分别和爸妈们聊过了,他坐在那听爸妈说了很久,总算明白,原来那些“玩笑”真的很过分,愧疚感和美食堆叠在一起,简直是双重暴击,他立刻投降。
  裴晓白并没有和他计较,只是将水蜜桃掏了起来,重重地咬了一口,爸爸同样也和她谈了——
  “妈妈走了,并不是晓白的错,也不是爸爸的错,只是爸爸和妈妈在一起不太合适,过得也不开心,那妈妈当然可以去找自己的幸福,就像你的同桌,你不一定会喜欢,你有时候也会想要换位置,这是一样的,至于别人说,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咱们家的情况,爸爸会去和他们讲道理,但是你没有错。”
  “你和我说过的那几个小同学,爸爸也会去和他们的家长谈一谈,如果有一天,他们认错了,爸爸也希望,让你自己来选择,你要不要原谅他们。”
  嗯,水蜜桃真甜。
  已经知道事情严重性的王小胖发觉裴晓白半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格外的感动,他告诉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再欺负裴晓白,也不会要别人欺负她!
  从那天起,裴晓白就莫名其妙的成为了“有人罩着”的女生,在学校里,如果她想,都可以横着走了,毕竟王小胖等人,虽然没什么武力,也不够社会,可就那吨位,泰山压顶来一套,也能要人立刻翻白眼。
  王小胖等人就像护花使者一样圈了个圈,严严实实地将裴晓白保护住,冲着人群最拥挤的地方挤了过去——
  他们保护的可不只是裴晓白,还有吃美食的希望,裴爸爸都认得他们这些好同学了,每回还给打折,便宜好几毛呢!更别说还有美食优先品尝权了!
  穿过人潮,裴闹春已经在那熟练地应付起了顾客:“嗯,香肠五毛两根……豆皮要多少的?要两毛的?加多少辣?”他从城里进了一堆一次性杯,便宜得很,“豆花要不?”他甚至连帮忙的人都不用,动作敏捷。
  “爸,今天炸了什么没?”裴晓白熟练地举手问着爸爸,他们通常都比别人回家的时间要晚些,爸爸通常也会让她先稍微填点肚子,等回家把她处理完了,爸爸才会到院子前头开店铺。
  “晓白,下课了?今天累不累?炸了炸了。”裴闹春伸出手从旁边的被包里拿出一个白色塑料袋,里头满满的是小二十串的炸串,鸡翅、鸡腿、鸡架、里脊肉都有,“你去吃,价格你都晓得的,你自己看着办。”
  “好。”裴晓白看了旁边排队的顾客,也不耽搁,要不她还想给爸爸擦擦汗呢,便乖乖地转头出去,和王小胖等人在外头“分赃”起来,当然,这也不白算,她就算要请人吃东西,也绝对会用自己的零花钱,才不会让爸爸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白白送人。
  王小胖和李小明几个,都美滋滋地买到了自己最想吃的炸串,虽说包在袋子里有些失去了酥脆,可还是美味得不行,再看看得等他们挑完了才能来买的别人,王小胖忍不住发自肺腑地说:“晓白,我要和你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啃着鸡腿的裴晓白无奈地看了自己的这群吃货朋友,耸了耸肩,半晌却又低头笑了,她都没想到,原来她会有这么多、这么多的朋友。
  ……
  天色渐渐晚了,就连最后一点菜色,都被人清空带走,人群散去,裴闹春往旁边一看,女儿正坐在台阶上,用膝盖垫着写着作业,这孩子总是怎么懂事。
  他骑着自行车过去,按响了铃:“走吧,爸爸的小公主,咱们回家去。”
  已经看过爸爸从市里带来的童话书的裴晓白,现在也已经懂了什么是小公主,她熟门熟路地坐在前杠,害羞地说:“我才不是什么公主呢。”
  “在爸爸心里,你就是小公主。”晚风徐来,送着车去。
第175章
女儿是朵莬丝花(四)
  十年,
看上去是一段漫长的时光,
可身处其中,
却会发现,
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
这些日子便眨眼过去了,
恍惚间回首想起从前,只会觉得这些过去的时光长又短暂,
长在好像数不清之间发生的事情,
短在所有发生的事情,
却又很难具体描述,
好像只是就这么过去了。
  而这十年,
也足够一个国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曾经的大哥大、固话年代,
逐步进展到智能手机的时代,
以前那令人称羡的电器、手表、小汽车,现在也成为了不少人家能够拥有的物件。
  就连以前显得落后的小镇,也以飞一样的速度,改变了模样,若是早年外出打工,一直耽搁了时间没能回来的,恐怕一进镇,就会大跌眼镜,毕竟这镇子,和他们离开时完全找不到相似之处,
就像是重新变了个样一样。
  而这一切,当然都要归功于,从镇上走出去的知名企业家,裴闹春先生,说到他的名字,这镇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爸,今天我也要去吗?”裴晓白挺无奈地看着自家老爸,“这种场合,我参加挺奇怪的吧?”
  裴家原先住的那套院子已经彻底改造成了裴氏鸡腿王的店面,裴闹春和裴晓白父女俩,便也一起搬到了后头裴闹春设计建起的私人别墅中,这别墅装修风格是直接请了知名设计师来的,和周边的房子略显格格不入,甚至时常有人在路过时悄悄合影,然后同朋友炫耀起“镇首富”的豪宅。
  “不麻烦,怎么会麻烦呢?”裴闹春满意地看着女儿,对方抬头挺胸,一副阳光大方的模样,身上穿的虽不是什么奢侈品,可也是入了商场的品牌服装,价格中等,但面料、款式什么的都挺好,很衬女儿的年轻鲜活。
  “可是……”裴晓白有点不好意思,在爸爸面前露出小女孩的娇气,“老爸,你建这个小学,都没有问过我的意见,这样好奇怪哦……”
  虽然这是她小时候偷偷写在日记本上的愿望,可当这一切被老爸实现后,怎么就那么羞耻py现场呢?
  裴晓白至今都想穿越回童年,摇醒傻乎乎的自己,反复告诫:“你要记住,你爸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不要以为他只是和你开玩笑,他真的会做的!是真的!”
  咳咳,而这一切的证据,就是在今天落成,要正式剪彩的那间——裴晓白希望小学。
  没错,就和那位港城邵大佬一样,她的名字,现在也被冠在了镇上不少大楼、过路的桥的上头,嗯,还是镶金边的大字,每回路过一抬头,看到自己的名字,她都想捂脸就跑,裴晓白在中二的初中年代,还挺引以为豪,可随着成长,她越来越觉得窘迫,只是不愿意辜负爸爸的爱,便不好意思说出口,那时她自暴自弃的想着——反正这也是以前的愿望,爸爸开心就好了,未来也不会在镇上待着,裴晓白大楼、大桥就随它们去吧。
  可是,今年生辰,老爸给了她一个大——惊喜。
  那天她刚参加小学同学会回家,还没脱下鞋,就看见客厅的爸爸拿着份文件笑着来了:“晓白,今年你的生日,爸爸也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他神情神秘,将文件放到了她的手中。
  裴晓白在打开文件后,惊呆了,这是一份整齐的希望小学投建合同,列表上共写了二十间,分别分布在国内的各个地区,当然,大部分都落地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许是家乡照顾或是便利,本镇上也有一所,后续还有补充合同,大概意思是拟在未来二十年间继续投入,预计每年增长至少五所。
  当时,裴晓白的头上就是一堆问号,她怀揣着迷茫的心情看向“亲爹”:“爸,这是什么?”
  “这是礼物,爸爸一直记得,你以前说过,希望有一天,别人提起你的名字不再会想到不好的事情,希望有一天,你会像那些大老板一样,留下自己的名字……”裴闹春知道女儿小时候的意思,那时对于裴晓白来,每次只要提起自己和爸爸的名字,镇上的人总会点着头,说原来你就是那谁的女儿呀,然后再摇摇头说,可惜了,这么个好孩子,对那时候的裴晓白而言,最大的愿望,是爸爸和自己不再被可怜,别人提起他们俩的时候,能想起来的,不是离开了的妈妈,而是别的。
  “是……”自己挖坑自己跳的裴晓白登时一口血。
  “晓白,你不喜欢吗?”裴闹春看着女儿的反应,有些迷惑,他这些年来,闷声发大财,成为了国内知名的餐饮企业老大,旗下有加盟式烧烤、关东煮、奶茶等店铺,打造了很有口碑、甚至能和肯麦爷爷对打的知名连锁餐厅、还有异军突起的网红餐厅或是小店品牌,他做的一系列生意,倒不涉及什么高大上的产业,可是闷声发大财,现金流充足,利润惊人,纵使每年裴闹春花去不少在以女儿的名义做公益,也依旧积累了巨额财富。
  他打水不忘挖井人,在镇上投资了几个食品供应厂,专做品牌食品的方便版,线上线下生意都很红火,也因此带动镇子、周边县市共同发展,现在外人讲起本省,基本也都会提到这出了名的富裕镇。
  “怎么会呢,我很喜欢。”裴晓白只能把自己埋起来了,她可不想看到爸爸不开心的表情,而且她要怎么和爸爸解释,虽然她很开心看到能帮助别人,可挂着自己的名字,完全是另一回事。
  想到未来的某一天,她会看到不少出身于“裴晓白希望小学”的学生,她是既开心,又不好意思。
  “我只是觉得,如果叫裴闹春希望小学更好。”裴晓白说得真心实意,随着长大,她已经不那么在意名声了,能握在手上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她也觉得,现在的自己,不会再被名声所困住。
  “你可是爸爸的小公主,爸爸看别人都记着你的名字,心里可甜了。”裴闹春笑起来,眼角的细微纹路都皱起,他倒是贯彻到底,这十年来,让女儿彻底享受了公主的生活。
  只是有的天性实在改不了,纵然裴闹春这么宠着孩子,裴晓白依旧挺朴素,上能和爸爸一块进人均一千的酒店,下到路边三五块钱的小店,也能吃得津津有味,毕竟更苦的日子,她都苦过了。
  “我都多大了,明年就能实习了,还说什么小公主呢。”裴晓白不好意思地和爸爸撒娇,哼哼唧唧的,可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裴闹春慈祥地拍了拍女儿,看着女儿落落大方又可爱的模样,在比对记忆里那个总低着头的孩子,很是满意,父女俩好生谈了会天,毕竟自打女儿去了大学,裴闹春便不再囿于小镇之中,更是开疆拓土起来,平日里也很难和女儿凑在一起。
  裴晓白同样依恋地靠着爸爸,顺道和爸爸分享下她这一年在学校里发生的种种事情,当然,她只会提好的,不会提坏的。
  比如她那个,总是在宿舍里搬弄是非的舍友任玉玉,一边和她说要做好朋友,一边不断地打听她从小到大的事情,看了她一张小时候在学校门口和爸爸一起摆摊的照片,还特地发到了朋友圈,说她是她见过最“吃苦耐闹”、“不受出身影响”、“努力往上爬”的朋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